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507发布日期:2018-11-28 00:3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后整理机械烫光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



背景技术:

烫光机在纤维制品的后道干整理中应用广泛,例如长毛绒类的海派毛皮,中毛高的毛毯行业以及薄绒类的包括家纺行业、服装行业、装饰布行业等等。

烫光辊是毛绒类织物烫光机的一个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毛绒类织物的毛面纤维烫直并使之富有弹性和光泽;烫光辊工作原理是热源在辊体内对辊体进行加热,热量由辊体表面传到织物上,将织物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对织物进行拍打、熨平等风格化定型处理,达到效果,所以表面温度及一致性对于烫光辊来说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烫光辊的导热存在传导效率低,辊体表面温度不均衡,影响烫光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稳定可靠、导热效率高、热量损失小、辊体表面温度均衡的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辊壳体、内胆和导热介质;所述加热辊壳体内设置有内胆,内胆与加热辊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形成腔体,其腔体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加热辊壳体的内腔截面呈圆柱形、圆锥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内腔截面呈圆柱形、圆锥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液体或导热气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采用了加热内胆的方式,利用导热介质的特性将热量均衡传导至烫光辊表面,达到设定温度,实现了热源的高效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保证辊体表面的温度一致,实现对织物的烫光,节省大功率用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包括加热辊壳体1、内胆2和导热介质3;所述加热辊壳体1内设置有内胆2,内胆2与加热辊壳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形成腔体,其腔体内填充有导热介质3。

所述加热辊壳体1的内腔截面呈圆柱形、圆锥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加热辊壳体1的内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波纹状的。

所述内胆2的内腔截面呈圆柱形、圆锥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内胆2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波纹状的。

所述导热介质3为导热油、超导液或导热气体。

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的工作原理:

利用轴承、轴承座装置将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安装在烫光机的机架上,当加热辊在旋转过程中,对加热后的导热介质产生一个离心作用,迫使介质按需要方向流动,外壳内壁让导热介质向辊体中心及加热区方向流动,完成对流,实现热传导;即利用导热介质的特性将热量均衡传导至烫光辊表面,达到设定温度,实现了热源的高效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保证辊体表面的温度一致,实现对织物的烫光,节省大功率用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层结构加热辊装置采用了加热内胆的方式,利用导热介质的特性将热量均衡传导至烫光辊表面,达到设定温度,实现了热源的高效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保证辊体表面的温度一致,实现对织物的烫光,节省大功率用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