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348发布日期:2018-06-28 03: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内筒。



背景技术:

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主要包括箱体、外筒和内筒。其中箱体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上盖,外筒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外筒盖,内筒的周向上在与外筒盖对应的位置处枢转地设置有内筒盖。当内筒盖转动到内筒的顶部时,上盖、外筒盖和内筒盖对准,用户可以将上盖、外筒盖和内筒盖依次打开,向内筒内投放衣物或者从内筒内将衣物取出。

通常内筒盖被设置成对开式的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其中第一内筒盖上设置有卡钩,第二内筒盖上设置有卡槽。当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都被关闭时,卡钩能够卡进卡槽内并勾住卡槽的边缘将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锁定到一起。

现有技术中的内筒盖通常可以绕其与内筒的枢转处自由转动,用户在关闭内筒盖时很容易过度按压内筒盖,致使内筒盖变形。长久使用甚至会导致卡钩不能卡进卡槽内,使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不能被锁定到一起。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内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的内筒盖容易被用户过度按压致使内筒盖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筒体和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内筒盖;所述内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内筒盖相对应,以便所述内筒盖关闭时能够与所述止挡件相抵,从而防止所述内筒盖关闭时被过度枢转。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筒盖包括对开式的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并且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止挡件相抵。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挡件包括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所述第一凸出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内筒盖相抵,所述第二凸出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内筒盖相抵。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筒盖上设置有卡勾,所述第二内筒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关闭时,所述卡勾能够卡进所述卡槽内并勾紧所述卡槽的边缘,并因此将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锁定在关闭状态。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筒盖或所述第二内筒盖上设置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能够被操作从而使所述卡勾脱离所述卡槽,进而使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被打开。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筒盖上,并且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被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键能够与所述第二内筒盖的自由端相抵,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发生相对移动,进而防止所述卡勾脱离所述卡槽。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键与所述第一内筒盖滑动连接,并且,所述控制键和所述第一内筒盖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用于使所述控制键在被按压后能够自动弹起。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键包括导向结构,所述控制键沿所述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内筒盖滑动。

在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内筒盖和所述第二内筒盖同步打开或关闭。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所述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上述内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筒。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筒上设置止挡件,并使内筒盖在被关闭时能够与该止挡件相抵,避免了内筒盖被关闭时枢转过度的现象,从而避免了内筒盖因枢转过度而变形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止挡件包括第一凸出结构和第二凸出结构,内筒盖在被关闭时,第一内筒盖能够与第一凸出结构相抵,第二内筒盖能够与第二凸出结构相抵,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止挡件能够同时避免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枢转过度发生变形。

更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通过将第一内筒盖上的控制键设置成能够与第二内筒盖的自由端相抵的形式,从而防止了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发生相对移动,进而防止了卡勾脱离卡槽。避免了用户因意外操作按下第一内筒盖时,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被意外打开的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顶开式滚筒洗衣机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筒盖和第二内筒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挡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挡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上盖;2、外筒;21、外筒盖;3、内筒;31、筒体;32、第一内筒盖;321、卡勾;322、控制键;3221、导向结构;3222、止挡端;323、加强件;33、第二内筒盖;331、卡槽;34、第一复位弹簧;35、第二复位弹簧;36、联动机构;37、止挡件;371、第一凸出结构;372、第二凸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节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为例来对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进行介绍说明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开式衣物处理设备还可以是顶开式干衣机和顶开式洗干一体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由外到内主要包括箱体1、外筒2和内筒3。其中,箱体1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上盖11,外筒2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外筒盖21,内筒3包括筒体31和设置在筒体31周向上的内筒盖。当内筒盖转动到内筒3的顶部时,上盖11、外筒盖21和内筒盖对准,用户可以将上盖11、外筒盖21和内筒盖依次打开,向内筒3中投放衣物或者从内筒中将衣物取出。

