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322发布日期:2019-04-20 03:4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非织造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塑性粘合剂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塑性粘合剂系统的非织造物。



背景技术:

具有纤维、分散系、黏浆、粉末或双组分纤维形式的热塑性粘合剂的非织造物在实践中是众所周知的。所谓的非织造物由用作结构成型剂的基质纤维以及用于粘合的一种类型的纤维或粘合剂系统组成。基质纤维例如是在制造过程之后保持不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酰胺(PA)、玻璃纤维(GL)或聚四氟乙烯(PTFE)。

粘合剂系统是合成粘合剂或基于天然聚合物的粘合剂;合成粘合剂的实例是聚乙烯纤维(PE)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酯(脂族聚酯)。天然聚合物组的实例是淀粉(PSM)和/或聚交酯(PLA)。这些粘合剂系统必须按比例加入到基质粘合剂中,例如以60份基质纤维和40份粘合剂系统的比例加入,以便为成型部件实现足够的粘合性和尺寸稳定性。类似地,以80份的基质纤维和20份的粘合剂系统的比例的混合物也是可以的,以便使得平面部件可以获得足够的粘合性和尺寸稳定性。

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可以在已知的非织造物装置中处理。例如根据梳理工艺或气流成网工艺,例如取决于对于成品强度的要求,在混合两种组分时,产生网状结构。

选择引起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的两种组分的机械或粘合剂粘合的粘合剂系统,其目的是满足对成品的所有要求。通过使用刺针用织针机针织或使用缝纫接合技术的缝纫作为机械粘合的示例。对于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的粘合剂粘合,根据粘合点的数量和两个表面侧的粘合点的频率选择合适的技术例如是通过热空气或气流进行热接合或对在干燥通道中喷洒合成或天然聚合物进行预先干燥。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的接触表面也以术语“纤维交叉点”为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织造物,由一个或多个纤维层组成,所述非织造物具有纤维形式的热塑性粘合剂,所述非织造物包括结构成型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其中,在所述非织造物的所述基质纤维和所述粘合剂系统之间,纤维交叉点形式的接触表面在纤维层内或在邻接或相邻纤维层之间形成,且其中,所述非织造物具有热塑性粘结剂系统,所述热塑性粘结剂系统影响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的两个组件之间的机械接合或粘合剂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物构成为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的梳理过的网状结构形式的、单独的层形成的网状结构。

这里,本实用新型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与已知的该类型的系统相比变得较复杂的热塑性粘合剂系统的组合。创造性在于:梳理工艺或气流成网工艺之后的间隔层内的网状结构与在梳理工艺或气流成网工艺之后的另一个网状结构联系。因此,其他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得到平衡,并且新的特性得以产生。

在这方面,纤维交叉点在纤维层内形成,并且在邻接纤维层和相邻纤维层之间新形成另外的纤维交叉点,所述邻接纤维层和相邻纤维层也被称为网层,其赋予成品新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至少一层梳理过的网状结构;

图2显示另一层梳理过的网状结构;

图3显示气流成网网状结构;

图4显示梳理过的网状结构、气流成网网状结构和梳理过的网状结构的组合的多层之间的连接;

图5显示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穿过各自相邻的网状结构层,以达到新产生性能特点。

附图标记列表

1、针刺

2、在从下方针刺或针刺穿孔过程中的穿透方向

3、在从上方针刺或针刺穿孔过程中的从穿透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至少一层梳理过的网状结构(图1)和另一层梳理过的网状结构(图2) 或气流成网网状结构(图3),或梳理过的网状结构、气流成网网状结构和梳理过的网状结构的组合的多层之间的连接的实施方式的实例(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

粘合剂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实例是基质纤维和粘合剂系统穿过各自相邻的网状结构层,以达到新产生性能特点(图5)的目的。这种类型的粘合是即从结构的两侧通过机械针刺或针刺冲孔来实现的,例如使用刺针从上方和从下方实现。

这种类型的热塑性粘合剂系统引起新的特性,例如压力负载后的尺寸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并且允许不同密度的网状结构层的组合。这对声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这可能会放大由这种类型的层带来累进效应或衰减效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