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985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主体壳体的前面具有门的干衣机(衣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衣物洗涤干燥机,其在主体壳体的前面设置衣物取出口,覆盖衣物取出口的门以向主体壳体的前方大致水平转动的方式被轴支撑,在制造时,通过使支撑门的门支撑框上下反转而安装在主体壳体上,从而能够将门的开闭方向变更为左开或右开(例如,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9-95530号、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7-195859号、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4-105268号)。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衣物洗涤干燥机中,在改变门的开闭方向时,由于需要与门一起将门支撑框整体从主体壳体上卸下,因此在没有组装设备的设置现场进行操作时需要花费较多的工夫。特别是,在门支撑框上配设了门的开闭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电装部件的衣物洗涤干燥机中,在将门支撑框从主体壳体上卸下、装上时,上述电装部件的电气配线成为顺利操作的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衣机,其具备向主体壳体的前方大致水平转动的门,且门的换装操作性优越。

本发明的干衣机具备:容纳衣物的滚筒;在前面具有与滚筒内连接的衣物取出口的主体壳体;以及覆盖衣物取出口的门,门以相对于主体壳体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可转动的状态被轴支撑,所述干衣机具备:铰链机构部,其将门以可转动的状态支撑于主体壳体;以及门闩机构部,其能够将门保持为关闭状态,在衣物取出口外周的左右点对称位置的各个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能够安装铰链机构部的主体侧轴支撑部或者门闩机构部的主体侧接合部(主体侧卡合部)的通用安装部(共用安装部),主体侧轴支撑部以及主体侧接合部构成为从主体壳体的前面侧安装固定于所述通用安装部(主体侧轴支撑部以及主体侧接合部按照相对于所述通用安装部从主体壳体的前面侧安装固定的方式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如果将铰链机构部的主体侧轴支撑部与门一起从主体壳体上卸下,并且将门闩机构部的主体侧接合部从主体壳体上卸下,彼此换装在另一方的通用安装部上,那么门能够从左开的状态变更为右开的状态,或者从右开的状态变更为左开的状态。由此,则没有必要将门的支撑框整体从主体壳体上卸下、或者将铰链机构部以及门闩机构部分别从门上卸下。因此,即使在没有组装设备的设置现场,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改变门的开闭方向。并且,由于即使在衣物取出口的外周上配设门的开闭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的电装部件,也不必将电装部件从主体壳体上卸下,因此在进行门的开闭方向的变更操作时,上述电装部件的电气配线不会成为顺利操作的障碍。

并且,由于能够将铰链机构部的主体侧轴支撑部以及门闩机构部的主体侧接合部从主体壳体的前面侧安装固定于通用安装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改变门的开闭方向。

优选的是,在上述干衣机中,门的外周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通过一个铰链机构部轴支撑于主体壳体。

在门的外周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干衣机中,为了稳定地支撑门,在门的一侧边缘部并排设置两个铰链机构部,门通过这两个铰链机构部被轴支撑于主体壳体。因此,门的支撑框整体变得较大,在改变门的开闭方向时对操作者的负荷较大。对此,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仅通过一个铰链机构部将门轴支撑于主体壳体,因此能够将包含铰链机构部的门整体设置得较为小型化。因此,相应地减小了改变门的开闭方向时对操作者的负荷。

并且,在门的外周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干衣机中,若在设置现场进行门的换装操作,则由于安装精度的偏差而容易在门与主体壳体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间隙或晃动,存在有损外观的可能。对此,在上述结构中,由于门的外周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因此即使铰链机构部的安装位置或角度稍微错开,也难以在门与主体壳体之间产生明显有损外观的间隙或晃动。

优选的是,在上述干衣机中,具备铰链盖,其从主体壳体的前面侧覆盖主体侧轴支撑部。

由此,在打开门时,由于主体侧轴支撑部或用于将主体侧轴支撑部固定在通用安装部上的固定部件不会在主体壳体的前面侧露出,因此不会有损干衣机整体的外观。并且,当从衣物取出口取出放入衣物时,能够防止衣物挂在主体侧轴支撑部或上述固定部件上。

优选的是,在上述干衣机中,主体侧接合部构成为,在安装在通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从主体壳体的前面侧覆盖通用安装部的铰链被固定部。

由此,在打开门时,由于通用安装部的铰链被固定部不会在主体壳体的前面侧露出,因此不会有损干衣机整体的外观。并且,当从衣物取出口取出放入衣物时,能够防止衣物挂在铰链被固定部上。

