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0182发布日期:2018-12-11 23:5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全涤纶织物印染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现有涤纶仿真丝织物由圆形、异形截面的涤纶长丝或短纤维纱线织成的具有真丝外观风格的涤纶面料,具有价格低廉、抗皱免烫等优点,颇受消费者欢迎,常见品种有:涤丝绸、涤丝绉、涤丝缎、涤纶乔其纱、涤纶交织绸等,这些品种具有丝绸织物的飘逸悬垂、滑爽、柔软、赏心悦目,同时,又兼具涤纶面料的挺括、耐磨、易洗、免烫,美中不足的是这类织物吸湿透气性差,穿着不太凉爽,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已有更多的新型涤纶面料问世,如高吸湿涤纶面料便是其中的一种,现有的全涤纶织物在进行印染的流程中,在进行着色之前,未碱减处理,从而影响全涤纶织物变薄、柔软,使纤维表面凹凸呈不规则沟槽状态,影响全涤纶织物的染色后的光泽以及染色性能,全涤纶织物在着色烘干后,未及时定型,使得全涤纶织物外表面出现褶皱,从而影响后期织物制作,从而影响全涤纶织物后期处理的速率,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解决了全涤纶织物在印染的过程中出现印染效果差,导致全涤纶织物后期处理速率,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所述全涤纶织物印染前准备步骤以及印染时所需要的印染整个过程;

第一步:全涤纶织物检查

将全涤纶织物放置在查货台上,主要检查坯布是否存在抽纱、纬档、黄斑、霉斑等异常,同时需要核对布种是否和要求的布种匹配,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批号注意检查一番;

第二步:印染清水准备

整个印染过程所需要的清水,清水的要求为ph值为6.5-7.4,其中铁、猛离子的含量小于0.1ppm,硬度小于60ppm,接着在锅炉的内部加入石灰、纯碱等使得清水中的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成为软水,使得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涤纶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以及色泽,在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从而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变色光等等影响;

第三步:碱减量处理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首先进行坯布碱减量处理,在浓度为5%-9%时将全涤纶织物投入,随之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助剂,提高水解速度,以较低的碱浓度取得高减量及较好的效率,碱减量处理的做法为㓎轧-汽蒸,全涤纶织物热处理之后进行清水冲洗;

第四步:全涤纶织物漂白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需要将坯布进行漂白,将反应釜中的漂白用化学药剂进行加热,其温度达到125℃,随之将坯布加入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

第五步:全涤纶织物印染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将坯布进行染色,活性染料在使用时先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糊状,再用60℃水开好,在染料导入染料筒的时需要用白沙布进行过滤,紧接着需要将坯布投入至活性染料桶内部进行搅拌染色,每批坯布所搅拌着色的时间为30-40min;

第六步:全涤纶织物软化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着色之后进行软化全涤纶织物,在软化箱中的清水里加入软化剂,通过搅拌软化箱内部的全涤纶织物,使得全涤纶织物进行全面软化处理;

第七步:烘干处理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染色后的全涤纶织物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无接触烘干,将热风喷射到织物的表面,以保持全涤纶织物蓬松丰厚的手感,另一种方法为滚筒烘干,通过上色后的全涤纶织物与加热滚筒直接接触,通过加热滚筒来达到烘干布的目的,主要用于卷染和经轴染色的产品;

第八步:定型处理

所述全涤纶织物着色烘干后在95-100℃的轧光定彩机中进行轧光定彩,轧光定彩之后将全涤纶织物放置在定型机的内部,对全涤纶织物进行定型。

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钾投放时清水的温度为90-100℃,氢氧化钾随温度升高其浓度逐渐提升,在浓度为5%-9%时将全涤纶织物投入,助剂的用量为1g/l,其作用为充分发挥氢氧化钠对涤纶减量的作用。

优选的,漂白所选择的化学药剂为naoh20,将naoh20投入至反应釜中的清水里,其浓度为35g/l,搅拌的时间35-40min。

优选的,所述全涤纶织物印染所需要的材料为分散、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需要固色以提高色牢度,以及染料组合的选择与采用合理的染色工艺。

优选的,所述软化箱内部的软化剂浓度为4%,对软化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其温度保持至35℃-4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通过在软化的清水中投放氢氧化钾,能够使全涤纶织物进行碱减处理,通过清水的温度为90-100℃能够有效的提升清水中氢氧化钾的浓度,通过碱减液体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助剂,能够有效增强水解速度,通过加入全涤纶织物,能够有效的进行碱减处理,从而加速处理全涤纶织物内部的碱,解决了现有全涤纶织物中碱量较大影响全涤纶织物的着色处理,此外通过清水冲洗使得全涤纶织物外表面的碱渍得以清除,避免带入漂白反应釜中,从而影响漂白的处理。

