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3152发布日期:2018-07-24 22:5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织带是通过若干涤纶丝经织带机纺织而成,由于织带具有强度高、耐冲击性强、不易断裂等特点,故常用做起重吊装带、拖车带、安全带等。

织带生产过程中,将若干个缠绕有涤纶丝的线卷置于纱架上,并通过织带机将若干根涤纶丝编织成织带,织带机在生产织带过程中,会因为断针等情况造成织带上出现跳线的现象,而织带的跳线部分会对织带本身的质量造成影响,该区域属于织带的瑕疵品区,故织带机在检测到织带上具有跳线现象时会自动停机,停机后人工对跳线区进行标记,待后续织带裁剪过程中将跳线区剔除。

这种需要人工标记并在后续裁剪步骤中需要人工查找标记的过程,可能会出现遗漏或标记误清摸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成品织带上出现跳线现象,影响织带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带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织带产品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织带的制备方法,包括:

s1,通过织带机形成织带的步骤;

织带机包括用于记录织带输出长度的第一计米装置、用于检测织带是否有跳线的跳线检测装置、以及分别与第一计米装置和跳线检测装置实时通讯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

设定第一计米装置实时记录当前织带输出长度为lw,

通过跳线检测装置检测的跳线点,并依次标记为ltn,ltn的数值为当前已输出的织带长度lw,

通过数据处理装置计算ltn±α,设定跳线区为(ltn-α,ltn+α);

当(ltn2-α,ltn2+α)和(ltn1-α,ltn2+α)相交时,合并跳线点为ltn1,并设定ltn1的跳线区为(ltn1-α,ltn2+α);

通过(ltnmin,ltnmax)表示跳线点ltn的跳线区;

s2,通过裁剪机对织带进行定长裁剪的步骤;

裁剪机包括用于对织带进行拉伸并裁剪的裁剪装置、用于记录当前织带长度的第二计米装置、以及通讯连接于第二计米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并控制裁剪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第二计米装置检测当前裁剪织带长度与数据处理装置传输的跳线区重合时,通过裁剪装置将织带的跳线区裁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织带机将纱线纺织形成织带,并且织带机在输出织带过程中,通过第一计米装置对输出的织带长度进行实时记录,故lw的数值在不断的增大,当跳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织带上出现跳线点时,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该时刻对应第一计米装置记录的lw,并通过ltn±α计算跳线区,其中α为根据生产不同弹性力度的织带所预先设定弹性划分值,通过α设定跳线区,用于防止后续织带加工过程中因弹性拉伸造成的织带跳线点据起始点的长度的误差造成跳线区未裁截的现象的发生,达到进一步提高织带的产品质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设定织带单位裁剪长度为a、裁剪装置的裁切点为ls,

当n=1时,

ltnmin≥p1a,ls为q1a、ltnmax,q1=1,2……[p1];

ltnmin<a,ls为ltnmax;

当n≥2时,

ltnmin-lt(n-1)max≥p2a,ls为lt(n-1)max+q2a、ltnmax,q2=1,2……[p2];

ltnmin-lt(n-1)max<a,ls为ltnmax;

lw-ltnmax≥p3a,ls为ltnmax+q3a,q3=1,2……[p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对跳线区进行确定,并通过与数据处理装置通讯连接的控制装置对裁剪点ls进行计算确定,从而根据第二计米装置控制裁剪装置对织带进行裁剪,将含有跳线区的部分裁截,从而达到保证裁截后成品织带产品质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通过织带机形成织带的步骤和通过裁剪机对织带进行裁剪的步骤之间,包括:

a1,通过染色机对织带进行染色的步骤;

a2,通过印刷机对织带进行印刷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织带的承重力或其他分类标准对织带进行染色和印刷,便于织带的区分和查找。

进一步的,还包括:

s1和a1之间,通过第一收卷机将织带收卷于第一盘头上的步骤;

a1和a2之间,通过第二收卷机将染色后的织带收卷于第二盘头上的步骤;

a2和s2之间,通过第三收卷机将印刷后的织带收卷于第三盘头上的步骤;

通过控制装置将跳线点ltn依次通过倒序表示,并设定为跳线点ltm,并计算跳线区(lw-ltnmax,lw-ltnmin);

通过ltmmin和ltmmax表示跳线点ltm的跳线区,并对应计算裁切装置的裁切点lc。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二盘头将各步骤加工完成后的织带进行收卷,从而降低各步骤之间同步性的要求,方便织带生产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协调。

