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7842发布日期:2020-04-03 18:37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后整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针织面料的后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服用纤维和面料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在注重服装美观与舒适的同时,对服装的卫生性和易去污性等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面料进行抗菌整理可以起到消除异味、防止细菌滋生和减少皮肤传染病等作用。面料在服用过程中易于沾染油污,在干燥情况下易产生静电而吸附尘土,并且在洗涤时油污不易洗净还有再污染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

目前,对针织面料进行抗菌和易去污处理大多是分成两个工艺进行单一功能的整理,鲜少对抗菌性能和易去污性能进行同时处理的工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在保证整理效果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能在对针织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的同时进行抗菌整理,以简化生产工艺,减少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所采用的工艺步骤包括:

(1)面料前处理:将面料于145~170℃条件下预定型,洗涤去除油污,用水冲洗至洗液ph为5~7,在85~120℃条件下将面料烘干,烘干结束后在150~180℃之间进行高温定型60~90s,得到半成品;

(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半成品放入整理液进行浸轧功能整理,轧余率为65~75%,浸轧时间为40~70min,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

美国3m公司的易去污整理剂pm-49220~30g/l,增强剂7~12g/l,聚醚衍生物hp6~12g/l,防凝胶剂10~15g/l,扁柏硫醇2~5g/l,所述整理液用0.5~1.0mol/l柠檬酸调节ph值为5.5~6.5;

(3)预烘、焙烘:将经过浸轧功能整理后的面料于105~120℃进行预烘,停留时间90~120s,再于145~180℃进行焙烘,停留时间155~190s;

(4)收卷:待焙烘后的面料自然冷却后收卷。

优选的,所述浸轧的方式为二浸一轧。

优选的,所述增强剂为拓纳公司的baygard40178。

优选的,所述防凝胶剂为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焙烘温度为165℃,停留时间为18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对针织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的同时进行了抗菌处理,显著改善了针织面料抗菌性能和易去污性能,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所采用的工艺步骤包括:

(1)面料前处理:将面料于145℃预定型,洗涤去除油污,用水冲洗至洗液ph为7,在85℃将面料烘干,烘干结束后在150℃高温定型90s,得到半成品;

(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半成品放入整理液进行浸轧功能整理,浸轧方式为二浸一轧,轧余率为65%,浸轧时间为70min,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

美国3m公司的易去污整理剂pm-49220g/l,baygard401787g/l,聚醚衍生物hp6g/l,脂肪酸聚乙二醇酯10g/l,扁柏硫醇2g/l,所述整理液用0.5mol/l柠檬酸调节ph值为6.5;

(3)预烘、焙烘:将经过浸轧功能整理后的面料于105℃进行预烘,停留时间90s,再于145℃进行焙烘,停留时间155s;

(4)收卷:待焙烘后的面料自然冷却后收卷;

(5)易去污性能测试,按aatcc-130-2000标准和测试方法,分为1~5级,级别高的效果好,测试用油为玉米油;

(6)抗菌率测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中抗菌针织面料洗涤试验方法洗涤30次、50次,jisl1902进行抗菌率测试。

实施例2

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所采用的工艺步骤包括:

(1)面料前处理:将面料于155℃预定型,洗涤去除油污,用水冲洗至洗液ph为7,在105℃将面料烘干,烘干结束后在165℃进行高温定型80s,得到半成品;

(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半成品放入整理液进行浸轧功能整理,浸轧方式为二浸一轧,轧余率为75%,浸轧时间为55min,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

美国3m公司的易去污整理剂pm-49225g/l,baygard4017810g/l,聚醚衍生物hp8g/l,聚丙烯酰胺12g/l,扁柏硫醇3.5g/l,所述整理液用0.5mol/l柠檬酸调节ph值为6;

(3)预烘、焙烘:将经过浸轧功能整理后的面料于115℃进行预烘,停留时间100s,再于165℃进行焙烘,停留时间180s;

(4)收卷:待焙烘后的面料自然冷却后收卷;

(5)易去污性能测试,按aatcc-130-2000标准和测试方法,分为1~5级,级别高的效果好,测试用油为玉米油;

(6)抗菌率测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中抗菌针织面料洗涤试验方法洗涤30次、50次,jisl1902进行抗菌率测试。

实施例3

一种针织面料的抗菌易去污整理工艺,所采用的工艺步骤包括:

(1)面料前处理:将面料于170℃预定型,洗涤去除油污,用水冲洗至洗液ph为6,在120℃将面料烘干,烘干结束后在180℃高温定型60s,得到半成品;

(2)将步骤(1)中烘干后的半成品放入整理液进行浸轧功能整理,浸轧方式为二浸一轧,轧余率为70%,浸轧时间为40min,所述整理液由以下浓度的组份组成:

美国3m公司的易去污整理剂pm-49230g/l,baygard4017812g/l,聚醚衍生物hp12g/l,三乙基己基磷酸10g/l,十二烷基硫酸钠5g/l,扁柏硫醇5g/l,所述整理液用1.0mol/l柠檬酸调节ph值为5.5;

(3)预烘、焙烘:将经过浸轧功能整理后的面料于120℃进行预烘,停留时间120s,再于180℃进行焙烘,停留时间190s;

(4)收卷:待焙烘后的面料自然冷却后收卷;

(5)易去污性能测试,按aatcc-130-2000标准和测试方法,分为1~5级,级别高的效果好,测试用油为玉米油;

(6)抗菌率测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中抗菌针织面料洗涤试验方法洗涤30次、50次,jisl1902进行抗菌率测试。

上述实施例测试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的测试结果可知,在对针织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的同时进行抗菌处理,针织面料的抗菌性能和易去污性能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