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48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平绣机。



背景技术:

平绣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一直在线提供纱线供给平绣机编织所需,在引线的过程中由于纱线本身质轻,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发生偏移,从而改变进线的位置,这样会严重地影响着平绣机的的编织效果,从而影响织物品质,而目前一般都是通过定时人工检查纠偏。这样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生产效率,而且人工纠偏的劳动强度也较高,工作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绣机,纱线不容易偏移,引线准确,织物品质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平绣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其引纱方向上分别设有导纱辊、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在第二清理辊侧边设有驱动其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之间设有对纱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轴,套设在固定轴上的若干限位块,以及夹设在限位块上的定位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能对平绣机上的纱线进行准确定位,其中的限位块对纱线进行限位,定位套设置在限位块上,避免限位块左右的偏移,有效改善在引线过程中纱线位置的偏移;在机架上还设置了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能对经过的纱线表面清扫细屑和线绒,有效改善纱线的品质,从而改善织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包括套设在固定轴上的套接部,以及限位纱线的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部用于将限位块固定在固定轴上,限位部用于对经过的纱线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环套,所述半环套的一端固定于限位部,所述半环套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所述两个半环套通过固定螺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接部通过两个半环套设置在固定轴上,在半环套上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连接孔,在连接孔中插入固定螺母将两个半环套固定在固定轴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环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环套可以固定在多规格尺寸的固定轴上,适用范围广,半环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半环套仅仅贴合在固定轴上,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限位部中间的限位孔,对称设置在限位孔侧边的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上下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错位叠设,使得纱线可以从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之间引入限位孔,并通过限位孔对纱线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片活动设置在限位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片可以拆卸和更换,方便第二限位片的维护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内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的一端固定于嵌槽内,所述弹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在嵌槽内被压缩,第二限位片在弹性机构的牵引下偏向一侧,方便将纱线快速引入限位孔内,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套包括第一定位件,设置在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二定位件,以及穿设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的导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相对向施压,使得第二定位件相对第一定位件转动,从而将定位套打开,用于固定限位块,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清理辊上贴有一层用于粘除纱线上绒毛的粘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尘辊上沾满线绒和细屑时,可以更换粘膜, 不需更换整个吸尘辊,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清理辊上沿其轴向环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排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刷能对经过的纱线表面进行自动清理线头和线绒,通过在第二清理辊上环设若干滑槽,将排刷可拆卸设置滑槽内,方便排刷的清洗、维护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限位机构能对平绣机上的纱线进行准确定位,其中的限位块对纱线进行限位,定位套设置在限位块上,避免限位块左右的偏移,有效改善在引线过程中纱线位置的偏移;在机架上还设置了第一清理辊和第二清理辊,能对经过的纱线表面清扫细屑和线绒,有效改善纱线的品质,从而改善织品的品质;

其二,限位块包括套设在固定轴上的套接部,以及限位纱线的限位部,套接部用于将限位块固定在固定轴上,限位部用于对经过的纱线进行定位;

其三,套接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环套,设置在半环套上的连接孔,在连接孔中插入固定螺母将两个半环套固定在固定轴上,拆装方便;

其四,第一清理辊上贴有一层用于粘除纱线上绒毛的粘膜,当吸尘辊上沾满线绒和细屑时,可以更换粘膜,不需更换整个吸尘辊,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施例限位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第二清理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导纱辊;3、第一清理辊;4、第二清理辊;41、滑槽;42、排刷;5、限位机构;51、固定轴;52、限位块;521、套接部;5211、 半环套;5212、连接片;5213、连接孔;5214、固定螺母;522、限位部;5221、限位孔;5222、第一限位片;5223、第二限位片;5224、嵌槽;5225、弹性机构;53、定位套;531、第一定位件;532、第二定位件;533、导向件;6、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平绣机,如图1和图2,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沿其倒纱方向依次设有导纱辊2、第一清理辊3、限位机构5和第二清理辊4,在机架1侧边设有驱动第二清理辊4工作的驱动机构6。

纱线经过导纱辊2导向第一清理辊,第一清理辊设置在导纱辊2的上方,在第一清理辊上贴有一层粘膜,能有效清除经过第一清理辊的纱线上的绒屑。

如图3,在第一清理辊的上方设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于机架1上的固定轴51,在固定轴51上套设有若干限位块52,在限位块52外设有定位套53。

如图4,限位块52包括套设在固定轴51上的套接部521,以及限位纱线的限位部522。套接部52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环套5211,两个半环套5211的一端固定于限位部522,两个半环套521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片5212,在连接片5212上设有连接孔5213,在连接孔5213内设有连接两个半环套5211的固定螺母5214;限位部522包括设置在其中间的限位孔5221,对称设置在限位孔5221侧边的第一限位片5222和第二限位片5223,如图5,第一限位片5222和第二限位片5223上下错位设置,如图6,第二限位片5223内设有弹性机构5225,弹性机构5225设置在限位部522上的嵌槽5224内,弹性机构5225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片5223,弹性机构5225的另一端连接限位部522。

如图9,在限位块52外设有定位套53防止限位块52导线的过程中左右偏移,定位套53包括第一定位件531,在第一定位件531上转设有第二定位件532,在第一定位件531和第二定位件532上穿设有导向件533,第一定位件531和第二定位件532可以沿着导向件533相对滑动。

如图7,在限位机构5的上方设有对纱线表面线绒进行扫除的第二清理辊4。

如图8,第二清理辊4上设有若干滑槽41,滑槽41沿第二清理辊4轴向 设置,且沿第二清理辊4周向等间距环设,在滑槽41内分别设有排刷42,在排刷42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钉,排刷42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滑槽4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