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针织圆机织布完成后必须经过卷布机,将布料收至一卷布杆上,以便于运送、保存,如图1、图2所示,目前常用的卷布机机构的结构为:多段变速齿轮箱带动链轮A 1’,经过链条带动链轮B 2’,然后经过万向节A 3’与传动杆A 4’相连,再经过万向节B 5’与传动杆B 6’相连,传动杆B 6’通过接头A 13’与伞齿传动箱11’相连,变换方向后通过接头B 14’与传动杆C 7’相连,从而带动链轮C 8’, 链轮C 8’通过链条B 9’带动链轮C 10’转动,继而带动上部胶辊12’旋转,同时所述的伞齿传动箱11’通过固定杆15’进行固定,此习用的结构有以下缺点:
1、由于传动杆A 4’、传动杆B 6’、传动杆C 7’均位于机台正上方,工人在检查布匹质量的时候会妨碍视线与操作。
2、由于使用万向节A 3’、万向节B 5’传动,造成旋转速度不够稳定,且因上述万向节的润滑油滴到布匹上,无法对万向节加注润滑油,造成其经常损坏。
3、由于伞齿传动箱11’安装于固定杆15’上,精度与刚性无法保证,造成传动杆B 6’经常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改良的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包括链轮A、链轮B、转轴A、带座轴承A、链轮C、链条A、链条B、链轮D、链轮E、链条C、链轮F、带座轴承B、链轮G、链条D、链轮H、传动杆A、主传动轴;所述的传动杆A穿设于固定在三角侧板上的带座轴承A内,链轮B安装在传动杆A的端部且通过链条A与主传动轴上的链轮A连接;安装于传动杆B另一端上的链轮C通过链条B与固定于八角机架下方的伞齿传动箱座的伞齿传动箱上动力输入端的的链轮D连接,伞齿传动箱动力输出端上链轮E通过链条C与链轮F连接,链轮F通过带座轴承B上的轴与链轮G连接,链轮G通过链条D与固定于上部胶辊的链轮H连接。
所述的伞齿传动箱通过伞齿传动箱座固定安装在八角机架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未采用万向节,连接可靠,旋转速度稳定;且,所述的伞齿传动箱固定安装在八角机架上,安装精度较高,部件的使用寿命长;且,传动杆A、传动杆B均安装在八角机架的下方,不会影响工人检查布匹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2是习用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良的开幅卷布机的上部胶辊传动机构,包括链轮A80、链轮B1、转轴A2、带座轴承A3、链轮C4、链条A40、链条B5、链轮D6、链轮E7、链条C8、链轮F9、带座轴承B10、链轮G11、链条D12、链轮H13、传动杆A20、主传动轴30。
所述的传动杆A20穿设于固定在三角侧板上的带座轴承A3内,链轮B1安装在传动杆A20的端部且通过链条A40与主传动轴30上的链轮A80连接。安装于传动杆A20另一端上的链轮C4通过链条B5与固定于八角机架下方的伞齿传动箱座的伞齿传动箱50上动力输入端的的链轮D6连接,伞齿传动箱动力输出端上链轮E7通过链条C8与链轮F9连接,链轮F9通过带座轴承B10上的轴与链轮G11连接,链轮G11通过链条D12与固定于上部胶辊的链轮H13连接。
所述的伞齿传动箱50通过伞齿传动箱座60固定安装在八角机架70上,八角机架70位于机台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多段变速齿轮箱带动链轮A 80,链轮80通过链条A40带动链轮B1转动,继而带动安装于传动杆A20上的链轮C4转动,链轮C4经过链条B5带动固定于八角机架下方的伞齿传动箱座的伞齿传动箱50上的链轮D6,经过伞齿传动箱50变换方向后带动链轮E7旋转,链轮E7经过链条C8带动链轮F9旋转,链轮F9经过穿过带座轴承B10的轴带动链轮G11,然后再经过链条D12带动固定于上部胶辊的链轮H13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