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566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上,每一枚织针伴随有一枚沉降片,其功用是对编织机构编织过程中形成的线圈进行接压(即压圈)而藉以配合织针成圈和辅助退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状态可分为闭合和打开两种状态,具体而言,在编织过程中处于闭合状态,而其他时间均处于打开状态,闭合和打开状态均受控于沉降片驱动装置(也称沉降片控制装置,以下同)。

前述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是相对于沉降片驱动装置而言的,虽然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沉降片在前述打开与闭合两种状态中转换,但结构上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即:前者是在无需另行配备由诸如电机、齿轮及齿条之类的部件组成的独立的动力控制装置的前提下通过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机头带动;后者并不由机头带动,而是凭借类似于前述独立的动力控制装置带动。前述的典型的文献公开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529218C推荐的“针织横编机压纱机构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后者的典型的文献公开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35068U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驱动装置”(具体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3段)、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96531B介绍的“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控制装置”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44327Y揭示的“沉降片装置”,等等。

由上述可知:“沉降片自驱动装置”与“沉降片驱动装置”两者虽然存在一字之差,但是前者的技术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例如不仅结构简单而得以方便制造、安装以及方便使用与维护,而且在编织机构的机头高速运动状态下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而藉以避免后者结构因电机控制有失同步造成沉降片踵导轨板位置不准引发沉降片动作失误而影响织针成圈、退圈。

