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017发布日期:2018-10-13 00:0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材的加工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农作物生长辅助工具的制造。



背景技术:

蔓生类的农作物通常为豆科作物蔬菜,例如菜豌豆和四季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搭架拉线网,使茎蔓能沿支撑架缠绕向上生长,在实际栽种过程中,是利用竹竿、钢架等作为支撑杆,以合适的间距插在垄面上,之后在垄面上种植作物,待豆苗长至一定高度,将要伸蔓前,采取手工作业的方式,以垄为单位,先在支撑杆顶端、中部和底部位置分别固定一根相对较粗的绳子,作为拉线网的骨架,之后将细线分别拴在支撑杆顶端、中部和底部位置的绳子上,并来回穿插缠绕,形成上中下均有固定点的、间隔大小基本一致的网,使作物的茎蔓能够能沿细线缠绕向上生长。

上述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使用不方便、劳动量大。

人工设置攀爬拉线网,需要插支撑杆、拴绳子,以及穿插细线,需要工人手持线团,先是将端头固定在底部,然后绕在中部,到达顶端缠绕后又折回中部和底部,相当于一根线需要固定缠绕三次,按照正常的栽种间隔,一亩田至少需要重复缠绕上万次,劳动强度极大,并且效率十分低下。

其次是对材料的浪费。

拉线网属于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待作物采收后需要将其去除,但由于拉线网上缠绕有作物干枯的枝条,无法有效分离,因此收集后无法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弃物焚烧,对环境并不友好,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工业化生产的网状结构的产品替代传统拉线网的方案,例如普通的遮阴网或者其他塑料网等,这些产品存在很多不足,蔓叶采光差、易造成植物叶片生长过密发黄的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而且成本高,给农户增加了经济负担,相比之下,传统形式的拉线网具有重量轻、用料少的优点,并且采用了单线上下连接的结构,有利于单株作物向上生长,多株作物同向生长有利于生长果实规则,并方便采收,能够增加采光通风条件,作物不会横向生长相互缠绕,造成果实生长杂乱、不利于采收的问题。

但传统拉线网只能随用随制,十分不便,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最主要的,由于是在田间手工绕制,设置的拉线网不论是间距还是强度均不规则,整体质量不高,容易出现松动、垮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生产设备,实现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降低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也降低种植成本,有助于提高蔓生作物的质量。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生产设备,用于制备蔓生作物拉网,该拉网包括在设置在两侧的经线,以及与两根经线固定连接、且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连续经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线缠绕机构、整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

所述输线缠绕机构包括经线轮2、纬线轮3、经线架4以及涂覆机构,还包括动力源5、传动齿轮6、绕线齿轮7、绕线齿轮托轮8组成的绕线支撑组;

所述经线轮2设置在机架1前端,经线轮2可竖向设置或横向设置,需要具备足够的张紧力,以保证拉网的宽度以及外形;经线沿经线架4穿过绕线齿轮7后与涂覆机构接触,经线架4设置在经线轮2与绕线齿轮7之间,并固定在机架1上,与绕线齿轮7轴向相平行;

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液态物质容纳桶9,桶壁上开设涂覆孔10,经线与涂覆孔10接触时涂覆上液态物质,与缠绕在经线上的纬线相接触,所述液态物质容纳桶9的周长与纬线缠绕在经线上的间隔距离相等;

所述动力源5与传动齿轮6相连,传动齿轮6与绕线齿轮7外沿啮合,为其提供动力;在所述绕线齿轮7的内圈设置托举轮11;所述托举轮11固定在机架1上,其外沿凸起,嵌入绕线齿轮7内圈的凹槽内,以托举绕线齿轮7沿其滚动;所述托举轮11的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在绕线齿轮7内部可设置成等腰三角形或者正方形;

所述绕线齿轮7外沿设置纬线支架11,纬线轮3安装在纬线支架11上,纬线穿过固定在纬线支架11上的导向环,随着绕线齿轮7的旋转往复缠绕在经线上,并与经线上涂覆有液态物质的部位相接触;

