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和整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6252发布日期:2018-12-22 09:0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色织面料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色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和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色织面料是将纱线或是长丝在染色后进行织布制得的纺织面料。因其在染色后进行纺织,因而使得其染色相对于常规的染色布而言更为均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色织面料的材料也变得越来越为广泛,例如,面料、麻料、涤纶纤维等都被广泛用于色织面料中。竹纤维是一种以毛竹为主要原料,经过多次水解和提炼后精制而成的,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臭等效果,在使用时能够有效起到保健和杀菌等效果。然而,虽然竹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效果,但是,其湿强比干强降低一半,而众所周知,色织面料在使用时不可避免会遇水,并可能长期浸泡于水中,这样不仅会使得其机械强度难以长久使用,也使得其固色效果会变差,造成其褪色脱色等现象。同时,现有色织面料的制备过程中,往往会采用pva进行上料,而pva材料不溶于水,虽然能使得上料时浆料易于粘附,但是,pva材料也不容易被生物降解,从而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和整理方法,以解决竹纤维在使用时遇水后强度等机械性能变差,也容易出现固色效果变差等问题,而常规浆料虽然易于粘附,但是对环境友好度差,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纱线的制备:将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得经纱;将竹纤维和麻纤维混纺,制得纬纱;2)漂染和浆纱:将经纱和纬纱分别进行漂染后,置于浆料中进行浆纱;3)织造:将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织造,制得色织面料;其中,所述浆料由水、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变性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制得。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经纱中竹纤维和棉纤维的用量比为1:0.8-1.5,纬纱中竹纤维和麻纤维的用量比为1:0.5-0.7。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浆纱过程的温度为75-90℃;浆纱过程采用双浸双压的方式进行操作,且顺次经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辊压,且第一压辊的压力为3-6kn,第二压辊的压力为15-23kn。作为优选的,以所述浆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水的含量为70-80重量%,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0-20重量%,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10重量%,甘油的含量为3-7重量%,变性淀粉的含量为1-5重量%,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5-2重量%。还提供了一种色织面料的整理方法,其中,所述整理方法包括:将色织面料经烧毛、退浆、固色和热定型;且,烧毛过程为以90-150m/min的速率在火焰上通过;退浆过程为置于退浆料中浸泡退浆;固色过程为置于固色液中浸泡固色;热定型过程为置于温度为195-200℃的条件下烘干30-60s;其中,所述固色液由水、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混合制得。作为优选的,所述固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水和三乙烯四胺混合,制得混合液x1;2)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向混合液x1中滴加环氧氯丙烷后,搅拌混合30-60min,并加入酸液调节至ph为7-8,得到固色液。作为优选的,所述固色液中,相对于1体积份的环氧氯丙烷,水的用量为15-18体积份,三乙烯四胺的用量为2-3体积份。作为优选的,所述退浆料中含有水和淀粉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常规的棉纤维和麻纤维的基础上加入竹纤维进行混纺,通过大量加入竹纤维,使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和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在浆纱过程中,通过使用水、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变性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避免了使用常规pva浆料因其生化性较差,使得对于环境影响较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采用本发明中使用的浆料,因聚丙烯酰胺成膜性较好,且吸湿性较强,能够在放置较长时间后,使得浆纱后的纱料手感变软,且羧甲基纤维素在成膜后光滑柔软,强度也较高,在配合成膜性较好且刚性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后有效提高浆纱后的纱料的手感及粘附于纱料上的浆膜的机械强度,从而更好地对漂染后的染料进行固色,避免因浆膜硬度过高或过低而对染色后的纱料造成固色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中的活性基团能够与变性淀粉中的亲水性基团结合,且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中的羟基结合,有效加强淀粉与纤维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使得其粘度稳定,进一步提高其亲和度,实现上浆过程中掉落的浆料少,从而进一步提高纱线的强度,并且有效降低再生毛羽。