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熨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60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熨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熨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熨烫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熨烫的步骤和原理主要包括:1、加热给湿阶段,使面料的温度及湿度提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面料受到一定温、湿度的作用时,纤维大分子链的活动性增加,致使纤维发生一系列物理形态的变化。2、施加外力阶段,使处于“塑性”状态的面料大分子链,按所施加的外力方向发生形变,重新组合定位。并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物理、化学性能结合。3、冷却稳定阶段,让经过熨烫的面料得以迅速冷却,保证其纤维大分子链在新形态下的稳定性。现有衣物护理,如挂烫机、电熨斗,均是利用蒸汽、热量,人手外力实现衣物的熨烫,效率比较低,在熨烫时容易使衣物出现褶皱,影响熨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熨烫装置,熨烫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熨烫装置,可避免衣物产生褶皱。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熨烫装置,包括:

熨烫部,所述熨烫部包括弧形的吸气部和弧形的蒸汽部,其中,所述吸气部被设置为在提供吸力时可吸附所述熨烫对象,所述蒸汽部被设置为在使用时向所述熨烫对象施加蒸汽。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吸气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蒸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大体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气部与所述蒸汽部同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气部设置于所述蒸汽部的内侧。

优选地,还包括:

吸力装置,所述吸力装置通过气体通道与所述吸气部连通;和/或,

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部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

蒸汽加热腔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与所述蒸汽加热腔体连通,所述蒸汽加热腔体与所述蒸汽部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

蒸汽温度控制装置,所述蒸汽温度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所述蒸汽加热腔体对蒸汽加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圆形的本体以及环形的外缘,所述本体凸出于所述外缘,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本体上凸出于所述外缘,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外缘上。

优选地,所述吸气部包括呈弧形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表面的第一气孔组;和/或,

所述蒸汽部包括呈弧形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二表面的第二气孔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弧形的吸气部和弧形的蒸汽部,提供吸力使吸气部将需要熨烫的对象吸附贴合,弧形的吸气部可以起到支撑熨烫对象避免褶皱的作用。然后弧形的蒸汽部向所述熨烫对象提供热蒸汽使熨烫对象软化,实现对熨烫对象的熨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提供的熨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熨烫装置;10、熨烫部;101、吸气部;102、蒸汽部;20、第一主体;201、第一表面;204、本体;205、外缘;207、第二表面;30、第二主体;40、吸力装置;50、气体通道;60、蒸汽发生装置;70、蒸汽加热腔体;

2、熨烫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考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熨烫装置1。该熨烫装置1具有弧形的熨烫部10。所述熨烫部10包括弧形的吸气部101和弧形的蒸汽部102,其中,所述吸气部101被设置为在提供吸力时可吸附所述熨烫对象2,所述蒸汽部102被设置为在使用时向所述熨烫对象2施加蒸汽。

本示例提供的熨烫装置采用弧形的吸气部101和弧形的蒸汽部102,提供吸力使吸气部101将需要熨烫的对象吸附贴合,弧形的吸气部101可以起到支撑熨烫对象避免褶皱的作用。然后弧形的蒸汽部102向所述熨烫对象提供热蒸汽使熨烫对象软化,实现对熨烫对象的熨烫。

熨烫装置1包括第一主体20,第一主体20具有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7。所述吸气部10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20的第一表面201上,所述蒸汽部102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20的第二表面207上。

所述第一表面201和所述第二表面207大体平行设置;第一表面201凸出于第二表面207设置。

本示例提供的熨烫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固定位置,由于弧形的吸气部101和弧形的蒸汽部102可以很好的支撑熨烫对象,再以预定的运动轨迹使熨烫对象紧贴所述熨烫部运动,从而实现对熨烫对象的熨烫。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人手握持装置施加外力于熨烫对象的方式熨烫,熨烫效果更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熨烫对象的运动实现熨烫更便于操作和实施,符合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本示例中,蒸汽熨烫装置的位置固定方式可包括壁挂式、落地式、吊顶式等。熨烫对象的运动轨迹可包括由上至下的运动方式或者由下至之上的运动方式或者其他与熨烫装置位置匹配可紧贴熨烫部运动的方式。

本申请的熨烫对象2包括:有一定形状的服装、布料以及其他纤维织物、无纺布等。熨烫部10可先吸附熨烫对象2后,再向熨烫对象2提供蒸汽,也可以在吸附熨烫对象2的同时向熨烫对象2提供蒸汽。

