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316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花机,特别是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专利号为201410639983.3,其发明公开了一种绣珠装置用排珠送珠装置,其中,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有排珠机构;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动力驱动分配装置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导珠杆,用于引导绣珠下落,导珠杆具有绣珠容纳段;送珠上段,送珠上段活动设置在机架上,送珠上段包括若干个上段夹持器,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至少一个上段夹持器夹持导珠杆;送珠下段,送珠下段活动设置在机架上,送珠下段包括下段夹持器,动力驱动分配装置驱动下段夹持器夹持导珠杆,下段夹持器距离最近的上段夹持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便在下段夹持器距离最近的上段夹持器之间的绣珠容纳段上贯穿足够的绣珠。又如专利号为201620541808.5,其公开了一种珠绣装置用导珠条及其电脑绣花机,其中,包括用于串珠的第一刚性杆状部和用于导珠的柔性丝状部,所述第一刚性杆状部下端与柔性丝状部上端连接。上述两种送珠导珠机构结构复杂,零件加工要求高,对珠子的内孔非常高的要求。

如专利号为201521002747.7,其公开了一种振动式刺绣下珠管,包括管体以及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接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该振动式刺绣下珠管使管体中的珠子在振动电机的振动下,均呈眼孔朝上,一个个珠子重叠起来,按顺序从管体的底部出口输出;又如专利号为201620657007.5,其公开一种多管式出珠装置,包括出珠框、至少两振动式电脑刺绣下珠管及导向槽结构,所述振动式电脑刺绣下珠管包括管体以及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接于所述管体的外侧壁,管体的上端与所述出珠框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导向槽结构设于所述管体的下方,所述导向槽结构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穿自身的珠子输出孔,所述导向槽结构于所述珠子输出孔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珠子输出孔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自上而下朝所述珠子输出孔倾斜,所述管体的下端位于所述导向槽的正上方。上述两种结构下珠或出珠机构,在实际应用时,经常由于碎珠或粉末进入气管内,从而导致送珠不顺使绣品出现漏珠;并且珠与气管壁的摩擦阻力大,虽有振动,但振动幅度小,从而也不能很好解决排珠与下珠;另外由于静电、珠子水气使珠子吸附于气管壁上,而珠子在管内运动时需排放气管内的空气,才能使珠往下掉,从而有时也会出现漏珠现象,从而绣品出现漏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包括珠绣装置机架、进珠接口管、出珠接口管、弹簧下珠管、下珠弹簧抖动机构,进珠接口管与出珠接口管之间通过弹簧下珠管连通连接,所述弹簧下珠管纵向置于珠绣装置机架一侧,弹簧下珠管中部一侧设有驱使弹簧下珠管抖动的下珠弹簧抖动机构。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下珠弹簧抖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转轴、摆臂、磁铁,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连接,摆臂另一端与磁铁连接,磁铁位于弹簧下珠管径向一侧。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进珠接口管上连接有存珠盒,所述出珠接口管与连接于珠绣装置机架下端的出珠座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进珠接口管由导珠套管、螺母、压套螺母和压套组成,导珠套管下端管外设有螺纹,且纵向依次旋接有螺母、压套螺母,所述导珠套管下端穿过存珠盒底部安装孔,并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存珠盒底部;所述弹簧下珠管的上端连接有压套,且通过压紧螺母将压套无缝对接于导珠套管下端。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导珠套管上端的内管口口沿设有导珠坡口。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存珠盒与出珠座之间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弹簧下珠管,且各弹簧下珠管分别通过进珠接口管、出珠接口管与存珠盒、出珠座上相应各入珠口连通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出珠接口管由连接套管、出珠导管构成,出珠导管下端与出珠座连接,所述弹簧下珠管的下端与连接套管螺纹连接,并通过连接套管与出珠导管上端螺纹旋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出珠导管下端设有导珠缺口。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存珠盒内设有摆动送珠机构。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珠与弹簧管壁间阻尼小、弹簧每圈间隙有利于下珠时的空气对珠子产生的阻力减小又有利于碎珠和粉尘的排出,使珠子流动性好,适用于高速下珠绣珠;另外,由于是管柔性特点,珠绣装置的布局更为灵活方便,能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珠绣装置的送珠机构存在的弊端;通过下珠弹簧抖动机构中驱动电机驱动摆臂转动或往复摆动,从而完成磁铁贴近并吸附弹簧下珠管,之后磁铁脱离并吸附带动并拉长弹簧下珠管,之后弹簧下珠管拉长后弹性复位脱离磁铁并产生抖动,从而达到驱动弹簧下珠管抖动送珠,使得下珠送珠可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珠绣装置下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珠弹簧抖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珠弹簧抖动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进珠接口管、存珠盒、弹簧下珠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弹簧下珠管、出珠接口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珠绣装置下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珠绣装置机架1、进珠接口管2、出珠接口管3、弹簧下珠管4、下珠弹簧抖动机构5,进珠接口管2与出珠接口管3之间通过弹簧下珠管4连通连接,所述弹簧下珠管4纵向置于珠绣装置机架1一侧,弹簧下珠管4中部一侧设有驱使弹簧下珠管4抖动的下珠弹簧抖动机构5。所述进珠接口管2上连接有存珠盒6,所述出珠接口管4与连接于珠绣装置机架1下端的出珠座7连接。存珠盒6内设有摆动送珠机构8。

