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吸干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43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料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吸干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锻炼,对运动面料的要求与性能逐步提升,传统的运动类面料,不容易排湿透气,穿着闷热,棉类面料在身体出汗以后,纤维吸收水份后膨胀,会与肌肤粘贴,因此传统的运动面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coolplus快速吸干绉布面料,提供舒适、干爽的运动服,以满足人们的需求。coolplus纤维,由中国台湾中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具有快速吸湿排汗功能性纤维,是聚酯纤维和特殊聚合物的结合体,纤维的截面为特殊的“十”字形结构,纤维表面有四条沟状条纹,汗水就会从这些条纹中穿过,利于水份的快速排除。纤维内的特殊聚合物,毛细吸芯功能很强,吸湿功能非常优越,而且该纤维非常柔软,也不会与亲水性基因团结合,润湿织物的表面。但聚酯纤维回潮率低易起静电,亲肤性能差。棉纤维和麻纤维的吸湿性能都很好,棉纤维吸湿后,纤维膨胀会粘贴在皮肤表面,让人有不舒服感,麻纤维有抗静电、防电磁、防辐射功能,而且亲肤性能非常优越,三种纤维混纺交织的面料,保持了棉/麻纤维原有的舒适性、透气性、凉爽性,又具有了coolplus纤维的快速吸湿、排湿功能,棉纤维不会再吸湿膨胀,穿着时显得干爽,实现了多种纤维在性能上的优势互补,该面料主要用作高档运动类服装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吸干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吸干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产品设计

(1)选用coolplus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经纱,既能达到快速吸干的目的,又能降低织物的成本,同时改善了面料的舒适性;这两种纤维的组合,保留了棉纤维原有的舒适性、透气性,又通过coolplus纤维的快速吸干性能,使服装保持干爽、舒适,在性能上实现了优势互补;(2)麻纤维有会呼吸的纤维之称,穿着比较舒适,麻纤维呈圆柱形,纤维间的抱合力差,可纺性差,为了提高麻纤维的可织造性,将棉/麻混纺纱作为纬纱;(3)纬纱中加入了麻纤维后,给予了该面料一些特殊的功能,coolplus纤维易起静电,麻纤维具有抗静电功能,在面料中加入少量的麻纤维,就能消除静电;运动员需要经常在野外训练,承受较强的紫外线辐射,麻纤维有防电磁、防辐射功能,因而麻纤维的加入,给予面料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面料的档次,符合人们的需求;

(2)络筒

选用hs-101cs半自动络筒机进行倒筒。coolplus/棉14.6tex混纺纱,coolplus纤维是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易起静电,络筒要使用低速度工艺,减少静电、二次毛羽的产生,络筒速度确定为500m/min;棉/麻14.6tex混纺纱,麻纤维呈圆柱形,纤维容易产生滑移,络筒工艺要使用“低速度、小张力、保弹性工艺”,络筒速度确定为500m/min;18tex*2+40d弹力纱,强力高,但纱线容易伸长,因此络筒工艺要以“保弹性”为基本原则,络筒速度确定为650m/min;织物为轻薄高档面料,对纱线的质量要求较高,纱线断头后要用手持式捻接器接头;

(3)整经

使用sga211型分批整经机,本织物经纱为14.6tex的coolplus/棉混纺纱,由于coolplus纱线易起静电,因此整经时以较低的速度进行,整经速度控制在380m/min;由于整经速度比较慢,需要进行附加张力设置,附加张力分成三段,前段附加张力垫圈的重量为11克,中段为10克,后段为9克;整经时集体换筒;

a纱普兰色纱线3000根,边纱96根,共计3096根,整成5个轴,整经配轴为619*4+620*1;b纱蔚兰色经纱560根,单独成轴;c纱天兰色地经纱238根,d纱蔚兰色包覆纱28根,e纱天兰色包覆纱14根,共计280根,加工成一个轴,色纱排列顺序为:2d,9c,1e,8c,共排14个循环;

由于包覆纱的回缩力很大,整经结束时,要防止弹力包覆纱回缩,避免形成松经疵点;

