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的生产工艺及其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0254发布日期:2018-09-04 20:4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生产工艺及其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狭义的纺织是指纺纱和织造;广义的纺织则还把原料初加工、缫丝、染、整,以至化学纤维生产都包括在内,纺织产品,除了供衣着之外,也供观赏、包装等用,在现代,还用于家庭装饰,工农业生产,医疗、国防等方面,解决纺织生产实践问题的方法和技艺就是纺织技术,而人们在此基础上所掌握的基本规律的体系则构成纺织科学,工业纺织布目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工业纺织帘子布,帘子布是用强力股线作经,用中、细支单纱作纬,织制的轮胎用骨架织物。纬纱固定经线位置,经线又称帘子线,承受负荷。帘子线有棉帘子线、粘胶丝帘子线、锦纶帘子线、钢丝帘子线、尼龙帘子线、丙纶帘子线、芳纶帘子线、碳纤维帘子线、pen帘子线等。由于帘子布用作轮胎等橡胶制品的骨架,为了使其具备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的能力,要求帘子线具备:强度和韧性高耐磨耐热特性好。

但目前帘子布在织造、浸胶过程中,受到张力、胶液、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边部与中间经线张力存在差异,经线产生纬向位移,导致纬线产生弯曲,在相同纬向投影长度下,纬线弯曲程度越高,经线密度越大;加之帘布两侧经线在纬向单侧受力,造成边部经密不均匀,造成实际使用的脱线、断裂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布生产工艺及其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纺织帘子布韧性不足、经密不均匀等缺陷问题,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以及清洗加工装置,较好的实现帘子布的批量及高质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操作步骤至少包括如下:

第一步,选定原材料加捻,将原料丝绕成线,采用电锭为传动方式,采用锭罐为230mm的直捻机,采用包含多个盘片外直径为1600mm,内直径为320mm,盘边距离为2600mm的多经轴的整经机;

第二步,采用电子送经、大容量卷布装置的喷气织机来进行生产白坯布,白坯布幅设定在165-180cm,将弧形扩幅辊全部改成三指全幅扩幅器和半幅扩幅器;采用布边两侧14cm处逐步降低钢筘经线密度,边部经线张力筒的角度比中间张力筒小1-5°,织造布机的送经辊筒表面包裹糙面皮的更换频率为1次/24-48h;

第三步,对白坯帘子布进行浸胶,浸胶采用浸胶机进行,胶液配方特殊,吸胶特殊处理,经过浸胶、烘干、拉伸、定型处理后,经被动卷取成布卷,包装,即得帘子布,所述浸胶机的浸胶液选择为rfl+pexul体系,所述浸胶机上辊筒的清洁频率为1次/48-72h。

所述的浸胶过程包括一浴浸胶和二浴浸胶,优选的,所述的一浴浸胶的浸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聚异戊二烯100份,增粘树脂40-100份,稳定剂1-10份,将上述组分配制完成,形成一浴浸胶液。

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包括支撑架和进水口,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连接有清洗釜,且清洗釜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上端安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外侧安装有皮带,且皮带的右侧设置有电机固定区,所述电机固定区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清洗釜的左侧,且清洗釜的右侧固定有出水口,所述清洗釜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固定有延伸台,且延伸台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泵。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之间关于清洗釜的中心线互相对称,且旋转杆与固定块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而且旋转杆之间呈一个平行线均匀分布,并且旋转杆共有2个。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通过皮带与第一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联动杆与固定块之间互相垂直连接,而且联动杆交叉于皮带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安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设置有捶打块,且捶打块下端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内侧连接有辊筒,所述辊筒的内侧连接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固定有固定台,且固定台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固定杆、液压杆和捶打块为1组,共有4组,且4组之间关于延伸台的内部互相平行排列,而且液压泵通过液压杆与固定杆构成升降结构,并且其升降范围为0-20cm。