(2)该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通过全涤纶织物所选用的活性染料经少量水调制成浆糊状,从而便于活性染料进行化开,通过染料筒的顶部设有白纱布,能够有效的过滤掉未充分散开的活性染料,通过浆糊状的活性染料进入60℃的清水中,能够充分的化开活性染料,从而使得全涤纶织物进行着色更加充分,避免出现全涤纶织物的外表面出现染料颗粒,此外通过坯布在染料筒的内部搅拌30-40min,避免全涤纶织物着色不够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全涤纶织物印染前准备步骤以及印染时所需要的印染整个过程;

第一步:全涤纶织物检查

将全涤纶织物放置在查货台上,主要检查坯布是否存在抽纱、纬档、黄斑、霉斑等异常,同时需要核对布种是否和要求的布种匹配,正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批号注意检查一番;

第二步:印染清水准备

整个印染过程所需要的清水,清水的要求为ph值为6.5-7.4,其中铁、猛离子的含量小于0.1ppm,硬度小于60ppm,接着在锅炉的内部加入石灰、纯碱等使得清水中的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成为软水,使得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涤纶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以及色泽,在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从而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变色光等等影响;

第三步:碱减量处理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首先进行坯布碱减量处理,在浓度为5%-9%时将全涤纶织物投入,随之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助剂,提高水解速度,以较低的碱浓度取得高减量及较好的效率,碱减量处理的做法为㓎轧-汽蒸,全涤纶织物热处理之后进行清水冲洗,氢氧化钾投放时清水的温度为90-100℃,氢氧化钾随温度升高其浓度逐渐提升,在浓度为5%-9%时将全涤纶织物投入,助剂的用量为1g/l,其作用为充分发挥氢氧化钠对涤纶减量的作用;

第四步:全涤纶织物漂白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需要将坯布进行漂白,将反应釜中的漂白用化学药剂进行加热,其温度达到125℃,随之将坯布加入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漂白所选择的化学药剂为naoh20,将naoh20投入至反应釜中的清水里,其浓度为35g/l,搅拌的时间35-40min;

第五步:全涤纶织物印染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将坯布进行染色,活性染料在使用时先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糊状,再用60℃水开好,在染料导入染料筒的时需要用白沙布进行过滤,紧接着需要将坯布投入至活性染料桶内部进行搅拌染色,每批坯布所搅拌着色的时间为30-40min;

第六步:全涤纶织物软化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着色之后进行软化全涤纶织物,在软化箱中的清水里加入软化剂,通过搅拌软化箱内部的全涤纶织物,使得全涤纶织物进行全面软化处理;全涤纶织物印染所需要的材料为分散、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需要固色以提高色牢度,以及染料组合的选择与采用合理的染色工艺;软化箱内部的软化剂浓度为4%,对软化箱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其温度保持至35℃-45℃;

第七步:烘干处理

全涤纶织物印染中染色后的全涤纶织物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无接触烘干,将热风喷射到织物的表面,以保持全涤纶织物蓬松丰厚的手感,另一种方法为滚筒烘干,通过上色后的全涤纶织物与加热滚筒直接接触,通过加热滚筒来达到烘干布的目的,主要用于卷染和经轴染色的产品;

第八步:定型处理

全涤纶织物着色烘干后在95-100℃的轧光定彩机中进行轧光定彩,轧光定彩之后将全涤纶织物放置在定型机的内部,对全涤纶织物进行定型。

综上所述,该全涤纶织物印染短流程及方法,通过氢氧化钾投放至温度为90-100℃的清水中,从而使得氢氧化钾随着清水温度的升高使得清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钾的浓度逐渐提升,在清水中含有氢氧化钾的浓度为5%-9%时,将全涤纶织物投入,随之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助剂,使得充分发挥氢氧化钠对涤纶减量的作用,实现提高水解速度,以较低的碱浓度取得高减量及较好的效率,碱减量处理的做法为㓎轧-汽蒸,全涤纶织物热处理之后进行清水冲洗,解决了全涤纶织物中含有的碱量处理,避免出现影响全涤纶织物变薄、柔软,使纤维表面凹凸呈不规则沟槽状态,影响全涤纶织物的染色后的光泽以及染色性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