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595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尤其涉及高效持久的阻燃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根据纺织品的不同用途,人们还希望其具有保健、安全等特殊功能,如抗菌、防螨、负离子、远红外、防紫外线、防毒、阻燃、防电磁波辐射、磁疗、香味、吸湿排汗、防油防水等。现有的阻燃面料质地较硬,穿着不舒服。目前市场上阻燃面料分为永久阻燃和一次性的阻燃面料两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了产业用纺织品、建筑内装饰、交通工具内装饰等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外,还在防护服领域内发挥着不少的作用,阻燃面料制作的阻燃防护服具有优良的耐洗涤性能,无毒无味无刺激性,对人体安全可靠,透气透湿,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现有阻燃面料很多是通过在织物整理过程中添加阻燃剂来达到阻燃的效果,经多次洗涤后阻燃性会慢慢消失。

阻燃腈纶

芳砜纶纤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有机耐高温芳香族聚砜酰胺纤维。由于芳砜纶的新型纤维结构,耐热性能上超过了世界先进的杜邦公司生产的芳纶纤维,纤维具有耐250度高温、永久阻燃性(loi=33),舒适服用性,可染色性(特别具备了高亮度的荧光染色性),电气绝缘性,耐辐射性及优异的高温尺寸稳定性(250度环境下稳定使用)。

阻燃粘胶是含硅酸盐的纤维素纤维,其物理机械性能与普通粘胶纤维相类似,不但吸湿、透气、易染色,而且耐酸、耐碱、耐虫蛀,与其他阻燃纤维相比较成本低,无污染,可加工成各种纺织品,并可通过自然生物降解成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混合于土壤,在燃烧条件下炭化成无毒的sio2。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阻燃效果好并且能够持久阻燃的阻燃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效持久阻燃面料,由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沉浮规律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由阻燃腈纶、阻燃黏胶、芳砜纶和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阻燃腈纶35~50%,阻燃黏胶10~20%,芳砜纶30~35%,竹纤维3~5%。

所述高效持久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为:将阻燃腈纶、阻燃黏胶和芳砜纶在开清工序混合,在混合纤维中添加抗静电剂,添加量为4~5kg/1000kg,然后经梳理制成生条,竹纤维经开清梳理制成生条,两者在并条工序并合、然后经粗纱、细纱工序纺成纱,在剑杆织机上织成阻燃面料,车速为10000转/分钟,经染色定型的得到成品。

所述的染色定型工艺为:将织造好的阻燃面料加入染色池,采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然而,并在染料溶液中加入浓度4~6g/l的缓染剂、2~3g/l的冰醋酸,温度曲线35度开始上色,每分钟升温1℃到达70度,开始升压到温度180度;保温35分钟,降压到温度70度,保温30分钟后自然冷却定型。

所述阻燃面料的极限氧指数为29~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良好的蓬松性、悬垂性、吸湿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力、耐磨性、良好的布面光洁度、色牢度以及遇火不融滴等优良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纺纱

原料:阻燃腈纶45%,阻燃黏胶15%,芳砜纶35%,竹纤维5%

将阻燃腈纶、阻燃黏胶和芳砜纶在开清工序混合,在混合纤维中添加抗静电剂,添加量为4kg/1000kg,然后经梳理制成生条,竹纤维经开清梳理制成生条,两者在并条工序并合、然后经粗纱、细纱工序纺成纱,成纱线密度19.8tex,在剑杆织机上织成阻燃面料,车速为10000转/分钟。

(二)染色定型

将织造好的阻燃面料加入染色池,采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然而,并在染料溶液中加入浓度5g/l的缓染剂、2.5g/l的冰醋酸,温度曲线35度开始上色,每分钟升温1℃到达70度,开始升压到温度180度;保温35分钟,降压到温度70度,保温30分钟后自然冷却定型。

上述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持久阻燃面料,由阻燃腈纶、阻燃黏胶、芳砜纶和竹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阻燃腈纶35~50%,阻燃黏胶10~20%,芳砜纶30~35%,竹纤维3~35%。本发明采用阻燃腈纶、阻燃黏胶、芳砜纶和竹纤维的合理组合,克服了阻燃腈纶可纺性差的缺点,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良好的蓬松性、悬垂性、吸湿透气性和较高的强力、耐磨性、良好的布面光洁度、色牢度以及遇火不融滴等优良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博泰美术图案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7.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