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布料甩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工业生产中设备不齐全,智能化设备主要集中应用在家居生活中,对一些工业上的生产和生活并不适用,家居生活中的甩干机主要应用在甩干小型衣物领域,而对一些工业布料甩干并不适用,现有的工业布料甩干机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多,也不能很好的节能,未来工业生产的走向是全智能化,而目前对的这些设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520608024.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布料甩干机, 包括底座、外套筒、甩干筒、密封盖,所述的底座的呈圆台状固定安装在底面上,底座的上平面设有外套筒,外套筒由铁片圈制而成中间镂空,顶端开有圆孔,在外套筒设有若干固定脚,固定脚一端焊接在外套筒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安装,外套筒内安装有甩干筒,甩干筒由铁片圈制而成其外圆面上设有若干排水孔,在甩干筒底面中间设有一个半圆形凸台,在凸台中间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凸台焊接连接,在外套筒的上外圆面处焊接有三角形连接块,通过铰链与密封盖的盖杆连接,在盖杆与外套筒之间设有气缸。
但是这种布料甩干机设备比较高大,需要人为把布料拿到甩干机顶部布料投放口,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方便放入或者取出布料的布料甩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布料甩干机,包含底座、外套筒、甩干筒,甩干筒转动连接于底座,外套筒与底座固定连接,甩干筒筒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取物孔,内取物孔上连接有内孔门,外套筒上与取物孔对应位置设有外取物孔,外取物孔上连接有外孔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登上甩干机便可以通过取物孔取出或者放入布料,更加快捷省力。
较佳的,内取物孔上侧筒面处设有嵌槽,嵌槽中心突出有一圆柱体连接轴,嵌槽设有挡板,挡板通过圆柱体连接轴与甩干筒转动连接,内孔门上对应嵌槽位置有一凹槽,内孔门对应凹槽的另一端有转动轴,内孔门通过转动轴与甩干筒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内孔门可以与甩干筒转动连接,并且可以通过旋转挡板固定或者拆开内控门,更加快捷。
较佳的,内取物孔水平均匀分布在甩干筒侧壁上,相邻内取物孔之间为支撑柱,内孔门与甩干筒筒面铰链连接,外套筒侧壁外孔的长度为甩干筒内取物孔水平长度的二倍加上相邻两个内取物孔之间支撑柱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内取物孔水平长度的二倍加上相邻两个内取物孔之间支撑柱的宽度,沿外孔门处方向能够打开一个或者两个内孔门,使得不论甩干筒甩干停止到哪个位置都能打开一个内孔门。
较佳的,在内孔门和外孔门上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把手打开或者关闭外孔门和内孔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较佳的,外套筒上平面设有一轴心孔,甩干筒上口相对的两个位置竖直固接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杆上端相连,相连位置中心竖直固接有一轴心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上下两个装置与甩干筒转动连接,能把甩干筒固定在一个旋转面上,不会发生甩干过程中因为重心问题可能发生的甩干筒晃动和不能正常旋转的问题。
较佳的,在内孔门上设有门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甩干筒甩干时将污水通过内孔门甩出,增大了布料与甩干机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甩干时间。
较佳的,外孔门一端与外套筒转动连接,另一端端面上设有凸块,与该端面凸块对应的外取物孔端面上有两个锁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外孔门可以固定连接在外取物孔上,防止因震动等问题导致外孔门打开,较为便捷。
较佳的,外孔门外表面凸起形成卡钩槽,外套筒上与卡钩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板,锁板与外套筒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外孔门阻挡甩干筒甩出的污水溅射到甩干机外侧,使得外孔门与外取物孔的连接更加紧凑,甩干过程中外孔门不会因甩干机的晃动而打开。
较佳的,甩干筒侧面设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甩干筒侧表面面积增大,增大布料与甩干筒的接触面积,可以适当的减少甩干时间。
较佳的,甩干筒上口边沿向内翻折。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甩干筒工作时布料不会通过上开口甩干筒上沿,使甩干机的适用性增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得不需要工作人员从外套筒登上甩干机,便可将布料放入甩干机内,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不论甩干筒旋转停止在任何地方,甩干筒内孔门都可以沿外孔方向便捷的打开;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甩干机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甩干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外套筒;21、外取物孔;211、锁槽;22、外孔门;221、凸块;222、卡钩槽;23、锁板;24、轴心孔;3、甩干筒;31、内取物孔;32、内孔门;33、嵌槽;331、挡板;34、门孔;35、凹槽;36、圆柱体连接轴;37、转动轴;38、支撑柱;39、轴心柱;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布料甩干机,如图1所示,包含底座1、外套筒2、甩干筒3,甩干筒3转动连接于底座1,外套筒2与底座1固定连接,外套筒内2设有甩干筒3。
甩干筒3的具体结构参见如图2所示,甩干筒3侧面设为波浪形并且甩干筒3上口边沿向内翻折,甩干筒3筒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取物孔31,内取物孔31上连接有内孔门32,在内孔门32上设有与刷干筒侧壁上相同的门孔34,内取物孔31平均匀分布在甩干筒3侧壁上,相邻内取物孔31之间为支撑柱38,内孔门32与甩干筒3筒面铰链连接,外套筒2侧壁外孔的长度为甩干筒3内取物孔31水平长度的二倍加上相邻两个内取物孔31之间支撑柱38的宽度。
如图2所示,内取物孔31上侧筒面处设有嵌槽33,嵌槽33中心突出有一圆柱体连接轴36,嵌槽33设有挡板331,挡板331通过圆柱体连接轴36与甩干筒3转动连接,内孔门32上对应嵌槽33位置有一凹槽35,内孔门32对应凹槽35的另一端有转动轴37,内孔门32通过转动轴37与甩干筒3转动连接。
回看图1,外套筒2上与取物孔对应位置设有外取物孔21,外取物孔21上连接有外孔门22,外孔门22一端与外套筒2转动连接,另一端端面上设有两块凸块221,外取物孔21上凸块221相对应的位置有两个锁槽211。
如图3所示,外孔门22外表面凸起形成卡钩槽222,外套筒2上与卡钩槽2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板23,锁板23与外套筒2转动连接,在内孔门32和外孔门22上都设有把手4。
外套筒2上平面设有轴心孔24,甩干筒3上口相对的两个位置竖直固接有两个支撑杆391,支撑杆391上端相连,相连位置中心竖直固接有一轴心柱39。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前,通过手动打开外孔门22,再打开内孔门32,将布料从侧面放入甩干筒3内,然后关闭内孔门32,转动挡板331使挡板331一端转入凹槽35,最后关闭外孔门22,将锁板23转动卡在卡钩槽222上,甩干机开始工作,甩干结束后,过手动打开外孔门22,再打开内孔门32,将布料从侧面取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