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无噪声羽绒被防绒面料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7083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绒被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柔无噪声羽绒被防绒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羽绒被由被芯和面料组成,该面料通常选用防绒面料,目的是为了防止使用普通面料存在的钻绒问题,同时保证面料的透气透湿性,以发挥羽绒的保暖性。目前,市场上的防绒面料不胜枚举,按成分划分为棉、涤纶、锦纶、锦涤交织等,都能达到基本的防绒要求,但防绒级别有高有低,并且难以兼具透气性和手感好的优点。

超柔无噪声是近年来对羽绒被面料使用品质的新要求,要求羽绒被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防钻绒性、透气透湿性,还要求手感柔软,摩擦无噪音,从而提高亲肤性、使用舒适性,尤其适用于睡眠浅的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优异防钻绒性、透气透湿性的超柔无噪声羽绒被防绒面料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柔无噪声羽绒被防绒面料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混纺纱线加工:将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以质量比5-10:1-5的比例进行混纤,再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加工制成混纺纱线;

(2)混纺纱线染色:对混纺纱线进行浸染,同时在染液中混入柔软助剂,使混纺纱线与柔软助剂的质量比达到1:0.03-0.05,染色结束后于50-60℃固色15-30min,并经水洗、脱水、烘干工序处理;

(3)面料织造:将染色后的混纺纱线经整经、浆纱、穿筘后上织布机,织造成平纹面料;

(4)面料轧光前处理:将轧光助剂加沸水搅拌制成质量浓度20-30g/l的溶液,经自然冷却至50-60℃,再将织造所得面料浸渍于该溶液中,并于50-60℃保温15-30min,然后将面料取出,经脱水后于70-80℃下烘干至重量含水量达到5-10%;

(5)面料轧光:将经轧光前处理的面料利用轧光机进行轧光,控制压力在6-7mpa,温度在120-130℃,车速在20-25m/min,反复轧光三次,每次间隔10-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定型。

所述柔软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2份、氢化蓖麻油1-2份、三油酸甘油酯0.5-1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0.5-1份、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0.3-0.5份、卡拉胶0.1-0.2份、二茂铁0.01-0.02份,其制备方法为:向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加入三油酸甘油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二茂铁,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经自然冷却至55-60℃后加入氢化蓖麻油和卡拉胶,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于5-10℃环境中密封静置1h,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并再次微波处理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柔软助剂。

所述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

所述轧光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n-羟甲基丙烯酰胺5-10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3-5份、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1-2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1-2份、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0.5-1份、聚四氟乙烯超细粉0.1-0.3份、玻纤粉0.05-0.1份,其制备方法为:向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中加入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和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升温至125-13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玻纤粉,继续在125-130℃保温混合15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5-60℃,然后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后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轧光助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莫代尔纤维与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为原料,通过制成混纺纱线后经织造加工成面料,所制面料充分结合了这两种纤维的优良特性,尤其是柔软性;在混纺纱线染色过程中加入柔软助剂,通过染色工序同时赋予加工所制面料优异的柔软性,同时减少另增工序的成本投入,并且借助染料在纤维上的结合力提高柔软助剂的有效附着率;并通过对面料进行轧光前处理,在轧光助剂的作用下增强面料的柔软性、透气透湿性和防钻绒性,从而保证羽绒被面料的使用舒适性和使用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混纺纱线加工:将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以质量比5:1的比例进行混纤,再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加工制成混纺纱线;

(2)混纺纱线染色:对混纺纱线进行浸染,同时在染液中混入柔软助剂,使混纺纱线与柔软助剂的质量比达到1:0.05,染色结束后于50-60℃固色20min,并经水洗、脱水、烘干工序处理;

(3)面料织造:将染色后的混纺纱线经整经、浆纱、穿筘后上织布机,织造成平纹面料;

(4)面料轧光前处理:将轧光助剂加沸水搅拌制成质量浓度25g/l的溶液,经自然冷却至50-60℃,再将织造所得面料浸渍于该溶液中,并于50-60℃保温30min,然后将面料取出,经脱水后于70-80℃下烘干至重量含水量达到5-10%;

(5)面料轧光:将经轧光前处理的面料利用轧光机进行轧光,控制压力在6-7mpa,温度在120-130℃,车速在20-25m/min,反复轧光三次,每次间隔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定型。