如图1和图2所示,内筒盖主要包括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分别枢转地设置在内筒1的周向上,并且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呈对开式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都被关闭时,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位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内侧。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的结构和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都被关闭时,使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位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外侧;或者,使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相平行地对准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3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34和第二复位弹簧35。其中,第一复位弹簧34设置在第一内筒盖32和筒体31之间,用于使第一内筒盖32在被解锁之后能够自动打开;第二复位弹簧35设置在第二内筒盖33和筒体31之间,用于使第二内筒盖33在被解锁之后能够自动打开。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之间设置联动机构36,通过该联动机构36使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同步打开和/或关闭,以便于用户单手操作其中的一个内筒盖时能够使两个内筒盖同时打开或关闭。由于使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同步打开和/或关闭的联动机构36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且常用的,所以此处不再对该联动机构36做过多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内筒盖32上设置有卡勾321和控制键322,第二内筒盖33上设置有卡槽331。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都被关闭时,卡勾321能够卡进卡槽331,并勾住卡槽331靠近第一内筒盖2的边缘,从而将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锁定在关闭状态。进一步,锁定在关闭状态的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能够通过控制键322限制活动,防止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发生相对移动,使卡勾321脱离卡槽331,进而避免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意外打开。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需要被打开时,通过操作控制键322能够解除其对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的限定,使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能够相对移动,进而使卡勾321能够脱离卡槽331。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键322与第一内筒盖32滑动连接,具体地,控制键322能够沿第一内筒盖32的厚度方向滑动。优选地,控制键322设置有用于引导控制键322滑动的导向结构3221,该导向结构32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或接近平行于第一内筒盖32的厚度方向。进一步,控制键322与第一内筒盖3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优选地是弹簧,该弹簧用于使控制键322在被用户按下之后自动弹起,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该弹簧优选地套设在导向结构3221上,其一端与第一内筒盖32相抵,另一端与控制键322的内侧相抵。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他形式的弹性构件替代弹簧,并设置在控制键322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导向结构3221底端的弹簧片。

继续参阅图4和图5,第一内筒盖32上还设置有加强件323。该加强件323与第一内筒盖3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将加强件323和第一内筒盖32固定连接到一起。例如,使加强件323和第一内筒盖32一体制成。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卡勾321和加强件323一体制成。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卡勾321和加强件323设置成分离的构件,然后固定连接到一起。

继续参阅图4和图5,控制键322具有止挡端3222,并且该止挡端3222做得足够厚,以便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都被关闭之后,止挡端3222的外侧面高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外侧。

如图2所示,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锁定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位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内侧。当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同时向外打开时,由于卡勾321已经勾住了卡槽331的边缘,所以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不能被打开。当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同时向内按压时,由于控制键322的止挡端3222的外侧面高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外侧,所以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边缘会随着向内转动与止挡端3223相抵。因此,卡勾321不能脱离卡槽331,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不能被打开。当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相对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向外移动时,由于卡勾321已经勾住了卡槽331的边缘,所以第一内筒盖32不能相对于第二内筒盖33向外移动,只会使卡勾321勾紧卡槽331的边缘,使得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不能被打开。当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相对于第一内筒盖32的自由端向外移动时,由于控制键322的止挡端3222的外侧面高于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外侧,所以第二内筒盖33的自由端的边缘会随着向内转动与止挡端3222相抵,因此,卡勾321不能脱离卡槽331,进而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不能被打开。因此,控制键322能够防止被关闭的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意外打开,尤其是在洗衣机进行洗衣作业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3还包括止挡件37。该止挡件37固定地设置在筒体31的一端。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关闭时,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止挡件37相抵,防止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关闭时转动过度发生形变,影响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的美观,甚至使卡勾321不能卡进卡槽331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更改为一个内筒盖,并使该内筒盖与筒体31枢转连接。该内筒盖在被关闭时能够与止挡件37相抵。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止挡件37的具体形状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使止挡件37能够对联动机构36进行隐藏,从而保证了内筒3的美观性。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止挡件37包括第一凸出结构371和第二凸出结构372。其中,第一凸出结构371与第一内筒盖32相对应,第二凸出结构372与第二内筒盖33相对应。第一内筒盖32在被关闭且转动过第一内筒盖32与第二内筒盖33锁定的位置时能够与第一凸出结构371相抵,防止了第一内筒盖32因转动过量而发生变形。第二内筒盖33在被关闭且转动过第一内筒盖32与第二内筒盖33锁定的位置时能够与第二凸出结构372相抵,防止了第二内筒盖33因转动过量而发生变形。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凸出结构371可以与第一内筒盖32内侧的任何位置相抵,例如自由端。第二凸出结构372可以与第二内筒盖33内侧的任何位置相抵,例如自由端。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省去第一凸出结构371或第二凸出结构372,使止挡件37只能够与第一内筒盖32或第二内筒盖33相抵。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筒体3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止挡件37。

下面结合图2来对止挡件37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当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被关闭且转动过两者被锁定的位置时,随着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的进一步转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能够分别与第一凸出结构371和第二凸出结构372相抵,使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停止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中仅有一个与对应的凸出结构相抵时也能够使第一内筒盖32和第二内筒盖33停止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筒3不仅能够避免内筒盖被意外打开,而且还避免了内筒盖在被关闭时被按压过度发生变形现象。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