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及应用其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73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及应用其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及应用其的洗衣机,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家庭中基本每家都会拥有洗衣机,不管是滚筒式的还是波轮式的,洗衣机的内筒内壁是用户能够看得到的,而用户看不到的内筒外壁在长期工作下会有很多纤维堆积,特别是内筒上的孔洞处,而这些垃圾长期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极易滋生细菌导致衣物的污染。

一般目前市面上带有自清洁功能的洗衣机仅仅是清水漂洗、烘干等简单的清洁功能,这些功能也许能暂时清除大部分细菌,而粘附的纤维等污染源却很难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它能够实现对洗衣机内筒的外壁的有效清洗,并且清洗干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它包括:

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具有可接触内筒外壁的清洗刷以及在清洗刷与内筒外壁接触时驱动清洗刷旋转从而使清洗刷刷扫内筒外壁的驱动机构;

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在清洗刷刷扫内筒外壁时向所述内筒外壁喷射液体。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动力部件。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的水压;或者是所述驱动机构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通过增压处理后的增压水压。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驱动机构的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构件和向其冲击具有液压的液体流时驱动其转动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清洗刷相连接,以便当旋转件转动时,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带动所述清洗刷旋转。

进一步,所述传动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和具有至少一级齿轮副的齿轮组,所述传动构件与齿轮组中的最初齿轮同轴连接,所述齿轮组中的最未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出轴上,所述清洗刷的端部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连。

进一步,所述清洗组件还具有壳体,并且壳体设置有旋转件腔室,所述传动构件容置于所述旋转件腔室内,以便向所述旋转件腔室内通入液体流时,液体流驱动旋转件旋转。

进一步,所述喷淋组件集成在所述清洗刷上,所述清洗刷的刷体内设置有液流腔,所述清洗刷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液流腔相连通的喷淋孔,所述动力输出轴内设置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分别与所述旋转件腔室和所述液流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喷淋孔的面积之和≤所述液流腔的进液口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喷淋孔喷出的液体对准清洗刷与内筒外壁的接触部位。

进一步,所述旋转件为动力输入齿轮或为叶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喷淋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喷淋组件为单独设置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孔。

进一步,所述出液孔的面积之和≤所述喷液管进液口的面积。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对内筒外壁进行喷淋清洗,所述出液孔喷出的液体对准清洗刷与内筒外壁的接触部位。

进一步为了不影响内筒的洗衣工序,在需要清理内筒的外壁时进行清理,防止在洗衣时清洗刷一直接触内筒,导致清洗刷磨损严重从而影响其使用的现象,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还包括在不需要清洗内筒外壁时将清洗组件复位至清洗刷与内筒外壁相隔一段距离的状态和需要清洗内筒外壁时将清洗组件推动至清洗刷与内筒外壁接触的状态的推送组件。

进一步,所述推送组件为液压驱动部件。

所述推送组件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的水压;或者是所述推送组件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通过增压处理后的增压水压。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向整个自清洗装置提供压力液流使其工作的分配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动力部件,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与推动组件内的液流通道为并联状态,所述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与喷淋组件内的液流通道为串联状态,以便具有液压的液体流先分别进入驱动机构内的液体通道和推动组件内的液流通道,然后进入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内的液体流再进入喷淋组件内的液流通道。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推送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支架,所述清洗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液压通道及滑配在液压通道内的活塞,所述支架与活塞相连,所述支架与液压缸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机构,当液压通道内的液体流对活塞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复位机构的回复力时,此时所述活塞带动支架向内筒外壁方向移动,从而将清洗组件推动至清洗刷与内筒外壁接触的状态;当液压通道内的液体流对活塞的作用力小于所述复位机构的回复力时,所述支架向着远离内筒外壁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清洗组件复位至清洗刷与内筒外壁相隔一段距离的状态。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在推送组件上安装清洗组件的具体连接结构,所述推送组件的支架设置有两个,并且所述清洗刷的一端部支承并穿过其中一个支架后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清洗刷的另一端部支承在另外一个支架上。

