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0673发布日期:2019-01-05 09: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



背景技术:

纺织物包括有纯纺织物、混并织物和交织织物,其中混并织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纤维,经混纺而成的纱线所制成,由于混并织物所采用的支撑纤维具有多样性,因而导致混并织物的性能优于纯纺织物和交织织物,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在专利号为cn204589498u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出了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该结构中通过鱼丝线或玻璃纱等纤维纱替代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从而达到提高织物坚固性和耐用性的效果,并且其成本也较为便宜,但是该结构在进行编织的过程中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紧密结合,使得整体织面形成完整的密封性织面,导致该纺织物在成型后的透气性较差,若在编织时适量松动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的连接,使得该织面上产生透气间隙,则又导致该织物防护性和隔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以解决现有编织结构在进行编织的过程中无法同时且有效的实现纺织物的透气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包括编织物主体,所述编织物主体由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分别形成编织物主体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且第一编织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编织层由第三纱线、第四纱线和第五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通气夹层,且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之间通过封边层进行缝合连接,所述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组合双股纱,所述双股纱与第五纱线之间相互编织,且双股纱与第五纱线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呈对称式间隔排列,且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叠合的位置处形成有气孔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织层的两端和第二编织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收边扣环,所述收边扣环、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均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边层的内部结构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采用编织或开孔的方式形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套,且第一纱线、第二纱线与防水套组合形成防水纱线。

优选的,所述通气夹层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丝,所述连接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丝由绕线部和连接扣共同组成,所述连接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扣分别位于绕线部的两侧,所述绕线部与连接扣组合形成字型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置了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和气孔间隙,该编织物中的第二编织层通过第三纱线、第四纱线和第五纱线编织而成,其中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组合形成双层结构,而第五纱线为单层结构,通过双层结构与单层结构的交叉编织,使得第五纱线所形成的形状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结构,其中梯形结构具有双重性,且双重的梯形结构内部在三种纱线的限定下形成了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重叠的部位形成了气孔间隙,从而使整体第二编织层所形成的织面上具有若干的梯形气孔和气孔间隙,以此实现该编织结构的透气效果,使得最终成型的编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本发明设置了第一编织层、通气夹层和封边层,其中第一编织层为传统的双线密封编织,其中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均为防水线,使得编织物不仅保留有传统的防护隔离效果,还能有效实现防水性能,而通气夹层与封边层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编织层能形成有效透气,其中封边层可采用第二编织层的编织方式或者采用带有通孔的封边条,使得封边层上也存在有一定的气孔,从而实现通气夹层的有效导通,因而在保留有传统防护的前提下仍能完成有效透气,另外通过封边层还能有效连接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两端的收边扣环,从而使整体编织结构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在使用时出现松动分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编织层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织物主体、2-第一编织层、3-第二编织层、4-第一纱线、5-第二纱线、6-第三纱线、7-第四纱线、8-第五纱线、9-通气夹层、10-封边层、11-双股纱、12-第一气孔、13-第二气孔、14-气孔间隙、15-收边扣环、16-通孔、17-防水套、18-连接丝、19-绕线部、20-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物的编织结构,包括编织物主体1,编织物主体1由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共同组成,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分别形成编织物主体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第一编织层2采用传统的双线混合编织的方式进行紧密编织,使得该编织层保持有传统的紧密性和防护性,并通过防水套17的结合使得该编织层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从而使编织物不仅保留有传统的防护隔离效果,还能有效实现防水性,且第一编织层2由第一纱线4和第二纱线5编织而成,第二编织层3由第三纱线6、第四纱线7和第五纱线8编织而成,第一纱线4、第三纱线6和第四纱线7均可采用棉纱、羊绒线或者丝绒,第二纱线5和第五纱线8均可采用鱼丝线或玻璃纱,在保证该编织物柔软度的前提下提高该编织物的坚固性和耐用性,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有通气夹层9,且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之间通过封边层10进行缝合连接,第三纱线6和第四纱线7组合双股纱11,双股纱11与第五纱线8之间相互编织,双股纱11与第五纱线8之间存在直径差,并通过直径差的作用能有效使双股纱11与第五纱线8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形成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使得第二编织层3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且双股纱11与第五纱线8之间形成有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第一气孔12与第二气孔13呈对称式间隔排列,且第一气孔12与第二气孔13叠合的位置处形成有气孔间隙14。

进一步的,第一编织层2的两端和第二编织层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收边扣环15,收边扣环15、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均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梯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封边层10的内部结构中开设有通孔16,通孔16可采用编织或开孔的方式形成。

具体地,第一纱线4和第二纱线5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套17,且第一纱线4、第二纱线5与防水套17组合形成防水纱线。

值得说明的是,通气夹层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丝18,连接丝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连接。

优选的,连接丝18由绕线部19和连接扣20共同组成,连接扣20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扣20分别位于绕线部19的两侧,绕线部19与连接扣20组合形成8字型结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该编织物结构的编织时,首先分别进行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的单独编织,其中第一编织层2采用第一纱线4与第二纱线5配合的传统双线混合编织的方式进行紧密编织,使得该编织层保持有传统的紧密性和防护性,并通过防水套17的结合使得该编织层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而第二编织层3采用第三纱线6、第四纱线7和第五纱线8所形成的多线混合的方式进行编织,其中第三纱线6和第四纱线7组合形成双股纱11,在进行编织时,由于双股纱11的直径大于第五纱线8的直径,因而双股纱11与第五纱线8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其间隙分为正向间隙和反向间隙,而正向间隙和反向间隙在编织成型后即形成为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从而使第二编织层3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在完成两个编织层的单独编织后通过封边层10将两个编织层连接起来即可,在连接的过程中可先通过连接丝18对第一编织层2和第二编织层3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对封边层10与两个编织层上的收边扣环15进行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编织物成型后结构的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