现有技术中,通常为协调织带生产过程中各步骤之间的协调性,通常使用由泡沫或纸皮堆积的简易放置箱来存放织带,从而造成织带非常容易出现打结的现象,从而使得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需要人工进行捋顺,增加人力成本。

通过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对织带进行收卷,解决织带易打结的问题,降低人力成本,保证织带生产质量。

当织带从织带机输出后的收卷次数为双数时,则表明该织带进入裁剪机进行裁剪时的头尾顺序与从织带机输出织带时的头尾顺序一致,控制装置根据跳线点ltn确定裁切点ls,并通过第二计米装置和裁剪装置对织带进行定长裁剪,形成织带成品,完成织带加工。

当织带从织带机输出后的收卷次数为单次时,则表明该织带进入裁剪机进行裁剪时的头尾顺序与从织带机输出织带时的头尾顺序相反,控制装置根据已输出的织带总长lw和跳线点ltn计算跳线点ltm,对应计算裁切装置的裁切点lc,并通过第二计米装置和裁剪装置对织带进行定长裁剪,形成织带成品,完成织带加工。

进一步的,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内安装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内携带有对应的织带信息,织带信息包括织带长度lw、跳线区(ltnmin,ltnmax)、织带颜色、印刷图案、收卷次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安装电子标签,当织带生产线较多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进而达到保证织带产品质量的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立体货架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进行仓储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简易存放箱平铺放置于仓库中的现象,通过立体货架利用纵向的摆放空间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进行仓储,进一步增大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的摆放空间,进而达到提高织带生产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立体货架上设置有用于读取电子标签的识别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识别区对电子标签内携带的织带信息进行读取,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对应的织带。

进一步的,设定织带机生产织带输出速度为v1、第一收卷机驱动第一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2、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为v3、第二收卷机驱动第二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4、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为v5、第三收卷机驱动第三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6,其中,

v2与v1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4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6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织带机生产织带输出速度v1、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3、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5均为设定的匀速,而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在对织带的收卷过程中,收卷半径会随缠绕的织带的圈数的不同发生改变,若对应分别驱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匀速转动,则会出现织带在收卷过程中的过于松弛或过于绷紧的状态,过于松弛的织带可能会造成第一盘头或第二盘头或第三盘头的空转,使得织带并未正常进行收卷,未达到织带收卷的效果,更甚的话,松弛的织带会造成第一收卷机或第二收卷机或第三收卷机堵转的现象;织带紧绷的缠绕于第一盘头或第二盘头或第三盘头上时,会对织带进行拉伸,从而影响织带的质量。

通过将第一盘头的收卷线速度为v2的数值与织带机输出的织带的速度v1实时保持一致、第二盘头的收卷线速度v4与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3实时保持一致、第三盘头的收卷线速度v6与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5实时保持一致,进一步减少在收卷织带过程中织带过于松弛或过于绷紧现象的发生,从而在保证织带加工过程正常进行的同时达到保证织带质量的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

通过第一放卷机将第一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染色的步骤;

通过第二放卷机将第二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印刷的步骤;

其中,

设定第一放卷机释放织带的速度为v7、第二放卷机释放织带的速度为v8,

v7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8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放卷机和第二放卷机对第一盘头和第二盘头上的织带进行释放,从而使得织带释放速度与对应的染色机输出织带速度v3或印刷机输出织带速度v5保持一致,从而减少织带因惯性导致释放时过于松弛造成打结而影响织带质量现象的发生,且减少织带掉落于地板上的被污染,减少瑕疵品区的出现,进一步提高织带的成品率。

进一步的,通过安装于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三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以及第二放卷机上的检测控制装置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的实时检测收卷半径进行检测的步骤,通过将v2、v4、v6对应除以实时的收卷半径,以计算得出分别驱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实时转动角速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检测控制装置实时检测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的收卷半径,并根据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的公式,得出驱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转动的角速度,实现v2与v1实时数值保持一致、v4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v6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计米装置对输出的织带长度lw进行实时记录,当跳线检测装置检测到织带上出现跳线点时,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该时刻对应第一计米装置记录的lw,数据处理装置计算跳线区,并通过与数据处理装置通讯连接的控制装置对裁剪点ls进行计算确定,实现织带的裁剪,达到提供织带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中织带机的组成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中裁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中裁切点的演示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流程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立体货架的盘头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抵接杆和机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织带机;2、第一计米装置;3、跳线检测装置;4、数据处理装置;5、机架;6、第二计米装置;7、裁剪装置;8、控制装置;9、行走机构;10、裁刀;11、第一固定夹;12、第二固定夹;13、盘头;14、电子标签;15、立体货架;16、检测控制装置;17、底架;18、距离传感器;19、控制器;20、随动辊;21、抵接杆;22、弹簧;23、识别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文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织带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通过织带机1形成织带的步骤;

