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0333发布日期:2018-11-14 03:0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的结合力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纺织工业中,针对于穿着时需弹性贴合人体的衣着(例如纸尿裤或运动服饰等)采用松紧带,但其具有较不轻薄以及处理繁琐的缺点。随着纺织产业的进步,开发出更轻薄的弹性不织布里衬,其具有加工处理更加快速的优点,可应用于纸尿裤、擦拭布、医疗卫材、运动服饰及羽绒服等用途。

在对弹性不织布里衬进行后加工点胶处理时,弹性不织布的伸长率太大,会造成加工困难,因此,需要一层伸长率较低的支撑材,以便于后加工。此外,在使用弹性不织布里衬时,通常会将里衬布堆叠起来,利用刀模裁切成所需大小。然而,单层弹性不织布材料堆叠裁切后容易彼此黏结,因此,需要支撑材辅助,以帮助里衬布之间剥离。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热熔处理,不织布由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利用升温并施加压力等加工方式(如热压、热风黏合等),可使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熔融且相互黏结,因此具有结合力。然而,熔融后不织布的手感改变,且熔融面积越大,手感越硬。此外,热熔处理更具有弹性变差的缺点,由于不织布熔融部分类似塑胶片材,未熔融部分为纤维,两种形态的拉伸性质差异大,若使用热压方法结合,则会影响弹性。

基于上述,发展出一种能够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的结合力的方法,以便于后加工及使用,且不影响弹性及手感,为目前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能够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的结合力,以便于后加工及使用,且不影响弹性及手感。

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材料,形成弹性不织布。之后,将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贴合,以组成弹性不织布基材,并于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进行介面处理。接着,对弹性不织布基材进行点胶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热塑性弹性体包含聚酯、聚酰胺、或聚烯烃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材包括纺黏不织布或其他具有固定弹性不织布尺寸效果的支撑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纺黏不织布的材料包括聚丙烯、聚酯或聚酰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点胶处理包括将高分子树脂胶体涂布于所述弹性不织布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点胶处理包括将高分子树脂胶体涂布于所述弹性不织布上,再加上高分子材料粉末。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高分子树脂胶体包括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两个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高分子材料粉末包括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两个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介面处理包括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线缝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静电驻极包括对弹性不织布及支撑材的表面施加电压0~50kv,将材料极化,形成表面带静电的驻极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感压胶的材料包括橡胶弹性体、烯类聚合物、增黏树脂及增塑剂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形成弹性不织布的方法包括对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喷处理或纺黏处理以形成弹性不织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形成弹性不织布包括由热塑性弹性体的短纤维或长纤维形成弹性不织布。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以线缝合处理的介面处理,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的结合力,以便于后加工及使用,且不影响弹性及手感。此外,在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对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喷处理、纺黏处理或由热塑性弹性体的短纤维或长纤维形成的弹性不织布,以形成具有纹路的弹性不织布,纹路有助于改善cd方向上的弹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喷处理、纺黏处理或由热塑性弹性体的短纤维或长纤维形成的弹性不织布,以形成弹性不织布。之后,将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贴合,以组成弹性不织布基材,并于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进行介面处理,其中介面处理包括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以线缝合。接着,对弹性不织布基材进行点胶处理。以下将针对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的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弹性不织布的形成>

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对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喷处理、纺黏处理或由热塑性弹性体的短纤维或长纤维形成弹性不织布,以形成具有纹路的弹性不织布,纹路有助于改善cd方向上的弹性。更详细而言,热塑性弹性体可包括聚酯、聚酰胺或聚烯烃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熔喷处理的温度可分为入料温度、流道温度以及模头温度,其中入料温度可包括三段温度,温度范围可为150℃~250℃,流道温度可包括七段温度,温度范围可为150℃~300℃,模头温度可包括三段温度,温度范围可为250℃~300℃,热风温度可为100℃~200℃,风量为10m3

<介面处理>

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将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贴合,以组成弹性不织布基材,并于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进行介面处理。更详细而言,介面处理包括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线缝合的介面处理方式,以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的结合力。支撑材包括可纺黏不织布或其他具有固定弹性不织布尺寸效果的支撑材,其中纺黏不织布的材料可包括聚丙烯、聚酯或聚酰胺。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驻极可包括对不织布及支撑材表面施加电压0~50kv,将材料极化,形成表面带静电的驻极体。感压胶的材料可包括橡胶弹性体、烯类聚合物、增黏树脂及增塑剂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超音波黏合基本上是将声音转换成热能的加工方法,可由发声器产生20khz或15khz的高频率信号,通过固定于超音波机器上的能量转换器焊头(horn)直接接触材料,通过高频振动使得材料内的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产生局部高温,当温度高于材料的熔点就会融化材料,等熔融的材料冷却后就会重新固化黏合以达到熔接的效果。

<点胶处理>

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对弹性不织布基材进行后加工点胶处理。由于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包括支撑材,且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通过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以线缝合的介面处理方式提升结合力,因此,有利于后加工点胶处理的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点胶处理。第一,点胶处理可包括将高分子树脂胶体涂布于弹性不织布上。第二,点胶处理可包括将高分子树脂胶体涂布于弹性不织布上,再加上高分子材料粉末。更详细而言,高分子树脂胶体可包括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两个的共聚物或共混物,高分子材料粉末可包括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其两个的共聚物或共混物。

<弹性不织布基材>

依据上文所述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即可完成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弹性不织布基材可在裁切后与织物贴合(加上温度与压力)。由于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包括支撑材,且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通过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以线缝合的介面处理方式提升结合力,因此,在裁切时有助于里衬布之间剥离,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且不影响弹性及手感。并且,本发明的弹性不织布基材与织物贴合后,需将支撑材移除,若使用现有的热熔方式,则难以达成此应用目的。

在所制成的弹性不织布基材的性质方面,纤维直径小于10μm,手感柔软,依据iso105-x18:2007进行酚黄测试的结果为4/5,依据gb/t7573-2009测得的ph值为5.6。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静电驻极、感压胶、超音波黏合、纤维物理性纠结缠绕或以线缝合的介面处理方式,提高弹性不织布与支撑材之间的结合力,因此,有利于后加工点胶处理的进行,且在裁切时有助于里衬布之间剥离,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且不影响弹性及手感。另一方面,在弹性不织布基材的制造方法中,本发明对例如是聚酯、聚酰胺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进行熔喷处理,以形成具有纹路的弹性不织布,纹路有助于改善cd方向上的弹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