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玻纤布,又名玻纤土工布。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它主要是由玻璃纤维与短线针刺无纺布复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玻纤布具有良好的覆盖功能,适用于各种表面,有效覆盖新老墙面的缺陷,保证表面结构及颜色的均匀;玻纤布具有很强的抗拉性,有效防止墙面开裂,对墙面有加固作用.配合高质量的涂料,表面不积聚静电、不产生积垢死角,易与清洁。严格的表面上浆处理使壁布清洁平整,防潮防霉,能防止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滋生;玻纤布组织结构的开放空隙有利于水蒸气的自然扩散,促进室内气候的调节,玻纤布还具有降低噪音的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对耐高温玻纤布需求量较大,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待开发一种能高效生产耐高温玻纤布的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具有高效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原料: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包括:sio2:40-50%,al2o3:25-35%,b2o3:5-7%,cao:20-30%,fe2o3:3-6%,tio2:15-25%,zno:2-4%,mgo:2-4%,sro:1-2%;
b、配料熔融:将原料粉碎后在搅拌机中搅拌30-40分钟,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熔化炉中,熔化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200-1400℃,熔化以后制成熔融的玻璃溶液,再将玻璃溶液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炉中温度控制在350-450℃;
c、拉丝:将步骤b中的玻璃溶液在退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之后进行拉丝处理,初步得到玻璃纤维丝;
d、编织:再将玻璃纤维丝平织,得到初步玻纤布;
e、浸渍:将步骤d中初步玻纤布浸入浆料中3-5小时;
f、固化:然后将步骤e中浸渍后的基础玻纤布进行紫外固化,得到基础玻纤布;
g、贴合:通过贴合装置将步骤f中紫外固化后的基础玻纤布与耐高温面布进行贴合,即得到耐高温玻纤布;
h、烘干:通过烘干装置对步骤g贴合后的耐高温玻纤布进行烘干。
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大致原理是这样的:通过玻璃纤维丝平织,得到初步玻纤布,初步玻纤布固化后得到基础玻纤布,基础玻纤布与耐高温面布贴合形成耐高温玻纤布,耐高温面布具有耐高温、阻燃等优点,本发明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步骤g中的贴合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的机架上靠近进料端处固定有用于释放的基础玻纤布放布架一和用于释放耐高温面布的放布架二,放布架二位于放布架一的上方,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还设有压紧辊一和压紧辊二,所述的压紧辊一和压紧辊二均通过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压紧辊一的一端连接一电机一,放布架一与压紧辊一之间还设有一能对耐高温面布和基础玻纤布进行上胶的上胶机构。
本玻纤布面料的贴合装置的大致功能是这样的:基础玻纤布从放布架一释放,耐高温面布从放布架二释放,上胶机构对基础玻纤布进行上胶,压紧辊一和压紧辊二对基础玻纤布和耐高温面布压紧贴合,本发明上胶均匀,贴合效果好。
所述的上胶机构包括输送泵、导管一、导管二、胶枪、存胶箱和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安装块上开设有一长条孔,长条孔中设有一丝杆,丝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长条孔的一端,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长条孔的另一端并穿出安装块,丝杆的另一端端部同轴固定一齿轮一,安装块上固定一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丝杆相平行且端部固定一齿轮二,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丝杆上螺纹连接一螺母,螺母上固定一滑块一,长条孔的两侧孔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一上固定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条,滑条处于滑槽中,胶枪固定在滑块一上,所述的滑块一上还固定一刷子,存胶箱固定在机架上,导管一的一端与胶枪相连接,导管一的另一端与输送泵的输出端相连接,导管二的一端与输送泵的输入端相连接,导管二的另一端与存胶箱相连接。电机二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转动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一滑动,滑块一滑动带动胶枪来回移动,胶枪对基础玻纤布进行来回上胶,滑块一在移动的同时刷子初步对刚上的胶水进行来回刷均匀。
