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52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针织横机的核心部件为机头总成,机头总成主要由机头组件、换纱装置和信克装置构成,机头组件连带织针移动,使得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配合,由换纱装置将纱线送入针舌,进而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互相联结形成针织物,而织针的成圈与脱圈则主要由信克装置来控制沉降片压下或抬起来实现,从而保证织物的编织质量。

现有机头总成均采用钢材制作而成,钢材的加工比较困难,加工周期长,加工钢材的过程中对加工刀具磨损也极其严重,不利于刀具寿命的延长;此外,采用钢材制成的机头组件也比较笨重,移动速度较低,不利于针织横机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缩短机头总成的加工周期,延长加工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针织横机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包括天桥,天桥包括基部、自基部的两端分别同向突伸的延伸部,基部装设有换纱装置,延伸部装设有机头组件,机头组件装设有信克装置,所述换纱装置包括装设于基部的第一支架、装设于第一支架的换纱组件,机头组件包括装设于延伸部的罩壳、装设于罩壳的三角底板及选针底板、装设于三角底板或选针底板的第二支架、枢接于第二支架的接针机构,三角底板与选针底板连接,信克装置包括装设于罩壳的第三支架、滑动连接于第三支架的沉降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罩壳、第三支架均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装设于基部的固定板,换纱组件装设于第一架体。

优选地,所述换纱组件包括装设于固定板的第一架体、装设于第一架体的第一电磁阀、滑动连接于第一架体的顶块,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用于顶持顶块。

优选地,所述三角底板与选针底板之间设有容置孔,第二支架显露于容置孔,接针机构位于容置孔内,选针底板装设有用于抵接接针机构的第二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选针底板还装设有第四支架,第二电磁阀装设于第四支架,第四支架还枢接有转动条,转动条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转动条的另一端用于抵接接针机构。

优选地,所述接针机构包括转动板、第一压簧、过渡板及接针压腿,转动板的一端枢接于第二支架,转动板的另一端枢接于过渡板的一端,过渡板的另一端枢接于接针压腿,接针压腿位于容置孔内,转动板还设有用于抵接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的第一凸条,第一压簧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二支架,第一压簧的另一端用于抵接转动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枢接有吊目机构,吊目机构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二压簧及吊目压腿,第三电磁阀装设于第二支架,吊目压腿枢接于第二支架,吊目压腿位于容置孔内,吊目压腿设有用于抵接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的第二凸条,第二压簧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二支架,第二压簧的另一端用于抵接吊目压腿。

优选地,所述三角底板装设有跷跷板机构,跷跷板机构包括第四电磁阀、连接板、翻针三角及编织三角,连接板枢接于三角底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分别贯穿三角底板,第四电磁阀装设于三角底板,翻针三角或编织三角用于抵接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跷跷板机构还包括第五支架,第五支架装设于三角底板,连接板枢接于第五支架,第四电磁阀装设于第五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五支架设有通孔及盲孔,编织三角设有第一导柱,第一导柱装设于通孔内,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导柱,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用于抵接第一导柱,盲孔内装设有弹簧,翻针三角设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装设于盲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五支架、第二导柱,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罩壳、第三支架均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相较于钢材材质,大大缩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罩壳及第三支架的加工周期,延长加工刀具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机头总成的生产成本;铝或铝合金亦可辅助减轻机头总成的重量,进而提升机头总成的运行速度,从而辅助提高针织横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纱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磁阀、第二支架、第四支架、转动条及接针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针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目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跷跷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跷跷板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天桥 11—基部 12—延伸部

