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0451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导电布的制造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产品设备也越来越多,而大多数的电子产品都会不同程度上地产生电磁辐射,虽然电磁波传播的渗透能力强,但是优良的导电或导磁材料可以用来屏蔽电磁波辐射,其中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导电布就是一种新兴的电磁屏蔽材料,如申请号为:20111011355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彩色导电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料:选取涤纶丝编织的轻盈纺、涤塔夫、涤丝纺或者春亚纺布料,厚度为0.045mm~0.1mm,宽度为1100~1500mm;溅射镀膜:使用卷绕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布料上溅射金属镍层作为导电层;水性电镀:首先在导电层的基础上采用焦磷酸盐镀铜,电镀铜20~25g/m2;然后使用硫酸盐镀镍或者氨基磺酸盐镀镍,电镀镍5~10g/m2;制得厚度0.05~0.15mm、表面电阻≤0.03Ω/in的导电布;涂布:在导电布上由涂布机进行单面或者双面涂层,刮涂速度20~50m/min,烘干温度110~180℃。由该方法制成的导电布较薄,但由于在基底布料上溅射有多层金属,会使得在工作过程中,如使用该导电布对某种电子产品进行电磁波辐射时的温度较高不易散热,严重时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存在一定缺陷。

又如申请号为:20151102340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导电布的专用生产设备,包括镀膜腔室,还包括用于向镀膜腔室内充入气体的气体压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镀膜腔室内温度的温控系统、用于为镀膜腔室提供阳极层型离子源的离子表面处理装置以及控制镀膜腔室内真空度的真空抽气系统;镀膜腔室的其中两端分别设置有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其中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设置有多排磁控溅射靶,相邻排磁控溅射靶之间形成镀膜通道,相邻两排镀膜通道之间设置有冷却辊,放卷装置出来的导电布基材通过各镀膜通道以及绕过各冷却辊后由收卷装置进行收卷,离子表面处理装置设置在放卷装置出来的镀膜通道前端的两侧,向经过镀膜通道的导电布基材提供阳极层型离子源。该设备对基底材料进行镀膜时,不存在对镀膜成功与否进行检测,不能保证导电布的导电性能,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电布在工作过程中会造成温度过高且导电性能不能保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及设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

步骤一:选料:选取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布料为基底布料,且该基底布料的厚度为0.04mm~0.055mm,宽度为1100mm~1500mm;

步骤二:镀膜:通过镀膜技术在基底布料的正面进行镀膜,所述基底布料的正面从内至外依次镀有降温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基底布料正面镀膜完毕后对基底布料的反面进行同理镀膜,所述基底布料正反面所镀的降温层为天然矿物质层;

步骤三:热压:通过热压机对导电布进行多次热压,热压完毕后进行磨光,制成双面导电布。

在此基础上,所述步骤二中的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其中天然玉石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10%~15%,贝壳粉的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0%~60%,云母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20%~50%。

在此基础上,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和其他植物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5%~80%,其他植物纤维的总质量分数占比为20%~55%,所述其他植物纤维包括稻草纤维、和/或芦苇纤维、和/或蔗纤维、和/或麦秆纤维。

在此基础上,所述散热层织物的每根经纬纱宽度大于基底布料的每根经纬纱的宽度。

在此基础上,所述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的纵横间距大于基底布料经纬纱纵横间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设备,包括镀膜室、热压室和控制室,所述镀膜室用于对基底布料进行镀膜,所述热压室与镀膜室相连,用于对镀完膜的基底布料进行热压,所述控制室用于对各个操作室进行监控,所述镀膜室还包括有二次镀膜室,所述二次镀膜室包括进口、腔室、出口和二次镀膜装置,所述出口与热压室相连,所述腔室设置有四面,分别为上盖、底面、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上盖内表面设置有散射型光源发射器,所述二次镀膜装置设置在腔室内部。

在此基础上,所述张紧装置滑动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张紧装置为多个自动控制机械手。

在此基础上,所述二次镀膜装置包括轨道和镀膜装置,所述轨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和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和行程开关一一对应,并均与控制室相连,所述镀膜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上镀膜装置和下镀膜装置,所述上镀膜装置设置在上盖内侧,所述下镀膜装置设置在轨道上,所述上镀膜装置与下镀膜装置相连。

在此基础上,所述轨道为环形双层轨道,所述光电传感器和行程开关设置在双层轨道的下层轨道,所述镀膜装置设置在上层轨道。

在此基础上,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的间隔为50mm~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对基底布料的正反面均镀有降温层和金属层,且该降温层为天然矿物质层,其中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矿物质本身的温度就较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本发明中的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铜和镍结合提供了极佳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2、本发明中还包括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和其他植物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5%~80%,其他植物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20%~55%,增设散热层可以进一步降低设备工作时的温度,其中散热层为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并在设备工作后温度升高时,通过水分带走部分热量,以达到给设备降温的效果。