所述的机架与压紧辊一之间还设有一能将胶水进行均匀涂刮的涂刮机构,所述的涂刮机构包括气缸一和气缸二,气缸一与气缸二相对设置,气缸一的输出轴伸缩方向与滑块一移动方向相同,气缸一的活塞杆上固定一固定板一,固定板一的下端固定一刮胶刷一,气缸二的活塞杆上固定二固定板二,固定板二的下端固定一刮胶刷二。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气缸二的活塞杆同时向外移动,带动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移动,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移动带动刮胶刷一和刮胶刷二移动,刮胶刷一和刮胶刷二移动刮涂对胶水具有刮均匀的作用。
压紧辊二与机架之间还设有一能使压紧辊二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滑动块一、滑动块二和气缸三,机架上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滑动块一与滑槽一相匹配且处于滑槽一中,滑动块二与滑槽二相匹配且处于滑槽二中,滑动块一上固定一轴承座一,滑动块二上固定一轴承座二,轴承座一内设置有轴承一,轴承座二内设置有轴承二,压紧辊二的一端与轴承一的内圈相固定,轴承一的外圈与滑动块一相固定,压紧辊二的另一端与轴承二的内圈相固定,轴承二的外圈与滑动块二相固定,气缸三固定在机架上,气缸三的活塞杆竖直设置且与滑动块一相固定。启动气缸三,气缸三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滑动块一上下移动,即带动压紧辊二上下移动。
所述的压紧辊一与进料端之间还设有一牵引辊一,所述的牵引辊一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的压紧辊一与出料端之间还设有一牵引辊二,所述的牵引辊二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的放布架一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竖直固定一安装板一,底板的另一侧固定一安装板二,安装板一水平固定一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一滑块二,滑块二上固定一轴承座三,轴承座三中设置有一轴承三,安装板一固定一气缸四,气缸四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与滑块二相固定,安装板二上开设一凹槽,凹槽中固定一半开式轴承座,半开式轴承座内固定一半开式轴承,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设有一安装轴,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轴承二的内圈中,安装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半开式轴承中,放布架二与放布架一的结构相同。启动气缸四,气缸四的活塞杆来回移动,带动滑块二来回移动,由于安装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半开式轴承内,所以安装轴能随着滑块二来回移动,且安装轴的另一端在移动后脱离半开式轴承,能够安装布料筒,布料筒为收卷基础玻纤布的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的贴合装置通过设置胶枪、存胶箱、安装块、滑块一、丝杆和电机二,使胶枪能来回移动,从而实现对基础玻纤布均匀上胶。
2、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的贴合装置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刮胶刷一和刮胶刷二,刮胶刷一与刮胶刷二再次将胶水刮均匀,胶水的均匀程度决定了贴合的质量,本发明反复对胶水进行刮匀,从而保证了贴合质量。
3、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的贴合装置通过设置半开式轴承、气缸四和滑块二,使安装轴的另一端能够在气缸四的活塞杆向外推的时候脱离半开式轴承,从而能够直接将布料筒套设在安装轴上,大大减少了拆卸布料筒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图。
图2是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贴合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贴合装置的上胶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4是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贴合装置的上胶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中贴合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放布架一;3、放布架二;4、压紧辊一;5、压紧辊二;6、输送泵;7、导管一;8、导管二;9、胶枪;10、丝杆;11、安装块;12、滑块一;13、齿轮一;14、齿轮二;15、气缸一;16、气缸二;17、固定板一;18、固定板二;19、气缸三;20、牵引辊一;21、牵引辊二;22、气缸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原料: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包括:sio2:45%,al2o3:30%,b2o3:6%,cao:25%,fe2o3:5%,tio2:20%,zno:3%,mgo:3%,sro:1.5%;
b、配料熔融:将原料粉碎后在搅拌机中搅拌30分钟,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加入熔化炉中,熔化炉中的温度控制在1300℃,熔化以后制成熔融的玻璃溶液,再将玻璃溶液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退火炉中温度控制在400℃;
c、拉丝:将步骤b中的玻璃溶液在退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之后进行拉丝处理,初步得到玻璃纤维丝;
d、编织:再将玻璃纤维丝平织,得到初步玻纤布;
e、浸渍:将步骤d中初步玻纤布浸入浆料中4小时;
