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夹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67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绗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绗缝机上的气动夹线器。



背景技术:

绗缝机是一种用于缝制床垫、床罩、棉被等上线形图案的纺织机械,它与缝纫机原理相似。现在的绗缝机均与电脑操作系统结合,实现了自动操控的目的;绗缝机工作的时候需要在某些时间段锁住面线,需要完成自动剪线的目的,而在此时需要通过夹线器锁住面线,并控制剪线后所留线头的长度。而目前,采用的是普通缝纫机上使用的电子夹线器,但使用过程中有如下问题,一是电磁铁压力不足致夹线不紧,使得面线容易脱离夹线器;二是缝制中由于夹线器为开口状态,有时面线从夹线器中跑出,需要停机重新装夹;三是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烧毁的危险,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夹线过程中不会松动且不会脱离的气动夹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夹线器,包括内部有腔体的夹线器本体、位于腔体内的压线柱以及驱动压线柱在腔体内部抽插运动的气缸,在所述的夹线器本体上开设有供面线穿过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的进线孔与出线孔位于腔体两侧的夹线器本体上,所述的压线柱作插入运动时将面线压紧在腔体的内壁上,此内壁为工作内壁。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工作内壁上设有耐压橡皮垫,所述的压线柱将面线压紧在耐压橡皮垫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夹线器本体两端部均设置开口,一端设置固定块,另一端设置连接板;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气缸,所述的气缸穿过固定块驱动压线柱运动;在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耐压橡皮垫,所述的压线柱将面线压紧在耐压橡皮垫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工作内壁到进线孔与出线孔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耐压橡皮垫的厚度。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耐压橡皮垫的面积大于腔体在垂直于压线柱运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进线孔的直径小于出线孔的直径。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进线孔与出线孔均为锥面孔。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腔体在靠近出线孔以及进线孔的位置呈弧形,所述的压线柱在腔体的中部运动,所述的压线柱与出线孔以及进线孔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压线柱头部设置用于压紧面线的滚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封闭的进线孔与出线孔的设计,使得面线不会脱落,并通过气缸控制压线柱将面线进行锁住,由于气缸的压力比电磁铁大得多,可以方便控制剪线后所留线头的长度,提高夹线的稳定性以及剪线的质量和可靠性;不再使用电磁铁,从而杜绝了使用电磁铁的夹线不紧以及容易烧毁等缺陷;该气动夹线器具有体积小、穿线方便、工作可靠以及安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体; 2、夹线器本体; 3、压线柱; 4、气缸; 5、面线; 6、进线孔; 7、出线孔; 8、工作内壁; 9、耐压橡皮垫; 10、固定块; 11、连接板; 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夹线器,主要用于纺织行业的绗缝机上,它包括内部有腔体1的夹线器本体2、位于腔体1内的压线柱3以及驱动压线柱3在腔体1内部抽插运动的气缸4,在所述的夹线器本体2上开设有供面线5穿过的进线孔6和出线孔7,所述的进线孔6与出线孔7位于腔体1两侧的夹线器本体2上,所述的压线柱3作插入运动时将面线5压紧在腔体1的内壁上,此内壁为工作内壁8。气缸4驱动压线柱3插入腔体1内,推动面线5与工作内壁8紧紧贴合,保证面线5不会运动。

基于上述结构,在工作内壁8上安装耐压橡皮垫9能够增加面线5与压线柱3的摩擦,提高夹紧的力度,能够方便更换耐压橡皮垫9;为了更方便的进行更换耐压橡皮垫9,夹线器本体2的一端开设开口,在所述的开口处固定可拆卸的连接板11,耐压橡皮垫9安装在连接板11的内侧,当耐压橡皮垫9发生磨损导致夹线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将连接板11拆卸更换耐压橡皮垫9即可。

在夹线器本体2的另一端也设置开口,在其开口端设置固定块10,气缸4设置在固定块10的外侧,气缸4的气缸轴穿过固定块10驱动压线柱3运动;耐压橡皮垫9的面积大于腔体1在垂直于压线柱3运动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即耐压橡皮垫9能够完全覆盖住夹线器本体2靠近连接板11的开口,提高压线柱3压紧面线5的准确性;因为在使用中,若耐压橡皮垫9的高度过高,从而会导致面线5在出线孔7与进线孔6内运动时容易与耐压橡皮垫9发生碰触,使得耐压橡皮垫9表面出现划痕,出现压不紧的缺陷,故耐压橡皮垫9的高度需要小于工作内壁8到进线孔6与出线孔7边缘的最小距离,使耐压橡皮垫9不会凸出至出线孔7与进线孔6的内部。

在设计时,出线孔7以及进线孔6均采用封闭的圆孔,并将进线孔6的直径设计为小于出线孔7的直径,这能够保证面线5从进线孔6进入并很容易从出线孔7穿出,提高穿线的效率;进一步,将出线孔7以及进线孔6设计为锥面孔,锥面孔对面线5能够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快速穿线;目前,使用的出线孔7与进线孔6,均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靠近腔体1的直孔,第二部分为位于直孔上的锥面孔,锥面孔起导向作用。

腔体1主要的功能有两点,第一,连通进线孔6与出线孔7;第二,保证压线柱3在腔体1内自由运动,故腔体1需要大于压线柱3形成间隙12,腔体1在靠近出线孔7以及进线孔6的位置呈弧形;而在使用中,若腔体1虽然能够保证压线柱3的运动,但是腔体1与压线柱3之间的间隙12过小,容易导致面线5在压线柱3快速运动的过程中被剪断,所以腔体1与压线柱3之间的间隙12在靠近出线孔7与进线孔6的位置需要略大一些,能够保证面线5不被剪断即可。而腔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压线柱3的形状进行设计。

气动夹线器的工作过程为,绗缝机电脑控制给出信号驱动气缸4快速运动,气缸4快速带动压线柱3插入腔体1内,压线柱3头部接触面线5并带动面线5与耐压橡皮垫9接触并保持,面线5被压线柱3压在耐压橡皮垫9上实现夹线的目的;为了提高摩擦,在压线柱3的头部设置滚花。

综上,采用新型结构的气动夹线器,杜绝了电磁铁的使用,不会出现压力不足、烧毁等缺陷;使用耐压橡皮垫9与压线柱3的配合,提高夹线的稳定性;出线孔7的直径大于进线孔6的直径,出线孔7与进线孔6均采用锥面孔,提高进线以及出线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