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电皮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9622发布日期:2019-02-01 19:0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导电皮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皮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电皮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减肥药、减肥腰带、减肥仪等等,由于减肥药存在较大副作用,多会损伤身体,人们更愿意选择健康的减肥产品,减肥仪或者减肥腰带平时不方便携带,且按摩和作用部位有限,近几年流行的减肥衣产品,解决了减肥仪的笨重,减肥腰带的局部性,通过在减肥衣上对应身体穴位设置电极,通过程序控制电极刺激人体学位,从而起到对人体经脉的疏通,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

现有的减肥衣为了能更好的人体贴合,采用紧身的面料,为了使减肥衣具有导电性,在面料中会掺杂导电丝,衣服上常见的导电丝采用软质材料,但在耐久性不好,人体的汗液容易腐蚀这种导电丝,还有些导电丝为了导电性能采用较为硬性的材料,这种导电丝张力不够,易破损,且多根纤维丝共同使用会是的阻值增大,导电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张力好、耐久性好的导电皮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导电皮筋,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材料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覆在纺织皮材料层的表面,所述纺织材料层为高弹性,由柔性织物编织而成,所述导电层为镀有银离子的纤维丝,所述纤维丝通过加捻的形式编织在纺织材料层的外表面,所述纺织材料层的弹性方向与纤维丝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导电皮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将待镀银的纤维丝浸没至镀银溶液中,并浸泡至达到预设浸泡时间;

将浸泡结束后的纤维丝从镀银溶液中取出并进行烘干;

将镀银纤维丝通过加捻的形式编织在纺织材料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镀银溶液包括镀银剂和还原剂,所述镀银剂包括硝酸银和氨水,还原剂包括葡萄糖,在制备镀银纤维丝时,将适量硝酸银加入适量氨水中,并搅拌至混合液澄清,制得镀银剂,在镀银剂中加入葡萄糖,制得镀银溶液。

进一步地,每1l所述镀银溶液中包括:硝酸银10g~50g,氨水10ml~25ml,葡萄糖10g~30g。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浸泡时间范围为30min~40min。

进一步地,所述镀银溶液与纤维丝发生反应时,镀银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0℃~60℃。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丝和镀银溶液的浴比控制在1:80~1: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导电皮筋通过将带有导电性能纤维丝和带有高弹性的织物结合在一起,使该皮筋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又具有较好的张力,且镀银后的纤维丝阻值小,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镀银,在纤维丝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包裹物,耐洗耐用,解决了纤维丝裸露在织物外容易发生氧化反应,造成导电性能降低的问题,且生产方法简单、弹力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硝酸银质量浓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图2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图3为氨水用量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图4为浸泡时间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图5为镀银溶液温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图6为纤维丝与镀银溶液的浴比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新型导电皮筋,包括纺织材料层和导电层,导电层包覆在纺织皮材料层的表面,纺织材料层为高弹性,由柔性织物编织而成,导电层为镀有银离子的纤维丝,纤维丝通过加捻的形式编织在纺织材料层的外表面,纺织材料层的弹性方向与纤维丝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新型导电皮筋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将待镀银的纤维丝浸没至镀银溶液中,并浸泡至达到预设浸泡时间;

将浸泡结束后的纤维丝从镀银溶液中取出并进行烘干;

将镀银纤维丝通过加捻的形式编织在纺织材料的外周面上。

优选的,镀银溶液包括镀银剂和还原剂,镀银剂包括硝酸银和氨水,还原剂包括葡萄糖,在制备镀银纤维丝时,将适量硝酸银加入适量氨水中,并搅拌至混合液澄清,制得镀银剂,在镀银剂中加入葡萄糖,制得镀银溶液。