进一步为了使清洗刷在支架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而能够更好地贴近内筒的外壁,所述清洗刷与支架之间的支承部位的接触为可使清洗刷在支架上具有晃动范围的线接触结构。

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为至少一组复位弹簧组,所述复位弹簧组包括两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上,并且同组复位弹簧组中的两个复位弹簧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活塞的两侧。

进一步为了方便从洗衣机上取出和插入本自清洗装置,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提拉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自清洗装置在洗衣机上布局的结构,所述本体具有外筒,所述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安装在外筒的内侧筒壁上。

进一步为了避免外筒内腔从清洗装置安装部位处漏水的现象,所述外筒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清洗装置安装部位,所述清洗装置安装部位上设置有与外筒的内腔分隔开并用于向自清洗装置供液的进液区域。

进一步为了使本自清洗装置避开控制面板,所述本体具有上盖,并且上盖上设置有内筒孔,所述上盖在内筒孔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上盖在内筒孔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设置在操作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装置在清洗刷接触内筒外壁时,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清洗刷旋转,从而刷扫内筒外壁;再利用喷淋组件向内筒外壁喷液体,从而冲洗掉刷洗下来的污垢,这样就实现了对洗衣机内筒的外壁的有效清洗,并且清洗干净;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一推送组件在内筒外壁需要清洗时,将清洗组件推送至清洗刷与内筒外壁相接触,在内筒外壁不需要清洗时,将清洗组件推送至非工作状态,也就是清洗刷远离内筒外壁一段距离,这样就不影响内筒正常的洗衣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驱动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驱动机构内齿轮连接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驱动机构的装配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驱动机构内的传动连接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结构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了喷淋组件的清洗刷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结构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端安装泵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安装在外筒上的顶部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安装在外筒上并为下进液方式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9所示,一种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它包括:

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具有可接触内筒外壁外的清洗刷1以及在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接触时驱动清洗刷1旋转从而使清洗刷1刷扫内筒外壁的驱动机构;

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在清洗刷1刷扫内筒外壁时向所述内筒外壁喷射液体。

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动力部件;所述驱动机构的液压动力来自于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的水压;或者是所述驱动机构的液压动力来自于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通过增压处理后的增压水压,增压处理可以采用泵的方式,所述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构件和向其冲击具有液压的液体流时驱动其转动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清洗刷1相连接,以便当旋转件转动时,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带动所述清洗刷1旋转;如图5~9所示,所述传动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3和具有至少一级齿轮副的齿轮组,所述旋转件与齿轮组中的最初齿轮41同轴连接,具体地,所述旋转件可通过六角形轴孔配合结构与所述最初齿轮41连接,当然此处的轴孔配合结构不限于六角形结构,所述齿轮组中的最未齿轮42安装在动力输出轴3上,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与所述动力输出轴3相连,具体地,所述动力输出轴3的端部的横截面为外六角形结构,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为与其配合的内六角孔结构,从而使动力输出轴3与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连接,将力矩传递给清洗刷1,但是动力输出轴3的端部与清洗刷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局限于此,如图4~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壳体,并且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701和出液口702以及连通进液口701和出液口702的旋转件腔室,所述传动构件容置于所述旋转件腔室内,当液流从进液口701进入再从出液口702流出时,冲击所述旋转件,迫使所述动旋转件转动;其中,所述旋转件可以为动力输入齿轮21,也可以为叶轮22,进液口701进入的液流可垂直冲击于所述旋转件,但是进液口701的轴线不通过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线,从而使液流能够给旋转件一定的冲击力。

如图1所示,所述喷淋组件单独设置,喷淋组件的进液可以来自于旋转件腔室内,从出液口702流出的压力流;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喷淋组件为单独设置的喷液管5,所述喷液管5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喷出的液体可以对准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的接触部位,从而达到既能够冲洗内筒30的外壁,又能够冲洗清洗刷的作用;

如图1~3所示,为了防止在洗衣时清洗刷1一直接触内筒30,导致清洗刷1磨损严重从而影响其使用的现象,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还包括在不需要清洗内筒外壁时将清洗组件复位至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相隔一段距离的状态和需要清洗内筒外壁时将清洗组件推动至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接触的状态的推送组件。