但是,包括上述CN100529218C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存在以下通弊:由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CN100529218C称“导轨板”)是完全随编织机构的机头同步运动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和沉降片及其沉降片片踵的磨损并且当磨损至一定程度时只能撤换。尤其,该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始终被业界认为是正常的,然而经本申请人细致分析认为:既然沉降片片踵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功用是使沉降片在前述的打开与闭合两种状态之间转换,那么完全可以使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适当滞后机头运动,即完全可以避免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随机头运动的最初的一段无效行程,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无效运动和沉降片的多余动作,最终避免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及沉降片的过度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提出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其授权公告号为CN105220339B,该专利方案解决了前述技术问题并且客观上兑现了其在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但是上述CN105220339B仍存在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也可称“沉降片三角”或“生克三角”,以下同)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之间的连接效果并不能达到业界期望的实际使用要求,具体而言,由于连结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滑销(由于共有四个滑销,因此该专利称第一、第二、第三滑销和第四滑销)存在挣脱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情形,即存在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分离的情形,因而一旦滑销脱落,那么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无法正常地循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上的滑销导槽滑动,即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运动功能丧失,影响沉降片的打开与闭合,最终无法由沉降片对编织机构编织过程中形成的线圈进行压圈,使编织工作被迫中止,除非将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通过滑销在对应于前述滑销导槽的位置重新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配合。然而将脱落的滑销重新恢复到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可靠连接的工作较为麻烦,甚至需要更换滑销,重新焊接成铆接。于是一方面影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增大了设备管护人员的检护维修作业强度,鉴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防止滑销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上挣脱而藉以确保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的良好配合效果并且既可避免影响编织效率又能显著减轻设备检护人员的作业强度的结构改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机头;所述的沉降片自驱动装置包括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在使用状态下与所述机头朝向针床的一侧固定;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与所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连接并且在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一第一滑销导槽、一第二滑销导槽、一第三滑销导槽和一第四滑销导槽,该第一滑销导槽、第二滑销导槽、第三滑销导槽和第四滑销导槽之间各由滑销导槽隔档分隔;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该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中的其中一枚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的左端下方并且连接有一第一滑销和一第二滑销,而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中的另一枚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的右端下方并且连接有一第三滑销和一第四滑销,第一滑销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连接并且与所述的第一滑销导槽滑动配合,第二滑销与所述的第二滑销导槽滑动配合并且同时与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上方设置的一连杆板的左端连接,第三滑销与所述的第三滑销导槽滑动配合并且同时与所述连杆板的右端连接,第四滑销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连接并且与所述第四滑销导槽滑动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所述的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以及第四滑销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滑销凸帽腔,在所述的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以及第四滑销的下端各构成有一滑销凸帽,该滑销凸帽与所述的滑销凸帽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上并且在朝向下的一侧各以间隔状态嵌设有磁吸合部件,在使用状态下该磁吸合部件与沉降片床相吸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由机头固定板和滑动座连接板共同构成并且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机头固定板与所述机头朝向所述针床的一侧固定,所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连同所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与滑动座连接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头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机头固定板调整固定孔,在该机头固定板调整固定孔上配设有机头固定板调整螺钉,该机头固定板调整螺钉与所述机头固定;在所述滑动座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滑动座调整孔,在所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滑动座调整孔的位置开设有滑动座调整螺钉孔,该滑动座调整螺钉孔通过滑动座调整螺钉在对应于滑动座调整孔的位置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销导槽、第二滑销导槽、第三滑销导槽的两端以及所述的第四滑销导槽的两端的位置各嵌设有一滑销减振垫,而在所述的滑销导槽隔档上并且位于导槽隔档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孔,在对应于该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孔的位置通过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固定有一减振垫压板,该减振垫压板的端部与滑销减振垫的上方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销的上端探出所述的第一滑销导槽并且配设有一第一滑销卡簧,藉由该第一滑销卡簧在对应于第一滑销导槽的位置将第一滑销与所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杆板的左端开设有一连杆板左滑销孔,而右端开设有一连杆板右滑销孔,所述第二滑销的上端依次探入所述的第二滑销导槽和所述的连杆板左滑销孔并且配设有一第二滑销卡簧,藉由该第二滑销卡簧以及连杆板而将第二滑销在对应于第二滑销导槽的位置与所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销的上端依次探入所述的第三滑销导槽和所述的连杆板右滑销孔并且配设有一第三滑销卡簧,藉由该第三滑销卡簧以及连杆板而将第三滑销在对应于第三滑销导槽的位置与所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销的上端探出所述的第四滑销导槽并且配设有一第四滑销卡簧,藉由该第四滑销卡簧将第四滑销在对应于第四滑销导槽的位置与所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循着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沉降片片踵导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磁吸合部件为圆柱体形状的磁铁或矩形体形状的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沉降片片踵导槽的右端端口的位置形成有一沉降片片踵导入口,该沉降片片踵导入口朝着背离所述沉降片片踵导槽的方向渐渐张大而构成八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以及第四滑销上各构成有一滑销窄缩颈,该滑销窄缩颈位于所述的滑销凸帽的上方,在所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和第四滑销的位置各开设有一滑销窄缩颈配合孔,所述的滑销窄缩颈与该滑销窄缩颈配合孔相配合,所述的滑销凸帽在对应于所述滑销凸帽腔的位置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铆固时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和第四滑销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滑销凸帽腔,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和第四滑销的下端在对应于滑销凸帽腔的位置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铆固时形成滑销凸帽,因而将第一滑销、第二滑销、第三滑销和第四滑销的直径由已有技术的上大下小变为上小下大,能可靠地防止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上挣脱,确保沉降片片踵导轨板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的良好配合效果,既可避免影响编织机构的编织效率,又能显著减轻设备检护人员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结构体系的一机头1。示出了沉降片自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2,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2在使用状态下与前述机头1朝向针床的一侧固定;示出了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与前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2连接并且在该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的长度方向自左向右依次开设有一第一滑销导槽31、第二滑销导槽32、第三滑销导槽33和一第四滑销导槽34,该第一滑销导槽31、第二滑销导槽32、第三滑销导槽33和第四滑销导槽31、32、33、34之间各由滑销导槽隔档35分隔;示出了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该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中的其中一枚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图1所示的左边的一枚)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的长度方向的左端下方并且连接有一第一滑销41和一第二滑销42,而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中的另一枚(图1所示的右边的一枚)沉降片片踵导轨板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的长度方向的右端下方并且连接有一第三滑销43和一第四滑销44,第一滑销41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连接并且与前述的第一滑销导槽31滑动配合,第二滑销42与前述的第二滑销导槽32滑动配合并且同时与对应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上方设置的一连杆板45的左端连接,第三滑销43与前述的第三滑销导槽33滑动配合并且同时与前述连杆板45的右端连接,第四滑销44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连接并且与前述第四滑销导槽34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分别对应于前述的第一滑销41、第二滑销42、第三滑销43以及第四滑销44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滑销凸帽腔46,在前述的第一滑销41、第二滑销42、第三滑销43以及第四滑销44的下端各构成有一滑销凸帽,该滑销凸帽与前述的滑销凸帽腔46相配合。