13—收容孔 14—遮盖 2—换纱装置

21—第一支架 22—固定板 23—第一架体

24—第一电磁阀 25—顶块 3—信克装置

31—第三支架 32—沉降片 4—机头组件

40—罩壳 41—三角底板 42—选针底板

43—第二支架 44—容置孔 45—第四支架

46—转动条 5—接针机构 51—转动板

52—第一压簧 53—第一凸条 54—过渡板

55—接针压腿 61—第二电磁阀 62—第三电磁阀

63—第四电磁阀 7—吊目机构 71—第二压簧

72—吊目压腿 73—第二凸条 8—跷跷板机构

80—连接板 81—翻针三角 82—编织三角

83—第五支架 84—通孔 85—第一导柱

86—盲孔 87—弹簧 88—第二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总成,包括天桥1,天桥1大致呈U型,天桥1包括基部11、自基部11的两端分别同向突伸的延伸部12,本实施例中,天桥1采用铸铁或钢材制成,基部11与延伸部12一体成型设置,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基部11与延伸部12分开单独成型,待两者成型完成后,再将基部11与延伸部12安装在一起;基部11上装设有换纱装置2,延伸部12上装设有机头组件4,本实施例中,机头组件4安装在延伸部12远离基部11的一端,机头组件4上装设有信克装置3;所述换纱装置2包括装设在基部11上的第一支架21、装设在第一支架21上的换纱组件,本实施例,换纱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机头组件4包括装设在延伸部12上的罩壳40、装设在罩壳40上的三角底板41及选针底板42、装设在三角底板41上或选针底板42上的第二支架43、枢接在第二支架43上的接针机构5,本实施例中,罩壳40凹设有凹槽,接针机构5位于凹槽内,利用罩壳40保护接针机构,防止外界的物件碰撞到接针机构5,三角底板41与选针底板42彼此靠近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信克装置3包括装设在罩壳40上的第三支架31、滑动连接在第三支架31上的沉降片32,第三支架31位于凹槽之外,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第三支架31均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第三支架31均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相较于钢材材质,大大缩短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的加工周期,进而缩短机头总成的加工周期,利用刀具加工硬度较低的铝或铝合金,相较于利用刀具加工钢材,亦可大大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辅助降低机头组件4的生产成本;铝或铝合金亦可辅助减轻机头总成的重量,进而提升机头总成的运行速度,从而辅助提高针织横机的生产效率。

此外,待所述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完成加工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的表面进行硬质氧化处理,硬质氧化又称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硬质氧化在在铝或铝合金的表面形成厚度为25-150um的氧化膜,提升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的硬度,当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经过硬质氧化处理后,表面硬度可达到HV600-1000度,充分满足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的硬度需求。

实际生产时,所述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43、罩壳40及第三支架31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相较于采用钢材制成,可以将机头总成的加工周期由原来的30-60天降至低5-7天,还可以大大延长加工刀具的使用寿命,综合评估,机头总成的加工成本比原来降低约三分之二,进而辅助降低机头总成的制造成本;此外,机头总成的总体重量大大减轻,可以提升机头总成的运行速度,进而大大提升针织横机的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天桥1的基部11设有收容孔13,收容孔13贯穿基部11,换纱装置2安装在收容孔13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1包括装设在基部11上的固定板22,换纱组件安装在固定板22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22分别安装在每一换纱组件的两侧,固定板22大致为矩形平板,固定板22及换纱组件位于收容孔13内,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2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换纱组件远离固定板22的一端显露于收容孔13;基部11上还安装有遮盖14,实际安装时,多个换纱组件彼此间隔安装在固定板22上,然后再将整个换纱装置2从基部11的一侧安装到收容孔13内,再将遮盖14安装在基部11上进而将换纱装置2封装在收容孔13内,待换纱装置2安装完成后,换纱组件从基部11另一侧的收容孔13内显露出。

每一所述换纱组件均包括装设在固定板22上的第一架体23、安装在第一架体23上的第一电磁阀24、滑动连接在第一架体23上的顶块25,第一电磁阀24的输出端用于顶持顶块25,当然,第一架体23同样可以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实际使用时,第一电磁阀24的输出端伸出或缩回时,即可带动顶块25上下移动,进而将纱线送入针舌。

所述三角底板41、选针底板42均大致为矩形的平板,三角底板41与选针底板42之间设有容置孔44,本实施例中,三角底板41靠近选针底板42的一侧设有第一缺口,选针底板42靠近三角底板41的一侧设有第二缺口,当三角底板41与选针底板42安装在一起之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连通进而形成容置孔44,第二支架43显露于容置孔44,接针机构5位于容置孔44内,选针底板42上装设有用于抵接接针机构5的第二电磁阀61。

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选针底板42还装设有第四支架45,第四支架45同样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第四支架45与第二支架43位于选针底板42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第四支架45与第二支架43均位于选针底板42的上端,第二电磁阀61装设在第四支架45上,第四支架45还枢接或铰接有转动条46,转动条46大致呈L型,转动条46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转动条46的另一端用于抵接接针机构5。

当所述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向外伸出时,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推动转动条46转动,由于转动条46的另一端抵接接针机构5,转动条46连带接针机构5上下移动,接针机构5进而推动织针移动;当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缩回后,接针机构5恢复原位,在接针机构5恢复原位的过程中,由于接针机构5与转动条46抵接,接针机构5迫使转动条46同样恢复原位。

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接针机构5包括转动板51、第一压簧52、过渡板54及接针压腿55,转动板51的一端枢接在第二支架43上,转动板51的另一端枢接在过渡板54的一端,过渡板54的另一端枢接在接针压腿55上,接针压腿55位于容置孔44内,转动板51还设有用于抵接转动条46另一端的第一凸条53,第一压簧52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二支架43,第一压簧52的另一端用于抵接转动板51。

