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平机滚筒及熨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6136发布日期:2019-01-22 22:15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熨平机滚筒及熨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熨平机,具体地,涉及一种熨平机滚筒及熨平机,尤其是一种高速熨平机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熨平机主要分为槽式熨平机和滚筒式熨平机两种。槽式熨平机具有烫熨平整、蒸汽耗量小的优点,但设备价格高昂、蒸汽压力要求高。滚筒式熨平机主要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蒸汽压力要求低以及价格低廉,缺陷在于滚筒的能量消耗较大。

现有的滚筒式熨平机,在旋转的滚筒内通入蒸汽,加热滚筒,滚筒外设有熨平带,洗涤后的布草由熨平带送入并包裹在滚筒外进行熨平与烫干,同时,滚筒内的蒸汽变成冷凝水,由虹吸管排出筒外。但为防止虹吸管与筒体的内壁发生摩擦,虹吸管与筒体的内壁往往留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筒体的底部会形成一个水洼,冷凝水没有被充分地排出,使筒体的温度下降,影响了布草的熨干效率。

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US2009/0277051A1,名称为:熨平机滚筒(Ironing Roller) 的专利文献与本实用新型技术目标相对接近。该专利文献使用两枚同轴滚筒,将筒内空间分为两部分,分别将其作为载热流体进入、排出通道,达到制造载热流体回路,减少滚筒部分能量损耗,提升熨平机效率的目的。进一步地,虽然该专利文献所述的载热流体(heatcarryingfluid)为一上位概念,即将蒸汽也包含在内,但是其实质上仅适用于导热油等流体,并不适用于蒸汽,原因是蒸汽没有循环的必要。更进一步地,假设如该专利文献所要求的保护范围,考虑下位概念蒸汽作为载热流体的情况,则该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滚筒能量损耗,但仍无法避免上述的沉积冷凝水问题,熨平机效率尚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此外,专利文献CN101501267A虽以上述在先申请的专利文献US2009/0277051A1为优先权基础,但是并没有加入新的实质性的内容,因此专利文献CN101501267A的不足之处请参见翻译前的原文专利文献US2009/0277051A1的不足之处,在此不予赘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熨平机滚筒及熨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熨平机滚筒,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包括筒体、排水水勺;

所述排水水勺具有液体导引腔室;所述液体导引腔室具有出水口、进水口;进水口位于筒体内部,出水口连通至筒体外部;液体导引腔室能够随筒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当液体导引腔室位于第一位置时,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

当液体导引腔室位于第二位置时,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下方。

优选地,液体导引腔室位于第一位置时,在液体导引腔室中,出水口位于液体导引腔室的顶部,进水口位于液体导引腔室的底部;

液体导引腔室位于第二位置时,在液体导引腔室中,出水口位于液体导引腔室的底部,进水口位于液体导引腔室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滚筒包括排冷凝水端板、螺旋板、滚筒进汽端板;筒体采用圆筒体;

所述排冷凝水端板设置有排冷凝水端板通孔;

所述滚筒进汽端板设置有滚筒进汽端板通孔。

优选地,排水水勺包括水勺侧板、围板、出水侧板;

水勺侧板、围板、出水侧板合围形成所述液体导引腔室;

出水口设置在出水侧板上;

围板外侧端与筒体内壁接触连接形成液体导向面,围板内侧端离开圆筒体并与水勺侧板、出水侧板连接形成进水口。

优选地,排冷凝水端板、滚筒进汽端板分别与圆筒体两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水水勺位于圆筒体内部靠近排冷凝水端板一侧;

所述出水侧板贴近排冷凝水端板、紧贴排冷凝水端板或者为排冷凝水端板的一部分;

所述围板的组成结构是一块板或多块板拼接而成;

所述进水口贴近或紧贴圆筒体的内壁;

所述出水口与排冷凝水端板通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板的右端靠近滚筒进汽端板,所述的螺旋板的左端与排水水勺的右侧连接并靠近进水口;

所述螺旋板的旋转方向:从左端向右看,当滚筒顺时针转时,所述螺旋板为右旋;当滚筒逆时针转时,所述螺旋板为左旋。

优选地,所述围板由筒体的内壁沿凸向筒体的内壁的弧线延伸,先折向筒体中轴,绕中轴后再继续向筒体的内壁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允许液体由液体导引腔室外部进入液体导引腔室内部。

优选地,所述熨平机滚筒,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

筒体通过设在两侧的排冷凝水端板通孔、滚筒进汽端板通孔分别与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的内侧连接;

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分别在外侧与第一旋转接头、第二旋转接头连接;

所述的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均为空心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熨平机,包括机身,还包括上述的熨平机滚筒,其中,所述熨平机滚筒安装在机身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不需虹吸管,热效率高;

2、熨平效率高、速度快,设备成本低、易于维护安装;