所述液态物质容纳桶9中根据需要可填充粘接胶水,经涂覆后可增加经线和纬线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可在所述液态物质容纳桶9中填充粘接胶水与驱虫剂的混合物,在保证经线纬线连接强度的同时,使最终的拉网产品具备一定的抗虫效果。

为了保证经线轮2具有足够的可控的张紧力,其放卷轴由电机控制转动,并在电机传动轴与放卷轴之间设置磁粉制动器。

所述整型机构包括防坠支架12以及风干管道13;

所述防坠支架12设置在机架1上,对称设置在输线缠绕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包含支撑杆以及托举挤压槽121;

所述托举挤压槽121三面封闭,开口侧容纳所述拉网的经线与纬线交接部位,槽的上下对称设置有压轮122,对经线与纬线交接部位进行挤压,促进其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

所述风干管道13设置在防坠支架12后端,采用隧道式结构,管道内设有吹风装置和烘干装置,对经过挤压的经线和纬线进行烘干定型;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张紧轮14、切断装置15以及打包轮16;

所述张紧轮14由一对分别上下对位设置的钢辊141和胶辊142组成,其中胶辊142设置在上,向下施加能够将拉网夹稳的压力;

切断装置15是水平运动切割结构或者垂直运动切割结构。

由于编织好的拉网是纬线以经线为轴缠绕而成,如果按照正常方式收卷,会造成经线缠绕部位明显凸起,不利于运算和田间作业,为了降低拉网收卷时经线部位的凸起,在所述切断装置15之后设置限位丝杆17,限位丝杆17包括丝杆以及套装在丝杆上、且分别设置在两条经线对应位置的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凹轮,拉网的经线嵌在凹轮中,丝杆轴向固定,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使水平移动机构实现水平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拉网经线在打包轮16的两端呈现倾斜交叉状分布,降低凸起程度。

为了在保证张紧效果的前提下避免拉网被挤压变形,将张紧轮14设置为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钢辊141、胶辊142以及高摩擦力的皮带143组成,其中钢辊141和胶辊142交叉错位排列,拉网夹在两组皮带143之间,具备足够的摩擦力,不需要钢辊141和胶辊142施加太大的压力,避免了拉网被挤压变形,同时能够保证拉网足够的张紧力。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经线首先穿过中间各机构固定在打包轮16上,然后继续从经线轮2上放卷,穿过绕线齿轮7,经绕线架引导后达到液态物质容纳桶9,按规律涂覆胶水或胶水-抗虫剂的混合物;与此同时,纬线在绕线齿轮7的旋转牵引下,缠绕在经线上,二者的接触点就位于胶水或胶水-抗虫剂混合物的涂覆区域;之后经过防坠支架12上托举挤压槽121的挤压粘接,以及风干管道13的烘干定型,产品基本成型,最后在限位丝杆17的牵引下,配合张紧轮14、切断装置15以及打包轮16等部件,拉网产品收卷完成即可。

本发明所述设备能够快速规整的生产蔓生作物种植所需的特殊结构的拉网(即:具有两侧的经线,以及与经线固定连接、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连续经线),所生产的拉网具有间距、强度等参数规则均匀的优点,整体质量高,不会出现松动、垮塌的问题,相对于手工操作而言具有质量优势。

同时,该设备生产的拉网能够适应蔓生作物生长特性,使其能够沿经线直线攀爬,不易旁生,避免横向生长造成不同株作物相互缠绕、果实生长杂乱,有利于果实规则生长,方便采收,且采光通风较好。

