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烫机喷头及挂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296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挂烫机喷头及挂烫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熨烫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式的挂烫机喷头及挂烫机。



背景技术:

蒸汽挂烫机是一种通过灼热水蒸汽不断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的机器,其原理是通过对其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后产生灼热水蒸气,灼热水蒸气便会依次通过蒸汽管和喷头而喷出外部,与衣物或布料不断接触,而软化衣服和布料的纤维组织。随后即可通过“拉”、“压”、“喷”等动作平整衣服和布料,使衣服和布料的褶皱处被拉平而达到平整、柔顺的效果。

现有挂烫机一般分成以下三类:

1)普通挂烫机:一般采用直通式蒸汽发热原理,蒸汽压力小,蒸汽流量小,只能运用于夏季较薄的衣服的熨烫,其对厚重衣服的熨烫效果较差;

2)强力蒸汽挂烫机:一般采用水泵抽水及发热器封闭设计,蒸汽压力大,蒸汽流量大,对厚重衣服的熨烫效果好;

3)变频蒸汽挂烫机:采用变频技术,控制水泵抽水,对蒸汽量进行控制。

因此,对于普通挂烫机来说,其蒸汽穿透力低,熨烫厚重衣服时的除皱能力差。而两外两类挂烫机都是通过改变蒸汽量的大小来满足不同厚度的衣物的熨烫需求,而蒸汽量的大小的改变则是依靠对水泵的控制和电路上的设计(如改变电阻)来实现,结构复杂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挂烫机喷头,通过在熨烫厚重衣服时封闭喷头中的局部喷孔,减少蒸汽喷出的出口,从而加大未被封闭的喷孔中喷出的蒸汽量,以增强喷头蒸汽喷出的穿透力,保证熨烫厚重衣服的除皱效果,且不需要控制水泵和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大大简化应用该喷头的挂烫机的结构,并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挂烫机喷头的挂烫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挂烫机喷头,其内部设有蒸汽输入通道、与所述蒸汽输入通道连通的至少两蒸汽输出通道、以及设置于蒸汽输入通道和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之间的连通口处的至少一启闭件;通过所述启闭件封闭所述连通口实现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的隔断,从而增大其它蒸汽输出通道的蒸汽流量;通过所述启闭件开启所述连通口实现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的连通,从而减小其它蒸汽输出通道的蒸汽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挂烫机喷头还包括一控制开关,及该挂烫机喷头的外壳开设有一开关安装孔;所述控制开关安装在开关安装孔中,且其在开关安装孔内的一端与所述启闭件联动连接,以控制所述启闭件开启或封闭所述连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开关为旋钮开关,及所述启闭件中实现对所述连通口封闭的一端为一正面面积大于所述连通口面积及侧面面积小于所述连通口面积的挡片;通过旋转控制开关带动所述启闭件在所述连通口处转动,使启闭件的正面覆盖所述连通口,实现连通口的封闭,或者,使启闭件的侧面朝向所述连通口,实现连通口的开启。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开关中与启闭件联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凹部;所述启闭件与控制开关联动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凹部对应并相互卡合的凸部,且所述挡片为弧形体结构的挡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开关为按钮开关或滑动开关,所述至少一连通口为一弯折设置并正对朝向所述启闭件顶面的通口结构,及所述启闭件包括驱动柱和封堵塞;所述驱动柱一端与所述封堵塞连接,另一端外围套设有弹簧并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封堵塞正对朝向所述连通口;通过按压或滑动所述控制开关带动所述驱动柱压缩所述弹簧,由所述驱动柱带动所述封堵塞往所述连通口运动并封闭所述连通口;通过再次按压或滑动所述控制开关,使所述弹簧复位带动所述驱动柱运动,由驱动柱带动所述封堵塞背向所述连通口运动并开启所述连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开关为滑动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启闭件连接的一端倾斜设有高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凹部卡位;及所述启闭件包括封堵挡片和顶推柱;所述封堵挡片设置于所述连通口处,其一端通过卡簧铰接于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之间的分隔侧壁,且封堵挡片通过所述卡簧的作用实现对所述连通口的封闭;所述顶推柱顶端抵接于所述封堵挡片的底面,底端与所述控制开关抵接;通过滑动所述控制开关,使顶推柱底端卡接于控制开关中高度最高的一凹部卡位,驱动顶推柱顶推所述封堵挡片,实现抬起封堵挡片而开启所述连通口;通过再次滑动所述控制开关,使顶推柱底端卡接于控制开关中高度最低的一凹部卡位,实现封堵挡片因卡簧作用下落而封闭所述连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烫机喷头内部设有两蒸汽输出通道,且,有且仅有其中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之间的连通口可被所述启闭件封闭和开启;及所述挂烫机喷头的蒸汽出口划分为分别与所述两蒸汽输出道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两蒸汽出口区域;每一蒸汽出口区域均开设有若干蒸汽孔,且可被启闭件封闭或开启的一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数量大于或等于另一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上下设置,每一蒸汽输出通道的下内壁面往下倾斜设置,且每一蒸汽输出通道的下内壁面与其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汽输入通道的下内壁面与每一蒸汽出口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喷头的挂烫机。