优选的,所述捶打块与橡胶层通过粘接构成固定连接,且捶打块的圆心点与橡胶层的圆心点位置相同,而且液压杆与捶打块互相垂直,并且捶打块与橡胶层均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辊筒通过连接带与第二电机构成联动结构,且其联动范围为0-360°,而且辊筒为圆形形状,并且辊筒与连接带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连接有引导板,且引导板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右侧固定有排污口,所述清洗釜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外侧连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的内部设置有检视窗,所述蓄水池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固定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引导板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180°,而且固定台与蓄水池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蓄水池通过连接块与过滤板构成拆卸结构,所述过滤板为矩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开合门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清洗釜构成转动结构,且开合门的下端呈弧形形状,而且开合门的中轴线与检视窗的中轴线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帘子线和橡胶会发生反应,会很好的粘合在一起,而且通过浸胶提高了帘子线的耐磨耐火特性,帘子线的伸长率和干热收缩良好,稳定性强。对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帘子布的经线密度整体基本趋于一致,不仅保证了组织结构,保持了帘子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另外还通过了一体化的清洗加工工具,对成品帘子布的布丝清洁度以及韧性进行提高,从而更好的发挥出纺织布的最大运用化,通常将纺织布清洗结束后,单独取出,再投入下一个工作步骤当中,这样的方式,不仅利于纺织布的工作效率提升,降也大幅提升了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蓄水池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捶打块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清洗釜,3、旋转杆,4、固定块,5、联动杆,6、皮带,7、电机固定区,8、第一电机,9、进水口,10、出水口,11、出料口,12、延伸台,13、液压泵,14、固定杆,15、液压杆,16、捶打块,17、橡胶层,18、传送带,19、辊筒,20、连接带,21、第二电机,22、固定台,23、第一旋转轴,24、引导板,25、蓄水池,26、排污口,27、第二旋转轴,28、开合门,29、检视窗,30、连接块,31、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纺织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操作步骤至少包括如下:第一步,选定原材料加捻,将原料丝绕成线,采用电锭为传动方式,采用锭罐为230mm的直捻机,采用包含多个盘片外直径为1600mm,内直径为320mm,盘边距离为2600mm的多经轴的整经机;

第二步,采用电子送经、大容量卷布装置的喷气织机来进行生产白坯布,白坯布幅设定在165-180cm,将弧形扩幅辊全部改成三指全幅扩幅器和半幅扩幅器;采用布边两侧14cm处逐步降低钢筘经线密度,边部经线张力筒的角度比中间张力筒小1-5°,织造布机的送经辊筒表面包裹糙面皮的更换频率为1次/24-48h;

第三步,对白坯帘子布进行浸胶,浸胶采用浸胶机进行,胶液配方特殊,吸胶特殊处理,经过浸胶、烘干、拉伸、定型处理后,经被动卷取成布卷,包装,即得帘子布,所述浸胶机的浸胶液选择为rfl+pexul体系,所述浸胶机上辊筒的清洁频率为1次/48-72h。

所述第二步中将白坯布幅设定在170cm,边部经线张力筒的角度比中间张力筒小3°,织造布机的送经辊筒表面包裹糙面皮的更换频率为1次/30h。

所述的浸胶过程包括一浴浸胶和二浴浸胶,优选的,所述的一浴浸胶的浸胶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聚异戊二烯100份,增粘树脂40-100份,稳定剂1-10份,将上述组分配制完成,形成一浴浸胶液。

优选的,所述的稳定剂是2,6-二特丁基-4-甲基苯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具体的,所述的二浴浸胶的浸胶液由以下重量份组分配制而成:取间苯二酚40份加入纯水1786份,充分溶解后,加入烧碱2份,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醛22份,反应完全后,加入vp胶乳360份,最后加入氨水2.5份,搅拌均匀,形成二浴浸胶液。

本发明通过帘子线和橡胶会发生反应,会很好的粘合在一起,而且通过浸胶提高了帘子线的耐磨耐火特性,帘子线的伸长率和干热收缩良好,稳定性强。对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帘子布的经线密度整体基本趋于一致,不仅保证了组织结构,保持了帘子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

传统的帘子布还容易出现因为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杂质和夹杂的碎屑,极易导致成品的不合规,也容易导致制作成的成品胶相不能互渗透,导致轮胎受力的不一致性,造成轮胎侧露线,脱层等较大安全隐患。本发明在原有器械的基础上,设置一一体化加工清洗设备,用于改善帘子布的清洁和韧性加工,具体装置设备如下: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包括支撑架1、清洗釜2、旋转杆3、固定块4、联动杆5、皮带6、电机固定区7、第一电机8、进水口9、出水口10、出料口11、延伸台12、液压泵13、固定杆14、液压杆15、捶打块16、橡胶层17、传送带18、辊筒19、连接带20、第二电机21、固定台22、第一旋转轴23、引导板24、蓄水池25、排污口26、第二旋转轴27、开合门28、检视窗29、连接块30和过滤板31,支撑架1的外侧连接有清洗釜2,且清洗釜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3,旋转杆3的上端安置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的上端连接有联动杆5,旋转杆3之间关于清洗釜2的中心线互相对称,且旋转杆3与固定块4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而且旋转杆3之间呈一个平行线均匀分布,并且旋转杆3共有2个,联动杆5可以带动固定块4开始运作,固定块4下端的旋转杆3可以对所需清洗的纺织布进行搅拌清洗,两个旋转杆3可以将纺织布清洗的范围增大,使纺织布清洗起来更加的全面,从而使纺织布清洗的更为彻底干净,联动杆5的外侧安装有皮带6,且皮带6的右侧设置有电机固定区7,联动杆5通过皮带6与第一电机8构成转动结构,且联动杆5与固定块4之间互相垂直连接,而且联动杆5交叉于皮带6的内侧,第一电机8可以带动皮带6开始转动,皮带6使联动杆5同时转动,皮带6与联动杆5之间的活动,可以节省第一电机8的安置量,大大的节省了整个清洗设备所需的成本费用,电机固定区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8,进水口9设置于清洗釜2的左侧,且清洗釜2的右侧固定有出水口10,清洗釜2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1,支撑架1的右侧固定有延伸台12,且延伸台12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泵13;