(4)浆纱

选用s432祖克浆纱机进行浆纱,浆料配方:t-45变性淀粉53.5%,b-210磷酸酯淀粉45%,抗静电剂1.5%;

烘房温度:烘房湿区烘筒温度控制在115℃-120℃,干区烘筒温度控制在95℃-100℃;

浆纱速度:浆纱控制在40m/min-45m/min之间;

压浆工艺:经纱较细,上浆时要兼顾浸透与被覆,因此压浆工艺使用前重后轻的工艺,前压浆辊的压力为18kn,后压浆辊的压力为12kn;

上浆率:控制在11%;

(5)穿经

边纱每边48根,穿1-2页综,地经纱穿1-4页综,顺穿,每筘2入;

(6)织造

使用ga708型喷气织机织制,织机车速为600r/min;

开口时间:织物组织为平纹织物,开口时间要用早开口工艺,开口时间确定为290°;

引纬工艺:纬纱始飞行角设定为90°,纬纱到达角预设为230°,实际生产时,纬纱到达角控制在220°-230°,主喷喷喷气压力控制在0.3mpa,辅喷压力控制在0.35mpa,实际压力可根据纬纱到达角的大小,作适当调整,纬纱到达早于220°,需要适当减小喷气压力,纬纱到达角晚于230°,则需要适当增大喷气压力;

使用7组辅助喷嘴,每组四只,前四组辅喷隔距控制在6cm以内,后两组辅喷隔距控制在4cm左右,具体引纬工艺为:挡纱针释放时为72°,主喷喷气时间为62°-160°,第一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为62°-130°,第二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80°-140°,第三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98°-158°,第四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16°-176°,第五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34°-194°,第六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52°-212°,第七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70°-290°;

微风压力:14.6tex纬纱的纬纱,微风控制在0.08mpa,微风偏小控制,微风小,纬纱解捻少,对提高织物的质量有利;18tex*2+40d的包覆纱,由于有弹性,为防止纬纱可能从主喷嘴中滑脱,微风要偏大控制,微风控制在0.10mpa;

后梁高度:后梁高度为+1刻度,使用高后梁,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大,利于纬纱打紧;

上机张力:使用大张力工艺,张力大梭口容易清晰,对引纬比较有利,由于经纱根数比较少,上机设定张力100公斤;

加强挡车操作管理,停台处理后,要手动放掉储纬器上的一圈纱,以保证织物的质量;

车间温湿度控制:温度控制在22℃-30℃,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

作为优化:坯布设计规格如下:坯布幅宽154.8cm,坯布经密264根/10cm,坯布纬密244根/10cm;筘号122齿/10cm,上机筘幅159.9cm,边组织数每筘3入,地组织每筘穿入数2入,一米经长为1.1,使用4页综,织物组织为平纹。

作为优化:经纱有5种,a表示普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b表示蔚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c表示天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以上纱线的混纺比为50/50;d表示蔚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e表示天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经纱排列为93a,1d,8b,11a,16b,11a,8b,1d,93a,4b,3a,9c,1e,8c,3a,4b;一花中a经纱214根,b经纱40根,c经纱17根,d经纱2根,e经纱一根,一花经纱循环数为274根,全幅14花,余4根纱,余纱为a纱;边纱使用杂边纱共计96根,全幅织物总经根数为3936根。

作为优化:纬纱有5种,a表示14.6tex普兰棉/麻混纺纱;b表示14.6tex蔚兰棉/麻混纺纱;c表示14.6tex天兰棉麻混纺纱,以上纱线的混纺比为棉70/麻30,d表示蔚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e表示天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纬纱排列为71a,12b,1d,12b,70a,5b,5a,9c,1e,8c,5a,5b;一花循环中a纱151根,b纱34根,c纱17根,d纱1根,e纱1根;一花中纬纱循环数为204根。