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熨烫厚重衣服时封闭喷头中的局部喷孔,也即通过启闭件封闭其中一蒸汽输出通道,使得该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隔断而无蒸汽进入,由此与该蒸汽输出通道连通的蒸汽出口部分没有蒸汽,实现减少蒸汽喷出的出口,从而加大未被封闭的喷孔中喷出的蒸汽量,以增强喷头蒸汽喷出的穿透力,保证熨烫厚重衣服的除皱效果,且不需要控制水泵和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大大简化应用该喷头的挂烫机的结构,并降低了成本。

2)通过对控制开关和启闭件的多种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喷头的结构,以进一步方便操作和降低生产成本。

3)通过对两个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的数量的限定,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未被封闭的蒸汽输出通道的蒸汽量更加集中,以进一步增强其喷出的蒸汽的穿透力;同时,通过两蒸汽输出通道共同工作和仅有一蒸汽输出通道工作的两种工作模式来改变蒸汽喷出的穿透力,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厚度衣服的熨烫需求。

4)通过对蒸汽输出通道和蒸汽输入通道的下内壁面与蒸汽出口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的限定,能够保证在正常熨烫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快速回流到蒸汽管内,以避免冷凝水从烫头面板上的蒸汽孔滴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烫机喷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控制开关和启闭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控制开关和启闭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烫机喷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烫机喷头中在熨烫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的回流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烫机喷头其中一蒸汽分腔道被封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控制开关位于封闭档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烫机喷头中蒸汽分腔道被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控制开关位于开启档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挂烫机喷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挂烫机喷头其中一蒸汽分腔道被封闭时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挂烫机喷头其中一蒸汽分腔道被开启时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挂烫机喷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挂烫机喷头其中一蒸汽分腔道被封闭时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挂烫机喷头其中一蒸汽分腔道被开启时的蒸汽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烫机,其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的水箱、垂直设置于底座且顶部设有一挂靠部的支撑架、和挂设于所述挂靠部中的挂烫机喷头。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仅对挂烫机喷头的结构进行改进,而底座、水箱、支撑架的结构分别与现有挂烫机的底座、水箱、支撑架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请参阅图1,所述挂烫机喷头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蒸汽出口11和蒸汽入口12,且其内设有蒸汽输入通道13与、所述蒸汽输入通道13连通的至少两蒸汽输出通道14、以及设置于蒸汽输入通道和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之间的连通口出的至少一启闭件。所述蒸汽输入通道13与所述蒸汽入口12连通,所述至少两蒸汽输出通道14与所述蒸汽出口11连通。由此通过所述启闭件22封闭所述连通口实现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的隔断,从而增大其它蒸汽输出通道的蒸汽流量;通过所述启闭件22开启所述连通口实现至少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的连通,从而减小其它蒸汽输出通道的蒸汽流量。请参阅图2~3,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对启闭件22的控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控制开关21,及该挂烫机喷头的外壳1开设有一开关安装孔;所述控制开关21安装在开关安装孔中,且其在开关安装孔内的一端与所述启闭件22联动连接,以控制所述启闭件22开启或封闭所述连通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21为旋钮开关,及所述启闭件22中实现对所述连通口封闭的一端为一正面面积大于所述连通口面积及侧面面积小于所述连通口面积的挡片222;通过旋转控制开关21带动所述启闭件22在所述连通口处转动,使启闭件22的正面覆盖所述连通口,实现连通口的封闭,或者,使启闭件22的侧面朝向所述连通口,实现连通口的开启。

为简化控制开关21和启闭件22的结构,以进一步简化挂烫机喷头的结构,提高操作的方便性,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21中与启闭件22联动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凹部211;所述启闭件22与控制开关21联动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凹部211对应并相互卡合的凸部221,且所述挡片222为弧形体结构的挡片。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片222的长和高所在的一面为其正面,也即封闭面a,该封闭面a的面积稍小于或等于或稍大于其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处的连通口的面积;且所述挡片222的长和宽所在的一面为其侧面,也即开启面b,该开启面b的面积小于所述蒸汽输出通道141处的连通口的面积,或为所述蒸汽输出通道141处的连通口的面积的1/8~1/12。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控制开关21具有两个工作档位,分别为封闭档位和开启档位。