f、固化:然后将步骤e中浸渍后的基础玻纤布进行紫外固化;
g、贴合:通过贴合装置将步骤f中紫外固化后的基础玻纤布与耐高温面布进行贴合,即得到耐高温玻纤布;
h、烘干:通过烘干装置对步骤g贴合后的耐高温玻纤布进行烘干。
如图2、3、4、5所示,步骤g采用的贴合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机架1上靠近进料端处固定有用于释放的基础玻纤布放布架一2和用于释放耐高温面布的放布架二3,放布架二3位于放布架一2的上方,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还设有压紧辊一4和压紧辊二5,压紧辊一4和压紧辊二5均通过周向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压紧辊一4的一端连接一电机一,放布架一2与压紧辊一4之间还设有一能对耐高温面布和基础玻纤布进行上胶的上胶机构。
上胶机构包括输送泵6、导管一7、导管二8、胶枪9、存胶箱和安装块11,安装块11固定在机架1上,安装块11上开设有一长条孔,长条孔中设有一丝杆10,丝杆10的一端转动设置在长条孔的一端,丝杆10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长条孔的另一端并穿出安装块11,丝杆10的另一端端部同轴固定一齿轮一13,安装块11上固定一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与丝杆10相平行且端部固定一齿轮二14,齿轮一13与齿轮二14相啮合,丝杆10上螺纹连接一螺母,螺母上固定一滑块一12,长条孔的两侧孔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块一12上固定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条,滑条处于滑槽中,胶枪9固定在滑块一12上,滑块一12上还固定一刷子,存胶箱固定在机架1上,导管一7的一端与胶枪9相连接,导管一7的另一端与输送泵6的输出端相连接,导管二8的一端与输送泵6的输入端相连接,导管二8的另一端与存胶箱相连接。电机二转动带动齿轮二14转动,齿轮二14转动带动齿轮一13转动,齿轮一13转动带动丝杆10转动,丝杆10转动带动滑块一12滑动,滑块一12滑动带动胶枪9来回移动,胶枪9对基础玻纤布进行来回上胶,滑块一12在移动的同时刷子初步对刚上的胶水进行来回刷均匀。
机架1与压紧辊一4之间还设有一能将胶水进行均匀涂刮的涂刮机构,涂刮机构包括气缸一15和气缸二16,气缸一15与气缸二16相对设置,气缸一15的输出轴伸缩方向与滑块一12移动方向相同,气缸一15的活塞杆上固定一固定板一17,固定板一17的下端固定一刮胶刷一,气缸二16的活塞杆上固定二固定板二18,固定板二18的下端固定一刮胶刷二。气缸一15的活塞杆与气缸二16的活塞杆同时向外移动,带动固定板一17和固定板二18移动,固定板一17和固定板二18移动带动刮胶刷一和刮胶刷二移动,刮胶刷一和刮胶刷二移动刮涂对胶水具有刮均匀的作用。
压紧辊二5与机架1之间还设有一能使压紧辊二5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滑动块一、滑动块二和气缸三19,机架1上开设有滑槽一和滑槽二,滑动块一与滑槽一相匹配且处于滑槽一中,滑动块二与滑槽二相匹配且处于滑槽二中,滑动块一上固定一轴承座一,滑动块二上固定一轴承座二,轴承座一内设置有轴承一,轴承座二内设置有轴承二,压紧辊二5的一端与轴承一的内圈相固定,轴承一的外圈与滑动块一相固定,压紧辊二5的另一端与轴承二的内圈相固定,轴承二的外圈与滑动块二相固定,气缸三19固定在机架1上,气缸三19的活塞杆竖直设置且与滑动块一相固定。启动气缸三19,气缸三19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带动滑动块一上下移动,即带动压紧辊二5上下移动。
压紧辊一4与进料端之间还设有一牵引辊一20,牵引辊一20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压紧辊一4与出料端之间还设有一牵引辊二21,牵引辊二21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上。
放布架一2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竖直固定一安装板一,底板的另一侧固定一安装板二,安装板一水平固定一滑轨,滑轨上滑动设有一滑块二,滑块二上固定一轴承座三,轴承座三中设置有一轴承三,安装板一固定一气缸四22,气缸四22的活塞杆水平设置且与滑块二相固定,安装板二上开设一凹槽,凹槽中固定一半开式轴承座,半开式轴承座内固定一半开式轴承,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设有一安装轴,安装轴的一端固定在轴承二的内圈中,安装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半开式轴承中,放布架二3与放布架一2的结构相同。启动气缸四22,气缸四22的活塞杆来回移动,带动滑块二来回移动,由于安装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半开式轴承内,所以安装轴能随着滑块二来回移动,且安装轴的另一端在移动后脱离半开式轴承,能够安装布料筒,布料筒为收卷基础玻纤布的套筒。
本贴合装置的大致功能是这样的:基础玻纤布从放布架一2释放,耐高温面布从放布架二3释放,上胶机构对基础玻纤布进行上胶,压紧辊一4和压紧辊二5对基础玻纤布和耐高温面布压紧贴合,本发明上胶均匀,贴合效果好。
本耐高温玻纤布的生产工艺大致原理是这样的:通过玻璃纤维丝平织,得到初步玻纤布,初步玻纤布固化后得到基础玻纤布,基础玻纤布与耐高温面布贴合形成耐高温玻纤布,耐高温面布具有耐高温、阻燃等优点,本发明生产效率高,适合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放布架一2;放布架二3;压紧辊一4;压紧辊二5;输送泵6;导管一7;导管二8;胶枪9;丝杆10;安装块11;滑块一12;齿轮一13;齿轮二14;气缸一15;气缸二16;固定板一17;固定板二18;气缸三19;牵引辊一20;牵引辊二21;气缸四2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