作为优化:成品幅宽125cm,成品经密315根/10cm,成品纬密252根/10cm,经织缩9.1%,纬织缩7.6%,幅缩率16.2%,长缩率3.2%。

有益效果:本发明为快速吸干面料的开发,使得人体散发的汗水和湿气能被快速吸收并排除,面料不会闷热,穿着干爽,面料中含有麻纤维,还不会产生静电,户外运动时,麻纤维还有防辐射功能,因此本面料是一款高档的运动服用面料。面料中经纬向都有弹力纱,因此生产难度比较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coolplus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前道工序要以“低速度、小张力”为基本原则,减少二次毛羽的产生;(2)经纱中有弹力纱,要防止弹力纱回缩,造成松经或由经疵点;(3)氨纶不耐高温,浆纱时烘房温度要偏低控制,防止过度烘燥,造成氨纶丝的老化;(4)车间温湿度要偏大控制,以减少coolplus纤维产生静电,麻/棉混纺纱的脆断;(5)为保证织物的质量,每次开车时,要手动放掉一圈纱。通过以上的措施,织机的平均生产效率达到了91%,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coolplus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特殊结构能够快速吸收人体的汗水,并讯速排出,从而保持肌肤干爽与凉快,但coolplus纤维的亲肤性差,棉、麻纤维的舒适性好,通过三种纤维的混纺交织,使面料的舒适性、保形性、快速排汗性能均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实现了性能上的优势互补。

1.产品的设计与坯布的规格

快速吸干布的吸湿排湿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纤维的化学性能;二是改变纤维的物理结构;三是合理设计织物的组织。coolplus纤维运用了前两个机理。在化学结构上,是聚酯纤维加特殊的聚合物;在物理结构上,聚酯纤维由传统的圆形结构,改成了“十字形”结构。产品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产品设计:(1)coolplus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特殊的结构使纤维具有快速吸湿排湿功能,但该功能性纤维价格高,亲肤性差。棉纤维吸湿性好,吸湿后膨胀,衣服会粘在人的皮肤上。选用coolplus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作为经纱,既能达到快速吸干的目的,又能降低织物的成本,同时改善了面料的舒适性。这两种纤维的组合,保留了棉纤维原有的舒适性、透气性,又通过coolplus纤维的快速吸干性能,使服装保持干爽、舒适,在性能上实现了优势互补。(2)麻纤维有会呼吸的纤维之称,穿着比较舒适,麻纤维呈圆柱形,纤维间的抱合力差,可纺性差,为了提高麻纤维的可织造性,将棉/麻混纺纱作为纬纱。(3)纬纱中加入了麻纤维后,给予了该面料一些特殊的功能。coolplus纤维易起静电,麻纤维具有抗静电功能,在面料中加入少量的麻纤维,就能消除静电。运动员需要经常在野外训练,承受较强的紫外线辐射,麻纤维有防电磁、防辐射功能,因而麻纤维的加入,给予面料新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面料的档次,符合人们的需求。(4)该面料主要用作运动类服装,面料需要适合人的肢体的活动需求,面料设计中加入了弹力纱,使面料经纬双向都有一定的弹力。(5)经过后整理加工,织物表面有明显的绉布效果,减少了与皮肤的接触面,增加了面料的舒适性及透气性。(6)设计绉布类织物时,经、纬密度不宜大,经纬密度大,会影响起绉效果。

1.2坯布设计规格:坯布幅宽154.8cm,坯布经密264根/10cm,坯布纬密244根/10cm。筘号122齿/10cm,上机筘幅159.9cm,边组织数每筘3入,地组织每筘穿入数2入,一米经长为1.1,使用4页综,织物组织为平纹。

经纱有5种,a表示普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b表示蔚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c表示天兰色14.6tex棉/coolplus混纺纱,以上纱线的混纺比为50/50;d表示蔚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e表示天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经纱排列为93a,1d,8b,11a,16b,11a,8b,1d,93a,4b,3a,9c,1e,8c,3a,4b。一花中a经纱214根,b经纱40根,c经纱17根,d经纱2根,e经纱一根,一花经纱循环数为274根,全幅14花,余4根纱,余纱为a纱。边纱使用杂边纱共计96根,全幅织物总经根数为3936根。

