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0141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蚕丝纺织
技术领域
,特别地,涉及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绢丝腺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不同,蚕丝被分为桑蚕丝、柞蚕丝、天蚕丝和蓖麻蚕丝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称之为生丝。几根生丝经过络、并、捻或编织等工序加工后成为捻线丝或编织缝合线。作为一种高档纺织品原料,蚕丝制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蚕丝材料的应用正从传统纺织品向高新
技术领域
渗透。其中,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研究正是热点之一。作为一种非生理活性的结构蛋白质类高分子,目前越来越多对蚕丝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获得具备多种性能的蚕丝制品,中国专利cn105821660a(公开日2016.08.03)公开了一种高吸湿保湿性的改性蚕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蚕丝经脱胶处理后,加入氯化钙溶液中溶胀,然后将溶胀的蚕丝纤维经揉搓和梳理得到细纤维化的蚕丝纤维;(2)将低分子量壳聚糖溶液中添加海藻酸钠溶液、玉米淀粉和金银花提取液,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吸湿保湿整理剂;(3)将步骤(1)制备的细纤维化的蚕丝纤维室温晾干后浸渍于步骤(2)制备的吸湿保湿整理剂中完全润湿,取出烘干,再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最后用乙醇水蒸汽处理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性的改性蚕丝纤维,虽然对蚕丝的增湿效果显著,但纤维易断裂。业内急需一种增湿效果显著、纤维不易断裂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虽然增湿效果显著、但纤维易断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静置,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优选地,静置时间为2-6h,静置温度为20-30℃。优选地,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将预处理蚕丝纤维、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醋酸搅拌均匀,滴加琼斯试剂,调节温度搅拌,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由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h3o(ch2ch2o)nh(n=10-120),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润湿性、润滑性、生理惰性、对人体无刺激、温和,在生活用品中应用广泛;可选取不同分子质量分级的产品来改变制品的粘度、吸湿性和组织结构。本发明将蚕丝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后,蚕丝蛋白大分子内部的无定型区域增加,结晶区出现松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可有效渗透入蚕丝蛋白中,且相互间分散程度极高,然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醋酸作为催化剂,预处理蚕丝纤维表面包覆的分子中醚键不易发生断裂,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极强,增韧显著。优选地,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将预处理蚕丝纤维、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醋酸搅拌均匀,滴加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1-3℃搅拌15-35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优选地,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按重量份将4-16份预处理蚕丝纤维、5-12份单甲氧基聚乙二醇、60-80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0.5-2份醋酸搅拌均匀,滴加1-2份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1-3℃搅拌15-35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通过上述限定改性蚕丝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原料配比,进一步使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可有效渗透入蚕丝蛋白中,同时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强,增韧显著。优选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透明质酸加入至水中搅拌均匀,加入海藻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优选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8份透明质酸加入至60-80份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2份海藻酸钠、1-2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份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本发明采用透明质酸和海藻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芦荟提取物配合,使改性透明质酸具有优异的保湿性能。由于改性蚕丝纤维表面包覆一层增韧剂导致分子链间距增大,纤维外表面积增大,浸润在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由于相似相容原理,在蚕丝纤维外表面再包覆一层薄膜,且结合程度高,可有效防止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在使用与洗涤过程中流失。本发明所得改性蚕丝纤维的吸湿性极佳,可达40%以上,且不易断裂,韧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其干断裂强度可达4.5cn/d.tex,断裂伸长率可达135%以上。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22℃静置5h,62℃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按重量份将16份预处理蚕丝纤维、5份单甲氧基聚乙二醇、80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0.5份醋酸搅拌均匀,滴加2份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1℃搅拌35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份透明质酸加入至80份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份海藻酸钠、2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份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实施例2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28℃静置3h,68℃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按重量份将4份预处理蚕丝纤维、12份单甲氧基聚乙二醇、60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2份醋酸搅拌均匀,滴加1份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3℃搅拌15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8份透明质酸加入至60份水中搅拌均匀,加入2份海藻酸钠、1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份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实施例3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24℃静置4.5h,64℃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按重量份将14份预处理蚕丝纤维、7份单甲氧基聚乙二醇、75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1份醋酸搅拌均匀,滴加1.8份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1.5℃搅拌30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4份透明质酸加入至75份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2份海藻酸钠、1.7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4份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实施例4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26℃静置3.5h,66℃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按重量份将6份预处理蚕丝纤维、11份单甲氧基聚乙二醇、65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1.5份醋酸搅拌均匀,滴加1.2份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2.5℃搅拌20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6份透明质酸加入至65份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8份海藻酸钠、1.3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6份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实施例5一种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改性蚕丝纤维晾干后,浸渍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中,25℃静置4h,65℃烘干,然后浸渍于丝素蛋白水溶液中,取出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溶液,乙醇水蒸汽定型,水洗,干燥得到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改性蚕丝纤维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蚕丝依次经过脱胶与溶胀处理得到预处理蚕丝纤维;10g预处理蚕丝纤维、9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70g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1.2g醋酸搅拌均匀,滴加1.5g琼斯试剂,调节温度至2℃搅拌25min,过滤,洗涤得到改性蚕丝纤维。改性透明质酸溶液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5g透明质酸加入至70g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5g海藻酸钠、1.5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5g芦荟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对比例1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2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为3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3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为14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4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无醋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5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醋酸改为硫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6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醋酸改为柠檬酸,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7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无琼斯试剂,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8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琼斯试剂为0.5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9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琼斯试剂为2.5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将本发明实施例3-5和对比例1-9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下:干断裂强度,cn/d.tex断裂伸长率,%实施例34.5133实施例44.6130实施例54.8135对比例12.418对比例22.7101对比例33.1106对比例42.219对比例52.386对比例63.397对比例73.017对比例83.1105对比例93.3110由上表可知:改性蚕丝纤维制备工艺中,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琼斯试剂相互配合,在醋酸催化作用下,预处理蚕丝纤维表面包覆的分子中醚键不易发生断裂,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极强,增韧显著。对比例10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无透明质酸和海藻酸钠,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1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透明质酸为1g,海藻酸钠为0.5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2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透明质酸为10g,海藻酸钠为3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3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4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0.1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5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为3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6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无芦荟提取物,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7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芦荟提取物为0.2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对比例18与实施例5相比,其区别在于: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芦荟提取物为2.2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将本发明实施例3-5和对比例10-18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制备工艺中,透明质酸和海藻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芦荟提取物相互配合,使蚕丝纤维外表面再包覆一层薄膜,且结合程度高,可有效防止改性透明质酸溶液在使用与洗涤过程中流失。将本发明实施例3-5所得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与未改性蚕丝纤维、公开日为2016年8月3日的中国专利cn105821660a所得高吸湿保湿性的改性蚕丝纤维织成面料,进行对比试验,其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所得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不仅回潮率和吸水率优于对比文件,而且力学性能远优于比对文件和未改性蚕丝纤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