同时,将织造后的色织面料先经烧毛处理,再将其置于退浆料中进行退浆,进一步将其置于固色液中,通过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在水存在的条件下开环加成后再进一步反应后脱氯氢缩合,形成为网状大分子材料,具体反应如下方反应式所示,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在染料表面形成高分子膜,阻断染料与水中残氯发生反应,从而有效保护染料,避免其出现脱色;且游离的胺基能够与水中的残氯发生进一步反应,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染料的保护,提高其固色度。同时,因竹纤维分子结构中的无定形区比棉纤维和麻纤维中要多,因而其结构松散,聚合度、结晶度和取向度低,有较多的空隙和内表面积,显露的羟基比棉或麻均大,因此其化学活泼性更高,在与棉或麻混合使用时能够有效结合染料,大大降低脱色变色现象。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纱线的制备:将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得经纱;将竹纤维和麻纤维混纺,制得纬纱;2)漂染和浆纱:将经纱和纬纱分别进行漂染后,置于浆料中进行浆纱;3)织造:将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织造,制得色织面料;其中,所述浆料由水、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变性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混合制得。本发明在常规的棉纤维和麻纤维的基础上加入竹纤维进行混纺,通过大量加入竹纤维,使其具有抗菌防臭功能和较强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在浆纱过程中,通过使用水、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甘油、变性淀粉和纳米二氧化钛,避免了使用常规pva浆料因其生化性较差,使得对于环境影响较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采用本发明中使用的浆料,因聚丙烯酰胺成膜性较好,且吸湿性较强,能够在放置较长时间后,使得浆纱后的纱料手感变软,且羧甲基纤维素在成膜后光滑柔软,强度也较高,在配合成膜性较好且刚性较高的聚丙烯酰胺后有效提高浆纱后的纱料的手感及粘附于纱料上的浆膜的机械强度,从而更好地对漂染后的染料进行固色,避免因浆膜硬度过高或过低而对染色后的纱料造成固色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使得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中的活性基团能够与变性淀粉中的亲水性基团结合,且活性基团能够与纤维中的羟基结合,有效加强淀粉与纤维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使得其粘度稳定,进一步提高其亲和度,实现上浆过程中掉落的浆料少,从而进一步提高纱线的强度,并且有效降低再生毛羽。同时,因竹纤维分子结构中的无定形区比棉纤维和麻纤维中要多,因而其结构松散,聚合度、结晶度和取向度低,有较多的空隙和内表面积,显露的羟基比棉或麻均大,因此其化学活泼性更高,在与棉或麻混合使用时能够有效结合染料,大大降低脱色变色现象。竹纤维、棉纤维和麻纤维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提高竹纤维的含量,进一步实现抗菌保健等效果,且竹纤维在水中易吸湿膨胀,造成经纱或纬纱直径增大,为了避免因此而产生的织布不均而使得强度降低,或是染料不易渗透而造成染色不均等问题,步骤1)中,经纱中竹纤维和棉纤维的用量比为1:0.8-1.5,纬纱中竹纤维和麻纤维的用量比为1:0.5-0.7。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浆纱过程中的浸透效果,步骤2)中,浆纱过程的温度为75-90℃。进一步地,浆纱过程采用双浸双压的方式进行操作,且顺次经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辊压,且第一压辊的压力为3-6kn,第二压辊的压力为15-23kn。浆料中各原料的用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粘度过大导致浆膜发硬易脱落,且为了避免粘度过小浆膜难以粘附而造成纱料依然不具有较好的强度,以所述浆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水的含量为70-80重量%,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0-20重量%,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10重量%,甘油的含量为3-7重量%,变性淀粉的含量为1-5重量%,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5-2重量%。还提供了一种色织面料的整理方法,其中,所述整理方法包括:将色织面料经烧毛、退浆、固色和热定型;且,烧毛过程为以90-150m/min的速率在火焰上通过;退浆过程为置于退浆料中浸泡退浆;固色过程为置于固色液中浸泡固色;热定型过程为置于温度为195-200℃的条件下烘干30-60s;其中,所述固色液由水、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混合制得。本发明将织造后的色织面料先经烧毛处理,再将其置于退浆料中进行退浆,进一步将其置于固色液中,通过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在水存在的条件下开环加成后再进一步反应后脱氯氢缩合,形成为网状大分子材料,具体反应如下方反应式所示,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在染料表面形成高分子膜,阻断染料与水中残氯发生反应,从而有效保护染料,避免其出现脱色;且游离的胺基能够与水中的残氯发生进一步反应,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染料的保护,提高其固色度。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固色液中各原料能更好地发生缩聚反应,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的网状大分子材料的产率,所述固色液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水和三乙烯四胺混合,制得混合液x1;2)在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向混合液x1中滴加环氧氯丙烷后,搅拌混合30-60min,并加入酸液调节至ph为7-8,得到固色液。