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换线器上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223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用于换线器上的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具体是一种用于换线器上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换线器用于针织圆机,装于圆机中的每一换线器备有若干色纱,在编织过程中,换线器根据编织工艺要求,使色纱轮换参与编织,织出多色彩横条织物,现有换线器的控制器收到系统信号后驱动其内部的选纱刀摆动,将参与编织的纱线选出,选出后需要与针织机三角配合,驱动换线器推拉杆带动换线器的夹纱剪纱将参与编织的纱线引到编织区域,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存在冲击震动大、换线器推拉杆与针织机三角配合安装调试难度大、控制器工作不稳定的情况,易造成控制失误,影响生产,而且结构复杂,不能实现换线器选纱、引纱的独立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冲击震动小、工作稳定、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不需要针织机三角等外部驱动即可实现选纱引纱独立控制的用于换线器上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换线器上的控制器,包括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上的控制器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杆、数字电路、用于驱动传动杆做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传动杆与控制器骨架滑动连接,传动杆做直线运动时带动换线器的夹纱剪纱装置完成选纱、引纱动作,数字电路、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控制器骨架上,数字电路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不需要与针织机三角配合,免去外部驱动,依靠数字电路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做直线运动,从而使传动杆带动夹纱剪纱装置完成选纱、引纱动作,实现换线器选纱、引纱的独立控制以及换线器预期功能。

②冲击震动小,适用性强,工作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针织机生产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传动杆通过螺栓或铆钉与夹纱剪纱装置的主剪纱刀连接,传动杆做直线运动时带动夹纱剪纱装置做直线运动,进而完成选纱、引纱动作。

纱剪纱装置的主剪纱刀通过销轴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上,主剪纱刀上设置有凹面,传动杆上设置有与主剪纱刀上的凹面配合的凸脚,传动杆做直线运动时,其上的凸脚对主剪纱刀上的凹面形成顶压,使夹纱剪纱装置绕销轴摆动,进而完成选纱、引纱动作。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与减速机、变速齿轮,驱动马达与减速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控制器骨架上并且与数字电路电连接,变速齿轮通过销轴安装在控制器骨架上,驱动马达与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端上设置有与变速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传动杆的上端设置有与变速齿轮配合的直线型齿条。

传动杆通过销轴安装在控制器骨架上,传动杆上设置有与销轴配合的长孔且可在销轴上直线滑动。

驱动机构设置有多组,并且在控制器骨架上对应每组驱动机构的变速齿轮设置有多个传动杆,传动杆与夹纱剪纱装置的主剪纱刀一一对应。控制器内置多组控制器驱动马达与减速机,每组控制器驱动马达与减速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内置其中的对应的传动杆动作,多组传动杆带动相应的多组夹纱剪纱装置到达相应的工作位置,完成选纱、引纱动作,多组夹纱剪纱装置交错工作,可实现多组色纱轮换参与编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上且夹纱剪纱装置处于选纱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上且夹纱剪纱装置处于引纱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变速齿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变速齿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控制器骨架1;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变速齿轮3、传动杆4;销轴5;螺栓6;小齿轮7;推拉杆8;摆动架9;夹纱剪纱装置10;数字电路11;换线器主体外板12;长孔13;直线型齿条14;凸脚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包括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12上的控制器骨架1,还包括传动杆4、数字电路11、用于驱动传动杆4做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变速齿轮3,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数字电路11分别通过螺栓6固定安装在控制器骨架1上,变速齿轮3、传动杆4分别通过销轴5安装在控制器骨架1上,传动杆4上设置有与销轴5配合的长孔13且可在销轴5上直线滑动,以实现后续控制的不同位置要求,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端上设置有与变速齿轮3相啮合的小齿轮7,换线器主体外板12上的纱剪纱装置10的主剪纱刀通过销轴安装在换线器主体外板12上,主剪纱刀上设置有凹面,传动杆4的上端设置有与变速齿轮3配合的直线型齿条14,传动杆4的下端设置有与夹纱剪纱装置10的主剪纱刀上的凹面配合的凸脚15,传动杆4做直线运动时其上的凸脚15对主剪纱刀上的凹面形成顶压,使夹纱剪纱装置10绕销轴5摆动,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与数字电路11电连接,数字电路11用于控制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的动作,以满足后续控制要求。

控制器骨架1上设置有多组驱动机构,并且在控制器骨架1上对应每组驱动机构的变速齿轮3设置有多个传动杆4,传动杆4与换线器主体外板12上的压夹纱剪纱装置10的主剪纱刀一一对应。

工作原理为:数字电路11控制多组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与减速机2工作,通过小齿轮7旋转带动与其对应的变速齿轮3旋转,变速齿轮3通过与对应的传动杆4上的直线型齿条14配合,使传动杆4做直线运动,传动杆4做直线运动时其上设置的凸脚15对相对应的夹纱剪纱装置10的主剪纱刀上的凹面形成顶压,使夹纱剪纱装置10到达参与编织的纱线处,将参与编织的纱线选出,此时,夹纱剪纱装置10处于选纱状态,然后传动杆4上的凸脚15继续顶压夹纱剪纱装置10的主剪纱刀上的凹面,使夹纱剪纱装置10绕销轴5摆动并将参与编织的纱线旋转到编织区域,此时夹纱剪纱装置10处于引纱状态,至此完成选纱、引纱动作。

本装置不需要与针织机三角配合,免去外部驱动,依靠数字电路11控制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4从而带动夹纱剪纱装置完成选纱、引纱动作,实现换线器选纱、引纱的独立控制以及换线器预期功能,冲击震动小,适用性强,工作稳定,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针织机生产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