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隐形袜织袜机的提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418发布日期:2018-09-05 01: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隐形袜织袜机的提花装置。



背景技术:

圆袜机是一种生产袜子的针织机械。圆袜机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双向编织袋状的袜跟与袜头。圆袜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选针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密度调节机构和牵拉机构组成。编织机构的作用是把纱线通过成圈机件的工作,编织成管状袜坯。主要成圈机件有织针、沉降片、底角片和提花针。织针在针筒内作上下运动进行编织,提花针设于织针下方以在需要时顶起织针。

现有用于驱动提花针升降来完成橡筋线编织的提花装置均安装在下载盘上,这使得提花针在运动时的受力点均在提花针底部,进而导致提花针在运动时受到的弯矩较大。由于提花针的长度较长且呈薄片状,故提花针在受到较大弯矩时很容易发生损坏。

隐形袜又称“船型袜”,是一种在脚背开口的短袜。与普通袜子不同,隐形袜的长度通常较短,袜口在往往脚踝以下,故在穿上鞋子常常看不到隐形袜。由于隐形袜在视觉上让人感觉象没穿袜子,适合搭配大多数的休闲鞋。同时,隐形袜可使男性免受夏季活动量大,脚汗过多、散发异味的尴尬。故隐形袜十分受是使用者欢迎。但是,隐形袜也存在易脱落的缺陷,由于隐形袜的袜身较短,故袜子开口处的橡筋圈的宽度也要缩短。较窄的橡筋圈难以抱紧使用者的脚部。

隐形袜易脱落的问题能够通过在袜子开口靠近脚后跟的位置增设一段橡筋来缓解。但是,若由于增设的橡筋是整圈编织上去的,就会导致隐形袜开口远离脚后跟的位置也会编织上一层橡筋,进而影响美观程度。故需要在隐形袜编织时驱动针筒循环进行正转和反转,进而使得橡筋只编织在袜子开口靠近脚后跟的位置。可是,现有的提花装置是采用倾斜设置的金属片来驱动提花针向上运动,由于金属片只向一侧倾斜,故针筒必须按照确定的方向转动才能驱动提花针向上运动,若转向错误则会损坏提花针,故无法实现针筒的正反转。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改善提花针受力情况,且能够编织出开口靠近脚后跟处有一段橡筋袜子的织袜机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隐形袜织袜机的提花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盘、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第三提花三角刀、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的安装盘固定在织袜机的中台板上。

所述的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及第三提花三角刀沿安装盘的周向设置。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及第三提花三角刀均由弧形三角块和刀杆组成。所述弧形三角块的外侧面与刀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的刀杆与安装盘构成沿刀杆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副。刀杆的轴线沿安装盘的径向设置。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第三提花三角刀内的刀杆由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分别驱动。

所述弧形三角块的内侧面在垂直于刀杆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顶角处倒有圆角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位于底边的上方。等腰三角形对应有一根进给线段。所述进给线段的一端端点为对应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另一端端点在安装盘轴线上。进给线段垂直于对应等腰三角形所在平面。

所述第一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与第二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成114°角。所述第二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与第三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成126°角。所述第三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与第一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成120°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与零位线段成60°角。零位线段与第一提花三角刀对应的进给线段的夹角为60°角。所述的零位线段为一个端点位于针筒的零位针上,另一个端点位于安装盘1轴线上的线段在三根进给线段所在平面上的投影。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第三提花三角刀内刀杆远离弧形三角块的那端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的推出杆分别固定。所述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均固定在中台板上。所述的第三气缸固定在安装盘上。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推出杆的轴线与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第三提花三角刀内刀杆的轴线分别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中心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三个三角槽,三个三角槽均与安装盘的底面连通。三个三角槽沿安装盘周向的位置与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第三提花三角刀内弧形三角块的位置分别对应。

进一步地,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缩回的情况下,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及第三提花三角刀内弧形三角块的顶部分别卡入三个三角槽内。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均推出的情况下,第一提花三角刀、第二提花三角刀及第三提花三角刀的弧形三角块内侧面的回转轴线均与安装盘的轴线共线,且三个弧形三角块均与工作区域相交。工作区域呈圆弧柱体状,针筒上提花针的提花凸起的外端边缘在工作区域的外侧面上,内端边缘在工作区域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盘的中心孔套置在针筒外侧,并与针筒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三角块关于一个经过针筒轴线的竖直平面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三角块的内侧面内凹设置,且呈部分圆柱面状。弧形三角块内侧面的回转轴线与安装盘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位于织袜机的中台板,使得提花针的受力点位于提花针中部。相比于提花针的受力点位于底部的现有提花装置,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提花针受的弯矩大小,大大提升了提花针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改变提花针受力位置为中部后,针筒的转速能够提高50%。由于针筒的转速与织袜速度正比,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升了织袜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织袜机在隐形袜袜口靠近后跟的位置编织上多层橡筋线,而不影响隐形袜袜口远离后跟的位置的形状。保证了隐形袜袜口抱紧使用者的脚踝,进而在保持隐形袜隐形效果的同时,解决了隐形袜无法易脱离脚后跟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盘上设置的三角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三角槽既缩小了整个织袜机的整体尺寸,又减小了织针筒外侧无用空隙的大小,减小了杂物进入织袜机导致织针筒内织针碰撞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个气缸均缩回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个气缸均推出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盘与三把提花三角刀装配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提花三角刀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提花三角刀的端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用于隐形袜织袜机的提花装置,包括安装盘1、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第三提花三角刀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和第三气缸7。安装盘1固定在织袜机的中台板8正中位置开设的安装孔内。安装盘1的中心孔套置在针筒外侧,并与针筒同轴设置。

