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装置及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339发布日期:2018-12-18 21:5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浆纱装置及浆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纱装置及浆纱机。



背景技术:

浆纱织布的前工序,是将经纱缠绕在织轴上,并在此过程在纱线表面上浆,以减少纱线表面毛羽,使织布过程减少断纱的过程,因此,浆纱上浆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织布效果。

传统浆纱机上浆时,纱线经过浆槽,浆槽上浆时,浆液是由下浆槽抽浆到上浆槽,等上浆槽的浆液浸泡到纱线上才能开机,而这个时间大约需要4-5分钟, 浆液表面容易出现浆斑、浆膜,且易造成经轴架纱线扭并等的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浆纱机上浆时,浆液表面容易出现浆斑、浆膜,且经轴架纱线出现扭并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减少浆斑、浆膜形成,且提高浆纱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浆纱装置及浆纱机。

浆纱装置,包括第一浆槽及第二浆槽,所述第一浆槽包括浆槽本体、设置于所述浆槽本体内的浆纱辊组件及喷淋组件,所述浆纱辊组件包括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布设的预浆纱辊单元及主浆纱辊单元,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预浆纱辊单元的预浸没辊上方的第一喷淋管及设置于所述主浆纱辊单元的主浸没辊上方的第二喷淋管;

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均与所述第二浆槽连接,以将浆液从所述第二浆槽输送至所述第一喷淋管及所述第二喷淋管。

上述浆纱装置,减少了纱线在上浆时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浆液的质量,避免浆斑、浆膜的出现。此外,还避免了经轴架上纱线在等待上浆过程中,出现扭并的现象,提高了浆纱的生产质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浆槽位于所述第一浆槽上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浆纱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浆槽与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的管路上,以为位于所述第二浆槽的浆液输送至所述第一喷淋管及所述第二喷淋管提供动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浆纱装置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一进液端及两个出液端,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液端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通过管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出液端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预浸没辊平行,所述第二喷淋管与所述主浸没辊平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长度与所述预浸没辊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喷淋管的长度与所述主浸没辊的长度相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预浆纱辊单元包括预上压浆辊、预下压浆辊及所述预浸没辊,所述预浸没辊与所述预上压浆辊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浆槽本体,且通过纱线与所述预上压浆辊辊动连接;

所述预下压浆辊位于所述预上压浆辊之上,并通过纱线与所述预上压浆辊辊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浆纱辊单元包括上压浆辊、下压浆辊及所述浸没辊,所述浸没辊与所述上压浆辊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浆槽本体,且通过纱线与所述上压浆辊辊动连接;

所述下压浆辊位于所述上压浆辊之上,并通过纱线与所述上压浆辊辊动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浆纱装置包括多组浆纱辊组件,多组浆纱辊组件在所述浆槽本体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每一所述浆纱辊组件包括一个所述预浆纱辊单元及一个所述主浆纱辊单元。

浆纱机,包括如上述的浆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浆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浆纱装置10,包括第一浆槽(图未标)及第二浆槽14,具体地,第一浆槽位于第二浆槽14上方,即第一浆槽为上浆槽,第二浆槽14为下浆槽。

第一浆槽包括浆槽本体122、设置于浆槽本体122内的浆纱辊组件(图未标) 及喷淋组件(图未标),浆纱辊组件包括沿纱线输送方向依次布设的预浆纱辊单元1242及主浆纱辊单元1246。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预浆纱辊单元1242的预浸没辊1240上方的第一喷淋管1262及设置于主浆纱辊单元1246的主浸没辊1244 上方的第二喷淋管1264。第一喷淋管1262与第二喷淋管1264均与第二浆槽14 连接,以将浆液从第二浆槽14输送至第一喷淋管1262及所述第二喷淋管1264。

进一步,浆纱装置10还包括循环泵16,循环泵16设置于第二浆槽14与第一喷淋管1262和第二喷淋管1264的管路上,以为位于第二浆槽14的浆液输送至第一喷淋管1262及第二喷淋管1264提供动力。具体地,该第一浆槽的浆槽本体122与第二浆槽之间还设有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设有控制阀,用于控制连通通道之间的启闭。