当所述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伸出时,由于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抵接转动条46的一端,第二电磁阀61即可推动转动条46转动,由于转动条46的另一端与转动板51的第一凸条53抵接在一起,转动条46连带转动板51转动,由于转动板51与过渡板54枢接在一起,转动板51连带过渡板54移动,由于过渡板54与接针压腿55枢接在一起,过渡板54再带动接针压腿55上下移动,接针压腿55再推动织针移动。在转动板51的转动过程中,转动板51与第二支架43挤压第一压簧52,使得第一压簧52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二电磁阀61的输出端缩回后,第一压簧52在弹力作用下恢复至自由状态,在第一压簧52恢复至自由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压簧52推动转动板51复位,转动板51连带转动条46复位。当转动板51转动时,过渡板54与转动板51的铰接处分为两个速度分量,一个为上下速度分量,一个为左右速度分量,通过增设过渡板54,使得过渡板54承接左右速度分量,确保接针压腿55仅承接上下速度分量进而可以自由地上下移动,避免接针压腿55卡死。

请参阅图5和图8,所述第二支架43还枢接有吊目机构7,吊目机构7、接针机构5分别位于第二支架43的左右两侧,吊目机构7包括第三电磁阀62、第二压簧71及吊目压腿72,第三电磁阀62装设在第二支架43上,吊目压腿72枢接在第二支架43上,吊目压腿72位于容置孔44内,吊目压腿72设有用于抵接第三电磁阀62的输出端的第二凸条73,第二压簧71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支架43上,第二压簧71的另一端抵接在吊目压腿72上。

当所述第三电磁阀62的输出端伸出时,由于第三电磁阀62的输出端抵接在第二凸条73上,第三电磁阀62的输出端即可推动吊目压腿72转动,进而推动织针移动,在吊目压腿72转动的过程中,吊目压腿72与第二支架43挤压第二压簧71,使得第二压簧71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三电磁阀62缩回后,第二压簧71恢复至自由状态,进而连带吊目压腿72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针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吊目机构7位于两个接针机构5之间,第二电磁阀61的数量为两个,每一第二电磁阀61分别用于抵接一个接针机构5。当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增加第二支架43的数量,每一第二支架43上均安装有两个接针机构5及一个吊目机构7,每增加一个第二支架43,安装在选针底板42上的第二电磁阀61即增加两个。

请参阅图5、图9、图10和图11,所述三角底板41装设有跷跷板机构8,跷跷板机构8与第二支架43位于三角底板41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跷跷板机构8与第二支架43均位于三角底板41的上端,跷跷板机构8包括第四电磁阀63、连接板80、翻针三角81及编织三角82,连接板80的中部枢接在三角底板41上,例如,可以在三角底板41上安装一个支柱,连接板80的中部即可铰接在支柱远离三角底板41的一端,连接板8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翻针三角81上及编织三角82上,翻针三角81、编织三角82分别沿上下方向贯穿三角底板41,第四电磁阀63装设在三角底板41上,翻针三角81或编织三角82用于抵接第四电磁阀63的输出端,本实施例中,编织三角82用于抵接第四电磁阀63的输出端,第四电磁阀63位于编织三角82的上方。

当所述第四电磁阀63的输出端伸出时,由于编织三角82与第四电磁阀63抵接,编织三角82向下移动,由于连接板80的中部铰接在三角底板41上,当编织三角82向下移动时,翻针三角81随即向上移动;当第四电磁阀63缩回时,翻针三角81恢复原位,进而连带编织三角82恢复原位。

所述跷跷板机构8还包括第五支架83,第五支架83同样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第五支架83装设在三角底板41上,连接板80的中部枢接在第五支架83上,第四电磁阀63装设在第五支架83上,通过增设第五支架83,简化整个跷跷板机构8的安装作业。

所述第五支架83设有通孔84及盲孔86,编织三角82设有第一导柱85,第一导柱85装设在通孔84内,连接板80的一端与第一导柱85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柱85上设置有第一卡口,连接板8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卡口中,第四电磁阀63的输出端用于抵接第一导柱85。通孔84对第一导柱85起导向作用,确保编织三角82可以准确地上下移动,避免编织三角82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偏斜,进而影响机头组件4的编织作业。

所述第五支架83的盲孔86内装设有弹簧87,翻针三角81设有第二导柱88,第二导柱88装设在盲孔86中,弹簧87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五支架83上和第二导柱88上,连接板8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柱88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柱88上凹设有第二卡口,连接板80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卡口内。盲孔86同样对第二导柱88起导向作用,避免第二导柱88上下移动时发生偏斜,进而影响机头组件4的翻针作业。

当所述第二导柱88向上移动时,第二导柱88挤压弹簧87,使得弹簧87处于压缩状态,当第四电磁阀63缩回后,弹簧87在弹力作用下回复至自由状态,由于第五支架83固定在三角底板41上,弹簧87在恢复至自由状态过程中,弹簧87的弹性恢复力推动翻针三角81向下移动复位,进而带动编织三角82向上移动复位。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