液压泵13的下端连接有固定杆14,且固定杆14的下端安置有液压杆15,液压泵13、固定杆14、液压杆15和捶打块16为1组,共有4组,且4组之间关于延伸台12的内部互相平行排列,而且液压泵13通过液压杆15与固定杆14构成升降结构,并且其升降范围为0-20cm,液压泵13可以带动液压杆15向下伸缩,使液压杆15从固定杆14的内部向下延伸,液压杆15带动捶打块16向下对清洗完的纺织布进行捶打,液压杆15的下端设置有捶打块16,且捶打块16下端的外侧固定有橡胶层17,捶打块16与橡胶层17通过粘接构成固定连接,且捶打块16的圆心点与橡胶层17的圆心点位置相同,而且液压杆15与捶打块16互相垂直,并且捶打块16与橡胶层17均为弧形,捶打块16底端的橡胶层17可以减轻捶打块16对纺织布捶打时产生的撞击摩擦,从而保护纺织布不会被捶打块16捶打损坏,捶打结束后的纺织布可以通过引导板24排出,橡胶层17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8,且传送带18的内侧连接有辊筒19,辊筒19的内侧连接有连接带20,且连接带20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21,辊筒19通过连接带20与第二电机21构成联动结构,且其联动范围为0-360°,而且辊筒19为圆形形状,并且辊筒19与连接带20构成活动结构,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可以带动连接带20开始转动,连接带20带动辊筒19之间产生转动,从而使清洗完的纺织布得到传动向右移动,第二电机21的外部固定有固定台22,且固定台22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旋转轴23;

第一旋转轴23的右侧连接有引导板24,且引导板24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池25,蓄水池25的右侧固定有排污口26,固定台22通过第一旋转轴23与引导板24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180°,而且固定台22与蓄水池25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蓄水池25通过连接块30与过滤板31构成拆卸结构,过滤板31为矩形形状,根据纺织布排出所需的高度,可以将引导板24通过第一旋转轴23与固定台22旋转,从而调节引导板24与固定台22之间的角度,使纺织布的排出的高度更为适合,蓄水池25内部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污口26排出,可以将过滤板31通过连接块30与蓄水池25拆卸拿出,方便对过滤板31上端吸附的杂质进行倾倒,也方便对过滤板31本体进行清洗和更换,清洗釜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旋转轴27,且第二旋转轴27的外侧连接有开合门28,开合门28通过第二旋转轴27与清洗釜2构成转动结构,且开合门28的下端呈弧形形状,而且开合门28的中轴线与检视窗29的中轴线相吻合,可以将开合门28通过第二旋转轴27与清洗釜2旋转打开,使开合门28与清洗釜2分开,从而将生产完成的纺织布放入清洗釜2的内部,将开合门28通过第二旋转轴27与清洗釜2旋转关闭,使开合门28与清洗釜2闭合,保持清洗釜2内部的密封,开合门28的内部设置有检视窗29,蓄水池2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块30,且连接块30的内侧固定有过滤板31。