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沿安装盘1的周向设置。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均由弧形三角块和刀杆组成。弧形三角块的外侧面与刀杆的一端固定。刀杆与安装盘1的底面构成沿刀杆轴线方向滑动的滑动副。刀杆的轴线沿安装盘1的径向设置。弧形三角块的内侧面呈部分圆柱面状。弧形三角块内侧面的回转轴线与安装盘1的轴线平行。弧形三角块关于一个经过针筒轴线的竖直平面对称。

如图3、4和5所示,弧形三角块内侧面在垂直于刀杆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顶角处倒有圆角的等腰三角形状。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顶角相对的边)水平设置,且顶角的顶点位于底边的上方。等腰三角形对应有一根进给线段。进给线段的一端端点为对应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另一端端点在安装盘1轴线上。进给线段垂直于对应等腰三角形所在平面。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对应的进给线段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3所示,第一提花三角刀2对应的进给线段与第二提花三角刀3对应的进给线段成114°角。第二提花三角刀3对应的进给线段与第三提花三角刀4对应的进给线段成126°角。第三提花三角刀4对应的进给线段与零位线段成60°角。零位线段与第一提花三角刀2对应的进给线段的夹角为60°角。零位线段为一个端点位于针筒的零位针上,另一个端点位于安装盘1轴线上的线段在三根进给线段所在平面上的投影。

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第三提花三角刀4内刀杆远离弧形三角块的那端与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三气缸7的推出杆分别固定。第一气缸5及第二气缸6均固定在中台板8上。第三气缸7固定在安装盘上。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三气缸7推出杆的轴线与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第三提花三角刀4内刀杆的轴线分别平行。

安装盘1中心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三个三角槽,三个三角槽均与安装盘1 的底面连通。三个三角槽沿安装盘1周向的位置与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第三提花三角刀4内弧形三角块的位置分别对应。

在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及第三气缸7均缩回的情况下,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内弧形三角块的顶部分别卡入三个三角槽内。三角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三角槽既缩小了整个织袜机的整体尺寸,又减小了织针筒外侧无用空隙的大小,减小了杂物进入织袜机导致织针筒内织针碰撞损坏的可能性。在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及第三气缸7均推出的情况下,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 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的弧形三角块内侧面的回转轴线均与安装盘1的轴线共线,且三个弧形三角块均与工作区域相交。工作区域呈圆弧柱体状,针筒上提花针的提花凸起的外端边缘在工作区域的外侧面上,内端边缘在工作区域的内侧面上。此时,在针筒转动的情况下,针筒上的提花针沿弧形三角块上升。由于弧形三角块关于一个经过针筒轴线的竖直平面对称,故无论针筒是朝哪个方向转动,提花针沿弧形三角块上升,解决了提花斜面限制针筒转向的问题。这使得在织袜机在织袜过程中能够进行正反转切换。而织袜机进行正反转切换能够实现袜子非整周的编织,即只让袜子的一侧编织上纱线或橡筋线。故弧形三角块能够使得织袜机在隐形袜袜口靠近后跟的位置编织上多层橡筋线,而不影响隐形袜袜口远离后跟的位置的形状。隐形袜袜口靠近后跟的位置编织上的橡筋线能够抱紧使用者的脚踝,进而在保持隐形袜隐形效果的同时,解决了隐形袜无法易脱离脚后跟的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位于织袜机的中台板8上,在织袜机中,中台板8位于针筒轴向的中部位置,故弧形三角块抬升提花针时提花针的受力点位于提花针的中部。相比于提花针的受力点位于底部的现有提花装置,使得提花针受点力位于中部的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提花针受到的弯矩大小,大大提升了提花针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受力点位于底部的提花针不能适应针筒的高速旋转,故现有技术在袜子编织中针筒的转速较低。改变提花针受力位置为中部后,针筒的转速能够提高50%。由于针筒的转速与织袜速度正比,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升了织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步骤一、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织袜机进行隐形袜体的编织。

步骤二、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织袜机需要编织橡筋圈后,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及第三气缸7均推出,使得第一提花三角刀2、第二提花三角刀3及第三提花三角刀4能够驱动提花针升降。

步骤三、针筒循环进行正转和反转,在隐形袜开口靠近后跟的位置编织橡筋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