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907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和图2所示,缝纫机中的针杆驱动机构主要包括上轴100、固定在上轴100上的针杆曲柄200、针杆连杆300、上下延伸的针杆400、以及固定在针杆400上的针杆扎头500,针杆连杆300的两端分别与针杆曲柄200和针杆扎头500铰接;上轴100由电机驱动转动,上轴100带动针杆曲柄200同步转动,故针杆曲柄200做圆周运动,进而通过针杆连杆300带动针杆扎头500做上下往复运动,最终带动针杆400和安装在针杆400下端的机针600同步地做上下往复运动。机针穿刺布料时所需要的向下的穿刺力由电机通过一些列机构最终由针杆曲柄传递给针杆,根据分析可知:针杆曲柄在图2所示的位置时、机针开始向下穿刺布料。此时,针杆驱动机构的传力分析如图3所示:针杆曲柄提供的作用力为f1,机针穿刺布料的穿刺力为f4,穿刺力f4也即为针杆扎头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也为针杆受到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将f1进行分解,则f1在沿针杆连杆长度方向上的分力f2=f1*cosα,针杆扎头在沿针杆连杆长度方向上所受的作用力f3=f2,故针杆扎头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f4=f3*cosβ=f1*cosα*cosβ。由此可见:上述针杆驱动机构中,最终传递至针杆上的穿刺力f4大幅度地减小,从而导致针杆驱动机构存在缝制厚料时针杆穿刺力不够、缝制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另外,针杆曲柄提供的作用力为f1在其他方向的分力极容易造成缝纫机整机振动、噪声大等问题;若想获得较大的针杆穿刺力,则必须提供较大转矩的电机,这势必会同步地增加f1在其他方向的分力,加大缝纫机整机的振动和噪声。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缝纫机中的送布机构主要包括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主轴700、与主轴700平行的抬牙轴800和送布轴900、固定在主轴700上的偏心轮、抬牙传动单元、以及送布传动单元;如图5所示,偏心轮沿其轴向包括抬牙连接段、主轴连接段和送布连接段,主轴连接段使用螺钉固定在主轴上,抬牙连接部偏心于主轴连接部、并通过抬牙传动单元与抬牙轴800相连接,送布连接段偏心于主轴连接部、并通过送布传动单元与送布轴900相连接。主轴700转动时,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通过抬牙连接段和抬牙传动单元实现主轴700驱动抬牙轴800摆动、以及通过送布连接段和送布传动单元实现主轴700驱动送布轴900摆动,抬牙轴800作用于牙架、驱动牙架上下摆动,送布轴900作用于牙架、驱动牙架前后摆动,最终驱动牙架和安装在牙架上的送布牙沿预设的送布轨迹运动,实现送布。上述送布机构中,偏心轮为一个整体零件,通过螺钉固定在主轴上,从而导致送布偏心和抬牙偏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进而导致送布偏心时间不能改变。但是,在缝纫厚料时,需要将送布偏心时间后调几度,否则会出现送布不畅的情况;显然,现有技术中的送布机构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能够提供较大的针杆穿刺力,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送布偏心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包括主轴、上轴、固定于上轴的针杆曲柄、上下延伸的针杆、固定于针杆的针杆扎头、抬牙轴、送布轴、抬牙偏心轮、送布偏心轮、连接在抬牙偏心轮和抬牙轴之间的抬牙传动单元、以及连接在送布偏心轮和送布轴之间的送布传动单元,所述主轴和上轴由电机驱动转动,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由针杆曲柄驱动、沿针杆的延伸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针杆扎头与连接架相连接、两者相对静止;所述抬牙偏心轮或送布偏心轮固定于主轴,所述抬牙偏心轮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送布偏心轮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当送布机构处于送布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静止;当调节送布偏心角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铰接于针杆曲柄的驱动滑块和位置固定的导向座,所述连接架中具有沿垂直于上轴的方向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以及上下延伸的导轨部,所述导向座中具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驱动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配合、并能够沿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所述导轨部与第二滑槽相配合、并能够沿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在第二滑槽中滑动,所述针杆扎头连接于导轨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上轴相平行的连接销,所述针杆曲柄上设有突出的滑块连接部,所述连接销的一端固定在滑块连接部中,所述驱动滑块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销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架呈t形,包括前后延伸的水平部和上下延伸的竖直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水平部中,所述竖直部构成所述导轨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中开设有容置第一连接部的收容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第一连接部的周向延伸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端部位于卡槽中、并与第一连接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卡槽为v形槽,所述紧定螺钉的端部具有与v形槽相适配的圆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调节切口,且第一连接部在调节切口的两端处分别具有第一切口端面和第二切口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向调节切口突出的调节连接部,所述调节连接部中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端部与第一切口端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在第二切口端面处设有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中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相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调节连接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钉的端部具有与第一切口端面相抵接的半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在调节连接部处开设有操作切口,所述调节螺钉从操作切口处露出。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针杆曲柄提供的作用力f1经分解后,其在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通过连接架直接传递给针杆扎头和针杆,从而可提供较大的针杆穿刺力;其次,在缝纫机停机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对转动实现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送布偏心和抬牙偏心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送布偏心时间,而在缝纫机运转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静止实现各自驱动抬牙轴和送布轴摆动,从而使得缝纫机能够满足厚料缝制时后调送布偏心时间的需求,最终提升缝纫机的厚料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针杆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针杆驱动机构的传力分析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送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送布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省略上节机壳和下节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针杆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针杆曲柄与驱动滑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针杆扎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针杆驱动机构的传力分析图。