步骤s200,通过裁剪机对织带进行裁剪的步骤。

其中,如图2所示,织带机1包括第一计米装置2、跳线检测装置3和分别通讯连接于第一计米装置2、跳线检测装置3的数据处理装置4。

第一计米装置2用于记录织带机1输出的织带长度,并记为lw,当前织带输出10米时,lw的数值为10,当前织带输出50米时,lw的数值为50,织带的一次生产过程中,lw的数值逐渐增大,对应织带机1的织带输出结束时,lw的数值为织带的总长度,且数据处理装置4实时接收第一计米装置2记录的织带输出长度lw。

跳线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织带机1在输出织带过程中织带上是否有跳线点,若出现跳线点,通过数据处理装置4结合当前织带输出长度lw记录当前跳线点ltn,若出现多个跳线点,则依次标记为lt1、lt2、lt3……

当出现跳线点后,数据处理装置4根据预先设定的α计算ltn±α为跳线区,则跳线区为(ltn-α,ltn+α),其中,α为弹性划分值,为保证裁剪机裁剪织带后的织带成品率,α的值根据实际生产的织带的形变量进行调整,本文中通过α进行替代,不进行具体数值的限定。

当两个的跳线区(ltn2-α,ltn2+α)和(ltn1-α,ltn2+α)相交时,选择两个跳线区间中的最大值为新跳线区间的最大值,表示为(ltn1-α,ltn2+α),将跳线点ltn1和ltn2整合,形成跳线点为ltn1,之后的跳线点继续顺序排列,并选择两个跳线区间中的最小值为新跳线区间的最小值,为方便后续跳线区间的描述,通过(ltnmin,ltnmax)表示跳线点ltn的跳线区。

如图3所示,裁剪机包括机架5,机架5上设置有第二计米装置6、裁剪装置7、以及通讯连接于第二计米装置6和数据处理装置4并控制裁剪装置7动作的控制装置8。

裁剪装置7包括沿机架5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行走机构9、设置于机架5一端用于对织带进行裁剪的裁刀10、分别设置于裁刀10两侧的第一固定夹11和第二固定夹12,第一固定夹11固定连接于机架5上,第二固定夹12固定连接于行走机构9上用于拉伸织带,裁刀10根据切割方式的不同,可选用激光刀或冷热刀等。

当需要对总长为lw进行定长裁剪时,控制装置8为计算裁剪装置7的裁切点ls的位置,设定织带单位裁剪长度为a,

当n=1时,

ltnmin≥p1a,ls为q1a、ltnmax,q1=1,2……[p1];

ltnmin<a,ls为ltnmax;

当n≥2时,

ltnmin-lt(n-1)max≥p2a,ls为lt(n-1)max+q2a、ltnmax,q2=1,2……[p2];

ltnmin-lt(n-1)max<a,ls为ltnmax;

lw-ltnmax≥p3a,ls为ltnmax+q3a,q3=1,2……[p3]。

[p1]表示取整数。

例如: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织带从织带机1中输出时的方向,图中示出4个跳线点的跳线区分别为(lt1min,lt1max)、(lt2min,lt2max)、(lt3min,lt3max)、(lt4min,lt4max),根据上文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lt1min<a,ls为ltnmax;

lt2min-lt1max≥1.45*a;ls为lt1max+1*a、lt2max;

lt3min-lt2max≥3.1*a;ls为lt2max+3*a、lt3max;

lt4min-lt3max≥3.2*a;ls为lt3max+3*a、lt4max;

由于lw-ltnmax<a,则织带尾端不用再裁剪,为废弃段。

步骤s100织带机1形成织带的步骤和步骤s200通过裁剪机对织带进行裁剪的步骤之间,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第一收卷机将织带收卷于第一盘头上的步骤;

