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0691发布日期:2019-01-05 09: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用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被产品要求具有柔软滑爽、蓬松透气、可水洗、不跑丝等性能,这与填充物和被芯面料的材质、结构等有关。填充物方面要求纤维松散、克重低,可以使夏被产品具有轻柔、蓬松、保温的作用,由于散纤状填充物的结构和形状不稳定,通常采用绗缝工序将被芯面料与填充物以装饰图案的形式缝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填充物的移动和变形,但避免不了多次使用和水洗后填充物出现板结、缩团的情况,影响夏被的蓬松度和使用效果,而且绗缝针在进行缝合时,多次穿刺对被芯面料和填充物有损伤,填充物容易从针眼中跑丝。

现有技术多是采用从改变夏被结构的角度来提升可水洗、不跑丝等性能。专利cn206814938u公开了一种夏被,其结构是上下两面为机织面料、中间为直立结构的三维卷曲纱线,上下层经纬纱通过组织固结中间纱线形成三维一体,耐多次水洗,不跑丝,蓬松性和舒适度好,不足之处在于表面采用平纹机织面料,其质地挺括、弹性不足。专利cn201641275u公开了一种针织一体成型夏被,其结构是上下两面为针织面料,中间为化纤类膨体纱,针织纬编面料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良好弹性,伸展自如,舒适度更佳,但是针织面料易出现破洞问题,尤其是棉纱、纤维素纱等纱线,由于本身强力不够导致破洞疵点。采用强力高的化纤长丝,比如涤纶、锦纶等,纱线断头、织物破洞的情况明显减少,但是化纤材质贴身用舒适性较差。另外,在编织过程中,化纤膨体纱体中部分单丝受机器零件的损伤容易发生断裂,头端露出在夏被表面,化纤类纤维刚硬,人体接触时感受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及其制备方法,该针织夏被具有不跑丝、可水洗的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包括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在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之间填充有衬纬纱以形成空气层;所述上层织物是由上层纱线经单面编织而成,下层织物是由下层纱线经单面编织而成,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之间通过由上层纱线和下层纱线经双面编织而成的绗缝组织联结;

所述上层纱线和下层纱线均为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组合,衬纬纱为纤维素膨体纱;

所述单面编织采用纬平针组织方式,双面编织采用罗纹组织方式。

进一步地,在含有罗纹组织与纬平针组织的成圈系统中,罗纹组织的占比为12%-40%。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膨体纱为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混纺纱。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排列比为1:1、1:2、2:1或2:2。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膨体纱中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占比分别为45%~55%、35%~45%、15%~25%,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含量总和为100%。

上述触感舒柔的针织夏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纱线准备;

步骤2,上机编织,将步骤1准备好的纱线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按照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排列配置、罗纹组织的比例编织得到坯布;

步骤3,后整理,将步骤2的坯布在热水中溶解水溶性纤维后进行高温定型。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定型是先将坯布在温度为80-95℃的热水中进行溶解水溶性纤维,然后在温度为100-120℃的沸水进行处理15-20min,使高收缩纤维产生回缩,最后经过160℃-180℃的高温定型处理。

本发明的夏被采用一体成形的针织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弹性延展性好,耐多次水洗、不跑丝,生产工艺流程短等优点,上下层面料采用纤维素纱线与细旦长丝的配置,不仅提升夏被面料的吸湿导湿性能,而且有效降低破洞疵点的产生,衬纬纱采用纤维素纤维膨体纱,夏被面料柔软亲肤、立体蓬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针织夏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a为上层织物、b为衬纬纱、c为下层织物、ⅰ为空气层、ⅱ为绗缝组织;