3、通过液体导引腔室解决了冷凝水沉积问题,有效降低了设备的蒸汽消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示出:

滚筒 1

第一主轴 2

第一旋转接头 3

第二主轴 4

第二旋转接头 5

排冷凝水端板 11

圆筒体 12

螺旋板 13

滚筒进汽端板 14

排水水勺 15

排冷凝水端板通孔 111

滚筒进汽端板通孔 141

水勺侧板 151

围板 152

出水侧板 153

液体导引腔室 154

出水口 1531

进水口 1521

围板外侧端 1522

围板内侧端 15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熨平机,包括机身,还包括一种熨平机滚筒,其中,所述熨平机滚筒安装在机身上。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熨平机滚筒,包括滚筒1;所述滚筒1包括筒体、排水水勺15;所述排水水勺15具有液体导引腔室154;所述液体导引腔室154 具有出水口1531、进水口1521;进水口1521位于筒体内部,出水口1531连通至筒体外部;液体导引腔室154能够随筒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液体导引腔室154位于第一位置时,出水口1531位于进水口1521的上方;当液体导引腔室154 位于第二位置时,出水口1531位于进水口1521的下方。

具体地,液体导引腔室154位于第一位置时,在液体导引腔室154中,出水口1531 位于液体导引腔室154的顶部,进水口1521位于液体导引腔室154的底部;液体导引腔室154位于第二位置时,在液体导引腔室154中,出水口1531位于液体导引腔室 154的底部,进水口1521位于液体导引腔室154的顶部。

更为具体地,所述滚筒1包括排冷凝水端板11、螺旋板13、滚筒进汽端板14;筒体采用圆筒体;所述排冷凝水端板11设置有排冷凝水端板通孔111;所述滚筒进汽端板14设置有滚筒进汽端板通孔141。排水水勺15包括水勺侧板151、围板152、出水侧板153;水勺侧板151、围板152、出水侧板153合围形成所述液体导引腔室154;出水口1531设置在出水侧板153上;围板外侧端1522与筒体内壁接触连接形成液体导向面,围板内侧端1523离开圆筒体12并与水勺侧板151、出水侧板153连接形成进水口1521。

进一步地,排冷凝水端板11、滚筒进汽端板14分别与圆筒体12两侧连接。所述的排水水勺15位于圆筒体12内部靠近排冷凝水端板11一侧;所述出水侧板153 贴近排冷凝水端板11、紧贴排冷凝水端板11或者为排冷凝水端板11的一部分;所述围板152的组成结构是一块板或多块板拼接而成;所述进水口1521贴近或紧贴圆筒体12的内壁;所述出水口1531与排冷凝水端板通孔111连接。所述的螺旋板13的右端靠近滚筒进汽端板14,所述的螺旋板13的左端与排水水勺15的右侧连接并靠近进水口1521;所述螺旋板13的旋转方向:从左端向右看,当滚筒顺时针转时,所述螺旋板为右旋;当滚筒逆时针转时,所述螺旋板为左旋。所述围板152由筒体的内壁沿凸向筒体的内壁的弧线延伸,先折向筒体中轴,绕中轴后再继续向筒体的内壁延伸形成自由端,自由端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允许液体由液体导引腔室154 外部进入液体导引腔室154内部。所述的熨平机滚筒包括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4、第一旋转接头3、第二旋转接头5;筒体通过设在两侧的排冷凝水端板通孔111、滚筒进汽端板通孔141分别与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4的内侧连接;所述的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4分别在外侧与第一旋转接头3、第二旋转接头5连接;所述的第一主轴2、第二主轴4均为空心轴。

优选地,所述排水水勺15是由钢板制作而成的一个腔体,由水勺侧板151、围板152、出水侧板153焊接而成;所述出水侧板153用焊接方法封堵排冷凝水端板通孔;所述围板外侧端1522与圆筒体11内壁连接并焊接;所述进水口1521朝向与滚筒1旋转方向一致。所述螺旋板13为螺旋带,高度为50-100毫米;所述螺旋板13数量为1个,圈数为2~3.5圈;所述螺旋板13与圆筒体11内壁为焊接连接。

工作时,滚筒1开始选转,在滚筒1内通过第二旋转接头5通入蒸汽,蒸汽冷凝水被螺旋板13推向排水水勺15,蒸汽冷凝水从进水口1521进入排水水勺15,随着滚筒1 的旋转,蒸汽冷凝水在排水水勺15中被提高,如图3所示,当蒸汽冷凝水提高到一定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蒸汽冷凝水从出水口1531排出,通过第一主轴2的内孔、第一旋转接头3、疏水阀排到滚筒1的外部,由于旋转接头、疏水阀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这样,滚筒1的底部蒸汽冷凝水被迅速排出,并保持着最低的水位,使圆筒体12的降温最小,熨烫效率最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