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852发布日期:2018-12-21 19:5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底部通常设有可调节的底脚,以便调整衣物处理设备摆设在不同位置时的平稳性。以洗衣机的底脚为例,通常洗衣机前部的两个底脚设置为调整底脚,后部的两个底脚为固定底脚,调整底脚由具有调节柱的支撑底脚和紧固托盘构成,为了提高洗衣机的出厂效率一般都是用电动工具将支撑底脚和紧固托盘整体紧固到底。

由于将支撑底脚和紧固托盘整体紧固到底后无法再将调整底脚调整缩短,那么在洗衣机出厂时将洗衣机的底脚设置为同一高度时,如果洗衣机的摆设位置的底面前高后低,则无法向上调节调整底脚使洗衣机至平稳状态,使洗衣机运行过程振动大,导致洗涤启停频繁等一些问题。因此,为了适应洗衣机摆放位置的底面前高后低的情况,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前部的两个调整底脚紧固后的高度通常低于后部的两个固定底脚的高度,通过将调整底脚旋出一定高度使洗衣机保持水平。

但是这种情况导致洗衣机的摆放位置的底面为水平状态时,仍需要旋出洗衣机前部的调整底脚使洗衣机保持水平。而且,有些用户不知道洗衣机出厂设置为前部调整底脚高于后部底脚,用户放置洗衣机后便不再调节前部调整底脚,导致洗衣机振动较大,突发故障频率增加。目前用户家中摆放洗衣机的地面越来越平整,这种设计的弊端也愈来愈明显。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衣物处理设备的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固定底脚和调整底脚,所述调整底脚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使所述调整底脚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向上调整至所述调整底脚和所述固定底脚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成能够使所述调整底脚在第二设定力矩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调整,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力矩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力矩。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整底脚包括调整螺栓和螺母托环,所述调整螺栓包括支撑底脚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脚上的螺杆,所述螺母托环匹配套设于所述螺杆,所述定位结构能够在所述螺母托环被施加所述第一设定力矩时使所述调整底脚与所述固定底脚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卡槽,其设置于所述支撑底脚的外缘;以及定位构件,其设置于所述螺母托环的下表面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位置,以便在所述螺母托环被施加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力矩的力矩时所述定位构件无法沿周向从所述卡槽中脱出。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卡槽,其设置于所述螺母托环的外缘;以及定位构件,所述支撑底脚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伸出端,所述定位构件设置于所述伸出端。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上沿所述调整底脚的向上旋入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所述卡槽。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置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为所述卡槽的槽底。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为弧形结构,以便使所述定位构件能够滑入/滑出所述卡槽。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为对称或者不对称的弧形结构。

在上述衣物处理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构件为定位柱。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固定底脚和调整底脚,调整底脚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能够使调整底脚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向上调整至调整底脚和固定底脚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的设置,在生产组装阶段,通过设定电动工具的工作力矩即可快速、高效地将调整底脚组装到衣物处理设备的下方。并且下表面齐平的设置保证了衣物处理设备在出厂阶段的平整性,提升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用户体验。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调整底脚处于无需调整的状态,因此方便用户开始使用时无需另作调整,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洗衣机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盘座及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调整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调整底脚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盘座;2、固定底脚;3、调整底脚;31、螺母托环;311、定位构件;32、支撑底脚;321、螺杆;322、卡槽;323、第一部分;324、第二部分;4、阻尼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节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例是结合洗衣机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描述和说明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不仅仅局限于洗衣机,还可以是其他的衣物处理设备,例如,洗干一体机、干衣机和洗鞋机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盘座及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洗衣机包括盘座1以及设置于盘座1底部后方的固定底脚2和底部前方的调整底脚3,其中调整底脚3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能够使调整底脚3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向上调整至调整底脚3和固定底脚2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即调整底脚3和固定底脚2的高度一致,使洗衣机的盘座保持水平。这样的设置,在生产组装阶段,通过设定电动工具的工作力矩即可快速、高效地将调整底脚组装到洗衣机的盘座的下方,并且下表面齐平的设置保证了洗衣机在出厂阶段的平整性,提升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用户体验。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调整底脚处于无需调整的状态,因此方便用户开始使用时无需另作调整,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继续参阅图1和图2,定位结构还能够使调整底脚3在第二设定力矩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调整一定的距离(如图1中所示的高度H),即可以使洗衣机的调整底脚3在与固定底脚2位于同一高度之后还可以继续调整缩短距离H,其中第二设定力矩大于第一设定力矩。通过这样的设置,用户在使用阶段如果需要向下调整盘座,只需借助于能够提供更大力矩的工具即可,即通过“使劲儿”的方式即可在保证洗衣机不被损坏的前提下实现调整底脚的向上调整,改善了洗衣机安装场景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底脚3不仅可以调整缩短,在洗衣机的安装场景的地面为前低后高时,还可以将调整底脚3旋出盘座1变高,以便使洗衣机整体保持水平状态。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整底脚3不仅仅可以设置于洗衣机的盘座1的底部的前方,还可以设置于盘座1的后方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的设置调整底脚的位置。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调整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并参照图3和图4中的方位,调整底脚3包括调整螺栓和螺母托环31,调整螺栓包括支撑底脚32以及设置于支撑底脚32上的螺杆321,螺母托环31与螺杆321通过螺纹连接,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撑底脚32的外缘的卡槽322,以及设置于螺母托环31的下表面的定位构件311,定位构件311与卡槽322相互适配。在螺母托环31被施加不大于第一设定力矩时,定位构件311不会沿周向从卡槽322中滑脱;在螺母托环31被施加大于第一设定力矩的第二设定力矩时,定位构件311沿周向从卡槽322中滑出,调整底脚3可以继续向上调整缩短。定位构件311和卡槽322的设置既能够使调整底脚3与固定底脚2的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又能够在洗衣机的安装场景的地面为前高后低时,继续调整缩短调整底脚的高度,实现洗衣机整体的水平,提高了洗衣机对安装场景的适应性,保证了洗衣机在多种安装场景的平稳性。