所述推送组件可以为液压驱动部件,所述推送组件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的水压;或者是所述推送组件的液压动力为洗衣机进水口处的分流水通过增压处理后的增压水压。如图3所示,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液压缸6和支架7,所述清洗组件安装在支架7上,所述液压缸6内设置有液压通道及滑配在液压通道内的活塞61,所述支架7与活塞61相连,所述支架7与液压缸6之间还设置有复位机构,当液压通道内的液体流对活塞61的作用力大于所述复位机构的回复力时,此时所述活塞61带动支架7向内筒外壁方向移动,从而将清洗组件推动至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接触的状态;当液压通道内的液体流对活塞61的作用力小于所述复位机构的回复力时,所述支架7向着远离内筒外壁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清洗组件复位至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相隔一段距离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当所述推送组件为液压驱动部件,并且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动力部件时,液压回路的设置可以是如下结构: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与推动组件内的液流通道为并联状态,所述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与喷淋组件内的液流通道为串联状态,以便具有液压的液体流先同时分别进入驱动机构内的液体通道和推动组件内的液流通道,然后进入驱动机构内的液流通道内的液体流再进入喷淋组件内的液流通道。

具体地:如图2所示,进水端601供给压力液流,分两路后一路进入液压缸6把清洗刷1向内筒30的外壁推动使之接触内筒30的外壁;另一路进入驱动机构,驱动清洗刷1转动进行刷洗,然后液流进入喷液管5,再从喷液管5中的喷液孔向内筒30的外壁喷射出,从而起到对内筒30的外壁与清洗刷的刷毛的冲洗作用。进水端601处可设置有一泵100,用以避免液压欠缺时,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如图13所示,泵100安放在洗衣机的外筒10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液流可经过泵增压后进入进水端601。

所述推送组件的支架7设置有两个,并且所述清洗刷1的一端部支承并穿过其中一个支架7后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清洗刷1的另一端部支承在另外一个支架7上。

如图3所示,所述清洗刷1与支架7之间的支承部位的接触为可使清洗刷1在支架7上具有晃动范围的线接触结构,由于内筒30转动的时候不可能保持旋转轴向一直竖直,当内筒30晃动的时候呈上端幅度大,下端幅度小的晃动状态,此时就必须要求清洗装置用于支承清洗刷1的两个支架7能够分别独立收缩,保持清洗刷整体贴合内筒30的外壁,同时保护自清洗装置避免被碰撞损坏,当清洗刷1的两端伸出支架7的长度不同时,会造成清理刷1的轴心线与支架7的水平运动轴线不垂直,从而设置线接触结构使得清洗刷1在支架7上能够有一定的晃动范围,支架7的支承清理刷1处具体可以采用环形弧面的结构。

内筒30撞击清洗刷1和支架7时,由于支架7是液压顶出而非硬性连接,并且从图2看出液压缸6的进水口与驱动机构的进水口是联通的,当支架7被强行往回推动时,液压腔6的液压通道内的液体被从进水口处压出,而当内筒30复位离开后,支架7又被液压顶出,使毛刷能够随动地贴合内筒30,充分清洁筒壁。

如图3所示,所述复位机构为至少一组复位弹簧组,所述复位弹簧组包括两个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支架7上,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6上,并且同组复位弹簧组中的两个复位弹簧8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活塞61的两侧。

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缸6上设置有提拉件62,所述提拉件62为设置在液压缸6顶端的拉环。

本实施例的整个工作过程如下:

