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后整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1142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后整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料后整理机。



背景技术:

面料后整理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有效果(不透水、不毡缩、 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目前市场上用于面料后整理的设备大多体积巨大,不易摆放和移动,设备功能单一,在加工效率上不足。

如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 205775265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包括机身、面料给出滚筒、纺织助剂箱、摆动机构、浸泡池、烘干器、面料收集滚筒、若干个固定架和红外线扫描装置。该面料后整理设备能通过红外线扫描检测面料是否破损,能按纺织助剂的比例和名称进行纺织助剂的添加并对面料进行处理,适用性强,实用性高。但是,该面料后整理设备体积大,在厂房中占地面大,不宜移动和摆放。同时,该设备的加工流程过长导致整理加工效率低,更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面料后整理机,该整理机占地面积小,结合了上剂和轧光的功能,能够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料后整理机,包括机体,机体上端固定有机架,机架内设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推送辊、压辊、第二推送辊、收卷辊、储液装置以及轧光装置,第一推送辊两端分别与机架内侧固定;所述储液装置安装在机体下部,储液装置两端分别与机体内侧固定,储液装置内开有储液槽,所述第二推送辊安装在储液槽内,第二推送辊两端分别与储液槽内侧固定;所述压辊安装在机体下部且位于第二推送辊上方,压辊两端分别与机体内侧固定;所述收卷辊安装在机体下部且位于压辊一侧,收卷辊两端分别与机体内侧固定。

进一步的,轧光装置包括上盖、轧辊和轧光台,上盖两端分别与机架内侧固定,上盖下端开有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轧辊,轧辊两端分别与槽口内侧固定;所述轧光台安装在轧辊下方且两端与机体内侧固定,轧光台前侧设有固定在轧光台上的加热条,轧光台内安装有发热装置,所述加热条与发热装置连接;第一推送辊、压辊、第二推送辊、收卷辊两两平行;所述第一推送辊、第二推送辊、轧辊、收卷辊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槽内设有纺织助剂,所述纺织助剂的液面高度没过第二推送辊。纺织助剂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换,不同的纺织助剂能够给予纺织品不同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两侧分别开有入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入液口的位置与储液装置的位置对应,排液口的位置与储液装置的位置对应。通过入液口能够将纺织助剂导入储液槽中,通过排液口,能够将使用后的纺织助剂从储液槽中导出。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端与机体固定的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上的滚轮。所设的移动装置可以提高机体的移动能力,便于设备的运输。转移。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设备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方便摆放和转移;能够对布料进行上剂和轧光,功能更多;加工流程简洁,工作的时间短,效率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料后整理机,该整理机占地面积小,结合了上剂和轧花的功能,能够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体1,机体1上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机架2,每一机架2内均固定有驱动装置。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推送辊3、压辊4、第二推送辊5、收卷辊6、储液装置7以及轧光装置8。第一推送辊3、第二推送辊5、收卷辊6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推送辊3、第二推送辊5和收卷辊6转动,以达到推动布料的目的。第一推送辊3两端分别与机架2内侧固定且位于机架2前部,第一推送辊3在转动后能够对搭在第一推送辊3上的布料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

储液装置7两端分别与机体1内侧固定且位于机体1下部。储液装置7内开有一体成型的储液槽71,第二推送辊5安装在储液槽71内,第二推送辊5两端分别与储液槽71内侧固定,第二推送辊5与储液装置7之间活动连接。压辊4安装在机体1下部且位于第二推送辊5上方,压辊4两端分别与机体1内侧固定。其中,压辊4与第二推送辊5之间的距离很小。储液槽71内设有纺织助剂,纺织助剂的液面高度没过第二推送辊5,即整个第二推送辊5都在纺织助剂内。所设的压辊4能够将布料抵在第二推送辊5上,使其夹在压辊4和第二推送辊5之间。第二推送辊5在转动后对布料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布料在经过压辊4与第二推送辊5之间时,会浸没在纺织助剂中。所设的压辊4在布料的运动中能够挤压布料的表面,提高了布料的平整度,同时使布料对纺织助剂的吸收更均匀。纺织助剂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换,不同的纺织助剂能够给予纺织品不同的功能,包括更加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

本实施例中,轧光装置8包括上盖81、轧辊82和轧光台83。上盖81两端分别与机架2内侧固定,上盖81下端开有一体成型的槽口84。槽口84内安装有轧辊82,轧辊82两端分别与槽口84内侧固定,轧辊82的下端位于槽口84外。轧辊82上设有用于轧光的纹痕。轧光台83安装在轧辊82下方且两端与机体1内侧固定,轧光台83前侧设有固定在轧光台83上的加热条85。轧光台83内还安装有发热装置86,加热条85与发热装置86连接。轧辊82与驱动装置连接,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轧辊82可以进行转动,在推动布料向前的同时将布料抵在轧光台83上。所述的发热装置86能够提高加热条85的温度,使经过轧光台的布料加热到指定的温度。

收卷辊6安装在机体1下部且位于压辊4后侧,收卷辊6两端分别与机体1内侧固定。当收卷辊6转动后,能够将完成一次轧光的布料收拢在收卷辊6身上。

本实施例中,机体1两侧分别开有入液口和排液口。入液口的位置与储液装置7的位置对应,排液口的位置与储液装置7的位置对应。通过入液口能够将纺织助剂导入储液槽71中,通过排液口能够将使用后的纺织助剂从储液槽71中导出。

此外,机体1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9,移动装置9包括两端与机体1固定的轮轴以及安装在轮轴上的滚轮91。所设的移动装置9可以提高机体1的移动能力,便于设备的运输、转移。

该面料后整理机的工作流程为将需要加工的布料依次通过第一推送辊3、压辊4与第二推送辊5之间、轧光装置7之后放置在收卷辊6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推送辊3、第二推送辊5、收卷辊6以及轧辊82开始转动,通过通过发热装置86提高加热条85的温度;布料在第一推送辊3的推动下至储液装置7内,在浸入纺织助剂后通过第二推送辊5与压辊4的挤压后向前,经过加热条85处时对布料进行加热,轧辊82在推动布料向前的同时进行一次轧光,最后布料在收卷辊6的滚动下收卷起来。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