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淀剂及其使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835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助剂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沉淀剂及其使用工艺。
背景技术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同其它纤维(包括天然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人造纤维等)的混合纤维线纱或交织物通过染色可以得到条格分明的仿色织效果的织物,该织物的表面能呈现出一种极富吸引力的“幻彩”效果,且织物的布面丰满、柔和,织物的悬垂性好,因而可以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增加销量,深受消费者好评。此外,由于阳离子染料的色谱广,色泽鲜艳,且价格便宜,所以,近几年来开发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的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例如公开日为2005年11月23日,公开号为cn1699685的中国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用于改性涤纶染色的阳离子黑色染料,该阳离子黑色染料由如下重量分数组份组成:10-40%的如化学式(i)的黄色染料、10-40%的如化学式(ii)的红色染料、5-80%的如化学式(iii)的蓝色染料、余量为助剂。混纺织物的双组份甚至多组分染色,若采用一浴法染色,将节省不少时间和能源。但这必须考虑不同种类的染料和助剂之间的相容性,尤其是用到阳离子染料的时候。染料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在分散在水中呈现阴离子性,染色所用助剂的离子性为阴离子性的概率也很高,若与阳离子同浴使用,需加入防沉淀剂,同时分散阴阳离子,从而使染浴保持稳定。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同浴染色时,为保持分散染料胶束的稳定性,也可加入防沉淀剂。而防沉淀剂最佳使用量,可以根据使用效果来确定。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沉淀剂,为实现目的方案如下:一种防沉淀剂,所述的防沉淀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25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5-20份,甘油5-20份,水40-70份。优选地,所述的防沉淀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8-20份,甘油5-20份,水40-70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沉淀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8-15份,甘油5-15份,水40-70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沉淀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18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8-15份,甘油10-15份,水40-70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防沉淀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5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2份,甘油10份,水53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和甘油的重量份数比为3:2;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甘油的重量份数比为1:1。一种防沉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配比量的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在反应釜内温度为240-320℃下螯合15-20分钟,制备得到防沉淀剂。所述的防沉淀剂,用于腈纶纤维染色时防止其相互凝聚而沉淀。一种防沉淀剂使用工艺,加料顺序为:醋酸--->醋酸钠--->元明粉--->阳离子染料--->本发明的防沉淀剂,运行10分钟后,加入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然后按照正常工艺进行染色。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分散能力较强,可防止不同离子型的染料凝聚而沉淀。2、对混拼染料上染速率有调节器调节作用,达到同步上色效果。3、可与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混用,相容性好。4、耐酸、碱、硬水及电解质稳定性优良。5、本发明的防沉淀剂gs-iw为聚氧乙烯衍生物的复配物,适用于混纺织物或交织物用不同类型的染料同浴染色,对染料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可防止其相互凝聚而沉淀。可应用于毛/腈、涤/腈、涤纶/cdp等混纺织物或交织物的一浴法染色。6、本发明的的配方在所述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和甘油的重量份数比为3:2;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和甘油的重量份数比为1:1时防沉淀效果最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情况,均视为常规方法。 二十二醇聚氧乙烯醚(kg)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kg)甘油(kg)水(kg)实施例1108864实施例215121261实施例315121063实施例420151253实施例51210860实施例615101065以上各实施例1-6均从属本发明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是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ph值为6.0-8.0(2-5%水溶液)的防沉淀剂。根据织物品种、染料类别和份量以及所用工艺的不同而调整含量和用量。加料程序:醋酸--->醋酸钠--->元明粉--->阳离子染料--->防沉淀剂iw运行10分钟后,加入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然后按照正常工艺进行染色。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作为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