3、本发明中的散热层织物的每根经纬纱宽度大于基底布料的每根经纬纱的宽度,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宽度较宽松,有助于散热,另外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的纵横间距大于基底布料经纬纱纵横间距,既能高效散热又不会影响导电布的导电性能。

4、本发明中的导电布生产设备中还包括二次镀膜室,且该二次镀膜室包括进口、腔室、出口和二次镀膜装置,所述出口与热压室相连,所述腔室设置有四面,分别为上盖、底面、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张紧装置,所述上盖内表面设置有散射型光源发射器,本发明通过二次镀膜室对导电布的镀膜效果进行检验,确保了导电布的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导电布的生产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如图1所示:

步骤一:选料:选取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布料为基底布料,且该基底布料的厚度为0.04mm~0.055mm,宽度为1100mm~1500mm;

步骤二:镀膜:通过镀膜技术在基底布料的正面进行镀膜,镀膜技术可以为磁控溅射和水性电镀等已经较为成熟的镀膜技术,优选地,本发明中通过磁控溅射对基底布料进行镀膜。确定基底布料的任一面为正面,该正面从内至外依次镀有降温层和金属层,其中该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铜和镍结合提供了极佳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基底布料正面镀膜完毕后对基底布料的反面进行同理镀膜,即基底布料的反面从内至外依次镀有降温层和金属层,其中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所述基底布料正反面所镀的降温均为天然矿物质层,该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其中天然玉石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10%~15%,贝壳粉的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0%~60%,云母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20%~50%。导电布具有优良的导电和导磁性能,通常用来屏蔽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会离电子设备距离较近,且电子设备工作时本来就会产生大量的热,再加上导电布的屏蔽,温度会更高,本发明中在基底布料的正反面镀有降温层,由于由于本发明制备的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矿物质本身的温度就较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步骤三:热压:通过热压机对导电布进行多次热压,热压完毕后进行磨光,制成双面导电布。优选地,本发明在热压之前还包括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和其他植物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5%~80%,其他植物纤维的总质量分数占比为20%~55%,棉纤维容易获得,且织成的织物柔软舒适,另外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棉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如果织物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并带走设备产生的热量,以达到给设备降温的目的。本发明中的其他植物纤维包括:稻草纤维、芦苇纤维、蔗纤维、麦秆纤维等易获得的植物纤维,可选取一种或多种植物纤维,且各植物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依次降低,并且总质量分数占比不超过55%,这些植物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制成织物,交织力优越,织物细腻平滑,机械强度良好,且吸水能力较强,可以起到自降温的效果。

优选地,本发明中的散热层织物的每根经纬纱宽度大于基底布料的每根经纬纱的宽度,进一步优选地散热层织物的每根经纬纱宽度是基底布料的每根经纬纱宽度的两倍。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的纵横间距大于基底布料经纬纱纵横间距,进一步优选地,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的纵横间距是基底布料经纬纱纵横间距的两倍。本发明中的散热层织物的每根经纬纱宽度大于基底布料的每根经纬纱的宽度,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宽度较宽松,有助于散热,另外散热层织物的经纬纱的纵横间距大于基底布料经纬纱纵横间距,既能高效散热又不会影响导电布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还披露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设备,包括镀膜室、热压室和控制室,所述镀膜室用于对基底布料进行镀膜,所述热压室与镀膜室相连,用于对镀完膜的基底布料进行热压,所述控制室用于对各个操作室进行监控,优选地,本发明中的镀膜室还包括有二次镀膜室,用于对镀膜后的布料进行检测是否均匀镀膜,若没有均匀镀膜则补充镀膜,确保了导电布的性能。如图2所示,该二次镀膜室包括进口1、腔室3、出口2和二次镀膜装置,出口2与热压室相连,用于将镀膜结束后的布料传送给热压室进行热压和后期工作,二次镀膜装置设置在腔室3内部。二次镀膜室的腔室3设置有四面,分别为上盖、底面、左侧壁31和右侧壁32,所述左侧壁31和右侧壁32上对应设置有张紧装置5,用于张紧布料,所述张紧装置5滑动设置在左侧壁31和右侧壁32上,所述张紧装置5为多个自动控制机械手,左侧壁31和右侧壁32上设置有滑轨,且滑轨突出左侧壁31和右侧壁32,张紧装置5可以在滑轨上滑动,在张紧装置5抓紧布料时不断向前移动,进行持续性工作。