另外,本申请所述的设备中专门设置了可预置驱虫药剂的结构,能够将抗虫剂随制造过程一次性施加到拉网上,使其在作物生长期间缓慢释放,进行长效辅助驱虫除虫,对作物病虫害防治起到较为显著的辅助作用,对减少农药用量,缓解滥用农药对作物质量、对人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到辅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生产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所述防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限位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生产设备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所述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所述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经线轮2、纬线轮3、经线架4、动力源5、传动齿轮6、绕线齿轮7、绕线齿轮托轮8、液态物质容纳桶9、涂覆孔10、纬线支架11、防坠支架12、托举挤压槽121、压轮122、风干管道13、张紧轮14、钢辊141、胶辊142、切断装置15、打包轮16、限位丝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生产设备,用于制备蔓生作物拉网,该拉网包括在设置在两侧的经线,以及与两根经线固定连接、且相邻位置对称设置的连续经线,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线缠绕机构、整型机构以及收卷机构。

所述输线缠绕机构包括经线轮2、纬线轮3、经线架4以及涂覆机构,还包括动力源5、传动齿轮6、绕线齿轮7、绕线齿轮托轮8组成的绕线支撑组。

所述经线轮2设置在机架1前端,经线轮2可竖向设置或横向设置,其放卷轴由电机控制转动,并在电机传动轴与放卷轴之间设置磁粉制动器,保证合适的张力;经线沿经线架4穿过绕线齿轮7后与涂覆机构接触,经线架4设置在经线轮2与绕线齿轮7之间,并固定在机架1上,与绕线齿轮7轴向相平行。

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液态物质容纳桶9,桶壁上开设涂覆孔10,经线与涂覆孔10接触时涂覆上液态物质,与缠绕在经线上的纬线相接触,所述液态物质容纳桶9的周长与纬线缠绕在经线上的间隔距离相等。

所述动力源5与传动齿轮6相连,传动齿轮6与绕线齿轮7外沿啮合,为其提供动力;在所述绕线齿轮7的内圈设置托举轮11;所述托举轮11固定在机架1上,其外沿凸起,嵌入绕线齿轮7内圈的凹槽内,以托举绕线齿轮7沿其滚动;所述托举轮11的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在绕线齿轮7内部可设置成正方形。

所述绕线齿轮7外沿设置纬线支架11,纬线轮3安装在纬线支架11上,纬线穿过固定在纬线支架11上的导向环,随着绕线齿轮7的旋转往复缠绕在经线上,并与经线上涂覆有液态物质的部位相接触;所述液态物质容纳桶9中填充粘接胶水与驱虫剂的混合物,,经涂覆后可增加经线和纬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具备一定的抗虫效果。

所述整型机构包括防坠支架12以及风干管道13;所述防坠支架12设置在机架1上,对称设置在输线缠绕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包含支撑杆以及托举挤压槽121;所述托举挤压槽121三面封闭,开口侧容纳所述拉网的经线与纬线交接部位,槽的上下对称设置有压轮122,对经线与纬线交接部位进行挤压,促进其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所述风干管道13设置在防坠支架12后端,采用隧道式结构,管道内设有吹风装置和烘干装置,对经过挤压的经线和纬线进行烘干定型。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张紧轮14、切断装置15以及打包轮16;所述张紧轮14由一对分别上下对位设置的钢辊141和胶辊142组成,其中胶辊142设置在上,向下施加能够将拉网夹稳的压力;切断装置15是垂直运动切割结构。

在所述切断装置15之后设置限位丝杆17,限位丝杆17包括丝杆以及套装在丝杆上、且分别设置在两条经线对应位置的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凹轮,拉网的经线嵌在凹轮中,丝杆轴向固定,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使水平移动机构实现水平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拉网经线在打包轮16的两端呈现倾斜交叉状分布,降低凸起程度。

实施例2

如图2、3、4、5、7、8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蔓生农作物专用拉网的生产设备,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为了在保证张紧效果的前提下避免拉网被挤压变形,将张紧轮14设置为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钢辊141、胶辊142以及高摩擦力的皮带143组成,其中钢辊141和胶辊142交叉错位排列,拉网夹在两组皮带143之间,具备足够的摩擦力,不需要钢辊141和胶辊142施加太大的压力,避免了拉网被挤压变形,同时能够保证拉网足够的张紧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