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3699发布日期:2018-06-15 23:00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仅依靠单纯的人力劳动已无法达到卫生整洁的目的,因此需要专门的洗涤工具来辅助人们进行清洁。例如,目前人们对袜子的清洗主要是采用人工搓洗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长时间接触洗涤剂等化学物质,会对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进而伤害到皮肤。因此,人们开始设计各种洗袜子机器。目前,大部分的洗袜子机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洗衣机,主要通过电机进行驱动,不仅体积较大,对使用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且洗涤效果较差,难以将体积小、重量轻的袜子完全洗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筒、转动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内筒内的手压式旋转杆,该手压式旋转杆与内筒传动连接,所述的手压式旋转杆上套设有与内筒相适配的压盖。将待清洗的袜子置于内筒中,通过手压式旋转杆带动内筒转动,对袜子进行洗涤。针对袜子质量轻的特点,通过设计压盖,能够防止洗涤过程中袜子因为质量过小而浮起,同时也防止水流溅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筒内设有旋转台,该旋转台位于内筒的底部与外筒之间,所述的内筒通过旋转台与外筒转动连接。手压式旋转杆带动内筒转动时,外筒保持静止不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台包括与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旋转台内圈、套设在旋转台内圈外部并与外筒固定连接的旋转台外圈以及设置在旋转台内圈与旋转台外圈之间的轴承。轴承能够减小内筒与外筒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压式旋转杆包括手压杆上段、设置在手压杆上段下方并与内筒传动连接的手压杆下段以及设置在手压杆上段与手压杆下段之间的伸缩旋转套。向下按压手压杆上段,在伸缩旋转套的作用下,手压杆下段带动内筒转动,对内筒中的袜子进行洗涤。

手压式旋转杆也可利用滚珠丝杠原理,将手向下按压手压杆上段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手压杆下段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旋转套包括套设在手压杆上段底部的伸缩旋转套内管以及套设在手压杆下段顶部的伸缩旋转套外管,所述的伸缩旋转套内管的底部插设在伸缩旋转套外管内部,并且所述的伸缩旋转套外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的伸缩旋转套内管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向下按压手压杆上段,带动伸缩旋转套内管同步向下运动,由于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作用,使手压杆下段发生转动;同样,向上拔起手压杆上段,带动伸缩旋转套内管同步向上运动,由于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作用,使手压杆下段发生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筒中设有洗涤波轮,该洗涤波轮位于内筒的底部。手压式旋转杆通过洗涤波轮带动内筒转动,对内筒中的袜子进行洗涤,并且在洗涤袜子时,洗涤波轮的转动能够不断揉搓袜子,使袜子在洗涤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旋转,提高对袜子的清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压式旋转杆的底部与洗涤波轮之间设有卡扣,所述的手压式旋转杆通过卡扣与洗涤波轮可拆卸连接。卡扣便于手压式旋转杆与洗涤波轮的快速拆装。卡扣既可以在洗涤时使手压式旋转杆的各个方向受力平衡,也便于装置的收起存放,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扣包括与手压式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卡扣公头以及设置在洗涤波轮顶部并与卡扣公头相适配的卡扣母头,所述的卡扣公头的底部设有插头,所述的卡扣母头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头相适配的插孔。将插头插入插孔中,能够快速将手压式旋转杆与洗涤波轮固定在一起,便于利用手压杆下段带动洗涤波轮转动。通过卡扣这种可拆卸式设计,既保证了装置的灵活性,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筒的高度为280-330mm,直径为380-420mm。

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单独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都是通过外筒上部开口直接完成,通过这种设计,装置的整个结构简洁紧凑,并且降低了装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按压或拔起手压式旋转杆,驱动内筒转动,内筒底部设置的洗涤波轮使袜子在内筒内反复旋转;同时,洗涤为不连续的过程,保证了袜子在洗涤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连续的快速旋转而漂浮在水面。另外,手压式旋转杆上的压盖能够防止在洗涤过程中,袜子因为质量小而浮起,并同时防止洗涤过程中水流的飞溅。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可以达到洗涤干净又不损伤袜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1)将装置稳定放置,并向内筒中放入待清洗的袜子和洗衣粉;

2)交替按压、拔起手压杆上段,通过卡扣带动洗涤波轮及内筒转动,将袜子清洗干净;

3)洗涤完成后,清洗内筒,将装置收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以人力作为驱动力,通过按压手压式旋转杆,带动洗涤波轮及内筒一起旋转,实现对袜子的洗涤,并降低了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同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满足人们在快速生活中的卫生及健康需求;

2)针对袜子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和较小的体积,特别适合洗涤袜子等小件衣物,洗涤效果好,洗净度高,同时手压式旋转杆为可拆卸设计,方便袜子洗净后装置的收起存放,节约了空间;

3)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时间忙碌的人使用,在做家务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旋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手压杆上段、2—伸缩旋转套、201—伸缩旋转套内管、202—伸缩旋转套外管、3—手压杆下段、4—卡扣、401—卡扣公头、402—卡扣母头、5—内筒、6—外筒、7—旋转台、8—压盖、9—洗涤波轮、10—插头、1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手动式袜子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外筒6、转动设置在外筒6内部的内筒5以及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内筒5内的手压式旋转杆,该手压式旋转杆与内筒5传动连接,手压式旋转杆上套设有与内筒5相适配的压盖8。

外筒6内设有旋转台7,该旋转台7位于内筒5的底部与外筒6之间,内筒5通过旋转台7与外筒6转动连接。旋转台7包括与内筒5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旋转台内圈、套设在旋转台内圈外部并与外筒6固定连接的旋转台外圈以及设置在旋转台内圈与旋转台外圈之间的轴承。

手压式旋转杆包括手压杆上段1、设置在手压杆上段1下方并与内筒5传动连接的手压杆下段3以及设置在手压杆上段1与手压杆下段3之间的伸缩旋转套2。如图2所示,伸缩旋转套2包括套设在手压杆上段1底部的伸缩旋转套内管201以及套设在手压杆下段3顶部的伸缩旋转套外管202,伸缩旋转套内管201的底部插设在伸缩旋转套外管202内部,并且伸缩旋转套外管20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伸缩旋转套内管201的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内筒5中设有洗涤波轮9,该洗涤波轮9位于内筒5的底部。手压式旋转杆的底部与洗涤波轮9之间设有卡扣4,手压式旋转杆通过卡扣4与洗涤波轮9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卡扣4包括与手压式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卡扣公头401以及设置在洗涤波轮9顶部并与卡扣公头401相适配的卡扣母头402,卡扣公头401的底部设有插头10,卡扣母头402的顶部开设有与插头10相适配的插孔11。

外筒的高度为300mm,直径为400mm。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按压或拔起手压式旋转杆,驱动内筒5转动,内筒5底部设置的洗涤波轮9使袜子在内筒5内反复旋转;同时,洗涤为不连续的过程,保证了袜子在洗涤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连续的快速旋转而漂浮在水面。另外,手压式旋转杆上的压盖8能够防止在洗涤过程中,袜子因为质量小而浮起,并同时防止洗涤过程中水流的飞溅。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可以达到洗涤干净又不损伤袜子的目的。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将装置稳定放置,并向内筒5中放入待清洗的袜子和洗衣粉;

2)交替按压、拔起手压杆上段1,通过卡扣4带动洗涤波轮9及内筒5转动,将袜子清洗干净;

3)洗涤完成后,清洗内筒5,将装置收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外筒的高度为280mm,直径为380mm,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外筒的高度为330mm,直径为420mm,其余同实施例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