所述下珠弹簧抖动机构5包括驱动机构52、转轴50、摆臂51、磁铁53,驱动机构52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50连接,转轴50另一端与摆臂51的一端连接,摆臂51另一端与磁铁53连接,磁铁53位于弹簧下珠管4径向一侧。所述驱动机构为摆动电机52直接驱动转轴转动或摆动,或者通过电机驱动连杆机构使转轴带摆臂摆动。通过驱动机构52驱动摆臂往复摆动,从而完成磁铁贴近并吸附弹簧下珠管,之后磁铁脱离并吸附带动弹簧下珠管后由弹簧下珠管弹性复位,弹簧下珠管会剧烈的抖动起来,从而达到驱动弹簧下珠管抖动送珠,使珠子孔眼向上、一个个叠起来、排列紧密,从而下珠送珠更加灵活。摆臂51转动或摆动时,由磁铁拉动1弹簧下珠远离它初始位置向反向运动,然后受到弹簧复位的弹力,弹簧下珠管会脱离磁铁,此时弹簧下珠管会剧烈的抖动起来,使珠子孔眼向上、一个个叠起来、排列紧密;同时,由于弹簧下珠管拉长时,弹簧每圈的间距会拉开些,有利碎珠与粉排在外面,从而高质量地保证珠子按序从底部接管出珠,进入珠绣装置的送珠机构,达到不跳珠、提高珠绣质量的目的。

所述进珠接口管2由导珠套管21、螺母22、压套螺母23和压套24组成,导珠套管21下端管外设有螺纹212,且纵向依次旋接有螺母22、压套螺母23,所述导珠套管下端穿过存珠盒6底部安装孔,并通过螺母22旋紧固定于存珠盒6底部;所述弹簧下珠管4的上端连接有压套24,且通过压紧螺母23将压套24无缝对接于导珠套管21下端。导珠套管21上端的内管口口沿设有导珠坡口213。若需清除弹簧下珠管内珠子,只需拧下压套螺母,即可将弹簧下珠管内的珠子清除。

出珠接口管3由连接套管31、出珠导管32构成,出珠导管32下端与出珠座7连接,所述弹簧下珠管4的下端与连接套管31螺纹连接,并通过连接套管31与出珠导管32上端螺纹旋接。出珠导管32下端设有导珠缺口321,从而能有效保证底刀夹送珠时,珠子不会挤碎。

存珠盒6与出珠座7之间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弹簧下珠管4,且各弹簧下珠管4分别通过进珠接口管2、出珠接口管3与存珠盒6、出珠座7上相应各入珠口连通连接。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