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钢丝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绳插编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插编钢丝绳套和钢丝绳接头对接工作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手动作业,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工人手工作业,质量良莠不齐,无法满足批量生产。
因此,亟需一种钢丝绳插编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绳插编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绳插编机,包括:
机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工作台;
钢丝绳夹具,包括夹具安装座和夹具本体,夹具安装座设置于工作台上,夹具安装座上设置有过渡部,过渡部包括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的一端相连且二者之间形成一夹角状空隙,夹具本体为一个或二个,夹具本体设置于夹具安装座上且位于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连接端的一侧;
插编刀机构,包括插编机架、插编刀本体和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插编机架设置于工作台上,插编刀本体设置于插编机架上且位于夹角状空隙的上方,插编刀本体上由下至上设置有三个沟槽,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设置于插编机架上且与插编刀本体相连接驱动插编刀本体沿竖直方向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完成钢丝绳的退捻、钢丝绳绳套插编和钢丝绳接头插编,适用范围较广,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钢丝绳绳套插编时,钢丝绳的一端由夹具本体固定,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驱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插入钢丝绳的端部,使得钢丝绳端部的股绳分开,插编刀本体回复到初始位置,多次插编使得所有的股绳分开实现退捻;然后将钢丝绳移动至所需插编的位置,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再次驱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插入钢丝绳中,并将钢丝绳端部退捻的钢丝股绳放置沟槽中,随着插编刀本体的移动带动退捻的钢丝股绳插入钢丝绳的插编位置,多次插编从而制作成钢丝绳绳套。
钢丝绳接头插编,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由二个相对设置的夹具本体固定,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驱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插入第一根钢丝绳的端部,使得第一根钢丝绳端部的股绳分开,插编刀本体回复到初始位置,多次插编使得所有的股绳分开实现退捻;然后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再次驱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插入第二根钢丝绳中,并将第一根钢丝绳端部退捻的钢丝股绳放置沟槽中,随着插编刀本体的移动带动退捻的钢丝股绳插入第二根钢丝绳中,多次插编从而完成钢丝绳接头插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沟槽长度方向的一端高于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沟槽的一端高于沟槽的另一端,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时,便于为退捻后的股绳提供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竖直驱动座、旋转驱动座和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竖直驱动座设置于插编机架上且与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设置于竖直驱动座上,旋转驱动座与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插编刀本体设置于旋转驱动座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带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后,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带动插编刀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其带动的退捻后的股绳与插编刀本体分开,便于退刀。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钢丝绳送料机构,钢丝绳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架、送料滚筒机构和二限位轴,送料机架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钢丝绳夹具的右侧,送料滚筒机构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上滚筒和下滚筒的轴心水平设置且二者转动设置于送料机架上,二限位轴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送料机架的右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钢丝绳送料机构,便于传送钢丝绳,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钢丝绳插编机,包括:
机架,包括底座10、以及设置于底座10上的工作台11;
钢丝绳夹具,包括夹具安装座30和夹具本体31,夹具安装座30设置于工作台11上,夹具安装座30上设置有过渡部,过渡部包括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的一端相连且二者之间形成一夹角状空隙,夹具本体31为二个,夹具本体31设置于夹具安装座30上且位于第一弧面凸台和第二弧面凸台连接端的一侧;
插编刀机构,包括插编机架40、插编刀本体41和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插编机架40设置于工作台11上,插编刀本体41设置于插编机架40上且位于夹角状空隙的上方,插编刀本体41上由下至上设置有三个沟槽,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设置于插编机架40上且与插编刀本体41相连接驱动插编刀本体41沿竖直方向来回移动。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以完成钢丝绳的退捻、钢丝绳绳套插编和钢丝绳接头插编,适用范围较广,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钢丝绳绳套插编时,钢丝绳的一端由夹具本体31固定,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驱动插编刀本体41向下移动插入钢丝绳的端部,使得钢丝绳端部的股绳分开,插编刀本体41回复到初始位置,多次插编使得所有的股绳分开实现退捻;然后将钢丝绳移动至所需插编的位置,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再次驱动插编刀本体41向下移动插入钢丝绳中,并将钢丝绳端部退捻的钢丝股绳放置沟槽中,随着插编刀本体41的移动带动退捻的钢丝股绳插入钢丝绳的插编位置,多次插编从而制作成钢丝绳绳套。
钢丝绳接头插编,两根钢丝绳的一端分别由二个相对设置的夹具本体固定,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驱动插编刀本体41向下移动插入第一根钢丝绳的端部,使得第一根钢丝绳端部的股绳分开,插编刀本体41回复到初始位置,多次插编使得所有的股绳分开实现退捻;然后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42再次驱动插编刀本体41向下移动插入第二根钢丝绳中,并将第一根钢丝绳端部退捻的钢丝股绳放置沟槽中,随着插编刀本体41的移动带动退捻的钢丝股绳插入第二根钢丝绳中,多次插编从而完成钢丝绳接头插编。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沟槽长度方向的一端高于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沟槽的一端高于沟槽的另一端,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时,便于为退捻后的股绳提供导向作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竖直驱动座、旋转驱动座和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竖直驱动座设置于插编机架上且与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设置于竖直驱动座上,旋转驱动座与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插编刀本体设置于旋转驱动座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插编刀竖直驱动气缸带动插编刀本体向下移动后,插编刀旋转驱动电机带动插编刀本体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其带动的退捻后的股绳与插编刀本体分开,便于退刀。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钢丝绳送料机构,钢丝绳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架20、送料滚筒机构21和二限位轴22,送料机架20设置于工作台上11且位于钢丝绳夹具的右侧,送料滚筒机构21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上滚筒和下滚筒的轴心水平设置且二者转动设置于送料机架20上,二限位轴22设置于工作台11上且位于送料机架20的右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钢丝绳送料机构,便于传送钢丝绳,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