图13为本申请中送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主轴、抬牙偏心轮和送布偏心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抬牙偏心轮和送布偏心轮的连接示意图,该图为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中抬牙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中送布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中抬牙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和图20为本申请中送布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中送布偏心时间调节的原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上轴16送布偏心轮

2针杆曲柄161第二连接部

21滑块连接部162收容腔

3针杆163调节连接部

4针杆扎头164操作切口

41安装孔165送布连接部

42连接轴部17紧定螺钉

5连接架171圆锥部

51第一滑槽18调节螺钉

52导轨部181半球面

53水平部19弹簧

54竖直部20牙架

55通孔201第一驱动滑槽

551第一通孔202第二驱动滑槽

552第二通孔221抬牙连杆

56连接孔222抬牙驱动曲柄

6驱动滑块223第一滑块

7导向座224第二滑块

71第二滑槽231第一送布连杆

8连接销232第二送布连杆

81凸缘233送布驱动曲柄

9限位压板234送布曲柄

10铜套235第三送布连杆

11上节机壳241调节支撑轴

12主轴242调节曲柄

121第一轴段243针距调节连杆

122第二轴段244调节铜套

13抬牙轴245调节螺杆

14送布轴246限位块

15抬牙偏心轮25下节机壳

151第一连接部26送布牙

152卡槽

153调节切口

154第一切口端面

155第二切口端面

156收容孔

157抬牙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实施例中,各方向的定义如下:将主轴12的轴向定义为左右方向,且主轴12朝向缝纫机机头的一端定义为左方向,主轴12朝向缝纫机机尾的一端定义为右方向;因此,如图6所示,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纸面的正侧为后方向,纸面的背侧为前方向。

如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缝纫机,特别是缝纫机中的针杆驱动机构和送布机构,通过对针杆驱动机构的改进实现在不改变原有电机的转矩的前提下、能够提供较大的针杆穿刺力,通过对送布机构的改进实现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送布偏心时间,以下就针杆驱动机构和送布机构的结构展开叙述。

一、缝纫机中的针杆驱动机构

如图6所示,针杆驱动机构安装在缝纫机的上节机壳11中。如图7和图8所示,针杆驱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转动的上轴1、固定于上轴1的针杆曲柄2、上下延伸的针杆3、固定于针杆3的针杆扎头4、以及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由针杆曲柄2驱动、沿针杆3的延伸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针杆扎头4与连接架5相连接、两者相对静止。所述针杆曲柄2套在上轴1的左端,并通过沿上轴1径向延伸的螺钉固定于上轴1。较优地,所述针杆曲柄2驱动连接架5上下往复运动的优选结构为:如图8至图10所示,针杆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于针杆曲柄2左端面的驱动滑块6、位置固定且位于针杆3右侧的导向座7,所述导向座7通过多个螺钉固定于上节机壳11;所述连接架5上端的右端面上开设有沿垂直于上轴1的方向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51,连接架5的下端具有上下延伸的导轨部52;所述导向座7面向连接架5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槽71;所述驱动滑块6与第一滑槽51相配合、并能够沿第一滑槽5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滑槽51中滑动;所述导轨部52与第二滑槽71相配合、并能够沿第二滑槽71的延伸方向在第二滑槽71中滑动;所述导轨部52与针杆扎头4相连接、两者相对静止。