步骤s101,通过第一放卷机将第一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染色的步骤;

步骤s102,通过染色机对织带进行染色的步骤;

步骤s103,通过第二收卷机将染色后的织带收卷于第二盘头上的步骤;

步骤s104,通过第二放卷机将第二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印刷的步骤;

步骤s105,通过印刷机对织带进行印刷的步骤;

步骤s106,通过第三收卷机将印刷后的织带收卷于第三盘头上的步骤。

染色机和印刷机分别用于对织带进行染色和图案的加工,根据不同的织带的承重力或其他分类标准对织带进行染色并烘干和印刷并烘干,便于织带的区分和查找。

且实际生产中,通过织带在染色过程中可加入硬挺剂来减小织带的形变率,从而减小后续裁剪过程中的误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织带从织带机1输出后经过单数次收卷过程,那么织带的头尾顺序被颠倒,故在裁剪机对织带进行裁剪时,需要通过控制装置8对相关数据进行变换,首先,将跳线点ltn依次通过倒序表示,并设定为跳线点ltm,并计算跳线区(lw-ltnmax,lw-ltnmin);通过ltmmin和ltmmax表示跳线点ltm的跳线区,并对应计算裁切装置的裁切点lc。跳线点ltm的裁切点lc与跳线点ltn的裁切点ls算法相同。

盘头13,用于对织带进行收卷,为方便区别,将使用于不同步骤中的盘头13分别定义为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

其中,盘头13上可同时收卷多条织带,一台织带机1对应一个第一收卷机,当织带机同时输出多条织带时,多条织带同时收卷于一个盘头13上,通常,该盘头13可收储300kg-500kg织带,具体盘头13上收卷织带的条数与盘头13的尺寸、以及织带机1、染色机、印刷机等设备的加工条件相关,本申请文件中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6所示,盘头13上配置有电子标签14,电子标签14中携带有对应缠绕于该盘头13上的织带信息,其中织带信息包括织带长度lw、跳线区(ltnmin,ltnmax)、织带颜色、印刷图案、收卷次数、对应工序加工时间、对应工序负责人等。

其中,收卷次数的记录为适应不同织带需要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根据收卷次数的记录确定裁剪装置7关于裁切点的计算。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盛装织带的简易存放箱平铺式摆放于仓库中造成的空间浪费现象的发生,通过立体货架15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进行存放,充分利用纵向空间,增大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的摆放空间,减少因摆放空间对各工序的生产速度的限制,提高织带的生产效率。

在通过立体货架15增大第一盘头、第二盘头和第三盘头摆放空间的同时,立体货架15上设置有用于读取电子标签14内携带信息的识别区23,立体货架15取放盘头13时可通过机械手实现,通过识别区23对放置于立体货架15上的织带信息进行读取,方便工作人员查找对应的织带,并通过机械手实现盘头13的取放,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设定织带机1生产织带输出速度为v1、第一收卷机驱动第一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2、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为v3、第二收卷机驱动第二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4、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为v5、第三收卷机驱动第三盘头转动进行收卷的线速度为v6,其中,

v2与v1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4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6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织带机1生产织带输出速度v1、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3、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5均为设定的匀速,而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在对织带的收卷过程中,收卷半径会随缠绕的织带的圈数的不同发生改变,若对应分别驱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匀速转动,则会出现织带在收卷过程中的过于松弛或过于绷紧的状态,过于松弛的织带可能会造成第一盘头或第二盘头或第三盘头的空转,使得织带并未正常进行收卷,未达到织带收卷的效果,更甚的话,松弛的织带会造成第一收卷机或第二收卷机或第三收卷机堵转的现象;织带紧绷的缠绕于第一盘头或第二盘头或第三盘头上时,会对织带进行拉伸,从而影响织带的质量。

通过将第一盘头的收卷线速度为v2的数值与织带机1输出的织带的速度v1实时保持一致、第二盘头的收卷线速度v4与染色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3实时保持一致、第三盘头的收卷线速度v6与印刷机输出织带的速度v5实时保持一致,进一步减少在收卷织带过程中织带过于松弛或过于绷紧现象的发生,从而在保证织带加工过程正常进行的同时达到保证织带质量的效果。

其中,通过织带机1的输出织带速度v1可根据人工录入的织带生产长度预估织带时间总长,从而机动控制织带机1停机时间。

为进一步防止在织带需要进行染色和印刷时织带因惯性导致释放时过于松弛造成打结而影响织带质量现象的发生,还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第一放卷机将第一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染色的步骤;

