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4995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花机。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专利公开号103437107A公开了一种精细磨毛、磨花机。其包括进布落布机构、机架、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的磨花机构、刷毛机构和布料牵引机构,所述磨花机构包括可沿其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磨花辊、可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相对磨花辊移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的花辊、驱动花辊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磨花辊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花辊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和驱动磨花辊转动的第四驱动机构,当花辊在工作位置,花辊与磨花辊平行相切以夹紧布料,但该磨花机摩擦面料纤维时,容易产生热量,导致面料纤维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花机,该磨花机解决了面料纤维受热变形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花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输送辊组,除尘装置、磨花辊、压花辊、导向辊组、收料装置和电机,磨花辊上设有冷却系统,导向辊组和收料装置之间设有踏板,踏板的前后两侧边均向上延伸形成阻挡边。

其中,工作时,导向辊组上的面料经过踏板的底部输送到收料装置上。

其中,机架在踏板的左右两侧位置均铰接有挡板。

其中,磨花辊的表面设有凹凸的花型。

其中,机架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机柜。

其中,输送辊组上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其中,冷却系统为中心水管冷却系统。

其中,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20~80μm,例如可以为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50μm、60μm、70μm或80μm等。

其中,机架上设有电源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磨花前,磨花机中的除尘装置对面料进行除尘、清除杂质,避免杂质对磨花和压花工艺的影响;磨花辊对面料纤维进行磨花时会产生热量,磨花辊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出,导致面料纤维受热温度升高而变形,影响面料质量;生产时,人们可以站在踏板上,不需要停机就可以近距离观察生产工艺和方便排除故障。本实用新型的磨花机磨花和压花效果好,避免面料纤维受热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磨花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如下:

1-输送辊组、2-除尘装置、3-磨花辊、4-压花辊、5-导向辊组、6-收料装置、7-踏板、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及其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磨花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依次设有输送辊组1,除尘装置2、磨花辊3、压花辊4、导向辊组5、收料装置6和电机,磨花辊3上设有冷却系统,导向辊组5和收料装置6之间设有踏板7,踏板7的前后两侧边均向上延伸形成阻挡边,工作时,导向辊组5上的面料经过踏板7的底部输送到收料装置6上。

工作时,面料先通过输送辊组1进入磨花机中,除尘装置2对面料上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除后进入磨花辊3中,磨花辊3对面料进行高速摩擦,呈现在面料表面的深浅层次具有朦胧感的绒感花型,压花辊4压花后通过导向辊的的牵引,输送至收料装置6中,对面料进行收料。

本实用新型的磨花机,在磨花前,磨花机中的除尘装置2对面料进行除尘、清除杂质,避免杂质对磨花和压花工艺的影响;磨花辊3对面料纤维进行磨花时会产生热量,磨花辊3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出,导致面料纤维受热温度升高而变形,影响面料质量;生产时,人们可以站在踏板7上,不需要停机就可以近距离观察生产工艺和方便排除故障,阻挡边一方面限制脚部位置,防止碰撞到机器部件,另一方面可以阻挡踏板7上的杂物掉落到机器或面料上。本实用新型的磨花机磨花和压花效果好,避免面料纤维受热变形。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机架在踏板7的左右两侧位置均铰接有挡板8,机架上设有电源插座,机架的至少一个侧面设有机柜。

正常工作时,关闭上述挡板8,对踏板7位置的机器部件,如导向辊组5和收料装置6进行保护,当需要进入踏板7上时,打开挡板8就可,设置的电源插座方便其他电器接入,如电扇、维护工具等,机柜中可以储存一些常见的物品,方便查找。

磨花辊3的表面设有凹凸的花型,冷却系统为中心水管冷却系统。

面料纤维通过高速旋转的磨花辊3,磨花辊3凸出的部分与面料纤维摩擦后呈现比没有摩擦部分纤维颜色浅,即呈现在面料表面的深浅层次具有朦胧感的绒感花型,中心水管冷却系统冷却效果好,安装方便,不污染环境。

输送辊组1上设有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20~80μm。

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润滑作用之余,方便输送面料。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以及施工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