如上,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使在设置现场也能够容易地改变门的开闭方向,门的换装操作性优越的干衣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的侧视纵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的主体壳体的前面侧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的门的后面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的铰链机构部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的门闩机构部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干衣机1,其外围由矩形箱状的主体壳体10和从前方覆盖开设在主体壳体10的前面(以下,称为“壳体前面”)101上的衣物取出口100的门11构成。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壳体前面101作为干衣机1的正面,将从正面侧观察干衣机1时的主体壳体10的进深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宽度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高度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在主体壳体10内,装入有:容纳衣物的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滚筒12;和,进行从主体壳体10的外部向滚筒12内的给气和从滚筒12内向主体壳体10外部的排气的给排气风扇13。并且,虽未图示,但在主体壳体10内,装入有燃烧器,其对通过给排气风扇13进入到主体壳体1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滚筒12在使开口部121与衣物取出口100相对的状态下容纳在主体壳体10内,开口部121的内周面宽松连接并支撑于设置在衣物取出口100的后面侧(滚筒12侧)的外周上的圆环状的环形板15的外周,并且,插通固定于后壁122的中心部的滚筒轴16以可转动的状态轴支撑于设置在主体壳体10内的后方的固定壁102。虽未图示,但在滚筒12的腹部外周,卷装有与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的传动带,通过使上述马达动作,滚筒12以滚筒轴16为中心旋转,对容纳在内部的衣物进行搅拌。

给排气风扇13配设在滚筒轴12的后壁122与固定壁102之间,中心部以可转动的状态轴支撑于滚筒轴16。并且,在给排气风扇13的后面中央,即滚筒轴16的插通部上,连接固定有圆环状的滑轮131。虽未图示,但在滑轮131的外周,卷装有与马达的驱动轴连接的传动带,通过使上述马达动作,给排气风扇13以滚筒轴16为中心旋转,将从燃烧器放出的热气或装置外部的冷气导入到滚筒12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12和给排气风扇13以通过通用的一台马达分别独立且旋转驱动的方式构成,但也可以以通过分别独立的马达分别旋转驱动滚筒12和给排气风扇13的方式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门11由圆环状的前框20、覆盖前框20的后面的圆弧板状的后框21以及从后方覆盖前框20中央的窗孔200的两块窗板22、23构成。壳体前面101上的衣物取出口100的外周边缘(以下,称为“取出口外周边缘)103向后方凹陷一阶(一级,一段)而形成,门11通过一个铰链机构部17连接支撑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

前框20在一侧的侧端部(将门11设定为左开时的左侧端部)的后面侧且在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铰链机构部17的螺钉孔(螺孔,螺丝孔)205(参照图3)。铰链机构部17与该螺钉孔205连接。

前框20在另一侧的侧端部(将门11设定为左开时的右侧端部)且在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用于对门11进行开闭的把手部24(参照图2、图3)。并且,在把手部24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对向部上,设置有用于将门11保持在关闭状态的门闩机构部18。

窗板22、23均由玻璃、聚碳酸酯系树脂等透明性、耐热性以及耐冲击性较高的原材料形成,以前后存在规定的空间配设。并且,窗板22、23的直径形成为比窗孔200的内周大且比前框20的外周小,在嵌入沿窗孔200的外周形成的前框20的后面的凹部201的状态下,通过多个板状的按压五金件25从后面侧被支撑固定。

按压五金件25被安装固定于前框20的后面。并且,按压五金件25通过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后板21上的盖板250从前框20的后面侧被覆盖。

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左右位置,分别作为能够连接铰链机构部17的主体侧翼板(主体侧轴支撑部)41或门闩机构部18的门闩接收座(主体侧接合部)51的通用安装部,开设有长孔31以及多个(此处为三个)螺钉孔32、33。

长孔31和螺钉孔32、33的构成为以衣物取出口100的中心为基点左右点对称。作为用于固定铰链机构部17的铰链被固定部的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在长孔31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一处。另一方面,用于固定门闩机构部18的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在长孔31的一端侧(左侧的长孔31的下端侧、右侧的长孔31的上端侧)的附近设置有一处。另外,若能够适当固定铰链机构部17和门闩机构部18,则螺钉孔32、33可以设置在长孔31的左右位置,也可以只设置在长孔31的上端侧或下端侧。并且,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和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也可以构成为使用通用的螺钉孔。

在长孔31的一侧的侧边缘(左侧的长孔31的左侧边缘、右侧的长孔31的右侧边缘),形成有用于嵌插主体侧翼板41的爪片411的翼板定位用的切口311。并且,在长孔31的一端边缘(左侧的长孔31的上端边缘、右侧的长孔31的下端边缘),形成有用于嵌插门闩接收座51的突起511的接收座定位用的切口312。