纬纱有5种,a表示14.6tex普兰棉/麻混纺纱;b表示14.6tex蔚兰棉/麻混纺纱;c表示14.6tex天兰棉麻混纺纱,以上纱线的混纺比为棉70/麻30,d表示蔚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e表示天兰色18tex*2+40d氨纶包覆纱。纬纱排列为71a,12b,1d,12b,70a,5b,5a,9c,1e,8c,5a,5b。一花循环中a纱151根,b纱34根,c纱17根,d纱1根,e纱1根。一花中纬纱循环数为204根。

2.生产要点:

2.1络筒

选用hs-101cs半自动络筒机进行倒筒。coolplus/棉14.6tex混纺纱,coolplus纤维是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易起静电,络筒要使用低速度工艺,减少静电、二次毛羽的产生,络筒速度确定为500m/min。棉/麻14.6tex混纺纱,麻纤维呈圆柱形,纤维容易产生滑移,络筒工艺要使用“低速度、小张力、保弹性工艺”,防止麻纤维滑移,避免纱线条干恶化,络筒速度确定为500m/min。18tex*2+40d弹力纱,强力高,但纱线容易伸长,因此络筒工艺要以“保弹性”为基本原则,络筒速度确定为650m/min。织物为轻薄高档面料,对纱线的质量要求较高,纱线断头后要用手持式捻接器接头,以确保纱线的质量。

2.2整经

使用sga211型分批整经机,该型整经机常用的速度在300m/min-500m/min之间。本织物经纱为14.6tex的coolplus/棉混纺纱,由于coolplus纱线易起静电,因此整经时以较低的速度进行,整经速度控制在380m/min。选用低速度一方面能减少静电的产生,另一方面利于控制片纱张力。由于整经速度比较慢,需要进行附加张力设置,附加张力分成三段,前段附加张力垫圈的重量为11克,中段为10克,后段为9克。整经时集体换筒。

a纱普兰色纱线3000根,边纱96根,共计3096根,整成5个轴,整经配轴为619*4+620*1。b纱蔚兰色经纱560根,单独成轴。c纱天兰色地经纱238根,d纱蔚兰色包覆纱28根,e纱天兰色包覆纱14根,共计280根,加工成一个轴,色纱排列顺序为:2d,9c,1e,8c,共排14个循环。

由于包覆纱的回缩力很大,整经结束时,要防止弹力包覆纱回缩,避免形成松经疵点。

2.3浆纱

选用s432祖克浆纱机进行浆纱。浆料配方:t-45变性淀粉53.5%,b-210磷酸酯淀粉45%,抗静电剂1.5%。

t-45变性淀粉浆料,是由上海齐力助剂厂生产,具有含固率高、粘度低的特点;b-210磷酸酯淀粉也属于低粘度浆料,这两种浆料的浸透性能都很好,而且这两种浆料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酯基,对coolplus纤维有较强的粘附力。由于coolplus纤维容易产生静电,在浆料配方中加入了抗静电剂。

烘房温度:经纱有氨纶包覆纱,氨纶包覆纱不耐高温,在高温下会老化而失去弹性,当烘房温度高,处理断头时,由于浆纱机此时速度慢,会对经纱造成过度烘燥,导致氨纶丝老化;烘房温度低,对氨纶的危害就小。烘房湿区烘筒温度控制在115℃-120℃之间,干区烘筒温度控制在95℃-100℃之间。

浆纱速度:浆纱控制在40m/min-45m/min之间。浆纱速度不易快,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烘房温度低,浆纱速度会慢,二是上浆率高,纱线粘连多,分绞时阻力大,车速快容易断头及撕裂浆膜,浆纱速度低,利于减少分绞断头,保持浆膜完整,提高浆纱的耐磨性。

压浆工艺,经纱较细,上浆时要兼顾浸透与被覆,因此压浆工艺使用前重后轻的工艺。前压浆辊的压力为18kn,后压浆辊的压力为12kn。

上浆率控制在11%左右,纱线的上浆率也不宜再高,上浆率高,纱线比较硬,浆纱之间的粘连多,容易造成分绞困难;上浆率也不宜再低,上浆率低,浆膜薄而且不完整,浆纱会不耐磨。

