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148发布日期:2018-07-24 22:5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编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编织机当带线钩针反复来回穿插基材同一位置时,容易导致钩针与原有的纱线发生纠缠从而导致编织成品的次品率较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编织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机:

一种编织机,包括机座、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放卷组件,所述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放卷组件均安装于机座上,所述钩针组件和拨线组件位于收卷组件和放卷组件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分别连接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用于为钩针组件、拨线组件和收卷组件提供驱动力;所述钩针组件包括上端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移动机架和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架下端的多个均匀排列分布的钩针;所述拨线组件包括拨线件和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具有周向设置于旋转轴表面的组合导轨,所述组合导轨包括下导轨、一个或多个上导轨、多个分别连接上导轨与下导轨的过渡导轨,所述拨线件包括与组合导轨构成导轨配合的导向块、固定连接导向块的拨线机架,所述拨线机架一端设有与钩针对应的多个拨线针,所述拨线机架在组合导轨的引导下沿基座设有的滑行轨道做来回反复平移运动。

所述钩针组件与收卷组件之间设有展平组件,所述展平组件包括连接机座的调节杆和固定连接调节杆下端且用于按压基材的压块。

所述压块的包括本体、分别位于本体外端和下端的相互连通的出气囊和按压气囊、用于控制出气囊囊内气体量的调节装置,所述按压气囊的下端面挤压基材的上端面,使得基材的表面处于展平状态,从而避免褶皱的产生。通过调节装置控制出气囊的出气量调节按压气囊内部的气体量,进而控制按压气囊相对于基材的按压作用力,使得无论调节杆是否能够相对于机座上下移动,压块均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基材展平按压工作。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螺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包括与出气囊相互固定的头部和穿透出气囊的螺杆,通过旋转调节螺栓相对本体的位置从而控制出气囊的出气量。

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均连接驱动电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旋转轴,用于控制旋转轴的转动,所述曲柄摇杆机构连接移动机架,用于控制移动机架的上下位移。

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分别连接旋转轴的驱动电机和连接移动机架的驱动泵。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放卷组件放出基材,基材在经过钩针组件下方时,钩针组件对基材进行编织作业,钩针组件受电机驱动系统驱动下压穿插基材,此时拨线组件的导向块处于组合导轨的下导轨,钩针组件穿插后上升至顶端时,此时导向块通过过渡导轨进入上导轨,拨线针与纱线接触并将纱线带至偏移钩针运行轨迹处,有效避免钩针在运行过程中与上次穿插留下的纱线相纠缠,提高了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1机座、2收卷组件、3放卷组件、4移动机架、5钩针、6旋转轴、7下导轨、8上导轨、9过渡导轨、10导向块、11拨线机架、12拨线针、13调节杆、14压块、15出气囊、16按压气囊、17螺栓、1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编织机,包括机座1、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放卷组件3,所述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放卷组件3均安装于机座1上,所述钩针组件和拨线组件位于收卷组件2和放卷组件3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分别连接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用于为钩针组件、拨线组件和收卷组件2提供驱动力;所述钩针组件包括上端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移动机架4和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架4下端的多个均匀排列分布的钩针5;所述拨线组件包括拨线件和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上具有周向设置于旋转轴6表面的组合导轨,所述组合导轨包括下导轨7、一个或多个上导轨8、多个分别连接上导轨8与下导轨7的过渡导轨9,所述拨线件包括与组合导轨构成导轨配合的导向块10、固定连接导向块10的拨线机架11,所述拨线机架11一端设有与钩针5对应的多个拨线针12,所述拨线机架11在组合导轨的引导下沿基座设有的滑行轨道做来回反复平移运动。放卷组件3放出基材,基材在经过钩针组件下方时,钩针组件对基材进行编织作业,钩针组件受电机驱动系统驱动下压穿插基材,此时拨线组件的导向块10处于组合导轨的下导轨7,钩针组件穿插后上升至顶端时,此时导向块10通过过渡导轨9进入上导轨8,拨线针12与纱线接触并将纱线带至偏移钩针5运行轨迹处,有效避免钩针5在运行过程中与上次穿插留下的纱线相纠缠,提高了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述钩针组件与收卷组件2之间设有展平组件,所述展平组件包括连接机座1的调节杆13和固定连接调节杆13下端且用于按压基材的压块14。所述压块14的包括本体、分别位于本体外端和下端的相互连通的出气囊15和按压气囊16、用于控制出气囊15囊内气体量的调节装置,所述按压气囊16的下端面挤压基材的上端面,使得基材的表面处于展平状态,从而避免褶皱的产生。通过调节装置控制出气囊15的出气量调节按压气囊16内部的气体量,进而控制按压气囊16相对于基材的按压作用力,使得无论调节杆13是否能够相对于机座1上下移动,压块14均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基材展平按压工作。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螺栓17和设置在本体上的螺纹孔18,所述螺栓17包括与出气囊15相互固定的头部和穿透出气囊15的螺杆,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7相对本体的位置从而控制出气囊15的出气量。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分别连接旋转轴6的驱动电机和连接移动机架4的驱动泵。

实施例2:一种编织机,包括机座1、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放卷组件3,所述电机驱动系统、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放卷组件3均安装于机座1上,所述钩针组件和拨线组件位于收卷组件2和放卷组件3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分别连接钩针组件、拨线组件、收卷组件2,用于为钩针组件、拨线组件和收卷组件2提供驱动力;所述钩针组件包括上端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移动机架4和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架4下端的多个均匀排列分布的钩针5;所述拨线组件包括拨线件和连接电机驱动系统的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上设有组合导轨,所述组合导轨包括下导轨7、一个或多个上导轨8、多个分别连接上导轨8与下导轨7的过渡导轨9,所述拨线件包括与组合导轨构成导轨配合的导向块10、固定连接导向块10的拨线机架11,所述拨线机架11一端设有与钩针5对应的多个拨线针12,所述拨线机架11在组合导轨的引导下沿基座设有的滑行轨道做来回反复平移运动。放卷组件3放出基材,基材在经过钩针组件下方时,钩针组件对基材进行编织作业,钩针组件受电机驱动系统驱动下压穿插基材,此时拨线组件的导向块10处于组合导轨的下导轨7,钩针组件穿插后上升至顶端时,此时导向块10通过过渡导轨9进入上导轨8,拨线针12与纱线接触并将纱线带至偏移钩针5运行轨迹处,有效避免钩针5在运行过程中与上次穿插留下的纱线相纠缠,提高了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述钩针组件与收卷组件2之间设有展平组件,所述展平组件包括连接机座1的调节杆13和固定连接调节杆13下端且用于按压基材的压块14。所述压块14的包括本体、分别位于本体外端和下端的相互连通的出气囊15和按压气囊16、用于控制出气囊15囊内气体量的调节装置,所述按压气囊16的下端面挤压基材的上端面,使得基材的表面处于展平状态,从而避免褶皱的产生。通过调节装置控制出气囊15的出气量调节按压气囊16内部的气体量,进而控制按压气囊16相对于基材的按压作用力,使得无论调节杆13是否能够相对于机座1上下移动,压块14均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基材展平按压工作。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螺栓17和设置在本体上的螺纹孔18,所述螺栓17包括与出气囊15相互固定的头部和穿透出气囊15的螺杆,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7相对本体的位置从而控制出气囊15的出气量。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均连接驱动电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旋转轴6,用于控制旋转轴6的转动,所述曲柄摇杆机构连接移动机架4,用于控制移动机架4的上下位移。

本文所述的收卷组件为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结构,即通过连接主动轮的收卷轴接收基材,本文所述的放卷组件为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放卷轴结构。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