通过第二放卷机将第二盘头上的织带释放进行印刷的步骤;

其中,

设定第一放卷机释放织带的速度为v7、第二放卷机释放织带的速度为v8,

v7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v8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

通过第一放卷机和第二放卷机对第一盘头和第二盘头上的织带进行释放,从而使得织带释放速度与对应的染色机输出织带速度v3或印刷机输出织带速度v5保持一致,从而减少织带掉落于地板上的被污染,减少瑕疵品区的出现,进一步提高织带的成品率。

为实现v2与v1实时数值保持一致、v4和v7与v3实时数值保持一致、v6和v8与v5实时数值保持一致,根据线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的公式,通过安装于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三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以及第二放卷机上的检测控制装置16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的实时检测收卷半径进行检测的步骤。

设定检测控制装置16检测第一收卷机上第一盘头上的收卷半径为r1、检测控制装置16检测第一放卷机上第一盘头上的收卷半径为r2、检测控制装置16检测第二收卷机上第二盘头上的收卷半径为r3、检测控制装置16检测第二放卷机上第二盘头上的收卷半径为r4、检测控制装置16检测第三收卷机上第三盘头上的收卷半径为r5,通过将v1、v3、v5对应除以实时的收卷半径r1、r2、r3、r4、r5,分别得到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三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以及第二放卷机驱动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的转动角速度ω1、ω2、ω3、ω4、ω5。

如图7所示,检测控制装置16包括底架17、固定连接于底架17用于检测收卷半径并输出距离检测值的距离传感器18、耦接于距离传感器18输出端用于设定与距离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基准值并控制驱动对应盘头13转速的控制器19,其中,底架17根据检测控制装置16的安装位置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三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以及第二放卷机上,距离传感器18的检测探头方向指向盘头13的中心轴线方向,比较基准值为距离传感器18检测的到盘头13中心轴线的距离值。

第一收卷机、第二收卷机、第三收卷机、第一放卷机以及第二放卷机通常使用电机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进行驱动,故控制器19控制电机的运行频率,实现对第一盘头、第二盘头、第三盘头转动角速度的控制。

由于裁剪机拉动织带的速度为变速,为了减少织带因为惯性而发生的松弛的现象,减少织带的污染,提高织带的成品率,如图8所示,裁剪机的机架5上转动连接有随动辊20和抵接杆21,随动辊20可相对于机架5自由转动,随动辊20穿设于第三盘头内,抵接杆21的端部通过销轴与机架5转动连接,抵接杆21和机架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2,当抵接杆21抵接于织带时,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抵接杆21使织带保持一定的张紧度,减少织带在裁剪时的误差,提高织带的质量。

上述织带制造方法中的数据传输可依附于erp系统,通过erp记录各工序参数,便于后续材料消耗等的核算,且通过erp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人、物、机联系在一起,形成智能化管理。

工作过程:

织带机1将若干涤纶丝纺织形成织带,第一收卷机将织带机1输出的织带收卷于第一盘头上,第一盘头可放置于立体货架15上进行存储,第一盘头上携带有对应织带信息;

当对织带进行染色时,将第一盘头放置于第一放卷机上,并通过染色机进行染色和烘干,使织带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第二收卷机将从染色机输出的织带收卷于第二盘头上,第二盘头可放置于立体货架15上进行存储,第二盘头接收第一盘头内储存的织带信息,并通过人工录入对应添加收卷次数、织带的颜色、染色时间和染色工序负责人等信息;

当对织带进行印刷时,将第二盘头放置于第二放卷机上,并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和烘干,使织带附着一定的图案,第三收卷机将印刷机输出的织带收卷于第三盘头上,第三盘头可放置于立体货架15上进行存储,第三盘头接收第二盘头内储存的织带信息,并通过人工录入对应添加织带的收卷次数、印刷图案、印刷时间和印刷工序负责人等信息;

当对织带进行裁剪时,将第三盘头穿设于随动辊20上,通过抵接杆21和弹簧22对织带减少织带因为惯性而发生的松弛的现象,同时减少织带在裁剪时的误差,提高织带的质量,控制装置8接收第三盘头上储存的织带信息,根据收卷次数进行相应裁切点的计算,并控制裁剪装置7进行裁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