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针杆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320阅读:1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针杆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针杆摆动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 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设备,它能够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 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随着人们对衣着美观性 的更高要求,人们对服饰的线迹、美观度、平整度、牢固度、装饰性能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4097694U;公告日:2015-01-14)公开了一种电子花样缝纫 机,包括缝纫机头、机座、Y轴导轨、Y轴导座、Y轴驱动装置、X轴导轨、X轴导座、X轴驱动装置、 物料台面和压料板;机座上平行设有两条Y轴导轨,Y轴导座设于Y轴导轨上,Y轴驱动装置设 于Y轴导轨一侧并与Y轴导座连接;Y轴导轨前端固定设有X轴导轨,Y轴导座后端设有缝纫机 头;X轴导座设于X轴导轨上,X轴导轨一侧设有X轴驱动装置;X轴驱动装置包括同步带轮一、 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三、同步带轮四、同步带一、同步带二、花键轴、支座、滑套和伺服电 机,X轴导轨两端分别设有同步带轮一和同步带轮二,同步带轮一设于同步带轮一和同步带轮二之间,花键轴的一端通过键与同步带轮二固定连接,花键轴中部套设于滑套内,滑套设 支座的轴承内,同步带轮三通过键套设于滑套外侧,滑套一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 出轴套设有同步带轮四,同步带轮四和同步带轮三之间设有同步带四;X轴导座前端固定设 有所压料板,压料板下方设有物料台面,物料台面固定在机座上。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缝纫机虽然能够缝制花样图案,但它是利用布料的二维走动来实现的,其机械结构复杂,布料在针头下方移动导致使用不便,而且缝纫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缝纫机针杆自动摆动的缝纫机针杆摆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缝纫机机架和缝纫机针杆,在所述缝纫机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架座,在第一支架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转轮体,在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一连接件,在第一轴套上设有第一作用杆,在第一作用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凸起部,在第一转轮体的外缘设有能与第一凸起部相作用的转轮凸起部,在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缝纫机针杆连接。在缝纫机机架上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作用第一转轮体转动,第一转轮体上的转轮凸起部与第一作用杆上的第一凸起部相作用使第一作用杆产生位置偏移,从而使第一轴套转动,第一轴套带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一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连接杆发生位置偏移并带动缝纫机针杆实现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轮凸起部包括沿第一转轮体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长度大于第三凸起部的长度。可以调节第一轴套在第二转轴上的位置,使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或第三凸起部相作用,因为第二凸起部的长度大于第三凸起部的长度,这样第一凸起部作用第二凸起部或第三凸起部时,第一作用杆产生的位置偏移量不同,使得缝纫机针杆的摆幅不同,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转轴上套有第一弹簧件,第一弹簧件处于第一轴套与第一支架座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为U型结构,在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限位通槽,在第一轴套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处于第一限位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缝纫机机架上设有第二支架座,在第二支架座上设有第二限位通槽,所述缝纫机针杆穿过第二限位通槽,在缝纫机针杆上套有与第二限位通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缝纫机针杆上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与第一连接杆连接,连接架的上端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架座连接,在第三转轴上套有第二弹簧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一转轴上套有第一转动齿轮,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转轮体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缝纫机针杆自动摆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轮体与第一轴套相作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缝纫机机架1和缝纫机针杆2,在所述缝纫机机架1上设有第一支架座3,在第一支架座3上设有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在第一转轴4上设有第一转轮体6和第一转动齿轮7,第一转动齿轮7与第一转轮体6连接,在第二转轴5上设有第一轴套8和第一连接件9,在第一轴套8上设有第一作用杆10,在第一作用杆10的前端设有第一凸起部11,在第二转轴5上套有第一弹簧件12,第一弹簧件12处于第一轴套8与第一支架座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9为U型结构,在第一连接件9上设有第一限位通槽13,在第一轴套8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4,第一限位凸起14处于第一限位通槽13内,在第一转轮体6的外缘设有能与第一凸起部11相作用的转轮凸起部,所述转轮凸起部包括沿第一转轮体6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凸起部15和第三凸起部16,第二凸起部15的长度大于第三凸起部16的长度,在第一连接件9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7,在缝纫机针杆2上设有连接架18,连接架18的上端设有第三转轴19,在所述缝纫机机架1上设有第二支架座20,第三转轴19的一端与第二支架座20连接,在第三转轴19上套有第二弹簧件21,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与连接架18连接,在第二支架座20上设有第二限位通槽22,所述缝纫机针杆2穿过第二限位通槽22,在缝纫机针杆2上套有与第二限位通槽22滑动配合的滑动座。

在缝纫机机架1上设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作用第一转动齿轮7使 第一转轮体6转动,第一转轮体6上的转轮凸起部与第一作用杆10上的第一凸起部11相作用使第一作用杆10产生位置偏移,从而使第一轴套8转动,第一轴套8带动第二转轴5上的第一连接件9转动,第一连接件9上的第一连接杆17发生位置偏移并带动缝纫机针杆2实现摆动。调节第一轴套8在第二转轴5上的位置,使第一凸起部11与第二凸起部15或第三凸起部16相作用,因为第二凸起部15的长度大于第三凸起部16的长度,这样第一凸起部11作用第二凸起部15或第三凸起部16时,第一作用杆10产生的位置偏移量不同,使得缝纫机针杆2的摆幅不同,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第一弹簧件12在第一轴套8与第一支架座3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加强结构强度。因为第一限位凸起14处于第一限位通槽13内,这样对第一轴套8在第二转轴5的位置调节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凸起部11偏离作用区域。第二弹簧件21在连接架18和第二支架座20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加强结构强度。因为在缝纫机针杆2上套有与第二限位通槽22滑动配合的滑动座,这样使缝纫机针杆2在摆动的过程更加平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