液压缸6的液流通道和驱动机构的液流通道通压力液体后执行动作,液压缸6推出清洗刷1,而驱动机构与清洗刷1连接在一起,当压力液体流通过驱动机构后驱动清洗刷1转动,此时清洗刷1就能够在内筒30的外壁上旋转刷洗,内筒30本身通过自转达到整圈筒壁的目的,同时压力液流经过驱动机构后会流入喷液管5中,喷液管5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喷液孔,喷液孔对准清洗刷1与内筒30的外壁接触位置,把液流喷射出去,通过压力液流冲洗内筒30的外壁,从而使清洗刷1能够更有效的去除脏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构件和向其冲击具有液压的液体流时驱动其转动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与所述清洗刷1相连接,以便当旋转件转动时,旋转件通过传动构件带动所述清洗刷1旋转;如图5~9所示,所述传动构件包括动力输出轴3和具有至少一级齿轮副的齿轮组,所述旋转件与齿轮组中的最初齿轮41同轴连接,具体地,所述旋转件可通过六角形轴孔配合结构与所述最初齿轮41连接,当然此处的轴孔配合结构不限于六角形结构,所述齿轮组中的最未齿轮42安装在动力输出轴3上,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与所述动力输出轴3相连,具体地,所述动力输出轴3的端部的横截面为外六角形结构,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为与其配合的内六角孔结构,从而使动力输出轴3与所述清洗刷1的端部连接,将力矩传递给清洗刷1,但是动力输出轴3的端部与清洗刷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局限于此,如图4~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壳体700,并且壳体700上设置有进液口701和出液口702以及连通进液口701和出液口702的旋转件腔室703,所述传动构件容置于所述旋转件腔室703内,当液流从进液口701进入再从出液口702流出时,冲击所述旋转件,迫使所述动旋转件转动;其中,所述旋转件可以为动力输入齿轮21,也可以为叶轮22,进液口701进入的液流可垂直冲击于所述旋转件,但是进液口701的轴线不通过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线,从而使液流能够给旋转件一定的冲击力。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10~12所示,喷淋组件集成在清洗刷1上,所述清洗刷1的刷体内设置有液流腔12,所述清洗刷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液流腔12相连通的喷淋孔11,清洗刷1上的刷毛与喷淋孔11可间隔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3内设置有液流通过腔31,液流通过腔31分别与所述旋转件腔室703和所述液流腔12相连通,所述喷淋孔11的面积之和≤所述液流腔的进液口的面积。所述喷淋孔11喷出的液体对准清洗刷1与内筒外壁的接触部位。此处,所述清洗刷1与动力输出轴3连接的端部不局限于设置为内六角孔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外六角结构,用以增大清洗刷1的液流腔的进液口的截面积,所述动力输出轴3的端部的横截面设置为与其配合的内六角孔结构。

当喷淋组件集成在清洗刷1上时,液路分两路,一路进入液压缸6把清洗刷1向内筒30的外壁推动使之接触内筒30的外壁,另一路进入驱动机构,驱动清洗刷1转动进行刷洗,然后液流从旋转件腔室703通过动力输出轴3的液流通过腔31进入清洗刷1的液流腔12,然后再从喷淋孔11喷射而出。

实施例三

如图14~16所示,一种洗衣机,它具有本体,本体包括上述结构的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

如图14所示,所述本体具有外筒10,所述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安装在外筒10的内侧筒壁上。

如图16所示,所述外筒10的内侧筒壁上设置有清洗装置安装部位,所述清洗装置安装部位上设置有与外筒10的内腔分隔开并用于向自清洗装置供液的进液区域101,所述清洗装置安装部位还设置有液压缸插槽102和喷液管插槽103。

如图14所示,所述本体具有上盖50,并且上盖50上设置有内筒孔501,为了使本自清洗装置的设置避开控制面板20,一般自清洗装置与控制面板会设置在洗衣机的不同方向,譬如:所述本体具有上盖50,并且上盖50上设置有内筒孔501,所述上盖50在内筒孔50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0,所述上盖50在内筒孔501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孔40,所述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从所述操作孔40插入,然后安装在外筒10的内侧筒壁上;如图14所示,其控制面板20在洗衣机前面,操作孔40与清洗装置就设置在洗衣机后方;如图14所示,所述本体在内筒30的另一侧设置有操作孔40,所述洗衣机内筒自清洗装置设置在操作孔40内。所述操作孔40上设置覆盖面板,当打开覆盖面板后用户可在操作孔40内灌注洗衣液、柔顺剂等物质,同时也可在此处抽出本清洗装置来更换或维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