如图2所示,二次镀膜室的上盖内表面设置有散射型光源发射器4,该发射器4发出的光源可以不满二次镀膜室内的导电布,无须安装多个光源发射器4,节约了成本。与光源发射器4相对应的,二次镀膜室的底面设置有二次镀膜装置,即通过光源发射器4探测导电布上的镀膜缺失地点,确认后通过二次镀膜装置对导电布进行补涂。其中该二次镀膜装置包括轨道和镀膜装置,优选地,所述镀膜装置为磁控溅射靶,所述轨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光电传感器7和行程开关8,光电传感器7和行程开关8一一对应,并均与控制室相连。所述镀膜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上镀膜装置6和下镀膜装置,所述上镀膜装置6设置在上盖内侧,所述下镀膜装置设置在轨道上,所述上镀膜装置6与下镀膜装置相连,即上镀膜装置6和下镀膜装置同步行动。优选地,本发明中的轨道为环形双层轨道9,所述光电传感器7和行程开关8设置在双层轨道的下层轨道,所述下镀膜装置设置在上层轨道。光电传感器7安装的间隔为50mm~80mm,进一步优选地,光电传感器7的安装间隔为50mm。

二次镀膜室的工作过程:当镀膜室在布料的正反两面镀完金属层后,布料卷送至进入二次镀膜室静止一端时间,此时腔室3两侧壁上的张紧装置5将布料张紧,散射型光源发射器4开启,并照射布料,若布料上的镀膜存在漏洞或是残缺,光束会通过该圆孔照射至腔室3的底面,某个光电传感器7若是感应到光束,则会触发对应的行程开关8,控制室控制下镀膜装置在轨道上移动至相应的行程开关8处,上镀膜装置6移动到对应位置,对布料的正反两面进行二次镀膜,结束后光电传感器7接收不到光束,行程开关8停止触发,即为完成一处漏洞的二次镀膜。若有多个漏洞,则按照通过轨道依次对漏洞进行二次镀膜,完全镀膜结束后,二次镀膜装置移动至轨道的最外侧,等待下次的操作指令。张紧装置5将检测过的布料移动至出口2处,全部移除后,张紧装置5回复至原处并在回复中重新张紧后续布料,直至所有布料检测完毕,传输给热压室。

实施例1: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料:选取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布料为基底布料,且该基底布料的厚度为0.04mm,宽度为1100mm;

步骤二:镀膜:通过磁控溅射的镀膜技术在基底布料的正面进行镀膜,确定基底布料的任一面为正面,该正面从内至外依次镀降温层和金属层,其中该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基底布料正面镀膜完毕后对基底布料的反面进行同理镀膜,所述基底布料正反面所镀的降温层为天然矿物质层,该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其中天然玉石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10%,贝壳粉的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0%,云母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50%。

步骤三:热压: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稻草纤维、芦苇纤维、蔗纤维和麦秆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45%,其他植物纤维的总质量分数占比为55%,通过热压机对导电布进行多次热压,热压完毕后进行磨光,制成双面导电布。

实施例2: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料:选取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布料为基底布料,且该基底布料的厚度为0.045mm,宽度为1100mm;

步骤二:镀膜:通过磁控溅射的镀膜技术在基底布料的正面进行镀膜,确定基底布料的任一面为正面,该正面从内至外依次镀降温层和金属层,其中该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基底布料正面镀膜完毕后对基底布料的反面进行同理镀膜,所述基底布料正反面所镀的降温层为天然矿物质层,该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其中天然玉石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12%,贝壳粉的的质量分数占比为55%,云母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33%。

步骤三:热压: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稻草纤维、芦苇纤维、蔗纤维和麦秆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60%,其他植物纤维的总质量分数占比为40%,通过热压机对导电布进行多次热压,热压完毕后进行磨光,制成双面导电布。

实施例3: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导电布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料:选取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布料为基底布料,且该基底布料的厚度为0.055mm,宽度为1100mm;

步骤二:镀膜:通过磁控溅射的镀膜技术在基底布料的正面进行镀膜,确定基底布料的任一面为正面,该正面从内至外依次镀降温层和金属层,其中该金属层包括第一镍层、铜层和第二镍层,基底布料正面镀膜完毕后对基底布料的反面进行同理镀膜,所述基底布料正反面所镀的降温层为天然矿物质层,该天然矿物质层为天然玉石粉、贝壳粉和云母粉的混合物,其中天然玉石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15%,贝壳粉的的质量分数占比为50%,云母粉的质量分数占比为35%。

步骤三:热压:在镀膜结束后的布料的正面层压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植物纤维织成的织物,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稻草纤维、芦苇纤维、蔗纤维和麦秆纤维,其中棉纤维的质量分数占比为80%,其他植物纤维的总质量分数占比为20%,通过热压机对导电布进行多次热压,热压完毕后进行磨光,制成双面导电布。

不同参数织成的导电布对同种电子设备进行一段时间的屏蔽工作,对屏蔽效能和设备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一

从上述表一可以看出,增加了降温层和散热层的实施例1、2和3较之于普通导电布,不仅厚度没有增加而且屏蔽效能明显提高,最低的屏蔽效能大于75dB,且在相同时间内执行屏蔽工作时的温度也不高,起到了很好的降温散热作用。由表一可以看出,实施3的屏蔽效能和降温散热效果最佳,可以更好的执行屏蔽任务。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