上述针杆驱动机构运转时,电机驱动上轴1转动,上轴1带动针杆曲柄2同步地做圆周运动,针杆曲柄2通过驱动滑块6与第一滑槽51的相互配合、以及导轨部52与第二滑槽71的相互配合驱动连接架5只能上下往复运动,连接架5直接带动针杆扎头4、针杆3和安装在针杆3下端的机针同步地上下往复运动。根据分析可知:针杆曲柄2在图12所示的位置时,机针处于其行程内的最高位,此时,机针也开始向下穿刺布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机提供相同转矩的前提下,针杆曲柄2提供的作用力也为f1,针杆曲柄2传递给连接架5向下的作用力为f5,则f5=f1*cosγ;而连接架5直接将作用力传递给针杆扎头4和针杆3,故针杆3的穿刺力f6=f5=f1*cosγ,其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针杆3连杆间接传动后针杆3的穿刺力f4=f1*cosα*cosβ相比,本申请在不改变原有电机转矩的前提下,增加了针杆3的穿刺力,从而提升缝纫机的厚料适应性,同时也减少了针杆曲柄2提供的作用力f1在其他方向的分力,最终减轻缝纫机整机的振动和噪声。

上述针杆驱动机构中,驱动滑块6与第一滑槽51的相互配合使得针杆曲柄2在转动时,能够使连接架5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往复运动;导轨部52与第二滑槽71的相互配合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连接架5仅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往复运动。为了进一步提高针杆3上下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如图8所示,所述针杆3上套有铜套10,铜套10紧配合地安装在上节机壳11中、起到导向作用。

所述驱动滑块6与针杆曲柄2的铰接结构为:如图9所示,针杆驱动机构还包括左右延伸的连接销8,所述针杆曲柄2上设有突出的滑块连接部21,所述连接销8的右端固定在滑块连接部21中,所述驱动滑块6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销8的左端。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滑块6为方形结构,与第一滑槽51的槽壁为面接触;所述连接销8上具有一圈凸缘81,该凸缘81位于针杆曲柄2和驱动滑块6之间。

所述针杆扎头4与连接架5的连接结构为: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针杆扎头4面向连接架5的右端设有向右轴向延伸的连接轴部42,所述连接架5的导轨部52中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56,所述连接轴部42穿设在连接孔56中、并与连接孔56间隙配合;因此,当连接架5上下往复运动时,连接架5直接带动针杆扎头4和针杆3同步地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针杆扎头4与针杆3的连接结构为:如图8和图11所示,所述针杆扎头4中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41,所述针杆3穿设在安装孔41中,针杆扎头4再使用螺钉锁紧在针杆3上。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架5呈t形,包括前后延伸的水平部53和上下延伸的竖直部54,所述第一滑槽51开设在水平部53中、并前后贯通水平部53,所述竖直部54构成所述导轨部52。另外,所述连接架5上开设有多个互相连通的通孔55,多个通孔55中,一部分通孔55与第一滑槽51相连通、并定义为第一通孔551,另一部分通孔55与第二滑槽71相连通、并定义为第二通孔552,第一通孔551上下延伸,第二通孔552前后延伸,且第一通孔551和第二通孔552交叉、进而使得第一通孔551和第二通孔552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551和第二通孔552中都填充有润滑油线或润滑油脂,故润滑油线输送的润滑油或润滑油脂流入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71中,以大大减少驱动滑块6与第一滑槽51的槽壁、以及导轨部52与第二滑槽71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针杆驱动机构经久耐用、产生的噪声小。当然,还可以对第一滑槽51的槽壁和第二滑槽71的槽壁进行抛光处理和表面硬化处理,进一步减小摩擦,提高第一滑槽51的槽壁和第二滑槽71的槽壁的表面硬度。较优地,所述驱动滑块6的材质为铜,更加耐磨;所述连接架5的材质为铝,具有轻质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8所示,所述导向座7在第二滑槽71面向针杆扎头4的左端面上通过多个螺钉固设有两块前后排布的限位压板9,两块限位压板9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滑槽7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并且,导轨部52的左端面与限位压板9的右端面相抵接,进而将导轨部52始终保持在第二滑槽71中。

