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740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适用于春夏季运动休闲针织服装用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针织服装向外衣化、时装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具有各种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层出不穷,其中轻质、弹力,并具有时尚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深受运动休闲针织服装市场的欢迎,特别上具有网眼的纬编针织面料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单面网眼织物,一般采用单针单列集圈(单珠地)或单针双列集圈(双珠地)的方式编织而成,编织出来的织物正面具有菱形集圈网眼分布,即位于菱形的四角处均具有一个圆形网孔,此种集圈网眼分布方式使织物的手感较为柔软,但织物表面不够紧密,表观平整度和硬挺度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物表面紧密,表观平整,硬挺度高的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包括织物本体,该织物本体的正面具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菱形单元,每一组菱形单元均由四个呈菱形分布的网孔组成;上述网孔为三角形网孔,上述三角形网孔由连续5针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交替编织而成。

上述织物本体为由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交织而成的单面纬编织物。

上述织物本体的克重为200g/m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由于网孔由连续5针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交替编织而成,使织物表观能够形成清晰的三角形网孔,从而使织物表观较为丰富,美观,且集圈组织中交替配置着浮线组织使相邻线圈纵行抽紧,使织物结构紧密,表观非常平整,从而使织物的硬挺高较高;又由于织物本体采用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交织而成,使织物无需采用氨纶交织即有较好的弹性效果,手感佳且弹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织物本体 1 网孔 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织物本体1,该织物本体1的正面具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菱形单元,即织物本体1的正面布满菱形单元,各菱形单元紧密配合,上下左右的菱形单元间均具有重合部位,每一组菱形单元均由四个呈菱形分布的网孔11组成,即织物本体1表观构成菱形集圈网眼分布。本新型中,织物本体中菱形单元的分布方式与传统单面网眼织物的分布方式相同。

本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该网孔11为三角形网孔,此三角形网孔由连续5针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交替编织而成,且织物本体1为由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交织而成的单面纬编织物,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的用纱比例为95.6%:4.4%,织物本体1的克重为200g/m2

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由于网孔11由连续5针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交替编织而成,使织物表观能够形成清晰的三角形网孔,从而使织物表观较为丰富,美观,且集圈组织中交替配置着浮线组织使相邻线圈纵行抽紧,使织物结构紧密,表观非常平整,从而使织物的硬挺高较高;又由于织物本体1采用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交织而成,使织物无需采用氨纶交织即有较好的弹性效果,手感佳且弹性佳。

本新型的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其编织方法为:选用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作为编织原料,且150D/48F涤纶长丝和40D/12F半消光涤纶长丝的用纱比例为95.6%:4.4%,在筒径30英寸、机号28G、总针数为2640针的单面四针道圆纬机上编织,其中,构成所述的高密弹性网眼纬编面料的一个完全组织为6针、8编织横列,其编织工艺如下:

1个完全组织的织针排针配置:ABACDC

三角配置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工作)。

表1三角配置

表中:纱线穿纱数字对应为:1——150D/48F涤纶长丝,2——40D/12F 半消光涤纶长丝;

毛坯织物克重:105g/m2

下机后的毛坯织物,经理布、缝头、沸缩、脱水、剖幅、150℃过水预定型、打卷、染色、还原洗涤、酸洗、脱水、开幅理布、150℃成品定型等工艺制成光坯布,制得的光坯布的门幅150cm,织物平方米克重200g/m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