所述吸气部101与所述蒸汽部102同心设置。通过将熨烫部10设置成弧形的吸气部101和弧形的蒸汽部102,且吸气部101与蒸汽部102同心设置,保证了吸合轨迹和提供蒸汽的轨迹一致,使得熨烫对象2相对于熨烫部10运动过程中,熨烫工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现有技术中,需要人手握持装置进行熨烫的原因在于不能保证吸合轨迹和提供蒸汽的轨迹一致,也不能保证在熨烫过程中很好的支撑熨烫对象2,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导致了熨烫的效率和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提高熨烫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示例中,所述吸气部101设置于所述蒸汽部102的内侧。通过所述设计,在使用时吸气部101吸附熨烫对象,蒸汽部102由于设置于吸气部101的外侧,因此,蒸汽部102施加蒸汽的区域包含了吸附区域,可保证吸附区域熨烫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中,于所述吸气部101处设置过滤装置,以免吸气过程中将污染物吸入熨烫装置内,影响熨烫装置的使用。过滤装置可以是过滤网。过滤装置可设置于吸气部101的外侧或内侧。

所述熨烫装置1包括第一主体20、第二主体30以及由所述第一主体20和所述第二主体30限定的腔体(未示出),于所述腔体内设置吸力装置40,所述吸力装置40通过气体通道50与所述吸气部101连通。通过所述吸力装置40提供动力经气体通道50由所述吸气部101吸入空气,从而达到吸附熨烫对象2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所述气体通道50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气腔。当然,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气体通道50可为与吸力装置40连接的气体管路。本实用新型的吸力装置40可以为轴流风扇、离心风扇、风机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熨烫装置还包括排气口,排气口可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20和/或第二主体30上,通过吸力装置40提供吸力经所述吸气部101吸入空气,达到吸附熨烫对象,然后经排气口排出,以保证气流系统的稳定。

所述吸气部101包括呈弧形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主体20的第一表面201的第一气孔组。所述第一气孔组可以为若干圆形孔或者方形孔或者腰形孔等组成。通过设置第一气孔组可以提供均匀的吸附力,达到更平稳的吸附熨烫对象,从而进一步避免熨烫时产生褶皱。

于所述腔体内设置蒸汽发生装置60,所述蒸汽发生装置60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蒸汽部102连通。通过蒸汽发生装置60产生蒸汽经蒸汽通道由弧形的所述蒸汽部102施加到熨烫对象2。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装置60可以是热水器,通过热水器将水加热蒸发为蒸汽,通过蒸汽通道由所述蒸汽部102施加到熨烫对象2。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式为通过流体通道输送水,并在流体通道靠近蒸汽通道的位置设置加热单元,通过加热单元将水加热蒸发为蒸汽经蒸汽通道从蒸汽部喷出。

所述熨烫装置1还包括蒸汽加热腔体70。蒸汽加热腔体70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60与所述蒸汽加热腔体70连通,所述蒸汽加热腔体70与所述蒸汽部102连通。通过所述蒸汽发生装置60产生蒸汽,经所述蒸汽加热腔体70加热后由所述蒸汽部102排出。通过将蒸汽加热为高温高热蒸汽再从蒸汽口施加给熨烫对象2,在对熨烫对象熨烫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熨烫装置1还包括蒸汽温度控制装置(未示出)。所述蒸汽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蒸汽温度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所述蒸汽加热腔体对蒸汽加热。如此设计,不同温度蒸汽可适应不同的熨烫对象的面料要求。

所述蒸汽部102包括呈弧形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主体20的第二表面207的第二气孔组,所述第二气孔组同心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孔组的外侧或内侧。所述第二气孔组可以为若干圆形孔或者方形孔或者腰形孔等组成。通过将所述蒸汽部102设置为气孔组,可以向熨烫对象均匀喷出蒸汽,提高熨烫效果。通过将蒸汽部同心的设置于所述吸气部的外侧或内侧,可以沿着吸附的轨迹进行蒸汽熨烫,保证熨烫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孔组同心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孔组的外侧。通过所述设计,在使用时吸气部的第一气孔组吸附熨烫对象,蒸汽部的第二气孔组由于设置于吸气部的第一气孔组的外侧,因此,蒸汽部102施加蒸汽的区域包含了吸附区域,可保证吸附区域熨烫的完整性。

于本示例中,所述第一主体20包括圆形的本体204以及环形的外缘205,所述本体204凸出于所述外缘205,所述第一表面201位于所述本体204上凸出于所述外缘205,第二表面207位于所述外缘205上。通过设置环形的外缘205,可以起到支撑熨烫对象2的作用。由于所述本体204凸出于所述外缘205,所述吸气部101设置于所述本体204的第一表面201上,因此,在吸附熨烫对象2进行熨烫时,不会出现纽扣等与装置相碰卡住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蒸汽部102可开设于所述本体204与所述外缘205的连接处,并与所述吸气部101同心设置。通过所述设计,当吸附熨烫对象2后,通过蒸汽部102向熨烫对象2施加蒸汽。

所述第一主体20倾斜的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30的一端。通过所述设计,可以利于支撑熨烫对象2。作为示例,所述倾度可为20度、25度、30度等。

所述第一表面201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曲面。通过所述设计,曲面更有利于在熨烫过程中对熨烫对象的支撑以及对熨烫对象的运动导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