柔软助剂的制备:向1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加入0.5g三油酸甘油酯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0.5g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0.01g二茂铁,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经自然冷却至55-60℃后加入2g氢化蓖麻油和0.1g卡拉胶,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于5-10℃环境中密封静置1h,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并再次微波处理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柔软助剂。

轧光助剂的制备:向2g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中加入0.5g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和0.1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升温至125-13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1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05g玻纤粉,继续在125-130℃保温混合15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5-60℃,然后加入8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5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后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轧光助剂。

实施例2

(1)混纺纱线加工:将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以质量比7:2的比例进行混纤,再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加工制成混纺纱线;

(2)混纺纱线染色:对混纺纱线进行浸染,同时在染液中混入柔软助剂,使混纺纱线与柔软助剂的质量比达到1:0.05,染色结束后于50-60℃固色30min,并经水洗、脱水、烘干工序处理;

(3)面料织造:将染色后的混纺纱线经整经、浆纱、穿筘后上织布机,织造成平纹面料;

(4)面料轧光前处理:将轧光助剂加沸水搅拌制成质量浓度30g/l的溶液,经自然冷却至50-60℃,再将织造所得面料浸渍于该溶液中,并于50-60℃保温30min,然后将面料取出,经脱水后于70-80℃下烘干至重量含水量达到5-10%;

(5)面料轧光:将经轧光前处理的面料利用轧光机进行轧光,控制压力在6-7mpa,温度在120-130℃,车速在20-25m/min,反复轧光三次,每次间隔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定型。

柔软助剂的制备:向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加入1g三油酸甘油酯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0.3g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0.01g二茂铁,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经自然冷却至55-60℃后加入1g氢化蓖麻油和0.1g卡拉胶,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于5-10℃环境中密封静置1h,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并再次微波处理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柔软助剂。

轧光助剂的制备:向2g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中加入0.5g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和0.1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升温至125-13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2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05g玻纤粉,继续在125-130℃保温混合15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5-60℃,然后加入10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后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轧光助剂。

对照例1

(1)混纺纱线加工:将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以质量比7:2的比例进行混纤,再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加工制成混纺纱线;

(2)混纺纱线染色:对混纺纱线进行浸染,染色结束后于50-60℃固色30min,并经水洗、脱水、烘干工序处理;

(3)面料织造:将染色后的混纺纱线经整经、浆纱、穿筘后上织布机,织造成平纹面料;

(4)面料轧光前处理:将轧光助剂加沸水搅拌制成质量浓度30g/l的溶液,经自然冷却至50-60℃,再将织造所得面料浸渍于该溶液中,并于50-60℃保温30min,然后将面料取出,经脱水后于70-80℃下烘干至重量含水量达到5-10%;

(5)面料轧光:将经轧光前处理的面料利用轧光机进行轧光,控制压力在6-7mpa,温度在120-130℃,车速在20-25m/min,反复轧光三次,每次间隔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定型。

轧光助剂的制备:向2g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中加入0.5g月桂醇磺基琥珀酸酯二钠和0.1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升温至125-13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2g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0.05g玻纤粉,继续在125-130℃保温混合15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5-60℃,然后加入10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充分混合后转入0-5℃环境中密封静置1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轧光助剂。

对照例2

(1)混纺纱线加工:将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纤维与莫代尔纤维以质量比7:2的比例进行混纤,再经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加工制成混纺纱线;

(2)混纺纱线染色:对混纺纱线进行浸染,同时在染液中混入柔软助剂,使混纺纱线与柔软助剂的质量比达到1:0.05,染色结束后于50-60℃固色30min,并经水洗、脱水、烘干工序处理;

(3)面料织造:将染色后的混纺纱线经整经、浆纱、穿筘后上织布机,织造成平纹面料;

(4)面料轧光:将织造面料利用轧光机进行轧光,控制压力在6-7mpa,温度在120-130℃,车速在20-25m/min,反复轧光三次,每次间隔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定型。

柔软助剂的制备:向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加入1g三油酸甘油酯和0.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5min,再加入0.3g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0.01g二茂铁,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5min,经自然冷却至55-60℃后加入1g氢化蓖麻油和0.1g卡拉胶,充分混合后经真空压缩成块,于5-10℃环境中密封静置1h,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并再次微波处理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柔软助剂。

实施例3

分别利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照例1、对照例2所述方法加工制备羽绒被面料,并对其使用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加工所制羽绒被面料的使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