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23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尤其涉及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当工作人员对针织机进行检查或维修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检查作业指导的流程或维修作业指导的流程对针织机进行相对应的操作,若工作人员未按照标准的作业指导进行操作时,针织机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来解决目前传统的针织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包括针织机,还包括护栏、第一安全门、第一电磁锁、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安全门、第二电磁锁、第二红外传感器、报警器、警示灯,所述的第一安全门位于护栏内部前端,所述的第一安全门与护栏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电磁锁位于第一安全门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一电磁锁与第一安全门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护栏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与护栏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安全门位于护栏内部后端,所述的第二安全门与护栏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电磁锁位于第二安全门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锁与第二安全门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传感器位于护栏内部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红外传感器与护栏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器位于护栏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报警器与护栏螺纹相连,所述的警示灯数量为四件,所述的警示灯均匀分布于护栏内壁,所述的警示灯与护栏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警示灯两两之间夹角为90°。

进一步,所述的护栏外壁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闭门器,所述的第一闭门器一端与护栏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闭门器另一端与第一安全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护栏内壁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二闭门器,所述的第二闭门器一端与护栏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闭门器另一端与第二安全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护栏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护栏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护栏外壁右侧下端还设有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与护栏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变压器右侧还设有插头,所述的插头与变压器导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电磁锁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再用手将第一安全门打开,工作人员再进入护栏内部以此对针织机进行相对应的检查或维修工作,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内部时,在第一闭门器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安全门被关闭,此时,第一电磁锁对护栏进行吸附,所述的护栏为铁质材料,所述的第一电磁锁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因第一电磁锁位于第一安全门内部前端即护栏外部,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内部后,工作人员无法使用第一电磁锁将第一安全门打开,同步,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内部时,第一红外传感器监测到工作人员,此时第一红外传感器被激活,在第一红外传感器的作用下,使得报警器以及警示灯被开启,通过报警器发出的报警声以及警示灯发出的光源,即通过听觉和视觉双重报警方式提醒工作人员需对针织机进行标准的作业指导操作,当工作人员对针织机的操作完毕后,工作人员先将第二电磁锁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再用手将第二安全门打开,工作人员再从护栏内部移出护栏外部,当工作人员移出护栏时,在第二闭门器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安全门被关闭,此时,第二电磁锁对护栏进行吸附,所述的第二电磁锁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因第二电磁锁位于第二安全门内部前端即护栏内部,当工作人员从护栏内部移出后,工作人员无法使用第二电磁锁将第二安全门打开,同步,当工作人员从护栏内部移出时,第二红外传感器监测到工作人员,此时第二红外传感器被激活,在第二红外传感器的作用下,使得报警器以及警示灯同时停止工作,该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工作人员给针织机进行相对应的检查或维修工作时,该装置可时刻的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报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需安装标准的作业指导流程对针织机进行相对应的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因疏忽而造成误操作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工作人员受到伤害,有效的对工作人员起到安全预警的作用,同时,有机玻璃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护栏外部观察针织机工作时的状态,插头是为了连接外界电源,以此让外界电源给该装置进行供电,变压器是为了确保该装置电压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报警器以及警示灯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型号为DYP-ME003。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3是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的局部后视图。

针织机1、护栏2、第一安全门3、第一电磁锁4、第一红外传感器5、第二安全门6、第二电磁锁7、第二红外传感器8、报警器9、警示灯10、第一闭门器201、第二闭门器202、有机玻璃203、变压器204、插头20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包括针织机1、护栏2、第一安全门3、第一电磁锁4、第一红外传感器5、第二安全门6、第二电磁锁7、第二红外传感器8、报警器9、警示灯10,所述的第一安全门3位于护栏2内部前端,所述的第一安全门3与护栏2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电磁锁4位于第一安全门3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一电磁锁4与第一安全门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5位于护栏2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5与护栏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安全门6位于护栏2内部后端,所述的第二安全门6与护栏2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电磁锁7位于第二安全门6内部前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锁7与第二安全门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传感器8位于护栏2内部后端右侧,所述的第二红外传感器8与护栏2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器9位于护栏2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报警器9与护栏2螺纹相连,所述的警示灯10数量为四件,所述的警示灯10均匀分布于护栏2内壁,所述的警示灯10与护栏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警示灯10两两之间夹角为90°,所述的护栏2外壁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闭门器201,所述的第一闭门器201一端与护栏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闭门器201另一端与第一安全门3螺纹相连,所述的护栏2内壁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二闭门器202,所述的第二闭门器202一端与护栏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闭门器202另一端与第二安全门6螺纹相连,所述的护栏2内部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有机玻璃203,所述的有机玻璃203与护栏2胶水相连,所述的护栏2外壁右侧下端还设有变压器204,所述的变压器204与护栏2螺纹相连,所述的变压器204右侧还设有插头205,所述的插头205与变压器204导线相连。

该带有安全预警功能的针织机,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电磁锁4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再用手将第一安全门3打开,工作人员再进入护栏2内部以此对针织机1进行相对应的检查或维修工作,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2内部时,在第一闭门器201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安全门3被关闭,此时,第一电磁锁4对护栏2进行吸附,所述的护栏2为铁质材料,所述的第一电磁锁4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因第一电磁锁4位于第一安全门3内部前端即护栏2外部,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2内部后,工作人员无法使用第一电磁锁4将第一安全门3打开,同步,当工作人员进入护栏2内部时,第一红外传感器5监测到工作人员,此时第一红外传感器5被激活,在第一红外传感器5的作用下,使得报警器9以及警示灯10被开启,通过报警器9发出的报警声以及警示灯10发出的光源,即通过听觉和视觉双重报警方式提醒工作人员需对针织机1进行标准的作业指导操作,当工作人员对针织机1的操作完毕后,工作人员先将第二电磁锁7进行解锁,工作人员再用手将第二安全门6打开,工作人员再从护栏2内部移出护栏2外部,当工作人员移出护栏2时,在第二闭门器202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安全门6被关闭,此时,第二电磁锁7对护栏2进行吸附,所述的第二电磁锁7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因第二电磁锁7位于第二安全门6内部前端即护栏2内部,当工作人员从护栏2内部移出后,工作人员无法使用第二电磁锁7将第二安全门6打开,同步,当工作人员从护栏2内部移出时,第二红外传感器8监测到工作人员,此时第二红外传感器8被激活,在第二红外传感器8的作用下,使得报警器9以及警示灯10同时停止工作,同时,有机玻璃203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护栏2外部观察针织机1工作时的状态,插头205是为了连接外界电源,以此让外界电源给该装置进行供电,变压器204是为了确保该装置电压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5和第二红外传感器8分别与报警器9以及警示灯10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传感器5和第二红外传感器8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型号为DYP-ME00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