二、缝纫机中的送布机构

如图6所示,送布机构安装在缝纫机的下节机壳25中。如图13至图17所示,所述送布机构包括主轴12、抬牙轴13、送布轴14、抬牙偏心轮15、送布偏心轮16、连接在抬牙偏心轮15和抬牙轴13之间的抬牙传动单元、以及连接在送布偏心轮16和送布轴14之间的送布传动单元,所述主轴12、抬牙轴13和送布轴14三者平行、都沿左右方向轴向延伸,所述抬牙偏心轮15和送布偏心轮16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所述抬牙偏心轮15或送布偏心轮16固定于主轴12;特别地,所述抬牙偏心轮15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51,所述送布偏心轮16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61,所述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相互套接;当送布机构处于送布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相对静止,使得抬牙偏心轮15和送布偏心轮16随主轴1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第二连接部161和主轴12同轴设置,并且,所述抬牙偏心轮15的右端具有偏心于第一连接部151的抬牙连接部157、用于和抬牙传动单元相连接,所述送布偏心轮16的左端具有偏心于第二连接部161的送布连接部165、用于和送布传动单元相连接。另外,所述主轴12由电机直接驱动转动,主轴12和上轴1可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相连接,使得电机同步地驱动上轴1转动。

安装有上述送布机构的缝纫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相对静止,使得抬牙偏心轮15和送布偏心轮16也为相对静止。因此,电机驱动主轴12转动,主轴12带动抬牙偏心轮15和送布偏心轮16同步转动,抬牙偏心轮15通过抬牙传动单元驱动抬牙轴13摆动,抬牙轴13作用于牙架20、驱动牙架20上下摆动;同时,送布偏心轮16通过送布传动单元驱动送布轴14摆动,送布轴14作用于牙架20、驱动牙架20前后摆动;从而使得牙架20和固定在牙架20上端的送布牙26做送布运动,且牙架20和送布牙26的运动轨迹为上下运动和前后运动的合成,故为椭圆形运动轨迹,如图21所示。在正常情况下,抬牙偏心轮15上的抬牙连接部157和送布偏心轮16上的送布连接部165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故送布偏心角固定,椭圆形运动轨迹相对于针板的位置也固定,送布偏心时间也固定;当缝料的厚度变化时,比如缝纫厚料时,为了使送布更加顺畅,需要将送布偏心时间后调,此时,使缝纫机停止转动,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两者相对转动,则抬牙偏心轮15上的抬牙连接部157和送布偏心轮16上的送布连接部165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也即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送布偏心和抬牙偏心之间的夹角,使得送布偏心角发生变化、送布时间和抬牙时间之间的间隔也发生变化,或者说,抬牙运动和送布运动开始的时间差发生变化,故图21中的送布牙26的运动轨迹由椭圆形运动轨迹1变化为椭圆形运动轨迹,进而将送布偏心时间后调,最终使得缝纫机能够满足厚料缝制时后调送布偏心时间的需求,提高缝纫机的厚料适应性。另外,当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两者相对转动时,抬牙连接部157与主轴12之间的抬牙偏心距、送布连接部165与主轴12之间的送布偏心距未发生变化,故针距大小不变;或者说,本申请实现了在不改变针距大小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送布偏心时间的无级调节。

下述以抬牙偏心轮15固定在主轴12上为例,对抬牙偏心轮15与送布偏心轮16的连接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展开叙述。

如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161中开设有容置第一连接部151的收容孔156;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圈沿第一连接部151的周向延伸的卡槽152,所述第二连接部161中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17,所述紧定螺钉17的端部位于卡槽152中、并与第一连接部151相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51上开设有调节切口153,调节切口153沿第一连接部151的径向贯通第一连接部151,第一连接部151在调节切口153的两端处分别具有第一切口端面154和第二切口端面155;所述第二连接部161上设有向调节切口153突出的调节连接部163,所述调节连接部163中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18,所述调节螺钉18的端部与第一切口端面154相抵接。缝纫机在运转过程中,紧定螺钉17抵接在卡槽152中,将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二连接部161锁紧,使得两者相对静止。在需要调节送布偏心角时,旋转调节螺钉18,则调节螺钉18沿其轴向进给;由于抬牙偏心轮15固定在主轴12上,故调节螺钉18在轴向进给的同时,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送布偏心轮16相对于抬牙偏心轮15转过一个角度,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再将紧定螺钉17拧紧、锁紧即可。所述调节切口153在第一连接部151上的具体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通过改变调节切口153的位置可限定送布偏心角的调节范围。