由此,通过旋转控制开关21带动所述启闭件22在蒸汽输出通道141内转动,实现对启闭件22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的封闭和开启。也即,当控制开关21被旋转至封闭档位,启闭件22的挡片222会随控制开关21旋转而使其封闭面a朝向蒸汽输入通道13,封闭住其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处的连通口,隔断该蒸汽输出通道141与蒸汽输入通道13之间的通路,实现蒸汽仅能流入未被封闭的蒸汽输出通道141。当控制开关21被旋转至开启档位时,启闭件22的挡片222会随控制开关21旋转而使其开启面b朝向蒸汽输入通道13,而封闭面a与蒸汽输出通道平行,由此实现对其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处的连通口的开启,蒸汽输出通道141与蒸汽输入通道13之间重新形成通路,实现蒸汽也能流入该蒸汽输出通道141中。

为贴近熨烫衣服的实际需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仅设有两蒸汽输出通道141和142、及一启闭件22,且,有且仅有其中一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之间的连通口可被所述启闭件22封闭和开启;及所述蒸汽出口11划分为分别与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141和142一一对应并连通的两蒸汽出口区域。每一蒸汽出口区域均开设有若干蒸汽孔,且可被启闭件22封闭或开启的一蒸汽输出通道141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数量大于或等于另一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衣服的熨烫要求,优选地,设有启闭件22的一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的数量为6个,另一蒸汽输出通道所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中的蒸汽孔的数量为4个。由此,可通过控制开关21实现蒸汽可仅从4个蒸汽孔喷出或可从10个蒸汽孔喷出,由此实现从10个蒸汽孔喷出的蒸汽的喷出长度大于40cm,而从4个蒸汽孔喷出的蒸汽的喷出长度大于70cm,满足薄衣服和厚衣服的熨烫需求。

请参阅图4,为进一步完善外壳1的结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烫头面板20、蒸汽腔体30;及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喷头还包括蒸汽管40和其它附属组件。

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开关21的安装孔,其两端分别为面板端和蒸汽管端;以及,该壳体由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相互盖扣组成,且相互盖扣后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烫头面板20安装于壳体的面板端上,且其开设有沿轴向贯穿其的所述蒸汽出口11。

所述蒸汽腔体3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两端分别为所述蒸汽入口12和出口端;所述蒸汽入口12与所述蒸汽管40连通相接;所述出口端与所述烫头面板20紧密贴合;且所述蒸汽腔体30内通过一隔板301分隔形成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142和141,及所述蒸汽腔体30内两蒸汽输出通道142和141的进口和所述出口端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蒸汽输入通道13;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142和141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烫头面板20中与其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连通。

所述蒸汽管40与所述蒸汽腔体30的蒸汽入口12连通相接,且其被夹置于所述壳体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的蒸汽管端。

在本实施例中,烫头面板20的一端端面局部往外凸出形成若干蒸汽腔凸条和若干壳体凸条;所述壳体的面板端内侧局部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若干壳体凸条一一对应的若干壳体钩部,及所述蒸汽腔体30的出口端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若干蒸汽腔凸条一一对应的若干蒸汽腔钩部。由此通过所述若干壳体凸条与其对应的壳体钩部的扣合、及所述若干蒸汽腔凸条与其对应的蒸汽腔钩部的扣合实现烫头面板20安装于壳体的面板端和蒸汽腔体30的出口端。

为避免熨烫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从烫头面板20滴出,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142和141上下设置,每一蒸汽输出通道的下内壁面往下倾斜设置,且每一蒸汽输出通道的下内壁面与所述烫头面板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也即,每一蒸汽输出通道的下内壁面与其对应的蒸汽出口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并且,所述蒸汽输入通道13的下内壁面与烫头面板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也即,所述蒸汽输入通道13的下内壁面与每一蒸汽出口区域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由此,冷凝水A可直接沿蒸汽输出通道141和142及蒸汽输入通道13的下内壁面经蒸汽管40回流到底座的水箱中,如图5所示。

请继续参阅图5,为有利于喷出的蒸汽的集中,增强蒸汽喷出的穿透力,作为一种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烫头面板20中与蒸汽腔体30的出口端贴合的一端端面设有分别与所述若干蒸汽孔一一对应的若干通气筒体201;每一通气筒体与其对应的蒸汽孔连通。