经纱中有弹力纱,上浆后要防止弹力纱回缩,导致穿综工穿纱时,取纱难度增加,影响穿综效率,还会在布面产生松经或吊经疵点。

2.4穿经

边纱每边48根,穿1-2页综,地经纱穿1-4页综,顺穿,每筘2入。

2.5织造

使用ga708型喷气织机织制,织机车速为600r/min。织物上机时,由于经纱中有弹力包覆纱,要注意防止弹力包覆纱的回缩,造成经纱张力不均匀,在布面上形成松经或吊经疵点。

2.5.1开口时间:织物组织为平纹织物,开口时间要用早开口工艺,早开口有利于纬纱打紧,织物丰满。开口时间确定为290°。

2.5.2引纬工艺

纬纱始飞行角设定为90°,纬纱到达角预设为230°,实际生产时,纬纱到达角控制在220°-230°。主喷喷喷气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辅喷压力控制在0.35mpa左右,实际压力可根据纬纱到达角的大小,作适当调整,纬纱到达早于2200,需要适当减小喷气压力,纬纱到达角晚于2300,则需要适当增大喷气压力。

织机配置有8组辅助喷嘴,由于织物筘幅较窄,实际使用7组辅助喷嘴,每组四只,前四组辅喷隔距控制在6cm以内,后两组辅喷隔距控制在4cm左右,后面辅助喷嘴的隔距之所以要小,是因为后两组辅喷开始喷气时,一是主喷已经停止喷气,二是纬纱已经较长,后两组辅喷需要拖着纬纱前进,使用较小的隔距,压缩空气对纬纱和控制能力较强,更能有效地防止纬缩疵点。具体引纬工艺为:挡纱针释放时为72°,主喷喷气时间为62°-160°,第一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为62°-130°,第二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80°-140°,第三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98°-158°,第四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16°-176°,第五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34°-194°,第六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52°-212°,第七组辅助喷嘴喷气时间170°-290°。

2.5.3微风压力:14.6tex纬纱的纬纱,微风控制在0.08mpa,微风偏小控制,微风小,纬纱解捻少,对提高织物的质量有利;18tex*2+40d的包覆纱,由于有弹性,为防止纬纱可能从主喷嘴中滑脱,微风要偏大控制,微风控制在0.10mpa。

2.5.4后梁高度:后梁高度为+1刻度,使用高后梁,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大,利于纬纱打紧。

2.5.5上机张力:使用大张力工艺,张力大梭口容易清晰,对引纬比较有利。由于经纱根数比较少,上机设定张力100公斤。

2.5.6加强挡车操作管理,停台处理后,要手动放掉储纬器上的一圈纱,以保证织物的质量。原因是由于停台处理,纬纱在喷嘴中停留的时间长,退捻多,普通纱强力降低,可能会产生长纬停台,包覆纱可能会出现裸丝,影响产品质量。

2.5.7车间温湿度控制:coolplus纤维容易产生静电,车间温湿度要偏大控制,温度控制在22℃-30℃,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

3.成品规格

成品幅宽125cm,成品经密315根/10cm,成品纬密252根/10cm,经织缩9.1%,纬织缩7.6%,幅缩率16.2%,长缩率3.2%。

本发明为快速吸干面料的开发,使得人体散发的汗水和湿气能被快速吸收并排除,面料不会闷热,穿着干爽,面料中含有麻纤维,还不会产生静电,户外运动时,麻纤维还有防辐射功能,因此本面料是一款高档的运动服用面料。面料中经纬向都有弹力纱,因此生产难度比较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coolplus纤维是一种聚酯纤维,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前道工序要以“低速度、小张力”为基本原则,减少二次毛羽的产生;(2)经纱中有弹力纱,要防止弹力纱回缩,造成松经或吊经疵点;(3)氨纶不耐高温,浆纱时烘房温度要偏低控制,防止过度烘燥,造成氨纶丝的老化;(4)车间温湿度要偏大控制,以减少coolplus纤维产生静电,麻/棉混纺纱的脆断;(5)为保证织物的质量,每次开车时,要手动放掉一圈纱。通过以上的措施,织机的平均生产效率达到了91%,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