如图2所示,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衣物取出口100的右上方位置,配设有作为检测门11的开闭状态的开闭传感器的按压开关(以下,称为“门开关”)19。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与门开关19的配设部对向的盖板250的后面,朝后方突出设置有按压销251,其在门11关闭时按压抵接于门开关19而设为关闭检测状态(例如,开启状态)。

盖板250被设置在以前框20的中心为基点点对称的位置。因此,在将门11从初期的安装状态上下反转180度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的情况下,具备按压销251的盖板250也与隔着前框20的中心位于对向位置的盖板250换装。

如图2至图4所示,铰链机构部17由与主体壳体10连接固定的主体侧翼板41;与门11连接固定的门侧翼板42;将主体侧翼板41和门侧翼板42彼此可转动地连接的铰链轴43;以及卷装于铰链轴43,将门11向打开方向按压施力的铰链弹簧44构成。

主体侧翼板41为上下较长的大致平板状的板体,在与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对向的位置,开设有螺钉止动用的通孔410。并且,在主体侧翼板41的后面,朝向后方立设有侧视大致t字状的爪片411,通过将爪片411嵌插于翼板定位用的切口311,主体侧翼板41被定位于长孔31的前侧。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固定螺钉6从壳体前面101侧通过通孔410螺合连接于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将铰链机构部17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

主体侧翼板41形成为,当固定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规定的安装位置时,从壳体前面101侧覆盖设置于其安装位置的长孔31、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翼板定位用的切口311以及接收座定位用的切口312的大小。

门侧翼板42为上下较长的大致平板状的板体,在靠上端的位置和靠下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螺钉止动用的通孔420。并且,通过将固定螺钉6从后方通过通孔420螺合连接于前框20的螺钉孔205,将铰链机构部17固定于前框20的一侧的侧端后部(将门11设定为左开时的左侧端后部)。

这样一来,通过将门侧翼板42螺钉止动固定于前框20,并将主体侧翼板41螺钉止动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门11在朝前方大致水平的规定的范围以相对于主体壳体10可转动的状态被连接支撑。

另外,在将门11的开闭方向设定为左开的情况下,使主体侧翼板41安装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左侧的通用安装部(长孔31和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在将门11的开闭方向设定为右开的情况下,使门11上下反转180度,在铰链机构部17配置在门11的右侧端后部的状态下,使主体侧翼板41安装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右侧的通用安装部(长孔31和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

在主体侧翼板41的前面,朝向前方立设有上下对向的一对轴承片412。门侧翼板42的前面也同样,朝向前方立设有上下对向的一对轴承片422,在这两个轴承片412、422上,插通支撑有铰链轴4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铰链弹簧44卷装于铰链轴43的门侧翼板42的轴承片422彼此间的内侧,以铰链轴43为中心,在使其从关闭位置向前方转动的方向(打开方向)对门侧翼板42按压施力。

在主体侧翼板41的前面,安装有从壳体前面101侧覆盖主体侧翼板41的铰链盖7。铰链盖7具备:翼板盖部71,其覆盖主体侧翼板41的衣物取出口100侧的侧边缘部;轴承盖部72,其覆盖轴承片412;以及螺钉盖部73,其覆盖安装于通孔410上的翼板固定用的固定螺钉6。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门闩机构部18由以下部件构成,即,门闩接收座51,其安装固定于主体壳体10上;门闩螺栓52,其可转动地轴支撑于把手部24的后部且俯视为大致l字状;以及图中未示出的板簧,其将门闩螺栓52向一侧的转动方向(关闭方向)按压施力。并且,在把手部24的后面,朝后方突出设置有用于将门闩螺栓52向后述的接收孔54的中心引导的引导销53。

门闩接收座51为上下较长的大致平板状的板体,在上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开设有接收孔54,在关闭门11时,所述接收孔54与门闩螺栓52嵌合。并且,在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对向的位置(接收孔54安装在右侧的通用安装部上时的上方位置),开设有螺钉止动用的通孔510。再者,在与设置在把手部24的后面的引导销53对向的位置(接收孔54安装在右侧的通用安装部上时的下方位置),开设有用于插通引导销53的引导孔55。

在门闩接收座51的后面,形成有大致长方形形状的突起511,通过使突起511嵌插于接收座定位用的切口312,将门闩接收座51定位在长孔31的前侧。并且,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将固定螺钉6从壳体前面101侧通过通孔510螺合连接于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将门闩接收座51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