该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的操作方法:首先将开合门28通过第二旋转轴27与清洗釜2旋转打开,使开合门28与清洗釜2分开,从而将生产完成的纺织布放入清洗釜2的内部,将开合门28通过第二旋转轴27与清洗釜2旋转关闭,使开合门28与清洗釜2闭合,将进水口9与往外接水源进行连接,通过进水口9可以将清洗用的水源灌入清洗釜2的内部,清洗水将所需清洗的纺织布覆盖住,启动电机固定区7内部的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开始转动,第一电机8带动皮带6开始转动,皮带6使联动杆5同时转动,皮带6与联动杆5之间的活动,可以节省第一电机8的安置量,大大的节省了整个清洗设备所需的成本费用,联动杆5带动固定块4开始运作,固定块4下端的旋转杆3对所需清洗的纺织布进行搅拌清洗,两个旋转杆3可以将纺织布清洗的范围增大,使纺织布清洗起来更加的全面,从而使纺织布清洗的更为彻底干净,纺织布清洗完成后出水口10将清洗完的污水排出,污水可以流入蓄水池25的内部进行收集,蓄水池25上端的过滤板31可以将污水中的大块杂质吸附,从而使污水得到一次过滤,减少污水排放时所需的过滤步骤,减少污水净化的工作步骤,污水排完后,将清洗完的纺织布通过,通过出料口11将纺织布排出,清洗完的纺织布掉落在传送带18的上端,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带动连接带20开始转动,连接带20带动辊筒19之间产生转动,从而使清洗完的纺织布得到传动向右移动,将延伸台12内部的液压泵13启动,液压泵13带动液压杆15向下伸缩,使液压杆15从固定杆14的内部向下延伸,液压杆15带动捶打块16向下对清洗完的纺织布进行捶打,捶打块16底端的橡胶层17可以减轻捶打块16对纺织布捶打时产生的撞击摩擦,从而保护纺织布不会被捶打块16捶打损坏,捶打结束后的纺织布可以通过引导板24排出,从而继续进入下一步工作步骤,根据纺织布排出所需的高度,将引导板24通过第一旋转轴23与固定台22旋转,从而调节引导板24与固定台22之间的角度,使纺织布的排出的高度更为适合,蓄水池25内部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污口26排出,将过滤板31通过连接块30与蓄水池25拆卸拿出,方便对过滤板31上端吸附的杂质进行倾倒,也方便对过滤板31本体进行清洗和更换,这就是该纺织布生产用纺织布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通过将旋转杆之间关于清洗釜的中心线互相对称,且旋转杆与固定块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而且旋转杆之间呈一个平行线均匀分布,并且旋转杆共有2个,联动杆可以带动固定块开始运作,固定块下端的旋转杆可以对所需清洗的纺织布进行搅拌清洗,两个旋转杆可以将纺织布清洗的范围增大,使纺织布清洗起来更加的全面,从而使纺织布清洗的更为彻底干净,联动杆通过皮带与第一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联动杆与固定块之间互相垂直连接,而且联动杆交叉于皮带的内侧,第一电机可以带动皮带开始转动,皮带使联动杆同时转动,皮带与联动杆之间的活动,可以节省第一电机的安置量,大大的节省了整个清洗设备所需的成本费用。

本发明液压泵、固定杆、液压杆和捶打块为1组,共有4组,且4组之间关于延伸台的内部互相平行排列,而且液压泵通过液压杆与固定杆构成升降结构,并且其升降范围为0-20cm,液压泵可以带动液压杆向下伸缩,使液压杆从固定杆的内部向下延伸,液压杆带动捶打块向下对清洗完的纺织布进行捶打,捶打块与橡胶层通过粘接构成固定连接,且捶打块的圆心点与橡胶层的圆心点位置相同,而且液压杆与捶打块互相垂直,并且捶打块与橡胶层均为弧形,捶打块底端的橡胶层可以减轻捶打块对纺织布捶打时产生的撞击摩擦,从而保护纺织布不会被捶打块捶打损坏,捶打结束后的纺织布可以通过引导板排出。

本发明辊筒通过连接带与第二电机构成联动结构,且其联动范围为0-360°,而且辊筒为圆形形状,并且辊筒与连接带构成活动结构,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以带动连接带开始转动,连接带带动辊筒之间产生转动,从而使清洗完的纺织布得到传动向右移动。

本发明固定台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引导板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180°,而且固定台与蓄水池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蓄水池通过连接块与过滤板构成拆卸结构,所述过滤板为矩形形状,根据纺织布排出所需的高度,可以将引导板通过第一旋转轴与固定台旋转,从而调节引导板与固定台之间的角度,使纺织布的排出的高度更为适合,蓄水池内部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污口排出,可以将过滤板通过连接块与蓄水池拆卸拿出,方便对过滤板上端吸附的杂质进行倾倒,也方便对过滤板本体进行清洗和更换。

本发明开合门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清洗釜构成转动结构,且开合门的下端呈弧形形状,而且开合门的中轴线与检视窗的中轴线相吻合,可以将开合门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清洗釜旋转打开,使开合门与清洗釜分开,从而将生产完成的纺织布放入清洗釜的内部,将开合门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清洗釜旋转关闭,使开合门与清洗釜闭合,保持清洗釜内部的密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