优选的,每1l所述镀银溶液中包括:硝酸银10g~50g,氨水10ml~25ml,葡萄糖10g~30g。

优选的,预设的浸泡时间范围为30min~40min。

优选的,镀银溶液与纤维丝发生反应时,镀银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0℃~60℃。

优选的,纤维丝和镀银溶液的浴比控制在1:80~1:10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氨水20ml,葡萄糖10g,镀银溶液温度控制在30℃,浴比控制在1:100,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此时硝酸银质量浓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1中可知,经过硝酸银处理后的体积比电阻急剧下降,但当达到40g/l时,纤维丝体积比电阻达到最小值,在硝酸银为10g/l时,纤维丝体积比电阻为最大,说明纤维丝在镀银溶液中还未充分吸收,而随着硝酸银浓度的继续增加,在纤维丝表面吸附的银急剧增多,纤维丝没有足够的时间吸附在纤维丝表面,而沉积在反应容器壁上,导致体积比电阻也随之上升,虽然硝酸银浓度在40g/l时,体积比电阻达到最小,但是该溶度下的纤维丝纺织性较差,因此在实施例一中,优选的硝酸银浓度为20g/l。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二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酸银浓度为20g,氨水20ml,镀银溶液温度控制在30℃,浴比控制在1:100,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此时葡萄糖质量浓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2中可知,随着葡萄糖用量的增加,体积比组织不断减小,当葡糖糖浓度达到25g/l时,体积比电阻达到最小值,随着葡萄糖用量的继续增加,纤维的体积比电阻反而增大,这是因为葡萄糖过多,使得镀银计很快被还原为金属银,纤维丝表面来不及吸附,造成金属银的沉积,与实施例一相似,虽然在葡萄糖浓度为25g/l其电阻最小,但纺织能力差,因此在实施例二中,优选的葡萄糖浓度为10g/l。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三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酸银浓度为20g,葡萄糖质量为10g/l,镀银溶液温度控制在30℃,浴比控制在1:100,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此时氨水用量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3中可知,当氨水用量较小时,镀银溶液中的银离子没有完全反应,纤维丝还不具有导电性,当氨水用量达到10ml/l时,镀银溶液中的银离子能完全进行反应,在氨水溶度为20ml/l,纤维丝的体积比电阻达到最小值,继续增加氨水,电阻反而急剧加大,适量的氨水浓度可以促使反应的进行和促使镀银溶液趋于稳定,但持续增加氨水,则会破坏镀银溶液的稳定性。因此在实施例三中,优选的氨水浓度为20ml/l。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酸银浓度为20g,氨水浓度为20ml/l,葡萄糖质量为10g/l,镀银溶液温度控制在30℃,浴比控制在1:100,此时浸泡时间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4中可知,当浸泡时间小于30min时,纤维丝的体积比电阻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浸泡时间为30min时,电阻达到最小值,当反应时间超过30min后,随时间的增加,电阻逐渐上升,这是由于形成银氨混合物的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时间过长,会发生逆反应,所以电阻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因此在实施例四中,优选的浸泡时间为30min。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五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酸银浓度为20g,氨水浓度为20ml/l,葡萄糖质量为10g/l,浴比控制在1:100,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此时镀银溶液温度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5中可知,镀银溶液温度即发生反应的温度,当温度小于30℃时,纤维丝的体积比电阻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为30℃时,达到电阻最小,当温度持续升高,电阻也随之缓慢有上升趋势,这是由于镀银溶液的温度涉及到还原剂的反应温度,温度过高会破坏还原反应,从而被造成被还原的银离子沉积。因此在实施例五中,优选的镀银溶液温度为30℃。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六中,设定每1l镀银溶液中包括:酸银浓度为20g,氨水浓度为20ml/l,葡萄糖质量为10g/l,浸泡时间控制在30min,镀银溶液温度为30℃,此时纤维丝与镀银溶液的浴比与纤维丝体积比电阻的关系。

从图6中可知,当浴比为1:20时,电阻值偏大,纤维丝的导电性很差,随着浴比的增大,电阻值逐渐减小,导电性能编号,当浴比达到1:80时,导电性能趋于稳定,此时再增大浴比,电阻值也不变化,导电性能良好。这是由于在浴比小的时候,纤维丝不能完全浸泡在镀银溶液中,造成纤维丝表面的银离子分布不均匀,当浴比增大后,纤维丝能完全浸泡在镀银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能完全进行,银离子能均匀的分布在纤维丝的表面,因此在实施例六中,优选的浴比为1: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