图2为实施例1中绗缝组织的织物结构,竖线“|”表示织针,上、下织针相对配置,上排的短竖线代表高踵上针,上排的长竖线代表低踵上针,下排的竖线代表下织针,1、2、3、4、5、6、7、8、9表示成圈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夏被包括上层织物a和下层织物b,在上层织物a和下层织物b之间填充有衬纬纱b以形成空气层ⅰ;上层织物a是由上层纱线经单面编织而成,下层织物c是由下层纱线经单面编织而成,上层织物a和下层织物c之间通过由上层纱线和下层纱线经双面编织而成的绗缝组织ⅱ联结。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夏被为一次成形的针织织物,由单面编织的上下层织物与双面编织的绗缝组织联合形成,具有双层空气层ⅰ与单层绗缝组织ⅱ两种结构,空气层ⅰ是由上层织物a和下层织物c分别单面编织后形成上下分离的双层,绗缝组织ⅱ是由上下层双面编织形成连接一体的单层。在空气层区域,上层织物a和下层织物c之间填入不参加编织的衬纬纱b,所述单面编织为纬平针组织,所述双面编织为罗纹组织,所述的衬纬纱为纤维素膨体纱。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绗缝织物的编织图,绗缝花型为菱形,该完全组织由3个横列组成,共9个成圈系统进纱编织,其中,1、4、7成圈系统为上针全部参加成圈,下针按绗缝花型的要求选择成圈从而形成不完全罗纹;2、5、8成圈系统为不成圈的衬纬纱;3、6、9成圈系统为全部下针编织成圈。

采用针织纬编系统的绗缝结构,织物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具有良好弹性,中间空气层提升织物手感柔软度、增加空气流通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空气层ⅰ与绗缝组织ⅱ是交替存在,空气层ⅰ呈散块状均匀分布在整个面料上,空气层ⅰ的空间不宜过大,因衬纬纱不参加编织,仅受绗缝处的约束,空气层ⅰ空间过大,衬纬纱所受约束小,使用过程中,衬纬纱产生摩擦使毛羽增多,毛羽头端露出面料表面,出现跑丝的情况。绗缝花型也不宜使用大面积密集设计,面积大虽可以提升织物的耐水洗和抗跑丝效果,但会使得织物过于平整,立体蓬松效果不好。因此,本发明通过对纬平针组织与罗纹组织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空气层与绗缝组织大小的均衡,在含有罗纹组织与纬平针组织的成圈系统中,其罗纹组织的占比不宜小于12%,也不宜超过40%,该配置可获得空间合理的空气层提供面料立体蓬松感,对衬纬纱适当的约束作用来满足可水洗、不跑丝的要求。罗纹组织对中间衬纬纱起到约束作用,若罗纹组织配置过于密集,衬纬纱被束缚发挥不出蓬松效果,布面紧实平整且柔软性、透气性不佳,并且,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对罗纹组织的配置需在织物表面形成均匀对称、流畅优美的几何或花卉纹理,绗缝花型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兼得。

为了有效降低针织圆机编织过程中破洞疵点的产生,使编织成圈变得顺利,降低批量生产时的次品率,本发明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均由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2种纱线按一定的排列进行编织而成,本发明实施例1的排列方式如图2所示,上层面料由1、4、7成圈系统编织而成,其中,1、4成圈系统采用纤维素短纤纱,7成圈系统采用细旦长丝,上层面料是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以2:1排列,下层面料由3、6、9成圈系统编织而成,其中,3成圈系统采用纤维素短纤纱,6、9成圈系统采用细旦长丝,下层面料是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以1:2排列。纤维素短纤纱存在断裂强度较小,断裂伸长率较小,毛羽较多,摩擦系数较大等问题,在织造时易断头产生破洞,细旦长丝是一种单丝细度为0.9d~1.1d的连续性复丝,断裂强度高,纱线柔软、光洁,织造顺利,不易产生破洞,2种纤维的结合,既保留了吸湿透气、舒适亲肤,同时提高了布面品质和织造效率。纤维素纤维吸湿性好但导湿性差,细旦长丝单丝纤度小,比表面积大,散热快,并且细旦长丝为连续性伸直状单丝,利于水分传导、吸水性好,本发明采用纤维素纤维与细旦长丝的组合配置,使面料吸湿、导湿性的综合性能变好。

两层面料均含有2种材质的纱线,为了布面的匀整性和平滑度,同一面的2种纱线的纱支要求相同,同一面的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排列比应该以面料性能的均衡来考虑,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排列比优选为1:1或1:2或2:1或2:2,可达到夏被织物柔软透气、舒适亲肤性能的最优化。若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的排列比≥3:1或≤3:1,其中一种材质过多或过少,性能就可能得不到均衡。比如纤维素短纤纱的含量占比超过75%,对面料吸湿性、舒适性有利,但织造效率降低,当细旦长丝的含量占比超过75%,则织造效率提升,但化纤感过于明显,棉柔感不足。另外,本发明实施例1的上层纱线、下层纱线与衬纬纱的排列比为1:1:1,该排列比应根据纱支、组织结构及面料的厚度及蓬松效果来综合考虑。

