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330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纺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用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穿着的衣服不仅注重美观和舒适,对其功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运动后内衣内裤除臭、袜子除臭、狐臭人群体味除去等功能。目前市场上虽有类似的除臭、抗菌纺织产品,但是大部分产品功能单一,而且这些产品是将纳米颗粒以独立的形式附着在织物纤维表面,长期暴露在外的纳米颗粒释放速度不可控,使用一段时间后释放能力大大降低,功能效果明显减弱。

如公开号为CN20295419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抗菌混纺织物,该织物包括相互垂直的经线和纬线,其中经线为棉纤维,纬线为竹炭纤维,在棉纤维中填有纳米氧化铜。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菌混纺织物,通过在棉纤维中填充纳米氧化铜,以提高织物的抗菌效果,但是由于纳米氧化铜是独立吸附在棉纤维上,所以该织物抗菌功能的持久性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的纳米纺织物,其附着的纳米颗粒易脱落导致相关功能持久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纳米纺织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纺织物,包括底布,所述底布由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在所述底布的经纱和/或纬纱上吸附有氧化物纳米管,在所述氧化物纳米管上修饰有纳米颗粒。本实用新型将纳米颗粒负载在氧化物纳米管上,再将氧化物纳米管吸附在纺织物的底布上,由于氧化物纳米管的保护作用,纳米颗粒的释放速度可控,氧化物纳米管与织物纺纱纤维结合后,能保证织物经多次洗涤,纳米颗粒也不易脱落,从而使纺织品的相关功能更持久。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庞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多介孔结构,因而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与织物结合后,可使织物具有吸附气味、消除异味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分解及吸附的能力,与织物结合后,可使织物具有分解气味、消除异味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银和/或纳米氧化锌。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具有杀菌的能力,与织物结合后,可使织物具有抑菌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35nm。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物纳米管为ZnO纳米管或TiO2纳米管。

作为优选,所述底布的经纱为棉纤维,纬纱为竹炭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负载有纳米颗粒的氧化物纳米管与织物结合,增加了纳米颗粒附着在织物上的持久性;(2)通过在织物上附着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赋予织物吸附气味、消除异味、抑菌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纳米纺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纬纱,2-经纱,3-氧化物纳米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纳米纺织物,包括底布,该底布由纬纱1和经纱2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在底布的纬纱1和经纱2上均吸附有氧化物纳米管3,在氧化物纳米管3的表面及管内分布有纳米颗粒。

本实施例中的纬纱1为棉纤维,经纱2为竹炭纤维,氧化物纳米管为ZnO纳米管,纳米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以及纳米银,其粒径均为20nm,上述三种纳米颗粒可赋予织物吸附气味、消除异味、抑菌等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氧化物纳米管3为TiO2纳米管,TiO2纳米管吸附在底部的纬纱1和经纱2上,其中经纱1为棉纤维,纬纱2为竹炭纤维。在TiO2纳米管的表面及管内分布有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以及纳米氧化锌,其粒径均为35nm,上述三种纳米颗粒可赋予织物吸附气味、消除异味、抑菌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纳米颗粒负载在氧化物纳米管3上,再将氧化物纳米管3附着在底布的纬纱1和经纱2上,借助于氧化物纳米管3的保护作用,纳米颗粒的释放速度可控,使得织物经多次洗涤,纳米颗粒也不易脱落,从而使纺织品抑菌、消除异味等功能更持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纺织物可用于内衣、内裤、睡衣、毛巾、袜子等纺织产品上,以实现产品的功能升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