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07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丝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钢丝绳成绳捻股装置结构比较单一,而针对某些需要一边加热钢丝股绳一边捻股的加工时,普遍的钢丝绳成绳捻股装置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包括:

中心轴,包括中心轴本体和中心轴套,中心轴套套设于中心轴本体上,中心轴本体的轴向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股通道,中心轴本体内且位于第一中心股通道的外表面上套设有加热机构;

绞盘,包括第一绞盘、第二绞盘和第三绞盘,第一绞盘、第二绞盘和第三绞盘沿钢丝绳传送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于中心轴上且三者外径尺寸依次由大渐小设置,第一绞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绞盘通孔,第二绞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绞盘通孔,第三绞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绞盘通孔;

预变形器,包括预变形连接轴、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和第三预变形圆盘,预变形连接轴设置于中心轴的右端,预变形连接轴的轴向中心设置有与第一中心股通道相连通的第二中心股通道,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和第三预变形圆盘沿钢丝绳传送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于预变形连接轴上,第一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轮,第二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轮,第三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成绳捻股的中心轴上设置加热机构,根据需要进行加热,第一绞盘、第二绞盘和第三绞盘的外径尺寸由大渐小设置便于钢丝绳的聚拢,提高捻股的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绞盘套设于中心轴套上,第一绞盘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的外径尺寸由远离第一绞盘至靠近第一绞盘方向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提高第一绞盘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绞盘套设于中心轴本体上且位于中心轴套的右端,第二绞盘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二绞盘右加固套,第二绞盘左加固套的外径尺寸由远离第二绞盘至靠近第二绞盘方向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第二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二绞盘右加固套,使得第二绞盘固定于中心轴套的右端。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三绞盘套设于中心轴本体上,第三绞盘的厚度尺寸沿径向由轴心向外侧为由小渐大设置,第三绞盘的右侧盘面上且位于第三绞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绞盘导向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绞盘的厚度尺寸沿径向由小渐大设置,既保证第三绞盘的结构强度,又减轻第三绞盘的重量。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二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径向由其圆周面向内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设置有二限位弧块,第二导向轮设置于二限位弧块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调节连接块,调节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穿过二限位弧块之间的间隙与第二导向轮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调节杆在调节连接块上转动,调节第二导向轮到轴心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在径向上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第三预变形圆盘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连接杆,提高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第三预变形圆盘之间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中心轴本体内且位于加热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注塑通道。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注塑通道,在钢丝绳捻股的同时在钢丝绳表面涂布塑料管。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套、以及设置于加热套内壁上的电阻加热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套内壁上设置电阻加热环,实现电加热。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加热机构包括铝加热套、以及设置于铝加热套内的PTC加热组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铝加热套内设置PTC加热组件,导热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成绳捻股装置,包括:

中心轴,包括中心轴本体10和中心轴套12,中心轴套12套设于中心轴本体10上,中心轴本体10的轴向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股通道,中心轴本体内且位于第一中心股通道的外表面上套设有加热机构11;

绞盘,包括第一绞盘20、第二绞盘30和第三绞盘40,第一绞盘20、第二绞盘30和第三绞盘40沿钢丝绳传送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于中心轴上且三者外径尺寸依次由大渐小设置,第一绞盘20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一绞盘通孔,第二绞盘30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二绞盘通孔,第三绞盘40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三绞盘通孔;

预变形器50,包括预变形连接轴、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和第三预变形圆盘,预变形连接轴设置于中心轴的右端,预变形连接轴的轴向中心设置有与第一中心股通道相连通的第二中心股通道,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和第三预变形圆盘沿钢丝绳传送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于预变形连接轴上,第一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一导向轮,第二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二导向轮,第三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八个第三导向轮。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成绳捻股的中心轴上设置加热机构,根据需要进行加热,第一绞盘20、第二绞盘30和第三绞盘40的外径尺寸由大渐小设置便于钢丝绳的聚拢,提高捻股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绞盘20套设于中心轴套12上,第一绞盘2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的外径尺寸由远离第一绞盘20至靠近第一绞盘20方向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第一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一绞盘右加固套,提高第一绞盘的结构强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二绞盘套30设于中心轴本体10上且位于中心轴套12的右端,第二绞盘30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二绞盘右加固套,第二绞盘左加固套的外径尺寸由远离第二绞盘30至靠近第二绞盘30方向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第二绞盘左加固套和第二绞盘右加固套,使得第二绞盘30固定于中心轴套12的右端。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三绞盘40套设于中心轴本体10上,第三绞盘40的厚度尺寸沿径向由轴心向外侧为由小渐大设置,第三绞盘40的右侧盘面上且位于第三绞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绞盘导向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三绞盘40的厚度尺寸沿径向由小渐大设置,既保证第三绞盘40的结构强度,又减轻第三绞盘40的重量。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二预变形圆盘上沿其径向由其圆周面向内侧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设置有二限位弧块,第二导向轮设置于二限位弧块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有调节连接块,调节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穿过二限位弧块之间的间隙与第二导向轮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调节杆在调节连接块上转动,调节第二导向轮到轴心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在径向上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第三预变形圆盘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连接杆,提高第一预变形圆盘、第二预变形圆盘、第三预变形圆盘之间的结构强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中心轴本体内且位于加热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注塑通道。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注塑通道,在钢丝绳捻股的同时在钢丝绳表面涂布塑料管。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加热机构11包括加热套、以及设置于加热套内壁上的电阻加热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加热套内壁上设置电阻加热环,实现电加热。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加热机构11包括铝加热套、以及设置于铝加热套内的PTC加热组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铝加热套内设置PTC加热组件,导热效果较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