本发明采用的纤维素膨体纱具有柔软蓬松的外观,由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混纺纱,衬入织物中,再经染整工艺处理得到的,其中,高收缩纤维是一种沸水收缩率为35~45%的纤维,在无张力的状态下经沸水处理,在长度方向发生收缩卷曲;水溶性纤维是一种在水中被溶解的纤维。3种纤维均匀分布于纱体中,经处理后,纤维素纤维受高收缩纤维的约束而拱起,而纱体中水溶性纤维被溶解,提供纤维素纤维伸展蓬松、弯曲增厚的空间,从而得到丰厚蓬松、富有弹性的纱线。

纱线的蓬松效果与3种纤维的含量占比有关,纤维素纤维吸湿、亲肤、柔软度好,其占比受另外2种纤维的影响;高收缩纤维过少,对纤维素纤维的约束力不足,蓬松效果不好,而高收缩纤维过多,纤维素纤维被过度挤压,影响手感;水溶性纤维的加入可以避免纤维素纤维相互之间被过度挤压导致纱线硬挺、蓬松度不足,水溶性纤维过少,提供给纤维素纤维蓬松的空间有限,达不到纱体蓬松柔软的效果,水溶性纤维过多,去除水溶性纤维后的纱线结构松散度高,纤维间抱合力差,会影响面料掉毛及起毛起球性能。优选地,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占比为45%~55%、35%~45%、15%~25%,并且,3种纤维混合均匀使纤维素纤维产生均匀的拱起弯曲,形成的膨体纱蓬松圆润,其外层为吸湿亲肤的纤维素纤维。若较多的高收缩纤维和水溶性纤维位于纱线芯部,纱线的收缩力和空气层影响不到较外层的纤维素纤维,中外层的纤维素纤维被过度挤压,纱线蓬松效果不好,若较多的高收缩纤维和水溶性纤维位于纱线外层,对纤维素纤维的弯曲拱起的作用更加不大。水溶性纤维被溶解去除后,纱体保持到原先90%以上的捻度,通过高收缩纤维的约束,纤维素纤维原先被握持的结构没有改变,改变地是纤维中未被握持的部分进行缠绕成圈,膨体纱的强力、捻度等指标基本保持不变,反而增加了纱线弹性、柔软度,纱体结构稳定,不易掉毛。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将纤维素短纤纱、细旦长丝以及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混纺纱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按照绗缝组织编织形成坯布,再经染整处理,使高收缩纤维卷曲收缩并除去水溶性纤维,得到纤维素膨体纱衬入在上下两层中间的夏被织物。

实施例1

纱线:上层纱线采用25s莱赛尔纱线、210d/192f凉感锦纶长丝,下层纱线采用19s精梳棉纱、280d/256f凉感锦纶长丝,衬纬纱采用5s的纤维素纤维、高收缩纤维与水溶性纤维的含量占比为50%、35%%、15%的混纺纱。

织造:将上述3种纱线按照排列比分别喂入针织双面纬编大圆机,纱线按照绗缝组织编织形成坯布。排列比如图2所示,上层面料由1、4、7成圈系统编织而成,其中,1、4成圈系统采用纤维素短纤纱,7成圈系统采用细旦长丝,上层面料是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以2:1排列,下层面料由3、6、9成圈系统编织而成,其中,3成圈系统采用纤维素短纤纱,6、9成圈系统采用细旦长丝,下层面料是纤维素短纤纱与细旦长丝以1:2排列。绗缝织物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绗缝花型为菱形,其中,1、4、7成圈系统为上针全部参加成圈,下针按绗缝花型的要求选择成圈从而形成不完全罗纹,1、7成圈系统中罗纹组织的占比为12.5%,4成圈系统中的罗纹组织占比为25%,罗纹组织构成菱形纹理;2、5、8成圈系统为不成圈的衬纬纱;3、6、9成圈系统为全部下针编织成圈。

染整:将坯布在温度为80~95℃的热水中进行溶解水溶性纤维;然后,在温度为100-120℃的沸水进行处理15~20min,使高收缩纤维产生回缩;最后,经过160℃-180℃的高温定型处理,定型目的为了保证上述染整工艺处理后的面料形状稳定性,布面不产生皱缩,需经过160℃-180℃的高温定型处理。

所得的夏被面料手软柔软、弹性好,破洞可控制在0~4个疵点/100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