优选地,如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卡槽152为v形槽、或者说是三角形槽,所述紧定螺钉17的端部具有与v形槽相适配的圆锥部171,两者相配合还可以在调节送布偏心角的过程中,能够限制抬牙偏心轮15与送布偏心轮16之间发生轴向位移。所述第一连接部151在第二切口端面155处设有收容孔156,所述收容孔156中安装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51相固定,弹簧19的另一端与调节连接部163相抵接,从而在调节送布偏心角的过程中,能够避免送布偏心轮16的位置出现乱晃现象,保证调节后送布机构仍然能够正常且稳定地运行。所述调节螺钉18的端部为半球面181,使得调节螺钉18与第一切口端面154始终为接触的状态。所述第二连接部161在调节连接部163处开设有操作切口164,所述调节螺钉18从操作切口164处露出,便于转动调节螺钉18。

如图18所示,所述抬牙传动单元包括抬牙连杆221和固定在抬牙轴13上的抬牙驱动曲柄222,抬牙连杆221的前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抬牙偏心轮15上抬牙连接部157的外周,抬牙连杆221的后端与抬牙驱动曲柄222铰接;主轴12带动抬牙偏心轮15转动,通过抬牙连杆221和抬牙驱动曲柄222带动抬牙轴13摆动。另外,抬牙轴13带动牙架20上下摆动的结构为:牙架20的后端具有第一驱动滑槽201,抬牙轴13的左端铰接有第一滑块223,所述第一滑块223与第一驱动滑槽201相配合、并可沿第一驱动滑槽20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驱动滑槽201中滑移。特别地,如图14和图18所示,主轴12的右端具有与抬牙偏心轮15和送布偏心轮16相配合的第一轴段121、左端具有与牙架20相配合的第二轴段122,第二轴段122偏心于第一轴段121,第二轴段122上铰接有第二滑块224,牙架20的前端具有第二驱动滑槽202,所述第二滑块224与第二驱动滑槽202相配合、并可沿第二驱动滑槽202的延伸方向在第二驱动滑槽202中滑移,故主轴12在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滑块224驱动牙架20上下摆动,实现在主轴12和抬牙轴13的作用下,牙架20的前后两端能够以相同的幅度上下摆动。

如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送布传动单元包括第一送布连杆231、第二送布连杆232、以及固定在送布轴14上的送布驱动曲柄233,第一送布连杆231的上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送布偏心轮16上送布连接部165的外周,第一送布连杆231的下端与第二送布连杆232的前端铰接,第二送布连杆232的后端与送布驱动曲柄233相铰接。另外,送布轴14带动牙架20前后摆动的结构为:送布轴14的左端固定有送布曲柄234,送布曲柄234与一第三送布连杆235的后端铰接,第三送布连杆235的前端通过一螺钉与牙架20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布机构还包括针距调节单元,如图6、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针距调节单元包括与抬牙轴13相平行的调节支撑轴241、固定在调节支撑轴241上的调节曲柄242、针距调节连杆243、固定在下节机壳25中的调节铜套244、与调节铜套244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245、以及固定在调节螺杆245前端的限位块246;调节支撑轴241可转动地安装在下节机壳25中,调节螺杆245的后端位于下节机壳25的外部;调节曲柄242中开设有长条槽,所述调节螺杆245穿设在长条槽中;针距调节连杆243的前端与第一送布连杆231的下端、以及第二送布连杆232的前端同轴铰接,针距调节连杆243的后端与调节曲柄242铰接。因此,当针距调节时,转动调节螺杆245,则调节螺杆245沿其轴向进给,进而驱动调节曲柄242和调节支撑轴241绕调节支撑轴241的中心轴向转过一个角度,通过针距调节连杆243改变第一送布连杆231和第二送布连杆232铰接点的位置,从而改变主轴12驱动送布轴14摆动的摆动幅度,最终改变送布轴14驱动牙架20前后摆动的摆动幅度,实现针距大小的调节。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轴1、主轴12、抬牙轴13、送布轴14和调节支撑轴241都可转动地支承在铜套10中,铜套10以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固定安装在上节机壳11或下节机壳25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