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色液中,相对于1体积份的环氧氯丙烷,水的用量为15-18体积份,三乙烯四胺的用量为2-3体积份。为了使得退浆料在环保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退浆,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退浆料中含有水和淀粉酶。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所述退浆料由水和淀粉酶按照100:1的重量比混合配制而成。所述固色液为将18体积份水和2体积份三乙烯四胺混合,制得混合液x1;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混合液x1中滴加1体积份环氧氯丙烷后,搅拌混合30min,并加入酸液调节至ph为7.2±0.2后制得。制备例1将1重量份的竹纤维和1重量份的棉纤维混纺,制得经纱;将1重量份的竹纤维和0.6重量份的麻纤维混纺,制得纬纱;将经纱和纬纱分别进行漂染后,置于浆料中于80℃的条件下经5kn辊压一次后,再经20kn辊压二次进行浆纱;将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织造,制得色织面料a1。(其中,浆料中水的含量为75重量%,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5重量%,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重量%,甘油的含量为3重量%,变性淀粉的含量为1重量%,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1重量%)制备例2如制备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棉纤维的用量为1.5重量份,麻纤维的用量为0.7重量份,制得色织面料a2。制备例3如制备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浆料中水的含量为80重量%,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0重量%,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重量%,甘油的含量为3重量%,变性淀粉的含量为1.5重量%,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0.5重量%,制得色织面料a3。制备例4如制备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一次辊压条件为2kn,二次辊压条件为10kn,制得色织面料a4。制备例5如制备例2所示制备,不同的是,浆料中水的含量为60重量%,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20重量%,羧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15重量%,甘油的含量为3重量%,变性淀粉的含量为1重量%,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为1重量%,制得色织面料a5。制备例6如制备例3所示制备,不同的是,经纱中棉纤维的用量为0.5重量份,纬纱中麻纤维的用量为0.3重量份,制得色织面料a6。制备例7如制备例3所示制备,不同的是,经纱中棉纤维的用量为2重量份,纬纱中麻纤维的用量为1重量份,制得色织面料a7。实施例1将色织面料a1以120m/min的速率在火焰上通过后置于退浆料中浸泡退浆,而后置于固色液中浸泡固色,再于200℃的条件下烘干50s,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b1。实施例2将色织面料a2以150m/min的速率在火焰上通过后置于退浆料中浸泡退浆,而后置于固色液中浸泡固色,再于200℃的条件下烘干30s,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b2。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固色液为将水、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直接搅拌混合60min,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b3。对比例1如制备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浆料中不加入聚丙烯酰胺和变性淀粉,制得色织面料c1。对比例2如制备例2所示制备,不同的是,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纳米二氧化钛,制得色织面料c2。对比例3如制备例3所示制备,不同的是,将经纱采用纯棉纤维制备,制得色织面料c3。对比例4如制备例3所示制备,不同的是,将纬纱采用纯棉纤维制备,制得色织面料c4。对比例5如实施例1所示制备,不同的是,不经过烧毛处理,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d1。对比例6如实施例2所示制备,不同的是,固色液为水和三乙烯四胺混合制得,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d2。对比例7如实施例2所示制备,不同的是,固色液为水和环氧氯丙烷混合制得,制得处理后的色织面料d3。测试数据将制备例1-制备例5、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制得的经纱和纬纱分别采用单纱强力仪检测其强力,并采用纱线毛羽测试仪检测其毛羽个数,其中,经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纬纱的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将制备例1-制备例5、实施例1和实施例3和对比例1-对比例5分别按照hg/t4268检测其耐水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下表3和下表4所示。(其中,表3中的漂染染料为市售活性红染料x-6bn,表4中的飘然染料为市售活性蓝染料kn-r)表1表2编号强力(cn)毛羽数(个/10m)a1125.33.1a2127.62.8a3119.63.5a4113.55.6a5108.76.9a6118.53.7a7103.57.2c198.913.2c2105.311.5c3120.53.4c486.113.6表3表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