再次参阅图2和图4,优选地,固定底脚2和调整底脚3的底部均设置有阻尼垫片4,增大固定底脚2和调整底脚3与洗衣机的待安装场景的地面的摩擦力,避免洗衣机在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产生位移的现象,保证了洗衣机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洗衣机的调整底脚的爆炸图。参照图5,优选地,支撑底脚32的外缘沿调整底脚3的向上旋入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第一部分323与第二部分324的连接部分形成卡槽322的槽底,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均为弧形结构。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定位构件311沿第二部分324滑入卡槽322;在第二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定位构件311沿第一部分323滑出卡槽322。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定位构件更容易进入和滑出卡槽,在用户调节调整底脚使调整底脚的高度继续缩短时,不至于用力过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为对称或者不对称的弧形结构。具体地,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为不对称的弧形结构时,可以将第一部分323的弧度设置为大于第二部分324的弧度,使定位构件311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轻松地沿第二部分324滑入卡槽322内,而由于第一部分323的弧度大于第二部分324的弧度,需要更大的力矩才能够将定位构件311沿第一部分323滑出卡槽322,避免了定位构件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意外滑出卡槽导致洗衣机出厂阶段不平稳的现象,保证了定位结构的有效性。

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为对称的弧形结构时,第一部分323和第二部分324靠近彼此的端面为弧度较大、坡度较陡的结构,远离彼此的端面为弧度较小、坡度较平缓的结构。这样的设置,支撑底脚32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能够使定位构件311沿坡度较平缓的端面滑入卡槽内;坡度较陡的端面对定位构件311起到阻挡作用,使定位构件311在支撑底脚32受到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力矩的力矩时才能滑出卡槽。

优选地,定位构件为设置于螺母托环31的下表面的定位柱,由于定位柱为细长结构且材质与螺母托环同为塑料材质,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了在定位柱进入和脱出卡槽时,由于用力过大而导致定位柱断裂损坏的现象,延长了定位结构的寿命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构件311和卡槽322的设置位置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述的位置,还可以将定位构件311和卡槽322的设置位置互换,即,将卡槽322设置于螺母托环31的外缘,在支撑底脚32上与卡槽322相适配的位置设置伸出端,将定位构件311设置于伸出端,使定位构件311和卡槽322能够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的调整定位构件311和卡槽322的位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洗衣机具有固定底脚和调整底脚,调整底脚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能够使调整底脚在第一设定力矩的作用下向上调整至调整底脚和固定底脚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这样的设置,在生产组装阶段,通过设定电动工具的工作力矩即可快速、高效地将调整底脚组装到洗衣机的下方并且保证了衣物处理设备在出厂阶段的平整性,提升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用户体验。优选地,定位结构还能够使调整底脚在第二设定力矩的作用下继续向上调整,只需借助于能够提供更大力矩的工具即可在保证洗衣机不被损坏的前提下实现调整底脚的向上调整,改善了衣物处理设备对安装场景的适用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