在实际应用中,打开控制阀,第一浆槽内的浆液在重力作用下进入位于下方的第二浆槽14内。在准备上浆时,先将第二浆槽14内浆液煮沸腾,再等纱线上的胶纸开过第一浆槽,打下浆槽各辊,接着关闭控制阀,控制循环泵16工作,位于下方的第二浆槽14内的浆液在循环泵16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喷淋管1262 及第二喷淋管1264,喷淋在浸没的纱线20上。

如此,即可实现浆液的循环,且减少了纱线20在上浆时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浆液的质量,避免浆斑、浆膜的出现。此外,还避免了经轴架上纱线20在等待上浆过程中,出现扭并的现象,提高了浆纱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地,浆纱装置10还包括三通阀18,该三通阀18包括一进液端及两个出液端,循环泵16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进液端连接,第一喷淋管1262与第二喷淋管1264通过管路分别与对应的出液端连接。如此,可便于控制下浆及上浆过程,使用便利。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喷淋管1262与预浸没辊1240平行,第二喷淋管1264 与主浸没辊1244平行。进一步地,预浸没辊1240与主浸没辊1244沿浆槽本体 12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于浆槽本体122,第一喷淋管1262与第二喷淋管1264 相互平行地设置于预浸没辊1240上方即主浸没辊1244上方。

具体地,第一喷淋管1262长度与预浸没辊1240的长度相等,第二喷淋管 1264的长度与主浸没辊1244的长度相等。第一喷淋管1262沿其纵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淋孔,第二喷淋管1264沿其纵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喷淋孔。

如此,可使浆液均匀地喷淋于纱线20上,进一步地提高了浆纱的生产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喷淋管1262位于预浸没辊1240上方,第二喷淋管1264 位于主浸没辊1244上方,并不意味着第一喷淋管1262及第二喷淋管1264分别位于预浸没辊1240的正上方及主浸没辊1244的正上方,分别位于预浸没辊1240 的斜上方及主浸没辊1244的斜上方亦可,在此不作限定,能实现浆液均匀喷淋于浸没的纱线20上的目的即可。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喷淋管1262及第二喷淋管1264 分别位于预浸没辊1240的斜上方及主浸没辊1244的斜上方,沿第一喷淋管1262 的纵长方向排布的喷淋孔朝向预浸没辊1240,沿第二喷淋管1264的纵长方向排布的喷淋孔朝向主浸没辊1244。如此,亦可实现对纱线20的均匀喷淋。

在一实施例中,预浆纱辊单元1242包括预上压浆辊1241、预下压浆辊1243 及前述的预浸没辊1240,预浸没辊1240与预上压浆辊沿纱线20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本体122,且通过纱线20与预上压浆辊1241辊动连接。预下压浆辊 1243位于预上压浆辊1241之上,并通过纱线20与预上压浆辊1241辊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辊动连接是指预浸没辊1240和预上压浆辊1241(或预上压浆辊1241和预下压浆辊1243)分别与从二者之间穿过的纱线20的两面相贴合。

主浆纱辊单元1246包括上压浆辊1245、下压浆辊1247及前述的浸没辊 1244,浸没辊1244与上压浆辊1245沿纱线20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浆槽本体122,且通过纱线20与上压浆辊1245辊动连接。下压浆辊1247位于上压浆辊1245 之上,并通过纱线20与上压浆辊1245辊动连接。

如此,采用预浆纱辊单元1242及主浆纱辊单元1246,可以提高浆液与纱线 20之间结合的紧密性,减少掉浆,便于其他装置将纱线20上的浆液涂抹均匀,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浆纱生产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该预浆纱辊单元1242及主浆纱辊单元1246亦可为多个,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该浆纱装置10包括多组浆纱辊组件,多组浆纱辊组件在浆槽本体122沿纱线20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每一浆纱辊组件包括一个预浆纱辊单元1242及一个主浆纱辊单元1246。

需要说明的是,浸没辊1244与上压浆辊1245辊动连接,以及下压浆辊1247 与上压浆辊1245辊动连接是指,浸没辊1244和上压浆辊1245(或上压浆辊1245 和下压浆辊1247)分别与从二者之间穿过的纱线20的两面相贴合。

基于上述的浆纱装置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浆纱机,该浆纱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浆纱装置10。

上述浆纱装置10及浆纱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减少了纱线20在上浆时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保证了浆液的质量,避免浆斑、浆膜的出现;

3)避免了经轴架上纱线20在等待上浆过程中,出现扭并的现象,提高了浆纱的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