门闩接收座51形成为,当固定于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规定的安装位置时,从壳体前面101侧覆盖设置于其安装位置的长孔31、铰链固定用的螺钉孔32、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翼板定位用的切口311以及接收座定位用的切口312的大小。

在将门11的开闭方向设定为左开的情况下,将门闩接收座51安装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右侧的通用安装部(长孔31以及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在将门11的开闭方向设定为右开的情况下,将门闩接收座51以上下反转180度的状态下,安装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左侧的通用安装部(长孔31以及门闩固定用的螺钉孔33)上。

在门闩接收座51的前面的通孔510的外周上,形成有圆环状的隆起部56。并且,在隆起部56的内侧,嵌插有大致圆板状的螺钉盖8,从壳体前面101侧覆盖接收座固定用的固定螺钉6。

引导孔55的壳体前面101侧的内周边缘形成于从外侧朝内侧后方缩径的锥形面上。因此,即使门11的安装精度稍微产生偏差,在关闭门11时,引导销53也会沿上述锥形面向引导孔55的中心引导。由此,门闩螺栓52切实嵌插入接收孔54。

门闩螺栓52构成为,在关闭门11时与门闩接收座51的接收孔54嵌合,将门11保持为关闭状态,并且在把手部24向主体壳体10的前方牵拉的情况下,克服上述板簧的按压力转动规定角度,解除与接收孔54的嵌合状态。

由此,根据干衣机1,如果将铰链机构部17的主体侧翼板41与门11一起从主体壳体10上卸下,并且将门闩机构部18的门闩接收座51从主体壳体10上卸下,使其彼此上下反转而换装在另一者的通用安装部上,那么门11从左开的状态变更为右开的状态,或者从右开的状态变更为左开的状态。由此,则没有必要将支撑门11的主体壳体10的前面支撑框整体卸下、或者将铰链机构部17以及门闩机构部18分别从门11上卸下。因此,即使在没有组装设备的设置现场,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改变门11的开闭方向。因此,门11的换装操作性良好。

并且,由于不必将设置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上的门开关(开闭传感器)19或其他的电装部件从主体壳体10上卸下就能够进行门11的换装操作,因此在进行门11的开闭方向的变更操作时,与上述电装部件连接的电气配线不会成为顺利操作的障碍。因此,门11的换装操作性更好。

而且,由于能够将铰链机构部17的主体侧翼板41和门闩机构部18的门闩接收座51从壳体前面101侧安装固定于通用安装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改变门11的开闭方向。因此,门11的换装操作性更好。并且,由于门11的装卸容易,因此能够减少因故障或不良等而更换门11或铰链机构部17、门闩机构部18的工夫。

进而,由于是仅通过一个铰链机构部17使门11轴支撑于主体壳体10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包含铰链机构部17的门11的整体设置得较小,从而相应地减轻了变更门11的开闭方向时的对操作者的负荷。因此,门11的换装操作性更好。

并且,由于门11的外周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因此即使铰链机构部17的安装位置或角度稍微错开,也难以在门11与主体壳体10之间产生显著有损外观的间隙或空隙。因此,门11的换装操作更好。

进而,铰链盖7安装在铰链机构部17的主体侧翼板41的前面,当打开门11时,由于主体侧翼板41的侧边缘部或轴承片412、翼板固定用的固定螺钉6不会在壳体前面101侧露出,因此不会有损干衣机1整体的外观。并且,当从衣物取出口100拿出放入衣物时,由于能够防止衣物挂在主体侧翼板41或固定螺钉6上,因此使用便利性也良好。

并且,构成为,当将门闩接收座51安装在取出口外周边缘103的规定的位置时,用于定位的主体侧翼板41的切口311或用于固定主体侧翼板41的螺钉孔32从壳体前面101侧被门闩接收座51覆盖。由此,当打开门11时,由于切口311或螺钉孔32并不会在壳体前面101侧露出,因此更加不会有损干衣机1整体的外观。并且,当从衣物取出口100取出放入衣物时,由于能够防止衣物挂在切口311或螺钉孔32上,因此使用便利性良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从燃烧器放出的热气使衣物干燥的所谓的燃气加热式的干衣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利用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使衣物干燥的所谓的电加热式的干衣机。

并且,本发明还可适用于门11的外周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干衣机,并适用于以门11覆盖壳体前面101的整体的方式构成的干衣机。另外,还适用于壳体前面101朝上倾斜地形成,滚筒12以将开口部121斜向上的姿势容纳在主体壳体10内的干衣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