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线车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63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明线车条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生产用具,具体是一种明线车条器。



背景技术:

在服装生产工艺中有一种明线车条工艺,一般的做法是:按照设计宽度要求,将面料欲车条部位提起相应高度后翻倒在一边形成折条,然后将折条车缝固定,由于折条是通过手工方式成形,因此生产效率较低且品质会根据操作人员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明线车条器,该明线车条器应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明线车条器,其特征在于:该明线车条器包括上下水平布置的折条板以及条宽控制板;所述条宽控制板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面上并且条宽控制板的左侧制有顺时针翻转180度的翻边,折条板的左侧边沿水平伸入条宽控制板与翻边之间的空间;所述翻边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布料的移动方向。

所述折条板左侧边沿与翻边边沿的进口一侧均为弧形边沿。

所述条宽控制板上制有调节槽,螺栓穿越调节槽后将条宽控制板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面上。

所述条宽控制板通过连接杆与缝纫机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面料进入明线车条器后可随着缝纫机的工作自动形成所需规格的折条,不仅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而且还能根据需要调节折条的宽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操作人员快速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宽控制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条宽控制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折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折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翻折面料的示意图。

图8是面料缝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明线车条器,包括折条板1、条宽控制板2、连接杆3。

所述折条板与条宽控制板上下水平布置,条宽控制板通过连接杆与缝纫机固定,条宽控制板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面上。

如图3所示,条宽控制板的左侧制有顺时针翻转180度的翻边21;如图4所示,翻边的长度方向(图中的竖直方向)平行于布料的移动方向,图中箭头表示布料的移动方向;所述条宽控制板上制有调节槽22,调节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布料的移动方向,螺栓穿越调节槽后将条宽控制板固定在缝纫机工作台面上(松动螺栓可调整条宽控制板的位置);所述翻边边沿的进口一侧23(图4中边沿的下端)为弧形边沿。

所述折条板的左侧边沿水平伸入条宽控制板与翻边之间的空间,控制折条板的伸入距离就可调整折条的宽度(折条板左侧边沿与翻边边沿的水平间距为产生折条的宽度),该边沿与条宽控制板顶面以及翻边底面的垂直间距相等,并且该边沿的进口一侧13(图6中边沿的下端)为弧形边沿。所述折条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根据需要的折条宽度调整折条板与条宽控制板的间距;将面料放入翻边与折条板之间,如图7所示,面料先后绕过折条板边沿以及翻边,从而形成折条;启动缝纫机并移动面料将折条与面料进行车缝即可,缝合线位置如图8中虚线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