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316阅读:59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布料染印领域,具体涉及布料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衣物都是通过对单一色彩的布料进行染色得到的,染布的方式通常采用手工染布,主要经过浸染、晾晒、碾布等步骤,其中在浸染的过程中需要将布料放置在染料缸内用手揉搓一段时间,使染料充分浸润布料;然后将染色后的布料拧干,架在晾晒架上进行晾晒;晾晒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布料碾平整,确保晾干后的布料没有褶皱。但是在上述步骤中存在一个问题:为了使布料充分浸润上染料,需要对布料进行揉搓,同时方便晾晒需要拧干布料,程序较为繁杂;而且在揉搓和拧干布料的过程中会加重布料的褶皱程度,会增加后续的碾布时间和碾布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染料工序且防止布料褶皱的染布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布料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染料备用,该染料包括云母粉11-12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2-27份,三氯化钙15-38份,丙酮21-28份,氢氧化钾22-26份,聚乙二酸脂肪酸酯23-27份,余量为水;

步骤2:准备用于盛放步骤1所述染料的染料缸、用于浸润布料的浸润机构、用于拉动布料移动的起料机构、晾晒布料的晾晒架,其中浸润机构包括转动单元、摆动单元和支撑夹持单元;

步骤3:布料与起料机构连接后将布料投入染料缸浸润一段时间,在步骤2中所述转动单元、摆动单元和支撑夹持单元的配合下对布料进行浸润;

步骤4:起料机构拉动布料移动,在步骤2中所述转动单元、摆动单元和支撑夹持单元的配合下对布料进行拧干、碾平;

步骤5:起料机构拉动布料继续移动,将布料晾挂在步骤1中所述晾晒架上。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转动单元、摆动单元、支撑夹持单元和起料机构配合,实现布料在染料缸内不断摆动的过程中实现充分浸染,同时不会产生揉搓时的褶皱,而且布料不断摆动的过程中提高染料的流动性,有效防止染料沉淀;同时在起料机构拉动布料移动的过程中,转动单元、摆动单元和支撑夹持单元配合抖动布料,一方面对布料进行整理,另一方面和染料配合,促进布料染色速度;同时在布料经过支撑夹持单元的时候,一方面对布料进行挤压,将布料上的水去除,另一方面对布料进行碾平,减省后续晾晒过程中的碾布程序;而且当布料在起料机构作用下经过晾晒架时实现布料的自动晾挂,降低人工的工作量。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中云母粉为12份,甲基丙烯酸丁酯为24份,三氯化钙为28份,丙酮为25份,氢氧化钾为24份,聚乙二酸脂肪酸酯为25份,余量为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该配比的染料染色速度更快,布料更容易吸收染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还包括偶氮二甲酰胺15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偶氮二甲酰胺可以增加布料的弹性,保证加工后的质量。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还包括聚丙烯酰胺15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聚丙烯酰胺可以吸附染料中的悬浮颗粒,使染色后的布料更加细腻。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染料还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十二烷基苯磺酸纳能够吸附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提高布料的耐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布料染色工艺所采用布料染色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染料缸1、晾晒架2、起料绳3、起料杆4、电机5、缠绕辊6、一号锥齿轮7、二号锥齿轮8、一号齿轮9、二号齿轮10、转动杆11、转动块12、连接杆13、摆动箱14、摆动杆15、支撑板16、夹持辊17、支撑杆18、凹槽19、滚轮20、布料21。

布料染色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染料,包括云母粉为12份,甲基丙烯酸丁酯为24份,三氯化钙为28份,丙酮为25份,氢氧化钾为24份,聚乙二酸脂肪酸酯为25份,偶氮二甲酰胺15份,聚丙烯酰胺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份,余量为水,混合均匀后备用;

步骤2:准备如图1所示的布料染色装置,包括染料缸1、浸润机构、起料机构和晾晒架2。起料机构包括起料绳3和起料杆4,起料绳3左端和起料杆4中部固定连接,起料杆4两端均固定有棉线,棉线上连接有缝织针。

浸润机构包括转动单元、摆动单元和支撑夹持单元。转动单元从下到上、从右到左包括电机5、缠绕辊6、一号锥齿轮7、二号锥齿轮8、一号齿轮9、二号齿轮10、转动杆11和转动块12。电机5固定在机架上,缠绕辊6下端与电机5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缠绕辊6上端与一号锥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起料绳3右端固定在缠绕辊6的辊面上。转动杆11中部与机架转动连接,转动杆11左端与转动块12右端上侧固定连接,转动块12左端下侧固定有连接杆13,转动杆11右端与一号齿轮9同轴固定连接;二号齿轮10转动设置于机架上,且二号齿轮10与二号锥齿轮8同轴固定连接。其中二号锥齿轮8与一号锥齿轮7啮合,二号齿轮10与一号齿轮9啮合。

摆动单元包括摆动箱14、弹簧和摆动杆15。摆动箱14转动设置于机架上,摆动箱14底端设有圆孔;弹簧位于摆动箱14内且弹簧上端固定连接于摆动箱14顶端,摆动杆15上端穿过圆孔并与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摆动杆15与圆孔间隙配合;摆动杆15下部开有孔洞,连接杆13左端插入孔洞内且与孔洞间隙配合,连接杆13右端与转动块12左端下侧固定连接。

支撑夹持单元包括支撑板16、两个夹持辊17以及四根支撑杆18,支撑板16与摆动杆15下端固定连接,四根支撑杆18上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板16的四个角上,左侧的两个支撑杆18与左侧的夹持辊17固定连接,右侧的两个支撑杆18与右侧的夹持辊17固定连接,两个夹持辊17之间形成供起料绳3以及布料21通过的缝隙;夹持辊17的辊面上开有凹槽19,凹槽19内安装有热风机。染料缸1设置于两个夹持辊17下方,晾晒架2设置于夹持辊17与缠绕辊6之间,晾晒架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0。

步骤3:进行布料21染色时,将缝织针穿过布料21一端的两个角,使布料21固定在起料杆4上后将布料21放置在染料缸1内1h进行充分浸润;放置布料21进染缸内的时候使夹持辊17与染料缸1之间的起料绳3拉直,同时使夹持辊17与缠绕辊6之间的起料绳3不拉直,留出一定余量的起料绳3;然后启动电机5,电机5带动缠绕辊6和一号锥齿轮7转动,从而带动二号锥齿轮8和二号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一号齿轮9和转动杆11转动;转动杆11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转动块12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杆15摆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6和夹持辊17摆动,夹持辊17摆动的过程中带动起料绳3摆动,从而带动染料缸1内的布料21抖动,充分与染料接触;

步骤4:在缠绕辊6持续转动的过程中,当夹持辊17与缠绕辊6之间的起料绳3拉直后,起料绳3带动布料21上移,布料21上移的过程中夹持辊17继续摆动,将布料21整理平整;当布料21经过两个夹持辊17时,夹持辊17对布料21进行挤压,将布料21拧干,同时对布料21进行碾平;

步骤5:布料21在起料绳3的拉力作用下经过晾晒架2时,自动晾挂在晾晒架2上,然后将缝织针从布料21上拔出后将晾晒架2移走,对布料21进行晾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