以下,简要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喷头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6和图7,当顺时针旋转控制开关21至封闭档位时,启闭件22的挡片222会随控制开关21旋转而使其封闭面a朝向蒸汽输入通道13,而开启面b与蒸汽输出通道141平行,封闭住其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的进口,隔断该蒸汽输出通道141与蒸汽输入通道13之间的通路,此时蒸汽仅能流入未被封闭的蒸汽输出通道141。

请参阅图8和图9,当逆时针针旋转控制开关21至开启档位时,启闭件22的挡片222会随控制开关21旋转而使其开启面b朝向蒸汽输入通道13,而封闭面a与蒸汽输出通道141平行,由此实现对其所在的蒸汽输出通道141的进口的开启,蒸汽输出通道141与蒸汽输入通道13之间重新形成通路,实现蒸汽也能流入该蒸汽输出通道141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

1)所述控制开关21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工作档位,相应地,所述蒸汽输出通道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以上。通过控制开关21的工作档位的切换可实现对启闭件22封闭的蒸汽输出通道的数量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更多不同厚度的衣服的熨烫需求。

2)所述控制开关21还可以为按压式的开关,此时,需要封闭蒸汽输出通道141时,则通过按压控制开关21,使控制开关21与启闭件22联动连接的一端顶推启闭件22,而带动启闭件22往蒸汽输出通道141内凸出直至封闭蒸汽输出通道141的进口;需要开启蒸汽输出通道141时,则通过再次按压控制开关21,使其复位,即可带动启闭件22复位收回。此时,启闭件22的结构可以为圆柱体结构或柱体结构或为其它不规则的多面体结构,只要能实现对蒸汽输出通道141封堵和开启即可。

3)改变启闭件22的结构,所述启闭件22可以为柱体结构或为其它不规则的多面体结构,只要能实现对蒸汽输出通道封堵和开启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改变了控制开关21和启闭件22的结构,也即,请参阅图10,控制开关21’为按钮开关或滑动开关。所述连通口B为一弯折设置并正对朝向所述启闭件顶面的通口结构。及启闭件22’包括驱动柱221’和封堵塞222’;所述驱动柱221’一端与所述封堵塞222’连接,另一端外围套设有弹簧223’并与所述控制开关21’连接;所述封堵塞222’正对朝向所述连通口B。

请参阅图11和图12,通过按压或滑动所述控制开关21’带动所述驱动柱221’压缩所述弹簧223’,由所述驱动柱221’带动所述封堵塞222’往所述连通口B运动并封闭所述连通口B。通过再次按压或滑动所述控制开关21’,使所述弹簧223’复位带动所述驱动柱221’运动,由驱动柱221’带动所述封堵塞222’背向所述连通口B运动并开启所述连通口B。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改变了控制开关21和启闭件22的结构,也即,请参阅图13,控制开关21”为滑动开关,所述控制开关21”与启闭件22”连接的一端倾斜设有高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凹部卡位c和d。及所述启闭件22”包括封堵挡片221”和顶推柱222”。所述封堵挡片221”设置于所述连通口处,其一端通过卡簧铰接于所述两蒸汽输出通道之间的分隔侧壁C,且封堵挡片221”通过所述卡簧的作用实现对所述连通口B’的封闭。所述顶推柱222”顶端抵接于所述封堵挡片221”的底面,底端与所述控制开关21”抵接。优选地,为实现顶推柱222”的快速复位,所述顶推柱222”的底端通过一弹簧与所述控制开关21”连接。

请参阅图14和图15,通过滑动所述控制开关21”,使顶推柱222”底端卡接于控制开关21”中高度最高的一凹部卡位c,驱动顶推柱222”顶推所述封堵挡片221”,实现抬起封堵挡片221”而开启所述连通口B’;通过再次滑动所述控制开关21”,使顶推柱222”底端卡接于控制开关21”中高度最低的一凹部卡位d,实现封堵挡片221”因卡簧的作用下落而封闭所述连通口B’。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挂烫机喷头及挂烫机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启闭件封闭其中一蒸汽输出通道,使得该蒸汽输出通道与蒸汽输入通道隔断而无蒸汽进入,由此与该蒸汽输出通道连通的蒸汽出口部分没有蒸汽,实现减少蒸汽喷出的出口,从而加大未被封闭的喷孔中喷出的蒸汽量,以增强喷头蒸汽喷出的穿透力,保证熨烫厚重衣服的除皱效果,且不需要控制水泵和进行电路方面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衣服的熨烫要求,实用性更高,并大大简化应用该喷头的挂烫机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