在图1和图2中,申请人虽然仅示出了第三滑销43下端的滑销凸帽432,但是并不会对第一、第二滑销41、42以及第四滑销44的下端的滑销凸帽的理解产生困惑。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上并且在朝向下的一侧各以间隔状态嵌设有磁吸合部件47,在使用状态下该磁吸合部件47与沉降片床相吸合。由于滑降片床的结构、功用等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参见中国专利CN1052203393B,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前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固定架2由机头固定板21和滑动座连接板22共同构成并且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机头固定板21与前述机头1朝向前述针床的一侧固定,前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连同前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与滑动座连接板22连接。

在前述机头固定板21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机头固定板调整固定孔211,在该机头固定板调整固定孔211上配设有机头固定板调整螺钉2111,该机头固定板调整螺钉2111与前述机头1固定;在前述滑动座连接板22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滑动座调整孔221,在前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上并且在对应于滑动座调整孔221的位置开设有滑动座调整螺钉孔36,该滑动座调整螺钉孔36通过滑动座调整螺钉361在对应于滑动座调整孔221的位置与前述滑动座连接板22连接。

在对应于前述第一滑销导槽31、第二滑销导槽32和第三滑销导槽33的两端以及前述的第四滑销导槽34的两端的位置各嵌设有一滑销减振垫5,而在前述的滑销导槽隔档35上并且位于导槽隔档35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孔351,在对应于该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孔351的位置通过减振垫压板固定螺钉35111固定有一减振垫压板3511,该减振垫压板3511的端部与滑销减振垫5的上方接触。

前述第一滑销41的上端探出前述的第一滑销导槽31并且配设有一第一滑销卡簧411,藉由该第一滑销卡簧411在对应于第一滑销导槽31的位置将第一滑销41与前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滑动连接;在前述连杆板45的左端开设有一连杆板左滑销孔451,而右端开设有一连杆板右滑销孔452,前述第二滑销42的上端依次探入前述的第二滑销导槽32和前述的连杆板左滑销孔451并且配设有一第二滑销卡簧421,藉由该第二滑销卡簧421以及连杆板45而将第二滑销42在对应于第二滑销导槽32的位置与前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滑动连接;前述第三滑销43的上端依次探入前述的第三滑销导槽33和前述的连杆板右滑销孔452并且配设有一第三滑销卡簧431,藉由该第三滑销卡簧431以及连杆板45而将第三滑销43在对应于第三滑销导槽33的位置与前述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3滑动连接;前述第四滑销44的上端探出前述的第四滑销导槽34并且配设有一第四滑销卡簧441,藉由该第四滑销卡簧441将第四滑销44在对应于第四滑销导槽34的位置与前述的沉降片片踵导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

在前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循着一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的长度方向各构成有一沉降片片踵导槽48。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磁吸合部件47为圆柱体形状的磁铁,但是也可使用矩形体形状的磁铁。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沉降片片踵导槽48的右端端口的位置形成有一沉降片片踵导入口481,该沉降片片踵导入口481朝着背离前述沉降片片踵导槽48的方向渐渐张大而构成八字形。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第一滑销41、第二滑销42、第三滑销43以及第四滑销44上各构成有一滑销窄缩颈,该滑销窄缩颈位于前述的滑销凸帽的上方,在前述的一对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上并且在分别对应于第一滑销41、第二滑销42、第三滑销43和第四滑销44的位置各开设有一滑销窄缩颈配合孔49,前述的滑销窄缩颈与该滑销窄缩颈配合孔49相配合,前述的滑销凸帽在对应于前述滑销凸帽腔46的位置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铆固时构成。

为了便于公众解读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在图1中示出了第三滑销43上的滑销窄缩颈。并且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将前述的滑销凸帽432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滑销凸帽腔46的腔壁实施焊接,申请人在图2中示出了焊接缝6,于是更能防止第一滑销41、第二滑销42、第三滑销43和第四滑销44出现与沉降片片踵导轨板4的分离情形。

由于整个滑降片自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5220339B,因而不再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圆满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