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纱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穿的衣服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多样的颜色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为实现衣服颜色的多样,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对纱线进行染色,在纱线染色的过程中,需要将染料以物理、化学或两者结合的反应方式上染到纱线上。
目前,纱线染色的主要方法为筒子染色、经轴染色和绞纱染色。筒子染色是将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卷有纱线的筒子装入染色缸中进行染色。筒子染色存在染色不一致、色光不一致、花纱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内外层之间存在色差。经轴染色是将织物或纱线卷于多孔滚筒的卷轴之上并填装到高温高压设备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用泵浦将染液完全穿透打卷的织物或纱线,从而完成染色。绞纱染色为纱线以绞束状熨挂在染色机排式杆上,用泵循环搅动而均匀染色。上述纱线染色方法的大致流程为:原纱—松筒—染色—脱水—烘干—紧筒,且在纱线染色的过程中所有工序之间都有搁置停留现象,即纱线在染纱装置的各部件中存在停留现象,不具备连贯性生产,同时,现有纱线染色装置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染色后的纱线在烘干的过程中烘干速度较慢,导致能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纱染色系统,该染纱系统能够在降低染纱能耗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纱染色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邻的排纱装置、预处理装置、染色装置、后处理装置、烘干装置、张力装置和卷绕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和所述染色装置内均设置超声装置。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装置内设置有所述超声装置。
优选地,所述排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均设置多个,且所述排纱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的数量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排纱装置、所述染色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均设置多个,且所述排纱装置、所述染色装置与所述卷绕装置的数量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排纱装置为纱筒。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纱染色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邻的排纱装置、预处理装置、染色装置、后处理装置、烘干装置、张力装置和卷绕装置;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和所述染色装置内均设置超声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通过排纱装置将纱线排出至预处理装置中,纱线在预处理装置中在超声装置的作用下充分将纱线中的杂质除去,染色装置在超声装置的作用下对除去杂质的纱线进行染色,使得染液能够分布均匀的分布在纱线上,进而提高纱线的染色质量;纱线在染色后在后处理装置进行固色处理,以保证染色后的纱线不掉色、褪色;固色后的纱线经烘干装置烘干后在张力装置中进行张力测试,以保证染色后的纱线能保留原本的张力性能,张力测试结束后将纱线在卷绕装置的作用下卷绕成型,成型后的染色纱线直接送入下道工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将纱线进行预处理、染色及固色后直接送入烘干装置进行烘干,且原色纱线至染色纱线成品的制备过程中所有工序连贯进行,中间无任何搁置,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染纱装置节省了松筒、脱水的步骤,从而能够提高单纱染色的效率,进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表示:
1-排纱装置,2-预处理装置,3-染色装置,4-后处理装置,5-烘干装置,6-张力装置,7-卷绕装置,8-超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考附图1,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包括依次相邻的排纱装置1、预处理装置2、染色装置3、后处理装置4、烘干装置5、张力装置6和卷绕装置7,其中,预处理装置2和染色装置3内均设置超声装置8。
具体的为:
排纱装置1为原始纱线停放的装置,纱线在排纱装置1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缠绕,当需要对原纱进行染色时,排纱装置1能够将欲染色的纱线排出至预处理装置2中,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纱装置1优选为纱筒。
预处理装置2是将原始纱线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处理的装置,在预处理装置2中盛放有前处理助剂,该前处理助剂能够洗去原始纱线中的粉尘、附着纤维等杂质,进而便于染液染色;预处理装置2中设置有超声装置8,超声装置8的设置能够使前处理助剂将原始纱线洗涤得更加彻底。
染色装置3是对原始纱线进行染色的部件,染色装置3中设置有超声装置8,超声装置8能够使原始纱线染色更加均匀,且染液能够深入到原始纱线内部,染色牢固,不易褪色、掉色。
后处理装置4为对染色后的纱线进行固色处理的部件,后处理装置4中盛放有固色剂或清水,固色剂或清水能够将纱线上多余的或未固定的染料洗去,以保证染色后纱线上的染料稳定。进一步,后处理装置4也设置有超声装置8,超声装置8能够将纱线上多余的或未固定的染料清洗彻底,以使固色后的纱线不易褪色、掉色。
烘干装置5为将固色后的纱线进行烘干的部件。在对纱线进行烘干时,烘干装置5为热水管道、热风烘干器等。
张力装置6为将干燥后的纱线进行张力测试的装置。原始纱线经过预处理、染色、固色和烘干后,纱线的性能指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染色纱线在后续工序中的使用,因此,在将纱线卷绕之前需要测试纱线的张力,以保证染色后的纱线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卷绕装置7为将张力性能符合工业生产的纱线进行卷绕成形的部件,卷绕后的纱线将直接进入下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通过预处理装置2、染色装置3、后处理装置4、烘干装置5和张力装置6分别对纱线进行预处理、染色、固色、烘干及张力检测处理,上述处理过程能够缩短现有纱线的染色工序,从而能够提高单纱染色的效率,进而节约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中,排纱装置1和卷绕装置7设置有多个,其中,排纱装置1和卷绕装置7的数量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设置有多个排纱装置1,能够使多根纱线同时进行预处理、染色、固色、烘干及张力检测等工序处理,染色后的纱线经相对应的卷绕装置7进行卷绕处理。多根纱线同时染色能够染出多根同色纱线,进而能够提高染纱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染色装置3也设置有多个,且染色装置3的数量与排纱装置1、卷绕装置7的数量均一一对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中,染色装置3设置有多个,能够使多根纱线分别进入盛装有不同颜色染料的染色装置3中,进而同时染出多种颜色的单根纱线,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提高染纱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纱线通过排纱装置1排出至预处理装置2中,纱线在预处理装置2中在超声装置8的作用下充分将纱线中的杂质除去,染色装置3在超声装置8的作用下对除去杂质的纱线进行染色,使得染液能够分布均匀的分布在纱线上,进而提高纱线的染色质量;纱线在染色后在后处理装置4进行固色处理,以保证染色后的纱线不掉色、褪色;固色后的纱线经烘干装置5烘干后在张力装置6中进行张力测试,以保证染色后的纱线能保留原本的张力性能,张力测试结束后将纱线在卷绕装置7的作用下卷绕成型,成型后的染色纱线直接送入下道工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纱染色系统将纱线进行预处理、染色及固色后直接送入烘干装置5进行烘干,且原色纱线至染色纱线成品的制备过程中所有工序连贯进行,中间无任何搁置,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染纱装置节省了松筒、脱水的步骤,从而能够提高单纱染色的效率,进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